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斬,順勢劈,半月,刺殺,攻殺!”


    小院之內,人影騰挪,刀光劍影,鬼哭神嚎。


    隻見劉滄手持鐵質環首刀,刀刀唿嘯,原本院中散跑的柴雞,早已經在戰鬥雞的英明領導下,不知竄到何方去了。


    “唉~,既不識武藝,就老老實實做些殺伐單招,熟能生變,莫要再晃,你這晃的為父心驚。”


    劉滄賣力的演練著他突進中的瘋魔刀法,蔡邕屋門半掩,護著身側的蔡琰,無力的看著劉滄在院中瞎折騰。


    “唿~!”收刀入懷,劉滄腳下有些踉蹌。


    圈圈轉多了,劉滄琢磨,以後旋風斬少轉兩圈,接刺殺,還是不要接順勢劈了,頭暈。


    “單招練久了,有些枯燥,調劑而已。”身體有些左斜,劉滄非常誠實沒有給自己的一番折騰冠上武藝二字。


    一夜休眠,如今劉滄這身體的恢複能力倒真沒話說,放到現代絕對能算是基因突變的類型,昨日勞作的疲勞,一夜酣睡均已恢複。


    龜塘不用天天去喂,這兩天的豬食也都備齊,沒有什麽大件的勞作,劉滄也會舞槍弄棒,練習些兵器殺伐。


    因為沒人傳授武藝,通常劉滄也就作些劈砍揮砸的基礎動作,什麽刀槍棍棒多由木石模型代替,昨天族老給他送來了一把鐵刀,也就有了今天這出。


    “調劑也不能這般,你。。。”眼見劉滄提著手中的鐵刀挽刀花,再看劉滄不知何時將自己上衣劃出的一條口子,蔡邕搖頭向屋內走去。


    片刻,隻見蔡邕手中拿著一卷書冊走出。


    “為父不善戰陣之術,你又不喜舞劍,早年為父所得一卷古書,倒是有些武者技藝。”甩手將書冊扔給劉滄,蔡邕對劉滄說道。


    劉滄麵露驚喜,抬手接住書簡,竹簡清新,顯然是蔡邕才寫出來的。


    “旌旗術?這玩意敢練?”初時興奮,轉瞬劉滄一臉古怪的看向蔡邕。


    旌旗?這玩意算兵器?


    而且這竹簡通篇文字,密密麻麻,也虧蔡邕連這種東西都背。嗯,也不對,過目不忘,或許不用背?


    “此術倒是有史可查,先秦亦有旗士,吾觀與戈相似,你這身子骨韌性不俗,倒是可以試試。”蔡邕隨意道。


    還旗士?會放聖光不?劉滄心中吐槽。


    蔡邕貌似對這種東西不太感冒,顯然純粹是看劉滄恢複能力強,也不怕他傷著。


    武藝,這年頭是有武藝的,不過跟原本劉滄認知中的有些差別。


    同樣是招式套路,結合不同兵器,不同招式鑽研發力技巧,其涉及到關節筋骨,以及肌肉群的發力卸力。


    同樣招式擊法,不通武藝者,擊出綿軟無力,精通發力者,卻是開山裂石。


    說來簡單,但那種將肌肉單獨隔離,控製同一肌群中不同肌肉的獨立發力與卸力可不是說說而已。


    甚至違反人類自然意識的對立肌腱協同發力,以此完成常人不及的殺伐技藝。


    這些單說規整,顯然也是需要長久的實踐與積累才能總結出來。


    肌肉發力自然需要涉及蓄力蓄氣,也就是唿吸吐納,嗯,沒那麽邪乎,僅僅是讓動作與唿吸更加協調,不至於岔氣泄力之類。


    這也便有了氣的說法,但這種所謂的氣,跟業力爆發出來的罡氣則完全不是一碼事。


    但就這些,也都不是普通人能隨意摸索出來的了。


    亂練胡搞,傷筋動骨在所難免。若是性格再彪點,岔氣岔的狠了,衝傷內髒,搞出什麽‘內傷’來也完全不是沒有可能。


    這類技藝不是家傳便是武師傳承,總要經過數代總結,可惜兩樣劉滄一個都不具備。


    如今蔡邕給劉滄拿出這麽一本古書,劉滄估計,這大概是看他本來就是在瞎折騰,反正都是折騰,練這個,至少能‘死’個明白。。。


    好吧,這裏不是武俠小說,武藝這東西,也不是越古越好的。別說什麽旌旗,如今連戈都基本淘汰出戰爭了。


    一本傳授已經被淘汰出正規戰鬥兵器序列的武器的武藝,這玩意真的沒問題?


    “古有旗士,以旗為刃,整體似戈,尾如城錐。”


    “頂接利刃,角為戟戈,因其長度重量之故,凡善此道者,皆為力士。遇陣定為破陣,遇城定為衝城,亦是戰場矚目所在。”


    這武藝蔡邕沒練過,但論起出處卻是說的頭頭是道。


    矚目,可不是矚目麽?你丫扛著旗呢。


    劉滄可以打百分之二百的保證,幹這行,絕對不是自願的!!!


    這哪是什麽旗士,根本就是死士。


    看著手中的竹簡,好家夥,如今要不是管蔡邕叫父親大人,劉滄一定將這竹簡砸他臉上。


    “你讓我學這個?”劉滄不可置信道。


    “萬物皆有相通,武藝亦是如此,全做參考研習。不過。。。”蔡邕撫須。


    “你性子太烈,不識所製,若再修習這酷烈殺伐之道,恐有不妥,當以中庸相佐。”蔡邕麵露擔心道。


    “啪!”竹簡摔砸地麵,劉滄怒視蔡邕。


    “你哄孩子呢!?”不能忍,實在不能忍了,劉滄怒喝。


    蔡邕錯愕,再看劉滄臉都氣紅了,麵上閃過訕訕。


    “放肆,為父還不是為了你好。”蔡邕板著臉,語氣卻是缺了幾分嚴厲。


    得,沒哄住,這小子是真急了,今天且不與他計較。


    劉滄喘著粗氣,再看蔡邕眼神明顯亂瞟,心下忽地生出幾分無力,老老實實又將地上的竹簡撿了起來。


    “父親大人,您要是想讓我習文,直說便是,我又沒說不學。”劉滄有氣無力。


    什麽旌旗術,蔡邕壓根就是想讓他學中庸,自以為是的拿本什麽古書出來釣他胃口。


    也虧了蔡琰足夠聽話乖巧,這老家夥絕對不會教孩子。


    武藝相通是不錯,但也要分兵刃。你這玩意都說有衝城的功能了,你讓我拿什麽跟它去通。


    最氣人的是還說什麽中庸調和,我這還沒給你說書,你就開始給我講小說了?還丫玄幻的!


    “咳,此術早年子幹義真都曾看過,卻為殺伐之術,為父可沒哄你。”眼見劉滄退讓,蔡邕避重就輕,解釋道。


    “父親大人,這是步戰之術。”劉滄挑揀最直觀的解釋,對蔡邕道。


    “額,全做參考。”蔡邕扭頭。


    可不是麽,似戈就很長,能衝城就很重,這玩意怎麽看也不像騎馬上能耍起的。


    不善騎戰如何為將?立誌當個衝鋒陷陣的大頭兵?爹教的?


    蔡邕也發現,這書好像沒啥用,難怪當初盧植與皇甫嵩都興致缺缺呢。


    “其他姑且不論,你當真願意收心習文?”趕緊轉移話題,蔡邕對劉滄問道。


    “學,為何不學?我又不傻。不過,中庸換換,要不咱也讀春秋?”劉滄討價道。


    劉滄不傻,別管有用沒用,他非常清楚,就習文來說,蔡邕肯定不可能放過他的。


    既然如此,就別掙紮了,自覺點,選個更像小說的先胡弄著。


    而看蔡邕那一臉欣慰的喜色,顯然,這爺倆想問題的角度跟出發點絕對不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養牲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史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史欣並收藏我在三國養牲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