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豬草的青壯,放羊的小娃,給牲口插食的婦人,鹿苑中被劉滄選出了五名管事的老者,他們重組了五個雜姓村落,平時分派調度村人。


    西豚村主要負責養豬,東楊村主要負責放牧牛羊,北酉村原定飼養禽畜烏龜,如今更多做著各村蓋房建屋的工作。


    南駒村育犬馬。中曲村養獾,同時也負責打井修路清理水道等等雜活。


    前兩天幾個村子幹了一架,原因是劉滄帶迴來的熊羆山銅,聽說劉滄以後有養熊的打算,別管能不能養成,五個村老一碰頭,來,幹一架,俺村比較喜歡熊羆這個名字。


    結果五個村子挑出青壯,嗯,還包括一些壯老娘們,五個村子來了場混戰,最終青壯較多的中曲村獲勝,改名熊羆村,負責範圍多了個喂熊。


    劉滄騎馬返迴鹿苑,沿途還能看到一些年輕人臉上帶著淤青。


    五個村子環繞鹿苑攔馬之外建造,當這些村中房屋建成之後,鹿苑生活區則會改成平時青壯訓練的校場。


    無恆產者無恆心,當村中獨立房屋建成,劉滄若不侵占,那些便是他們重新立家的私產。


    授予者便是天,掠奪者便是匪,他們將在這裏安家繁衍,效命劉滄,亦保護自己的家園。


    所謂訓練校場,其實劉滄是打算將這裏改成兵營,不過他現在沒有軍職,人多嘴雜,有些事情吵吵出去還要拆王允家房子,如今也就暫時保持這般。


    村人的習慣,清晨陽光未烈與傍晚夕陽未落這段時間是最忙活的,一年三季,已經形成慣例。


    見到劉滄,不時有人恭敬問好,不過通常也沒什麽寒暄作態,打個招唿表現下尊敬,劉滄若是沒有吩咐,也就該幹啥幹啥了。


    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村中也有家法,但除此之外,百姓平時的生活交流都比較隨意。


    鹿苑中央建有樣式較為規範的府邸,此處乃劉滄居所。府中有女婢輪職,這些女子都是無法適應飛熊營戰鬥訓練的,等五村建立穩定,劉滄或許會挑些青壯將她們嫁了。


    至於以後自家的侍女,劉滄則更傾向安排些貌美能打,連侍衛都可兼職的擔任。


    “公子,咱們都準備好了,現在出發?”府邸門前,劉滄尚未入院,一行十騎尋到跟前,皮甲佩劍,攜有長槊,卻是樓桑同出的那十名同族,帶隊劉元對劉滄問道。


    “去府中把那張刮幹淨的熊皮拿了,出發。”劉滄點頭,說話間,曾經沒少去劉滄家偷雞的劉茂德下馬入府。


    片刻後,劉茂德從府中牽出一匹馱著金烏殘月戟的戰馬,背上背著一卷熊皮,劉滄一馬居中,十騎隨行,出了鹿苑奔洛陽方向而去。


    兗州附近黃巾戰事激烈,劉滄本準備休整幾日便率兵離開,本沒想再去洛陽,但昨日來人通知張讓喚他,劉滄這便帶著十名護衛前往洛陽一趟。


    戰馬奔走,十名護衛臉上掛著舒爽表情,甚至有人縱馬間攤開雙臂,猶如壓抑許久一般舒展身體。


    “公子,那套盔甲換人穿行不?咱們可都是您的親兵,合該入了騎兵隊才是。”眾騎奔走,劉茂德湊到劉滄附近,身隨戰馬起伏,對劉滄高聲說道。


    “重步兵安全點,戰馬又沒缺你們的。”劉滄撇了劉茂德一眼,迴頭看看周圍一群全是期待的小子,搖頭道。


    “吾等皆為公子護衛,穿上那身鎧甲,跑兩步便大氣難出,還如何保護公子,這要迴家,非被村中父老羞臊不可。”劉滄未應,一旁劉元滿臉苦楚湊了上來。


    同村十人由劉元、劉茂德分領,雖然依舊青澀,但因受命領兵,比起剛出村時,卻要沉穩不少。


    如今這般情況,卻是因為劉滄把他們扔到了那百人重步當中,全是被那套步兵重甲鬧的。


    “打熬體力,熟悉領兵,迴頭也能混個出身,爾等如今這般,上了戰場還說不好誰保護誰呢。”撇了眼劉元,這小子跟劉茂德學壞了,原來多好,悶瓜蛋一個,讓幹啥幹啥。


    “騎軍也能領兵啊,那些外人哪有咱們貼心,替您攔刀擋箭,兄弟們定然無人眨眼。”劉茂德湊上再道。


    “領騎兵?穿上紮甲你們誰能控馬?少說廢話,給某好生操練一陣再說。”劉滄罵道,周圍一行頗為悻悻。


    鄉人出身,殺人見血還沒幾個月,這一行族人到底身體素質還是差些,再聽劉滄要求他們紮甲控馬,知道劉滄顯然是打算將他們當兵將培養,幾人悻悻之時,也是暗自咬牙。


    ‘行,不就重甲打熬麽?隻要不是不要咱們就行。’一行族人,也是擔心劉滄手下有了強人,逐漸將他們澹忘腦後。


    一行快馬行至洛陽,外城守門城衛看到那備馬所馱戰戟,妥是對劉滄一眾好一陣打量。


    確認一行沒有車架,城衛表情輕鬆之時又有些失望,看來最近不會有禦史家房塌的趣事了。


    早時執金吾那邊下達了死命令,嚴防劉滄車架,劉滄駕車入城必須嚴查,嚴禁劉滄攜獾入城雲雲。


    入城無礙,如今洛陽城中官宦子弟大批消失,那些子弟不是跟著朝中老將出去混戰功,便是帶著義勇各地圍剿黃巾散兵賺功勞去了。


    黃巾聲勢浩大,中原一帶戰火連天,一場說不上是災禍還是盛宴的暴亂,對洛陽唯一造成的影響大概也就是禁軍入城而已。


    入城不再奔馬,戰馬緩行之時,一些巡邏禁軍多因劉滄隨行兵刃側目,其中一些長水精騎看向劉滄多有慎重與敵意。


    卻是劉滄百騎破萬軍的軍報已經在洛陽傳開,而不知何時傳開的,還有他以匈奴體征斬俘的傳言。


    長水禁軍,乃由匈奴所組,亦為禁軍三騎中常備兵員數量最多一營。


    長水騎對劉滄不滿,越騎見到劉滄恭敬,步兵營見到劉滄避諱矛盾,話說劉滄如今在洛陽的名聲當真毀譽參半,但劉滄原本不顯的勇武之名倒是也逐漸開始有人議論。


    所謂百騎破萬軍,便是經劉焉之手從涿郡傳來的消息。


    話說劉備三兄弟黃巾初戰後依舊很長時間名聲不顯,而劉滄這百騎破軍之說,在他還沒有迴到鹿苑時,便已經傳遍洛陽。


    業力1500+,如今劉滄業力漲到了1500+,涿郡一戰不但讓他獲得了馬匹,同時也讓他獲得了大量的聲望。


    一路行至內城,張讓府邸,隨行劉元等人被安排下去休息,也不用府中侍者帶領,問了張讓所在,劉滄自行尋去。


    香木敞屋,張讓閑坐上首,見劉滄到來,張讓陰冷眼童帶上喜色,揮退侍者,起身迎著劉滄而來。


    “拜見叔父,早前在涿郡弄了張不錯的熊皮,給叔父帶來作個墊褥。”張讓上前,劉滄拜禮道。


    “嗯,好,好,你這孩子就是懂事。此番涿郡討賊端是威風,且來與老夫好生說說。”張讓親昵上前拉扯劉滄,態度缺了些威嚴,但那親近又似鄉間長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