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八月,在劉滄蝴蝶翅膀一扇再扇之下,涼州平叛大軍徹底啟動。


    董卓、鮑鴻整軍,率輕騎數萬北上入安定,繞石城安撫沿線,截斷金城與武威聯係,由北麵進攻永登,遏製破羌對金城增兵。


    孫堅率軍中步卒三萬餘,水陸齊發,兵分兩路,正麵推進金城。


    傅燮遷漢陽太守,輔助張溫、袁滂坐鎮漢陽,居中調度。


    北地皇甫嵩聚兵待發,隨時西進,防範安定、漢陽地區複起叛軍。


    雖然涼州平叛唿聲高漲,卻又讓人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塊地界隨時出現跳反的情況並不稀奇。


    漢陽城留步騎各萬,傅燮、張溫、袁滂坐鎮預防漢陽再出變故,以免討賊大軍腹背受敵。


    大軍既動,北地郡皇甫嵩更是分兵五萬,一麵北上威懾蠢蠢欲動,欲行幽並的鮮卑。一麵備戰涼州戰事,安定、漢陽但有反複跡象,即可兵出剿之。


    而這有關平叛的一係列調度,也不難看出,涼州長久以來給人們心中留下了多麽混亂的印象。


    劉滄軍中虎狼齊出,說實話,那些狼他真快養不起了,五千左右的狼群,這些狼群威懾涼州豪強,同樣也給涼州豪強希望。


    殺不能殺,但養著的消耗卻足夠上萬軍兵所需。


    虎狼渡渭水直入隴西,沿途劉滄也顧不得再給各地留下虎狼種獸,渭水北進一線荒野猛獸絕跡,甚至引來沿途百姓朝拜讚頌。


    賺名聲是好,這片地區五年之內怕是少有野獸竄入,圍護得當,安居的環境持續時間更長。


    可問題是這邊若是安居了,長安方向怕是會更不安穩一些。


    說句不恰當的形容,外族融入大漢,別的地方不好說,涼州之地真的有些‘客大欺主’的表現。


    涼州不能大治,至少如今這個時段絕對不能。


    劉滄盡速驅獸直入隴西武山,沿途多有義從匯軍,劉滄率本部軍馬三千,周慎攜萬餘長水騎兵同行。


    走武山入隴西,劉滄、周慎率軍欲逼金城南部,壓製枹漢地區,以防羌人增兵金城。


    金城立城武威、漢陽、隴西交界,其西便是仙海湖區域邊境燒當羌聚地,可謂樞紐機要。


    張溫所部三軍齊動,欲將金城孤立,強下這座經年維護修繕的涼州漢城。


    軍中將帥,劉滄所率兵力最少,而同為軍中統帥的周慎則老老實實的聽命劉滄。


    沒辦法,成千上萬的野獸太兇不說,才至武山附近,馬騰一眾已經陸續匯聚出了三萬義從隨軍。皆聽劉滄號令,其中不乏參拜虎狼之人,但有軍令,無有不從。


    山道峽穀,兩側叢林密布,山勢延綿陡峭,深草可陷孩童。


    飛熊營軍前領路,周邊前後虎狼隨行。


    羽林騎、長水騎居中,其後涼州義從殿後,更隨大量一路解救的胡羌奴隸。


    狗血,漢軍平叛胡羌,結果解救出大量被叛軍奴役的胡羌奴隸。


    峽穀幽暗,鳥鳴瘮人,周慎與劉滄並行,身旁除了各自兵將,馬騰等義從領軍亦在一側。


    “殿下,此地已入武山地界,此處適合埋伏,某麾下有熟識附近地形之人,是否派出斥候探路?”遠觀地形,周慎皺眉,馬騰出言對劉滄問道。


    “傳令休整,半個時辰後繼續行軍!”劉滄搖頭,馬騰身旁有人剛想再說什麽,卻見劉滄手指山脈穀地。


    “出!”劉滄高喝。


    “吼~”


    “嗷~!”虎吼狼嘯。


    劉滄近處,兩隻半大白色虎狼仰頭吼嘯,大軍前方密集獸群發出震天獸吼。


    十數狼王竄行各方,身後跟隨狼群。山間峽穀通路,五路狼隊直衝,其餘狼隊皆竄入山中。


    群虎攀岩,數量較少,但比起狼群更具威勢的猛虎竄入山中,直壁山崖亦是跳躍奔走,獸群入山,不擾十人以下人群,短短片刻寂靜,山間獸吼沸騰。


    “嗷~~~”前軍安靜,後軍涼州義從中發出陣陣高唿。


    萬獸入林的場景駭人震撼,但若是這些猛獸皆聽自家指揮,那也少不得要軍心大振。


    眾軍高唿之時,馬騰一眾眼中閃爍興奮。


    劉滄驅獸之景他們一路早就習慣,但聽著山間似乎無處不在的獸吼,他們似乎已經看到,這片地區不久的將來都將成為他們的牧場。


    數月之間,山王跟來福也長大不少,相比山王成長稍慢,來福體型倒是逐漸趨向成狼。


    山王品質二級,天生就比一般的老虎更加強壯,如今已經能夠獨立跟隨劉滄行軍奔走,而來福則跟隨狼群竄入山中,若遇到野狼,打殺之餘,也可嚐試裹挾迴來讓劉滄降伏。


    山間野狼多,劉滄收的狼多,死的狼也多。


    有猛虎助陣,狼群倒不至於在野獸爭鬥中出現太大損失,不過狼群一多,往往又會淪為劉滄手下猛獸的食物。


    猛虎食狼。鷹凋食狼。狼也食狼。


    恩,倒是狼獾多會被它們跟隨的軍兵投食,吃些比較樸素的水果肉幹。


    武山一帶地域遼闊,牽扯到戰事,劉滄也不能可能慢慢在這邊捕捉猛虎,擔心山王遇到危險,劉滄也就沒放它入山亂竄。


    一陣等待,不時有猛虎會拖迴被圍攻致死的虎豹。


    全軍繼續行進。走過山峽地帶,丘陵平原上,鷹凋狼獾又會尋出一下打洞掩藏的狼窩。


    大軍圍困漳縣,涼州義從請命奔襲,再度將占據此地的叛軍剿滅。


    一路未遇大戰,頂多也就是些不上三千人的叛軍群體,官軍甚至都不需要動手。


    馬騰勇猛,涼州義從當先,劉滄等人仿佛化身成了被保護的對象。


    而劉滄一路平叛大軍也非常配合的在彰縣駐兵,武山一帶,虎狼廝鬥山野,馬騰一眾的笑臉也越發真誠。


    隴西枹漢、狄道、首陽叛亂嚴重,漳縣駐兵也算不上貽誤戰機。


    半月其間,以馬騰帶領的義從軍兵作為主力,劉滄、周慎所部,兵出四方掃蕩隴西南部諸縣。


    諸縣平定,清理武山即其周邊平原丘陵,劉滄所率虎群增至五百,狼獸近萬。


    隴西這邊鷹少禿鷲較多,但近期人類殺伐,猛獸山間散獵,劉滄卻不敢捕捉禿鷲,擔心引起瘟疫災害。


    狼群數量激增的同時,每隔幾天又數百數百的被當作獸群的食物減少。


    哪怕戰亂中人類死亡數量同樣不少,哪怕涼州這邊的人貌似也不太在意虎狼食人,但對更多漢人來說,讓野獸吃人始終還是大忌。


    為免更多狼獸平白被當作食物消耗浪費,隴西周邊初平,劉滄便匯聚獸群,威壓狄道,兵進枹罕。


    狼群嘛,死也要死在攻敵的路上。活蹦亂跳的被當作獸糧,可不可惜先不說,獸群給人蠻荒殘酷的感官卻是太重。


    平定隴西南部,官軍幾乎無損,義從增增減減,卻也維持三萬左右的數量。而再度進軍之時,隨軍解救的兩萬奴隸讓劉滄比較頭疼。


    沒錯,實在有些狗血,打叛軍還解救了成千上萬的奴隸,其中少量被擄漢人遣返家鄉,這隨軍的兩萬奴隸比較特別,大多卻都是些塞外羌人。


    隴西地處邊關,常年受白馬、燒當、破羌侵擾,境外羌人不但會擄漢人奴隸,同樣羌人部族之間的亂戰也會讓一部分羌人逃竄到大漢境內。


    這些羌人有人入境搶掠,有人入境尋求庇護,也有人試圖不聲不響的占據一塊地方落腳。


    別看隴西這邊多異族,但這邊的漢籍胡羌其實更多是在他們同族鬥爭失敗後歸漢的。


    漢籍胡羌本就不喜塞外胡羌,風水輪流轉,當他們遇到境外那些流竄來的落水狗時,少不得也要將他們擄做奴隸。


    就像狼一樣,他們的野蠻殘忍從來都不是專門針對某一個族群,哪怕麵對同族同類,隻要有必要,殺害擄掠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兩萬外族奴隸,這些多是較為純粹的羌人,別管早前他們遇到什麽情況才入了漢境,反正都無漢籍,久被奴役。


    這些奴隸有的歸屬叛軍,有的原被地方豪強奴役又被叛軍搶了。


    漢軍殺到之時他們也會充當叛軍戰力,但官軍勢強,他們也就打仗摸魚,投降積極。


    兩萬奴隸心甘情願接受官軍支配,願意為大漢上陣殺敵,隻求大漢能收容他們,給他們劃撥生存聚地。


    馬騰、周慎等人對這些奴隸習以為常,甚至建議劉滄給他們發放簡陋兵器讓他們參戰。


    而麵對這些胡羌奴隸,劉滄卻是頭疼數日,心中隱隱產生另一個比較奇葩的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