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漢王屢次僭越,對朝政大事指手畫腳,又屢屢請求加強權利與封地,朝臣當時多是反對,宣宗卻都同意了。”


    “然而宣宗越是退讓,漢王越是得寸進尺,以為無能,宣德元年八月時,京城大震,漢王就在那時聲稱清君側,起兵造反。”


    聽到這裏,朱棣轉過頭,對一旁的幾名宮娥微微點頭,看著宮娥小心翼翼上前扶正禦座,緩聲道:


    “清君側,好你個熊小子,連理由都選的和朕當年,一模一樣。”


    “其實漢王本性不壞,朕一直都知道。”朱棣走迴禦座坐好,歎道:“那漢王呢,後來如何了,是戰死了嗎?”


    沒想到,朱瞻墡聞言卻嗤笑不已。


    “要真是戰死在樂安州,那他的評價也不至於如此之壞。”


    “陛下是不知道,那漢王在樂安咋咋唿唿的,又是設府又是封臣,還號稱大赦天下,卻在一聽說宣宗親征時投降了。”


    “投降?”朱棣一愣,笑著搖頭:“朕不信,漢王是絕不會投降的,你跟朕說實話,漢王是怎麽被綁出城的?”


    朱瞻墡聞言,卻是驚為天人,啞然道:“這…陛下是怎麽知道的?”


    “這你不用管,朕就是知道。”朱棣無意也無心多做解釋,現在他是真的沒什麽心情去搞這些。


    聽到皇帝語氣平澹,朱瞻墡也收攏笑容,正色道:“陛下實在聰慧,臣瞞不住陛下,還請陛下赦免臣的罪過。”


    朱棣頷首道:“說吧,朕不會怪罪於你。”


    一直到現在,這位景泰皇帝都是沒有食言或卸磨殺驢一次,聽見這話,朱瞻墡這才放心,將一切密辛,和盤托出。


    “其實漢王早在洪熙年間,或者說是在太宗還在世時,他就注定了不會成功。”


    “洪熙元年時,朝廷官員、地方官吏,乃至封疆大吏,十有八九皆出自永樂太子府,宗室子弟也多受仁宗之情。”


    “仁宗雖在位隻九月,但當宣宗即位時,整個朝廷內外,卻如鐵桶一般,無人敢對宣宗的法理產生置喙。”


    “就連樂安州的官兵將校,也都不願作戰,聽說皇帝親征,全都高唿萬歲,自發投降。”


    “陛下所料不錯,漢王確實是被他的親衛綁縛出城的。”


    “原來是這樣…”朱棣聽完後,唏噓不已,一時間也不知道是什麽感覺,喃喃道:“看來漢王不是敗在朕的聖孫之手,是敗在太子手上。”


    “是這樣的,陛下聖明。”朱瞻墡說道。


    朱棣明白自己這個次子的執念,也知道,他其實本性不壞,隻是有的時候太過魯莽憨直。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朱棣也知道太子的能耐,但卻是真沒想到,繼位後僅僅九個月的時間,他就把漢王的一切全都釜底抽薪。


    想到這裏,朱棣再次歎道:“看來,當時大明天下,最有能耐的並非是朕,也並非是漢王、趙王,卻是太子。”


    “他的心思,有時候連朕,都捉摸不透……”


    朱瞻墡是越聽越懵,他解釋到現在,說了一肚子話,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和皇帝聊什麽。


    聽到皇帝的這些嗟歎,朱瞻墡也確實感受到了,眼前這個貌似隻有二十歲的少年皇帝,有一副不同於表象上的老成持重。


    最後嗎,朱棣問道:“漢王結果如何?”


    沒等朱瞻墡解釋,朱棣便製止了他,笑道:“罷了,朕還是不知道為好,結果,已經不重要了。”


    “傳朕敕諭,如果漢王還有後代,便免除他們的責罰。”


    朱瞻墡有心提出質疑,但想了想,卻還是沒能說出口,畢竟這位皇帝可不是那麽好拒絕的。


    “臣遵旨。”


    朱棣點頭,對他說道:“今日之事,你不要與別人提起,迴去後便通知在河南就藩的宗親,讓他們配合朝廷行事。”


    “尤其是趙王,告訴他,不要讓他爹的努力付諸東流,朕不想拿他當典型!”


    朱瞻墡連聲說著遵旨,隨後退去。


    看著朱瞻墡退去的背影,朱棣嗬嗬一笑,仿佛已經放下了一切,自語道:“前世因,前世果,皆與今世無關了。”


    “朕如今身肩天下萬民,不能再讓他們對朱家的皇帝,失望了。”


    ......


    河南。


    彰德府城。


    自從洪熙元年朱高燧就藩於此,趙王一係已曆二世,傳國二十四載,在當地是最大的一家地主。


    趙王一係與旁的開封府藩王不同,因為就藩於此的趙簡王朱高燧是朱棣次子,這是相當聰明的一個人,精通左右逢源之道。


    朱高燧留在北京和他哥哥漢王不同,他是被朱棣下聖旨留下來的。


    封其為趙王以後,當時朱棣命朱高燧據守北京,並且將有司將一切政務先交由他過目,再由自己進行處理。


    朱棣對這個次子的能力非常肯定,並且十分信任。


    朱高燧雖然也總有小動作,但很知道分寸,尤其是有一次被朱棣嚴厲切責過後,便日漸收斂。


    後來漢王謀反,他也沒有參與。


    洪熙年間,時為漢王的朱高燧主動上交朱棣留給他的護衛,作為迴報,仁宗朱高熾加了趙王一係歲祿兩萬石。


    後來朱瞻基繼位,朱高燧又於宣德元年,也就是漢王造反的前夕,主動上交了群牧所、儀衛司。


    作為迴報,朱瞻基也增賜趙王一係八十頃王莊。


    朱高燧的兒子趙王朱瞻塙得益於其父的逢源有道,成為了河南彰德府本地最大的地主,王莊極多。


    所以當聽說朝廷要在河南複行折畝法,朱瞻塙是宗親之中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因為當時仁宣二宗賞賜給他的都是肥地。


    如要折畝重算,那他王府的莊田數額,恐怕要加上一倍!


    雖然藩王不用交稅,可擁有這麽多的田地,難免成為眾失之的,也遠遠超出了祖製中所規定的的一名藩王應該有的田莊數額。


    到時候,隻怕還要和他爹朱高燧一樣,主動交出去一些以求消災。


    宗親的力量在地方上,現在還是極其強大的,不僅不用交稅,甚至擁有收稅的權利,所以很多的彰德府地主就都依附於趙王府,形成一股抗衡朝廷行折畝法的力量。


    但是很快,朝廷的新措施就到了。


    這次來的是宗人府的緹騎,緹騎直奔趙王府,宣讀了朱棣最新的旨意。


    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再不趕緊解散了聚在你身邊那些臭魚爛蝦,那朕可就要拿你當典型殺雞儆猴了!


    朱棣還是很給自己這孫子麵子的,沒有直接動手。


    如果是一些旁支的皇親,現在來的恐怕就不是這樣的聖旨,而是直接從趙王府開始折畝的聖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棣重生土木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崛起的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崛起的石頭並收藏朱棣重生土木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