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乃歸漢南匈奴集中棲息之地,大體也就是未來的五部匈奴。上黨以西,南近河內的大片區域皆為大漢給他們劃出的繁衍範圍。


    同時,他們也是未來五胡亂華時匈奴所部的主要來源地。


    南匈奴歸漢,但他們的活動範圍並不僅僅是大漢給他們劃定的區域。


    並州長城之外,賀蘭山以西,後世騰格裏沙漠區域周邊有一片並州、涼州以及高原鮮卑之間的無屬混亂之地。


    而這片區域繼續向西延伸,直至武威、張掖,近十萬平方公裏的勢力真空區域內,基本都可以視做南匈奴境外部族的活動範圍。


    後世將這裏的匈奴形容成夾縫生存依舊比較扯澹,南匈奴各部之間本就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不算並州,十萬平方公裏的夾縫?


    此地雖有大片風沙區域,但黃河支脈流經此處,這裏的沙漠中有很多水草豐茂的綠洲。


    而且因為沒有後世的耕種開墾與戰亂的破壞。如今這裏的沙化程度遠不比後世。


    植被茂盛的綠洲縱橫沙漠之間,又或者說大片綠洲之間存在著沙丘。也致使這片區域中不乏築城立寨之處。


    賀蘭山以東的並州匈奴相對安分,但賀蘭山缺長城關隘,這些歸附漢朝多年的匈奴,又會從西邊那片真空地帶入侵劫掠北地、安定、隴西、河東等方向。


    北地郡於其說是防範鮮卑,其實更多時候防範的卻是這些說不清、道不明身份的匈奴。


    近年大漢多亂,南匈奴沒少流竄北方州郡製造匪患,早年董卓駐兵河東時,朝中就已經一再讓他清剿那些流竄匈奴了。


    隻不過董卓當時關注洛陽事態,根本沒空搭理那些能搶就搶,搶不過就跑,跑不了就降的匈奴。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 安裝最新版。】


    匈奴單於坐於並州不出,什麽左賢王、大當戶之類,就算被擊敗俘虜,最終難勉也是送迴並州,接受匈奴單於的‘斥責懲治’而已。


    而名義上歸屬並州的南匈奴所部,若有足夠利益,同樣會聽從朝中調遣。


    簡單且不太恰當的形容,大概算是一群幾百年都沒養熟,一直在搖尾乞憐,卻又隨時都會反口傷人的白眼狼。以至於後世諸侯討董時,董卓能調動南匈奴出兵平亂也沒什麽稀奇。


    恩,正常曆史來說,蔡琰就是被後世董卓叫來平亂的南匈奴擄走的,好像還是匈奴左賢王啥的,劉滄準備搞南匈奴一票。


    反正這些家夥也是後世開發了‘燒把火’‘不羨羊’‘和骨爛’等一係列兩腳羊名菜的五胡,大家都不是什麽好東西,是屠是奴,劉滄也都沒啥壓力。


    洛陽上林舊址更名長生嶺,嶺民征兵一萬五千人,取原上林屯兵營數,驃騎將軍劉滄麾下再設七部。


    龐德領貪狼將軍,統狼軍,增兵兩千,職囚奴天樞營。


    典韋領巨門將軍,調飛熊步營百人,增兵兩千,職重步天璿營。


    卞姬領祿存將軍,調天祿營五百,增兵兩千,職射聲天璣營


    賈詡領文曲將軍,調羽林騎兩百、左官百人,增兵兩千,職輔兵天權營。


    劉茂德領廉貞將軍,調飛熊騎營百人,增兵五百,職監軍玉衡營。


    徐群領武曲將軍,調羽林騎五百,增兵兩千,職弓騎開陽營。


    張遼領破軍將軍,調羽林騎五百,增兵兩千,職突騎搖光營。


    原飛熊營、羽林騎、天祿營補足兩千之數,整軍再訓。


    蔡琰為飛熊營統領,張繡娘為天祿營統領。


    太後何蓮掌管長生嶺羽林騎,羅克珊娜、典韋妾室二福三福為其副將輔助。


    十風理天工,張上監神匠,蔡邕審民事,皇甫嵩總軍政。


    外界討董之聲漸起之時,長生嶺一夜組軍兩萬。


    驃騎將軍府——立。


    風雪之月,胡羌對漢地的劫掠進入平息修養時段。


    那些兇悍彪蠻的遊牧戰士,或許正在溫暖的帳篷中暢想來年美好生活。


    洛陽群山之間,猛獸出巢,軍馬齊動。無數甲胃皮襖包裹嚴密的軍兵將士,兵出洛陽,尋北地邊塞而出。


    。。。。。。


    “天璣營!”


    “放!”


    弩失箭雨過後,又是數百遊牧青壯被釘死在寒冷的地麵上。


    一陣低沉的號角聲過後,類似縣城的土城中,大堆衣著邋遢的步卒湧出。


    “還真是老一套。搖光營,衝陣,擊殺監軍。開陽營隨天樞營追擊逃敵。”


    “喏。”


    隨著令旗舞動,張遼千騎鑿穿敵陣。


    狼嘯奔馬,龐德、徐群率大批輕騎蜂擁而出,群騎兩分,朝著從土城東西兩側城門逃竄的大批騎隊殺去。


    突騎陷陣,破浪一般踐踏敵群,眼前數千兵不像兵,奴不像奴的戰兵一觸即潰。


    慘叫躲閃,被撞被踏者眾多。而張遼率眾無視步卒,衝殺敵軍中帶甲唿喝之人。


    卞姬立馬天璣營弩陣當中,前方戰場怪叫喊殺,但軍兵喊叫慘烈,卻一味慘叫,遠遠躲開張遼所率破軍營的同時,也不敢靠近卞姬所在的主軍方位。


    這支完全構不成抵抗的軍隊,怕是這遊牧城鎮中的奴兵。劉滄率軍突然殺到,奴兵被驅趕出戰,似有掩護城中貴族逃亡之意,此時奴兵戰心全無,效用不及攔馬。


    “殺!”遠處天樞營亢奮喊殺。


    “住手!我們沒有侵犯漢地!我們是南匈奴達烈部,你們擅起戰亂,你們會遭到懲罰的!”敵軍當中傳出高唿。


    “嘖,這些人都被慣出毛病了吧!?”中軍劉滄,嘖聲對身旁皇甫嵩問道。


    “嗬,早年朝中想讓南匈奴自行整合,而且他們跟鮮卑多有仇隙,加之賀蘭山那邊的匈奴對他們多有照應。為免並州有亂,這才放任他們至今。”皇甫嵩苦笑搖頭。


    正前方的戰場跟本算不上戰爭,奴兵一觸即潰,斬殺其中領軍部曲後,已經出現不少跪地求饒之人。


    土城東西兩側的戰鬥已然展開,天樞營沒有理會敵軍的唿喊,開陽箭襲過後,天樞陌刀斬敵,對方騎射方才迴應。


    天樞營領軍衝殺者多配紮甲,因狼軍全隊入營,麵對胡羌,即便隊率亦各個悍不畏死。軍兵損傷了了,倒是隨行戰狼被射死了一些。


    劉滄說這些遊牧被慣壞了也不是瞎說。


    此處的遊牧從衣著來看,有匈奴,有胡人,甚至還有鮮卑。關鍵是這座可容萬戶的土城居然建立在離北地邊關不足百裏的位置。


    這裏已經有了正規城池的雛形,好似準備在這裏大肆發展,建城立族一般。


    此城絕非軍營,更有幾分百姓聚地的味道。不過此非漢境,劉滄打著追討劫掠匈奴的旗號出了邊關,既然遇到,是兵是民也就無所謂了。


    匈奴不良善,劉滄貌似也從沒自認是個‘好東西’。


    寒冷冬季,遊牧反抗激烈,不過天樞營的殺伐更狠。


    天樞營中狼軍老兵占了半數,要說劉滄麾下眾軍,狼軍對待遊牧的態度最為酷烈,畢竟他們曾經都是被遊牧擄掠奴役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