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吉日
農門錦鯉妻:帶個傻子去開荒 作者:諸夭之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換了妝容,衣裳自然不能是以前常穿的了。
“珞珞,過來。”
在偏房裏候著的珞珞急忙趕了過來。一進門,看見兩人的裝束,就愣住了,“你……你們……”
她不太敢認,但又確定沒有旁人進來這屋裏。曲小白笑了一聲,“我是你家夫人,他是你家老爺,你沒認出來吧?”
珞珞抽著嘴角,搖頭:“沒有。”
“去給我們找兩套小廝的衣裳去。”
珞珞有心想問,今天可是令兄大婚,您二位這麽扮上,意欲何為啊?但她終究沒敢問出口,主子的事,她一個做婢女的,該問的問,不該問的,不問。
珞珞很快找來了兩件新棉袍子,兩人換上了,即便是姿容打了折扣,也還是比尋常的小廝要帥氣清秀些的。
曲小白照著鏡子,不無遺憾:“人靠衣裝,看來這句話很對。走吧,看一會兒就迴來換上我好看的衣裳。”
“珞珞,早飯不吃了,等我們迴來再吃,你們該去忙什麽就去忙什麽,今天不用人跟著我們,需要你的時候,我自會去找你。”
途經西廂,張氏疑惑地看著這兩個人,直到曲小白跟她打招唿:“大娘,我們先出去了。”
她還在迷迷瞪瞪,珞珞走上前來,替她老人家解惑:“爺和夫人,也不知道想去幹嘛。”
張氏:“……”這大喜的日子,八成是要去哪裏湊熱鬧吧。
“嗐,不用管了,你趕緊去備好一會兒夫人要用的東西,防著夫人要用的時候措手不及。”
“嗯,知道了。”
清晨很冷,天灰蒙蒙的,也分不清是陰沉還是不到日出的時間,楊淩扶著曲小白上了馬車,趕車的是楊淩的身邊人,曲小白不認識,但是遠遠見過幾迴,他有時會去書房見楊淩。
楊淩跟她解釋:“這個叫阿五,你常看見的那個,叫阿六。”
曲小白坐到車廂裏,好奇地問:“那是不是還有阿大阿二阿三阿四啊?”
楊淩點頭,表示確認。
“啊?還真有啊?”曲小白驚住了。這名字,比她和曲小黑的還隨意好嗎!
楊淩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我的錯。那時候我小,不知道給他們取什麽名字好,就隨意按年紀給他們排行了。小白覺得這些名字不好,就另給他們起個名字?”
趕車的阿五:“……”他是今天才被調過來的,之前確實是阿六陪在主子身邊的時候多,阿六被派出去有別的任務,他就被光榮的抽調過來了。
聽阿六說,主上極寵這位夫人,看來,阿六所言非虛了。
曲小白笑:“名字麽,就是一個代號,你看我的名字,也沒有好聽到哪裏去,小白,小黑,聽著像是誰家小貓小狗的名字。我也沒有嫌棄是不是?”
阿五:“……”還真是。
楊淩握著她的手,“小白很好聽。”
曲小白嗤笑了一聲。人就是這樣,有些時候,明知是甜言蜜語,但還是喜歡聽的。她就喜歡聽楊淩說好聽的。
趕車的阿五於是覺得,自己的名字也很好聽。
從阿大到阿六,他們幾個都是楊淩在雪地裏撿的孩子。那時候楊淩不過十歲,他們也不過七八歲,戰爭讓他們這些孩子都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成了乞丐,他印象裏,那年的雪很大,大到快要把他們幾個小乞丐都埋上了,楊淩從那座沒有屋頂的破廟路過,聽見垂死的哼哼聲,把他們幾個從破廟裏扒拉出來,把他們安置到一個溫暖的房子裏,讓人喂熱湯飯給他們吃,還給他們醫治了身上的凍傷,他們好了以後,跪在楊淩麵前,求他收留,說要以命相報他的恩情,楊淩當時也很為難,但最終還是安置了他們,買了一座小院子給他們住,還請了文武師父教他們習文練武,但楊淩從沒有提讓他們效忠他的要求。
他們是自己要跟著他,並且心甘情願效忠於他的。
大涼朝已經爛到了骨子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像他們這樣的孤兒,不計其數,他們有幸為楊淩所救,但更多的,早就已經是一堆枯骨,或者即將成為枯骨。
不想也罷,想起來都是眼淚,阿五甩了一鞭,催馬快走。
馬車在莊子外停了下來,楊淩和曲小白下馬,朝莊子裏走去,莊子口的門楣上掛了大紅的綢子花,往裏走的路上幾步就會有大紅的喜字,路邊的樹上也全貼滿了,是處皆營造出一派喜氣。
因為扮作小廝,沒有狐裘穿,也沒有鬥篷穿,楊淩擔心曲小白冷,一直就握著她的手,曲小白反倒很興奮,繞著路上的喜字走,跟個沒見過世麵的孩子似的。
“哥,我也要這種喜字!”
今日出來的身份是兄弟,她說的要這種喜字,自然是指楊淩答應過她的大婚。
“要求就這麽簡單?”
“這是最低要求,當然還有更多的,等我慢慢想。”
“嗯,你好好想。”
“我迴家要列個清單出來,每想起一樣,就要加上去。”
楊淩輕笑:“好。”
還沒有到地方,便聽見一陣吹吹打打的樂器聲,說不得多精妙,但勝在熱鬧,曲小白拉著楊淩奔跑:“快點快點,去晚了就看不上了!”
“你慢些,小心腳下。”
真不明白,一個挺著肚子的孕婦怎麽就這麽能跑能顛兒的?楊淩瞟了一眼曲小白。棉袍子有些肥大,遮住她那不起眼的肚子是綽綽有餘,但她身子骨還是太瘦了,穿著棉袍子也讓人覺得弱不禁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跑到曲小黑的新房的時候,到底還是遲了一些,迎親的隊伍已經從家裏出來,十幾個樂手在前麵吹吹打打,十分熱鬧,曲小黑騎在高頭大馬上,穿了大紅的喜服,頭上玉冠束發,這玉冠自然也是曲小白給哥哥準備的,她的哥哥,雖不用像別的公子哥兒那樣風.流雅致,但也是用得起這些金銀玉器的。
隊伍行進得非常緩慢,兩邊跟著看熱鬧的人都多了起來,簇擁著新郎官往楊樹屯行進。
曲小白捶胸頓足:“哎呀,我聽說,在新郎官出門之前,還有一些禮節,我來就是想看看,都有些什麽禮節,他們怎麽都比雞起得還早啊?”
“你對那些感興趣?”
“略感興趣。”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拜別父母,謝父母養育之恩之類的。”
那她大約不想看到。
兩個人跟著看客的隊伍緩慢地移行,也沒甚好看,看熱鬧的比迎親隊伍還要熱鬧,都在誇讚迎親的隊伍壯觀,樂班奏出的樂曲甚好,已經有好多年沒有看過這麽宏大的場麵。
曲小白跟了一會兒,便和楊淩迴了馬車,驅車往楊樹屯趕去。
楊樹屯如今已經沒有幾戶人家,除了楊柱子家和曲家,再就是楊二鵬家,村中的宅子大多都已經拆除,在村東頭,拔地而起十幾個糧倉,甚是壯觀,村裏的道路也都已經重新修整過,寬綽平整,馬車行駛在上麵一點都不顛簸。
路過曲東子家,隻見也已經布置得喜氣洋洋,今天曲東子夫婦都在莊子上,這個家也就是布置點喜氣而已。
曲小白命阿五在楊柱子家門口把車停下,“剩下的路走過去就行了,趕著馬車太惹眼了,定會讓人懷疑。”
“也好,你累了就告訴我。”
楊柱子家門上也貼了喜字,瞧著也怪喜氣的。
家裏沒人,想來已經是去了楊二鵬家。
曲小白拉著楊淩的手,“哥,快些的。別晚了那邊的,再晚了瞧這邊的。”
這一聲聲“哥”叫得,何其自然,連阿五聽了都覺得,這就是親哥倆兒呀。
楊二鵬家門口也圍了不少的人,自然,這些不會是楊二鵬家的人,這些都是辛青君派過來的人,以及楊柱子手底下那些長工們。
門口擺了長長的一排箱子櫃子,足足有幾十抬,箱子櫃子都敞開著,露出裏麵的東西,有綾羅綢緞衣裳被麵兒,有金銀錁子,也有首飾,大多都是些實用的。曲小白看過禮單,大約是四十八抬禮。
對她來說,這實在不算什麽,但對於窮鄉僻壤的虎嶺鎮來說,這還真是頭一份兒。
楊二鵬家什麽家境大家都知道,不用多想,大家也都知道這些所謂的嫁妝是怎麽迴事了。
但這些人全都是莊子上的人,除了羨慕一下楊二鵬人不咋樣卻攤上個好親家之外,也沒有多說什麽。
倒是楊二鵬,一大早看見人抬了這麽多的嫁妝來,眼睛都直了,和自己婆娘以及兒子楊紅利已經圍著嫁妝轉了不知多少圈。
曲小白和楊淩來的時候,一家三口還在看,哈喇子都流了一地,但卻是不敢動。
也不是不敢動,剛抬來的時候,也試著動過,但都被辛青君派的人給阻止了。
“新郎官快來了,準備好了沒有啊?”
曲小白忽然一嗓子,幫忙的看熱鬧的便全都忙活了起來,但兩個外圍的小夥子放眼張望,卻並沒有看見人影,不禁埋怨:“誰喊的?得虧沒聽,不然這鞭炮點了,一會兒新郎官真的來了要點什麽?”
“行了行了,這不沒點嘛,大喜的日子,可不許生氣。”
“珞珞,過來。”
在偏房裏候著的珞珞急忙趕了過來。一進門,看見兩人的裝束,就愣住了,“你……你們……”
她不太敢認,但又確定沒有旁人進來這屋裏。曲小白笑了一聲,“我是你家夫人,他是你家老爺,你沒認出來吧?”
珞珞抽著嘴角,搖頭:“沒有。”
“去給我們找兩套小廝的衣裳去。”
珞珞有心想問,今天可是令兄大婚,您二位這麽扮上,意欲何為啊?但她終究沒敢問出口,主子的事,她一個做婢女的,該問的問,不該問的,不問。
珞珞很快找來了兩件新棉袍子,兩人換上了,即便是姿容打了折扣,也還是比尋常的小廝要帥氣清秀些的。
曲小白照著鏡子,不無遺憾:“人靠衣裝,看來這句話很對。走吧,看一會兒就迴來換上我好看的衣裳。”
“珞珞,早飯不吃了,等我們迴來再吃,你們該去忙什麽就去忙什麽,今天不用人跟著我們,需要你的時候,我自會去找你。”
途經西廂,張氏疑惑地看著這兩個人,直到曲小白跟她打招唿:“大娘,我們先出去了。”
她還在迷迷瞪瞪,珞珞走上前來,替她老人家解惑:“爺和夫人,也不知道想去幹嘛。”
張氏:“……”這大喜的日子,八成是要去哪裏湊熱鬧吧。
“嗐,不用管了,你趕緊去備好一會兒夫人要用的東西,防著夫人要用的時候措手不及。”
“嗯,知道了。”
清晨很冷,天灰蒙蒙的,也分不清是陰沉還是不到日出的時間,楊淩扶著曲小白上了馬車,趕車的是楊淩的身邊人,曲小白不認識,但是遠遠見過幾迴,他有時會去書房見楊淩。
楊淩跟她解釋:“這個叫阿五,你常看見的那個,叫阿六。”
曲小白坐到車廂裏,好奇地問:“那是不是還有阿大阿二阿三阿四啊?”
楊淩點頭,表示確認。
“啊?還真有啊?”曲小白驚住了。這名字,比她和曲小黑的還隨意好嗎!
楊淩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我的錯。那時候我小,不知道給他們取什麽名字好,就隨意按年紀給他們排行了。小白覺得這些名字不好,就另給他們起個名字?”
趕車的阿五:“……”他是今天才被調過來的,之前確實是阿六陪在主子身邊的時候多,阿六被派出去有別的任務,他就被光榮的抽調過來了。
聽阿六說,主上極寵這位夫人,看來,阿六所言非虛了。
曲小白笑:“名字麽,就是一個代號,你看我的名字,也沒有好聽到哪裏去,小白,小黑,聽著像是誰家小貓小狗的名字。我也沒有嫌棄是不是?”
阿五:“……”還真是。
楊淩握著她的手,“小白很好聽。”
曲小白嗤笑了一聲。人就是這樣,有些時候,明知是甜言蜜語,但還是喜歡聽的。她就喜歡聽楊淩說好聽的。
趕車的阿五於是覺得,自己的名字也很好聽。
從阿大到阿六,他們幾個都是楊淩在雪地裏撿的孩子。那時候楊淩不過十歲,他們也不過七八歲,戰爭讓他們這些孩子都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成了乞丐,他印象裏,那年的雪很大,大到快要把他們幾個小乞丐都埋上了,楊淩從那座沒有屋頂的破廟路過,聽見垂死的哼哼聲,把他們幾個從破廟裏扒拉出來,把他們安置到一個溫暖的房子裏,讓人喂熱湯飯給他們吃,還給他們醫治了身上的凍傷,他們好了以後,跪在楊淩麵前,求他收留,說要以命相報他的恩情,楊淩當時也很為難,但最終還是安置了他們,買了一座小院子給他們住,還請了文武師父教他們習文練武,但楊淩從沒有提讓他們效忠他的要求。
他們是自己要跟著他,並且心甘情願效忠於他的。
大涼朝已經爛到了骨子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像他們這樣的孤兒,不計其數,他們有幸為楊淩所救,但更多的,早就已經是一堆枯骨,或者即將成為枯骨。
不想也罷,想起來都是眼淚,阿五甩了一鞭,催馬快走。
馬車在莊子外停了下來,楊淩和曲小白下馬,朝莊子裏走去,莊子口的門楣上掛了大紅的綢子花,往裏走的路上幾步就會有大紅的喜字,路邊的樹上也全貼滿了,是處皆營造出一派喜氣。
因為扮作小廝,沒有狐裘穿,也沒有鬥篷穿,楊淩擔心曲小白冷,一直就握著她的手,曲小白反倒很興奮,繞著路上的喜字走,跟個沒見過世麵的孩子似的。
“哥,我也要這種喜字!”
今日出來的身份是兄弟,她說的要這種喜字,自然是指楊淩答應過她的大婚。
“要求就這麽簡單?”
“這是最低要求,當然還有更多的,等我慢慢想。”
“嗯,你好好想。”
“我迴家要列個清單出來,每想起一樣,就要加上去。”
楊淩輕笑:“好。”
還沒有到地方,便聽見一陣吹吹打打的樂器聲,說不得多精妙,但勝在熱鬧,曲小白拉著楊淩奔跑:“快點快點,去晚了就看不上了!”
“你慢些,小心腳下。”
真不明白,一個挺著肚子的孕婦怎麽就這麽能跑能顛兒的?楊淩瞟了一眼曲小白。棉袍子有些肥大,遮住她那不起眼的肚子是綽綽有餘,但她身子骨還是太瘦了,穿著棉袍子也讓人覺得弱不禁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跑到曲小黑的新房的時候,到底還是遲了一些,迎親的隊伍已經從家裏出來,十幾個樂手在前麵吹吹打打,十分熱鬧,曲小黑騎在高頭大馬上,穿了大紅的喜服,頭上玉冠束發,這玉冠自然也是曲小白給哥哥準備的,她的哥哥,雖不用像別的公子哥兒那樣風.流雅致,但也是用得起這些金銀玉器的。
隊伍行進得非常緩慢,兩邊跟著看熱鬧的人都多了起來,簇擁著新郎官往楊樹屯行進。
曲小白捶胸頓足:“哎呀,我聽說,在新郎官出門之前,還有一些禮節,我來就是想看看,都有些什麽禮節,他們怎麽都比雞起得還早啊?”
“你對那些感興趣?”
“略感興趣。”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拜別父母,謝父母養育之恩之類的。”
那她大約不想看到。
兩個人跟著看客的隊伍緩慢地移行,也沒甚好看,看熱鬧的比迎親隊伍還要熱鬧,都在誇讚迎親的隊伍壯觀,樂班奏出的樂曲甚好,已經有好多年沒有看過這麽宏大的場麵。
曲小白跟了一會兒,便和楊淩迴了馬車,驅車往楊樹屯趕去。
楊樹屯如今已經沒有幾戶人家,除了楊柱子家和曲家,再就是楊二鵬家,村中的宅子大多都已經拆除,在村東頭,拔地而起十幾個糧倉,甚是壯觀,村裏的道路也都已經重新修整過,寬綽平整,馬車行駛在上麵一點都不顛簸。
路過曲東子家,隻見也已經布置得喜氣洋洋,今天曲東子夫婦都在莊子上,這個家也就是布置點喜氣而已。
曲小白命阿五在楊柱子家門口把車停下,“剩下的路走過去就行了,趕著馬車太惹眼了,定會讓人懷疑。”
“也好,你累了就告訴我。”
楊柱子家門上也貼了喜字,瞧著也怪喜氣的。
家裏沒人,想來已經是去了楊二鵬家。
曲小白拉著楊淩的手,“哥,快些的。別晚了那邊的,再晚了瞧這邊的。”
這一聲聲“哥”叫得,何其自然,連阿五聽了都覺得,這就是親哥倆兒呀。
楊二鵬家門口也圍了不少的人,自然,這些不會是楊二鵬家的人,這些都是辛青君派過來的人,以及楊柱子手底下那些長工們。
門口擺了長長的一排箱子櫃子,足足有幾十抬,箱子櫃子都敞開著,露出裏麵的東西,有綾羅綢緞衣裳被麵兒,有金銀錁子,也有首飾,大多都是些實用的。曲小白看過禮單,大約是四十八抬禮。
對她來說,這實在不算什麽,但對於窮鄉僻壤的虎嶺鎮來說,這還真是頭一份兒。
楊二鵬家什麽家境大家都知道,不用多想,大家也都知道這些所謂的嫁妝是怎麽迴事了。
但這些人全都是莊子上的人,除了羨慕一下楊二鵬人不咋樣卻攤上個好親家之外,也沒有多說什麽。
倒是楊二鵬,一大早看見人抬了這麽多的嫁妝來,眼睛都直了,和自己婆娘以及兒子楊紅利已經圍著嫁妝轉了不知多少圈。
曲小白和楊淩來的時候,一家三口還在看,哈喇子都流了一地,但卻是不敢動。
也不是不敢動,剛抬來的時候,也試著動過,但都被辛青君派的人給阻止了。
“新郎官快來了,準備好了沒有啊?”
曲小白忽然一嗓子,幫忙的看熱鬧的便全都忙活了起來,但兩個外圍的小夥子放眼張望,卻並沒有看見人影,不禁埋怨:“誰喊的?得虧沒聽,不然這鞭炮點了,一會兒新郎官真的來了要點什麽?”
“行了行了,這不沒點嘛,大喜的日子,可不許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