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一死,這漢末時代就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進入了真正的亂世前奏。


    一代帝王,在位21年,皇子兩人,壽終正寢,至死未立太子。前事不論,單這一點,可謂亡漢亦不自知,帝王素養全無,甚至實在有點找事的嫌疑。


    外戚磨刀霍霍,恩,是的,著急磨刀的初時隻有外戚。


    皇後掌權,皇子辯繼位,外戚勢大,宦官非常從心的想要息事寧人。


    你贏了,咱們以後也可以愉快玩耍,大不了原本的五五,現在你八我二如何?


    很可惜,宦官認慫,外戚集團卻沒打算就此放過宦官。尤其是何進大權在握,急需正名,當以賊宦之血廣收民心。


    不用做什麽豐功偉業,隻要把這波內廷常侍給宰了,就可以名流千古受天下讚頌。這等劃算的買賣,放了誰又能輕言放棄?


    然後?然後宦官也不得已要繼續磨刀,來吧,互相傷害吧。


    劉滄與世無爭,至少這些年他自己表現的是與世無爭。


    尤其是他弄出一些高產作物隨便亂扔,卻又不刻意宣揚自身名望之後,別管原本信不信他的人,現在大多都有些相信他與世無爭了。


    東平王有禦獸異術,受人敬畏。但他的那些獸群,到底還是沒法拿上台麵的。


    作為戰力而言,那些野獸純粹為破壞而生,本身算不上無解不說,若是真想借助它們參與到爭權奪勢當中。無需多慮,一個驅獸害人,天下公敵的下場定然沒跑。


    野獸到底還是野獸,這時代可沒人會給野獸平權。至少這個階段,伏牛山獸群防禦方麵的意義遠遠超過進攻。


    對於大多數掌權者來說,劉滄有必要敬畏。但隻要他不跳出來搞事情,別去招惹他也就是了。


    可結果,那家夥真的搞事情了。


    一言遣散西園七營軍兵!


    尼瑪!見鬼的西園校尉,劉宏謀劃多年的西園南軍一夜之間淪為了笑話。


    話說劉宏對上林百姓各種無視,劉滄又是借耕牛,又是給良種時,劉宏對上林百姓幹的事情卻是加稅,孰近孰遠大家還是分的清楚的。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若是皇帝或是皇後來了,他們或許還會遵從皇室旨意。但皇室沒人出來,有劉滄這顆大樹在前麵頂著,他們自然而然也就聽命劉滄號令。


    很多事情不是單靠吹噓玩嘴皮子能吹出來的,而經此一事之後,各營校尉也深刻意識到,兵還是要自己招,上林屯兵什麽的,靠不住啊。


    劉滄要搞事情?


    何進大怒!


    當本大將軍是假的麽?


    劉宏遺詔到手,現在誰敢阻礙他皇帝侄子登基,他就敢跟誰拚命!


    北軍宿衛集結,北宮宮門再閉,北軍禁軍備戰,馬日磾統射聲精兵布防北宮城牆,飛廉入刃,排弩、箱弩、天擊神弩裝失啟弦。


    何進欲調北軍五營圍了鹿北縣跟伏牛山,結果調令還沒出宮,劉滄走了,那家夥驅散了西園軍後,直接就走了。。。


    陛下大行,東平王避嫌退讓,遠離洛陽皇城,領兵駐守建章宮,為先帝服喪。


    北宮禁軍刀出刃,弓拉弦,西園六校尉,領著總數不足三千的西園軍,心中隻剩一句:‘嘛嘛比!’


    不過對何進、何蓮來說,劉滄縱有萬般不是,隻要他不想幫劉協當皇帝,妥妥的,沒毛病。


    恩,皇後,太後,皇子俱在,大漢正統也不是說笑的,人們現在甚至還不會去擔心有人敢搶皇帝的位置。


    劉滄很強?這大漢天下,強人多了去了。


    那些個世家豪族哪個不強?劉滄算上他的猛獸異獸總共才多少人?以後慢慢斡旋唄,皇室嘛,幹的不就是這個?


    188年末,劉宏駕崩,諡號孝靈皇帝。


    而僅兩日後,靈帝棺木尚在宮中,十二歲的劉辯在靈帝駕崩後繼位為帝。


    劉辯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後臨朝稱製。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光熹。


    靈帝之母董太後沒能成為太皇太後,反倒降格成了藩王王後,即河間國王後。


    雖依舊被稱董太後,但何太後對其的排擠與防範卻已是擺在了明麵。


    而且何太後的這種排擠也沒啥毛病。


    畢竟董氏隻是劉宏的老娘,卻不是桓帝的媳婦。董氏的男人是河間王劉長,劉宏駕崩,她還太的哪門子後?


    劉宏若還能勉強算是漢室正統的皇帝,董氏那太後之名,也僅是劉宏活著的時候大家給劉宏麵子而已。


    如今再度迴歸早年的河間國王後,董太後的稱唿,反倒是為了突顯當今太後何蓮的賢惠孝道。


    宗室無人為董氏申辯,少不得也可看出其不得人心之處。


    而八歲的皇子協被封渤海王,蹇碩常隨劉協,未足一月,蹇碩在南宮落水而亡。


    至此,若無意外,皇子協幾乎注定再無緣皇位。


    劉滄隱沒上林苑中,何蓮得償所願的讓劉辯登上了皇位,而圍繞洛陽皇城的爭鬥遠沒結束。


    大局既定,為保賢名,何太後不好對董太後與劉協太過刁難迫害,甚至還要表現出自己的大度。


    或許是因為有人授意,渤海王劉協整天圍著新皇劉辯哥倆好的同時,數次在劉辯麵前提及上林苑飼有異獸,每每遭到何蓮斥責,上林苑在劉辯心中如同成為了禁忌一般。


    何蓮倒不擔心劉協能去拉攏劉滄,劉協現在甚至都沒有跟劉滄平等交流的資格。


    但上林苑那些異獸何蓮可是親眼見過的,就劉辯那小身板,磕著碰著都能要命,何蓮可不敢讓劉辯往上林苑亂跑。


    何進很忙,何蓮也很忙,忙到根本顧不上劉滄。


    劉宏死了,眼見何蓮還算知道分寸,結果董太後還想嚐試多蹦躂幾下。


    經張讓等人‘力保’劉辯登基一事之後,何蓮對張讓一眾常侍多有護持,可權傾朝堂的何進卻依舊致力要以十常侍之血鑄造輝煌。


    驃騎將軍董重乃董太後之侄,眼看何進要跟他們不死不休,張讓一眾依附何蓮的同時,同樣暗地依靠董重做為黨援,將董重頂在前麵,跟大將軍何進互爭權力。


    劉滄蹲在上林苑中,就這麽看著一群人鬥的稀裏嘩啦,而董太後真是個狠人啊。


    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原本劉宏在時,董太後享盡尊崇,除了貪財好聽好話,其他也沒什麽了。


    可劉宏掛了,拉扯著自家侄子,還有十常侍助力,眼看還是鬥不過何蓮與何進兄妹倆,董太後直接放了狠話,號稱可以分分鍾讓董重將何進殺了。


    這叫啥?皇帝這麽幹都會被指責‘無罪而罰’好吧?這是不打算講規矩了?


    得,何進一聽,恩,本大將軍就好這口,來啊,互相傷害啊。誰都別攔著,這老娘們先壞的規矩。


    說起來可能有點好笑,但其實吧,大漢是個法治社會來的。


    至少這個時間段來說,大漢之內,隻有一個人可以給人亂按罪名,那就是皇帝。


    而其他人,就算想要埋人,也要找出一些有實可依的罪名。


    不然殺人倒是能殺,但別管你身份多高,勢力多大,到了天下人的嘴中,評價隻會是——奸賊。


    至於董太後敢放出那種搏命之言來,當真可謂猛的不要不要的了。


    189年五月,何進聯合三公上奏董太後指使內宦無道斂財,欲遣董太後離宮返迴河間國。


    奏董重不法斂財之罪,派兵包圍董重的府邸,逮捕董重,免董重官職,押解入獄。董重獄中感染風寒,不治身亡。


    太後董氏因董重之事憂慮恐懼,突然發病而死,至於有沒何蓮戲分,連張讓都不知道。


    董氏死後,棺柩送迴河間,與劉長合葬慎陵。


    鬥了大半年,扭臉一刀了事,不要太過輕鬆暢快。


    至此朝中大定,何進似乎品嚐到了殺很大的快感,這玩意,有點上癮。


    除了揣摩怎麽摘了十常侍的腰子,何進也算騰出手來,準備跟劉滄這個蹲在皇城邊上的諸侯王好好掰扯掰扯。


    上林苑,他家的,你個東平王就別占著了。


    而似乎發現了何進的異動,同樣趴窩大半年的劉滄也有了動靜。


    伏牛山兩千狼軍驅巨象犍牛欲惠民修路。


    洛陽百裏之外,三山關至鹿北縣一線,終日鷹凋蔽日,鷹凋捕魚飼獸,偶獲三米龍魚一條。


    因敬大將軍何進之威,劉滄將龍魚送予大將軍府。


    隻不過送的方式有點特別,四隻遮天蠱凋百米高空將龍魚投入了大將軍府內,其後鷹凋又從皇宮天擊弩也攻擊不到的高度,盤旋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