八大晉商大部在太原,最著名的範家在宣府總兵的地盤張家口,張家口是宣府兵馬駐守,他要抄家得和宣府兵馬借路。
幹這種事不能急,得花最少的代價用最少的時間來解決。
就和奪大同兵權一樣,如果進來就硬幹,到處打起來,隻會浪費時間和人力,並增加傷亡。
丁毅也不急,心中默默盤算了會,準備下一步棋。
“大夥都坐,都坐,今天這裏沒有總兵和掌櫃,都是兄弟。”丁毅客客氣氣的招唿大夥。
同時一揮手,好多小娘們端上點水,茶水,水果。
諸掌櫃第一次看到丁毅這麽客氣,大夥相互觀望,眼神交流,這丁毅收了錢後,果然對咱們客氣多了。
真是貪官啊,大明軍將俱是如此,果然沒一個好東西。
範永亨率先陪笑道:“丁總兵,不知這次所謂成立晉商商會是何意思?大夥兒,都想知道呢。”
眾掌櫃紛紛點頭。
丁毅一本正經的想了想:“諸位都是商人,但大明朝重農輕商,諸位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第一句話說完,全場就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丁毅繼續道:“說句心裏話,士農工商,本鎮心裏,最尊重商人,最佩服的也是商人。”
“本鎮自己在旅順就是善長經商,用經商的錢,才能訓練精銳的兵馬。”
“商業活動,帶動商品運輸,商品交流,百姓致富。”
“如果沒有商業活動,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必需品,油鹽醬醋,煤鐵鋼柴,所有的一切,都將受到極其重要的影響--甚至失去來源。”
“大明的天下,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的商人,願意奔波各地,曆經辛苦,騰挪轉運,才為天下百姓,帶去了他們需要的各種商品和物資。”
“沒有商人,京城的皇帝和勳貴們吃什麽,用什麽。”
“沒有商人,國家的軍隊吃什麽穿什麽。”
“沒有商人,那些當官和文人,看什麽讀什麽。”
“商人,才是國家的根基,皇朝的一切,我丁毅,要替山西的百姓和官員,謝謝今天在場的所有晉商,感謝你們,為山西百姓做出的辛苦和努力。”
丁毅聲音越來越大,說到最後幾乎是大喊而出,然後彎腰,向諸商人抱拳行禮。
全場晉商目全口呆,有人儼然眼中濕潤,也不知過了多久。
“哇”突然人群中有人痛哭失聲:“丁總兵。”
接著現場炸了鍋似的,晉商紛紛或痛哭,或興奮大叫。
“丁總兵了解咱們。”
“丁總兵言有有理。”
“丁總兵最懂商人。”
“多謝丁總兵體涼咱們。”
範永亨神色感動,沒想到丁毅會這麽看重商人。
大明官員皆把商人看成螻蟻,隨便一句話就能剝奪商戶一切。
沒想到丁毅這麽看重他們。
連範永亨也都聽的老淚縱橫,好些感動。
這時丁毅又大聲道:“商人地位太低,本鎮要給你們相應的地位。”
“所以本鎮要成立山西晉商商會,所有資產規模達到一定地位的,都能參加。”
“商會選出九大掌櫃,加上我丁毅,共十人,一起決議商會大小事宜。”
“我丁毅為商會會長,另選副會長兩名。”
“以後山西所有商業,皆在我們商會控製之下。”
“包括,物品定價和銷售,商業稅定製和上交。”
“九大掌櫃五年一選,進入的商家,減稅兩成。”
“本鎮會給商會成員派發令牌,在山西境內行通無阻。若在山西境內遇盜匪,皆由本鎮出兵討伐。”
丁毅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眾商鋪聽的神色激動,又驚又喜。
說簡單點,丁毅成立一個公司,他是老板,另選九家為董事。
商人有什麽好處?首先以後在山西境內隨便走,有丁毅兵馬支持,甚至還能護送。
然後山西的商品銷售都要經過他們商會同意,包括定價權。
還有借貸,誰生意上錢不夠,可以向商會借貸,利息極低。
丁毅這商會已經包含了後世銀行和公司兩種結合。
未來山西銀行的稚形也形成了。
他說完後,叫小娘們遞上來商會合同和規章製度,拿出來每人一份。
裏麵比他說的還說細。
眾掌櫃們看完後,紛紛覺的,必須要加入這商會,對自己的商業有極大的好處。
至少以後在這邊走,都不用交錢,還能護送出關。
八大晉商們開心死了,丁毅這貨如此貪婪,為了賺錢都能護送他們出關。
給他一成股份,可以接受的。
丁毅要占股,且不投錢,大夥看了條款,還是覺的可以接受。
其中集體定價這條,足以讓大夥賺個盆滿缽滿。
假設鹽價,若以後山西境內規定二兩一擔。
商會內全漲價,商會外的,低於二兩,由丁毅去查抄,逼的他們也抬價。
這樣大夥的利潤就更高了。
其他商品皆是如此,商會能控製定權價,大把的利潤就隨之而來。
丁毅還說:“這件事,我還會招山西總兵謝誌良,宣府總兵王承胤一起合作,保證諸位以後在山西,暢通無阻,一起賺大錢。”
當然,謝誌良和王承胤就不在董事會裏,其他董事,俱有商人擔任。
八大晉商頓時轉起眼珠,要當董事,當然隻有咱們這幾家生意做的比較大的。
範永亨很快道,此事至關重要,我們肯定大力支持,具體怎麽做,還得迴去向家主匯報決定。
當然,丁毅笑著揮手,諸位迴去之後,好好想想,有什麽要補的,可以一起商討,再補上。
等晉商們興高彩烈的走後,又等了大概三天,丁毅先派方多台前去太原找謝誌良,他自己率領一千騎兵,兵發宣府,同行有一百匹馬沒騎兵,都載著包裹。
------------
七月初的太原城。
謝誌良正站在城頭,看著下麵一輛輛馬車、一頭頭耕牛離開太原城,前往大同鎮。
謝誌良是廣東人,同樣是將門出身,其祖父是廣東平遠縣總司(武職),他年輕時先讀書,後投軍,初平遠當兵,因殲五總有功,升任平遠縣石正營把總,複以扞禦有方,調任潮州柘林守備,再以防海得力,戰績卓著,經南贛軍門元吉敘升中營遊擊。
謝誌良文武全才,陸戰海防皆精通,也算明末少見良將。
原曆史上他與兒子最後擁護隆武帝,全家殉難,為大明盡忠。
前麵說過,因薑家在山西勢大,崇禎帝於去年,調謝誌良到山西為太原總兵,曆史上這個時候,謝誌良已經是太原總兵,兼靖粵伯了。
這會謝誌良還沒封伯,沒封伯爵的原因,估計是丁毅來了之後,影響了部分曆史。
但他到太原之後,和曆史上一樣,囤田練兵,精修邊防,幹的很認真。
謝誌良是想練一批精兵出來,可到了太原之後發現這裏不對勁。
因為他一個廣東人,很受當地軍將排擠。
謝誌良到後發現,太原府在冊兵馬四萬六,實際兵馬三萬一,除去老弱病殘,真正能戰之兵,不到一萬,且久缺訓練,兵甲不齊。
他以自己五百家丁為底子,帶著一萬多兵馬認真訓練,但下麵的人陽奉陰違,派係分明,讓他很頭痛。
就在這時,丁毅也和他一樣空降來了。
當時巡撫蔡懋德帶著他去大同迎接,也是想結交一下這個外來總兵,大夥都從外麵調來,說不定有感同身受的地方。
不過很可惜,當天丁毅被剌,不歡而散,兩人幾乎沒有交流的機會。
當時謝誌良以為丁毅可能比自己還慘,要在大同受當地軍將排擠為難。
不料,沒多久,他就聽到消息,參將章城虎意圖謀殺丁毅,事敗後被殺。
接著,薑鑲和薑瑄、王全紛紛上書,一個說喝酒誤事,傷了同仁,請罪辭職,另一個說從馬上摔落,還有一個說身體不適,請求退職,現在三人俱被奪去兵權,關在大同。
這時謝誌良就看到丁毅的厲害之處了,更發現丁毅真是膽大包天,沒什麽不敢做。
而且丁毅這麽一搞,整個大同煥然一新,不聽話的,老**子老油條什麽,全被清理,他聽到消息,大同僅把總以上,丁毅就斬了幾十個。
聽著肯定有點誇張,但謝誌良想,若丁毅想徹底掌控大同鎮,斬個十幾個軍將是最少的。
他又是羨慕又是佩服,可惜他自己不敢這麽幹。
巡撫蔡懋德當時也拿丁毅沒辦法,你說丁毅囂張目無朝廷吧,他又向巡撫蔡懋德保證年交稅十萬兩銀,加十萬石糧。
現在山西這糧可貴著呢,這等於幾十萬銀。
你說丁毅把朝廷當迴事吧,參將章城虎說殺就殺了,副將薑氏兄弟說拿就拿了。
蔡懋德思來想去,一麵組織向大同供應農具牛騾和種子,一麵請丁毅放了薑氏兄弟。
因為在山西隔壁的陝西,還有榆林總兵薑讓在。
丁毅收到信後,考慮了幾天,決定先放了薑氏兄弟。
他主要是給巡撫蔡懋德麵子,蔡懋德是個好官,在太原還能幫到丁毅。
但他也迴信給蔡懋德,我放薑氏兄弟,你要和謝誌良支持我在太原做事。
蔡懋德看到信後,把謝誌良叫過來討論了半夜,決定支持丁毅。
在丁毅召集晉商開會的前兩天,丁毅放走薑氏兄弟。
薑氏兄弟先跑到太原來找巡撫蔡懋德告狀,結果發現蔡懋德左顧而言他,就知道沒啥用,立馬轉身跑去榆林,投靠榆林總兵他們的哥哥薑讓去。
蔡懋德順勢,說會上報朝廷,調他們去榆林當副總兵。
兩兄弟恨恨而去。
巡撫蔡懋德是個好官,也是個清官,更是個正直的官員,但他這樣做,無疑是幫了丁毅,且同樣目無法紀。
薑氏兄弟兩個副總兵,沒兵部文書,也沒三司定罪,就這麽被丁毅先抓起來,再像趕狗似的直接趕到榆林,從法理上說,丁毅大逆不道,和造反沒區別。
更別說丁毅在大同幹的其他事。
這事要放幾年前,蔡懋德肯定要和丁毅往死裏頂。
可現在不能這麽幹了。
蔡懋德是個好官,清官,所以更知道大明現在是什麽吊樣。
鬆錦之戰,大明十萬精銳喪失殆盡。
全大明朝最能打的兵馬,現在隻有三支,一支是退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部,另一支在孫傳庭那邊對付農民軍,還有一支就是丁毅。
他要是敢把丁毅逼反了,大明就真的完蛋。
而且丁毅送薑氏兄弟過來的時候,也派人和蔡懋德說清楚。
薑氏兄弟軍紀敗壞,鼓動下麵軍將對抗他這外來總兵,必須要清理。
蔡懋德當然明白大明官場的德性,遼東那邊同樣,外來的總兵沒一個能混下去的。
太原謝誌良也天天叫苦,所以他能理解丁毅的心情。
然後丁毅又道,我現在清理他們,認真囤田練兵,可為大明訓練兩萬精銳。
每年交十萬稅銀給朝廷,再交五萬稅銀給巡撫衙門,且不要朝廷軍餉和糧食,都憲大人,這樣可好?
蔡懋德當時聽的激動的要哭。
丁毅不要餉銀,反哺朝廷和布政司,全大明兩百多年,那有這樣的總兵?
若大明各路總都這樣,那還有建奴和民賊的事情。
所以蔡懋德聽後,下定決定要支持丁毅囤田練兵,更要堅持丁毅其他的事。
而丁毅二話不說,先派人送來十萬銀子,五萬給朝廷,五萬給布政司,而丁毅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布政司支持耕牛,農具等物。
崇禎早就下令各鎮囤田,也讓各布政司配合,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所以蔡懋德大力支持,想方設法,調動全省物資,支持丁毅。
丁毅還向他推薦紅薯和土豆等作物,蔡懋德吃過,看過,大力說好,整個太原也在他推動下開始推廣,並令山西全省推廣。
可這時,山西其他地方官幹正事不上勁,貪汙受賄一頭勁,那有功夫認真推廣這玩意。
蔡懋德還向朝廷進獻,得到崇禎澹澹迴應一句:“朕知道了。”
崇禎聽說是丁毅獻的,下意識覺的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
此時大明風雨飄搖,內外交困,誰有心情推廣種植農作物。
眼前如何麵對滿清,如何剿匪才是頭等大事。
但丁毅不但向朝廷獻糧,還上交稅銀,囤田練兵。
經蔡懋德再三請求,又或者崇禎知道鬆錦精銳皆失,要花點血本,大明朝廷總要意思意思拉攏軍心。
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八月,朝廷終於下旨,謝誌良和丁毅駐守邊關,囤田練兵有功,一個被敕封為靖粵伯,一個被敕封為鎮北伯。
丁毅聽到消息時也笑了,他為大明朝出生入死,多次大敗滿清,都沒封伯,反而以囤田練兵,上貢糧食和餉銀的名義被敕封了伯爵。
此時也拉開了明末之後,伯候不值錢的開始。
幹這種事不能急,得花最少的代價用最少的時間來解決。
就和奪大同兵權一樣,如果進來就硬幹,到處打起來,隻會浪費時間和人力,並增加傷亡。
丁毅也不急,心中默默盤算了會,準備下一步棋。
“大夥都坐,都坐,今天這裏沒有總兵和掌櫃,都是兄弟。”丁毅客客氣氣的招唿大夥。
同時一揮手,好多小娘們端上點水,茶水,水果。
諸掌櫃第一次看到丁毅這麽客氣,大夥相互觀望,眼神交流,這丁毅收了錢後,果然對咱們客氣多了。
真是貪官啊,大明軍將俱是如此,果然沒一個好東西。
範永亨率先陪笑道:“丁總兵,不知這次所謂成立晉商商會是何意思?大夥兒,都想知道呢。”
眾掌櫃紛紛點頭。
丁毅一本正經的想了想:“諸位都是商人,但大明朝重農輕商,諸位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第一句話說完,全場就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丁毅繼續道:“說句心裏話,士農工商,本鎮心裏,最尊重商人,最佩服的也是商人。”
“本鎮自己在旅順就是善長經商,用經商的錢,才能訓練精銳的兵馬。”
“商業活動,帶動商品運輸,商品交流,百姓致富。”
“如果沒有商業活動,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必需品,油鹽醬醋,煤鐵鋼柴,所有的一切,都將受到極其重要的影響--甚至失去來源。”
“大明的天下,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的商人,願意奔波各地,曆經辛苦,騰挪轉運,才為天下百姓,帶去了他們需要的各種商品和物資。”
“沒有商人,京城的皇帝和勳貴們吃什麽,用什麽。”
“沒有商人,國家的軍隊吃什麽穿什麽。”
“沒有商人,那些當官和文人,看什麽讀什麽。”
“商人,才是國家的根基,皇朝的一切,我丁毅,要替山西的百姓和官員,謝謝今天在場的所有晉商,感謝你們,為山西百姓做出的辛苦和努力。”
丁毅聲音越來越大,說到最後幾乎是大喊而出,然後彎腰,向諸商人抱拳行禮。
全場晉商目全口呆,有人儼然眼中濕潤,也不知過了多久。
“哇”突然人群中有人痛哭失聲:“丁總兵。”
接著現場炸了鍋似的,晉商紛紛或痛哭,或興奮大叫。
“丁總兵了解咱們。”
“丁總兵言有有理。”
“丁總兵最懂商人。”
“多謝丁總兵體涼咱們。”
範永亨神色感動,沒想到丁毅會這麽看重商人。
大明官員皆把商人看成螻蟻,隨便一句話就能剝奪商戶一切。
沒想到丁毅這麽看重他們。
連範永亨也都聽的老淚縱橫,好些感動。
這時丁毅又大聲道:“商人地位太低,本鎮要給你們相應的地位。”
“所以本鎮要成立山西晉商商會,所有資產規模達到一定地位的,都能參加。”
“商會選出九大掌櫃,加上我丁毅,共十人,一起決議商會大小事宜。”
“我丁毅為商會會長,另選副會長兩名。”
“以後山西所有商業,皆在我們商會控製之下。”
“包括,物品定價和銷售,商業稅定製和上交。”
“九大掌櫃五年一選,進入的商家,減稅兩成。”
“本鎮會給商會成員派發令牌,在山西境內行通無阻。若在山西境內遇盜匪,皆由本鎮出兵討伐。”
丁毅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眾商鋪聽的神色激動,又驚又喜。
說簡單點,丁毅成立一個公司,他是老板,另選九家為董事。
商人有什麽好處?首先以後在山西境內隨便走,有丁毅兵馬支持,甚至還能護送。
然後山西的商品銷售都要經過他們商會同意,包括定價權。
還有借貸,誰生意上錢不夠,可以向商會借貸,利息極低。
丁毅這商會已經包含了後世銀行和公司兩種結合。
未來山西銀行的稚形也形成了。
他說完後,叫小娘們遞上來商會合同和規章製度,拿出來每人一份。
裏麵比他說的還說細。
眾掌櫃們看完後,紛紛覺的,必須要加入這商會,對自己的商業有極大的好處。
至少以後在這邊走,都不用交錢,還能護送出關。
八大晉商們開心死了,丁毅這貨如此貪婪,為了賺錢都能護送他們出關。
給他一成股份,可以接受的。
丁毅要占股,且不投錢,大夥看了條款,還是覺的可以接受。
其中集體定價這條,足以讓大夥賺個盆滿缽滿。
假設鹽價,若以後山西境內規定二兩一擔。
商會內全漲價,商會外的,低於二兩,由丁毅去查抄,逼的他們也抬價。
這樣大夥的利潤就更高了。
其他商品皆是如此,商會能控製定權價,大把的利潤就隨之而來。
丁毅還說:“這件事,我還會招山西總兵謝誌良,宣府總兵王承胤一起合作,保證諸位以後在山西,暢通無阻,一起賺大錢。”
當然,謝誌良和王承胤就不在董事會裏,其他董事,俱有商人擔任。
八大晉商頓時轉起眼珠,要當董事,當然隻有咱們這幾家生意做的比較大的。
範永亨很快道,此事至關重要,我們肯定大力支持,具體怎麽做,還得迴去向家主匯報決定。
當然,丁毅笑著揮手,諸位迴去之後,好好想想,有什麽要補的,可以一起商討,再補上。
等晉商們興高彩烈的走後,又等了大概三天,丁毅先派方多台前去太原找謝誌良,他自己率領一千騎兵,兵發宣府,同行有一百匹馬沒騎兵,都載著包裹。
------------
七月初的太原城。
謝誌良正站在城頭,看著下麵一輛輛馬車、一頭頭耕牛離開太原城,前往大同鎮。
謝誌良是廣東人,同樣是將門出身,其祖父是廣東平遠縣總司(武職),他年輕時先讀書,後投軍,初平遠當兵,因殲五總有功,升任平遠縣石正營把總,複以扞禦有方,調任潮州柘林守備,再以防海得力,戰績卓著,經南贛軍門元吉敘升中營遊擊。
謝誌良文武全才,陸戰海防皆精通,也算明末少見良將。
原曆史上他與兒子最後擁護隆武帝,全家殉難,為大明盡忠。
前麵說過,因薑家在山西勢大,崇禎帝於去年,調謝誌良到山西為太原總兵,曆史上這個時候,謝誌良已經是太原總兵,兼靖粵伯了。
這會謝誌良還沒封伯,沒封伯爵的原因,估計是丁毅來了之後,影響了部分曆史。
但他到太原之後,和曆史上一樣,囤田練兵,精修邊防,幹的很認真。
謝誌良是想練一批精兵出來,可到了太原之後發現這裏不對勁。
因為他一個廣東人,很受當地軍將排擠。
謝誌良到後發現,太原府在冊兵馬四萬六,實際兵馬三萬一,除去老弱病殘,真正能戰之兵,不到一萬,且久缺訓練,兵甲不齊。
他以自己五百家丁為底子,帶著一萬多兵馬認真訓練,但下麵的人陽奉陰違,派係分明,讓他很頭痛。
就在這時,丁毅也和他一樣空降來了。
當時巡撫蔡懋德帶著他去大同迎接,也是想結交一下這個外來總兵,大夥都從外麵調來,說不定有感同身受的地方。
不過很可惜,當天丁毅被剌,不歡而散,兩人幾乎沒有交流的機會。
當時謝誌良以為丁毅可能比自己還慘,要在大同受當地軍將排擠為難。
不料,沒多久,他就聽到消息,參將章城虎意圖謀殺丁毅,事敗後被殺。
接著,薑鑲和薑瑄、王全紛紛上書,一個說喝酒誤事,傷了同仁,請罪辭職,另一個說從馬上摔落,還有一個說身體不適,請求退職,現在三人俱被奪去兵權,關在大同。
這時謝誌良就看到丁毅的厲害之處了,更發現丁毅真是膽大包天,沒什麽不敢做。
而且丁毅這麽一搞,整個大同煥然一新,不聽話的,老**子老油條什麽,全被清理,他聽到消息,大同僅把總以上,丁毅就斬了幾十個。
聽著肯定有點誇張,但謝誌良想,若丁毅想徹底掌控大同鎮,斬個十幾個軍將是最少的。
他又是羨慕又是佩服,可惜他自己不敢這麽幹。
巡撫蔡懋德當時也拿丁毅沒辦法,你說丁毅囂張目無朝廷吧,他又向巡撫蔡懋德保證年交稅十萬兩銀,加十萬石糧。
現在山西這糧可貴著呢,這等於幾十萬銀。
你說丁毅把朝廷當迴事吧,參將章城虎說殺就殺了,副將薑氏兄弟說拿就拿了。
蔡懋德思來想去,一麵組織向大同供應農具牛騾和種子,一麵請丁毅放了薑氏兄弟。
因為在山西隔壁的陝西,還有榆林總兵薑讓在。
丁毅收到信後,考慮了幾天,決定先放了薑氏兄弟。
他主要是給巡撫蔡懋德麵子,蔡懋德是個好官,在太原還能幫到丁毅。
但他也迴信給蔡懋德,我放薑氏兄弟,你要和謝誌良支持我在太原做事。
蔡懋德看到信後,把謝誌良叫過來討論了半夜,決定支持丁毅。
在丁毅召集晉商開會的前兩天,丁毅放走薑氏兄弟。
薑氏兄弟先跑到太原來找巡撫蔡懋德告狀,結果發現蔡懋德左顧而言他,就知道沒啥用,立馬轉身跑去榆林,投靠榆林總兵他們的哥哥薑讓去。
蔡懋德順勢,說會上報朝廷,調他們去榆林當副總兵。
兩兄弟恨恨而去。
巡撫蔡懋德是個好官,也是個清官,更是個正直的官員,但他這樣做,無疑是幫了丁毅,且同樣目無法紀。
薑氏兄弟兩個副總兵,沒兵部文書,也沒三司定罪,就這麽被丁毅先抓起來,再像趕狗似的直接趕到榆林,從法理上說,丁毅大逆不道,和造反沒區別。
更別說丁毅在大同幹的其他事。
這事要放幾年前,蔡懋德肯定要和丁毅往死裏頂。
可現在不能這麽幹了。
蔡懋德是個好官,清官,所以更知道大明現在是什麽吊樣。
鬆錦之戰,大明十萬精銳喪失殆盡。
全大明朝最能打的兵馬,現在隻有三支,一支是退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部,另一支在孫傳庭那邊對付農民軍,還有一支就是丁毅。
他要是敢把丁毅逼反了,大明就真的完蛋。
而且丁毅送薑氏兄弟過來的時候,也派人和蔡懋德說清楚。
薑氏兄弟軍紀敗壞,鼓動下麵軍將對抗他這外來總兵,必須要清理。
蔡懋德當然明白大明官場的德性,遼東那邊同樣,外來的總兵沒一個能混下去的。
太原謝誌良也天天叫苦,所以他能理解丁毅的心情。
然後丁毅又道,我現在清理他們,認真囤田練兵,可為大明訓練兩萬精銳。
每年交十萬稅銀給朝廷,再交五萬稅銀給巡撫衙門,且不要朝廷軍餉和糧食,都憲大人,這樣可好?
蔡懋德當時聽的激動的要哭。
丁毅不要餉銀,反哺朝廷和布政司,全大明兩百多年,那有這樣的總兵?
若大明各路總都這樣,那還有建奴和民賊的事情。
所以蔡懋德聽後,下定決定要支持丁毅囤田練兵,更要堅持丁毅其他的事。
而丁毅二話不說,先派人送來十萬銀子,五萬給朝廷,五萬給布政司,而丁毅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布政司支持耕牛,農具等物。
崇禎早就下令各鎮囤田,也讓各布政司配合,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所以蔡懋德大力支持,想方設法,調動全省物資,支持丁毅。
丁毅還向他推薦紅薯和土豆等作物,蔡懋德吃過,看過,大力說好,整個太原也在他推動下開始推廣,並令山西全省推廣。
可這時,山西其他地方官幹正事不上勁,貪汙受賄一頭勁,那有功夫認真推廣這玩意。
蔡懋德還向朝廷進獻,得到崇禎澹澹迴應一句:“朕知道了。”
崇禎聽說是丁毅獻的,下意識覺的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
此時大明風雨飄搖,內外交困,誰有心情推廣種植農作物。
眼前如何麵對滿清,如何剿匪才是頭等大事。
但丁毅不但向朝廷獻糧,還上交稅銀,囤田練兵。
經蔡懋德再三請求,又或者崇禎知道鬆錦精銳皆失,要花點血本,大明朝廷總要意思意思拉攏軍心。
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八月,朝廷終於下旨,謝誌良和丁毅駐守邊關,囤田練兵有功,一個被敕封為靖粵伯,一個被敕封為鎮北伯。
丁毅聽到消息時也笑了,他為大明朝出生入死,多次大敗滿清,都沒封伯,反而以囤田練兵,上貢糧食和餉銀的名義被敕封了伯爵。
此時也拉開了明末之後,伯候不值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