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從宗正寺走出來的千古一帝 作者:冰茶常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夕陽西下的鹽山山脈內。
婁道永一行人默默地行走在山穀小路中。
殘陽映照在山穀內悄無聲息地拉長了眾人身影。
深入山脈不知多久,楊先安耳邊那若有若無的廝殺聲漸漸地清晰起來。
‘快到了、快到了。’感受著耳邊愈發清晰的廝殺聲以及腳下那微微顫動的大地,楊先安強拖著如同灌漿的雙腿艱難跟著婁道永的腳步,心中不斷地自我打氣著。
當眾人翻過眼前的那座低矮山峰,穿過半山坡處的一座密集竹林後,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
天空晚霞盛開的格外豔麗,而楊先安卻沒有絲毫的心情去欣賞那來自於上天的賞賜。
楊先安彎曲著身子,雙手撐在膝蓋處,大口喘息地望著山腳下。
眼神中充滿了震撼之色。
不遠處的山腳下,幾座高低不一的山峰擁抱著一處異常寬敞的平地。
此時那平地上,戰鼓聲陣陣,馬蹄聲隆隆,廝殺聲更是直震雲霄。
楊先安望去時,一輪衝鋒剛剛接近尾聲。
平地的東西兩側各有數百騎在緊鑼密鼓地調整著隊列。
二者之間的空地上,數不清的戰馬與士卒在痛苦的哀嚎著。
不待東西兩側的士卒調整好隊列,平地一旁便衝出了足足近千騎。
那近千騎雖個個負傷,但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衝至平地中心處。
待東西兩側的士卒調整好隊列時,那原本躺在地上痛苦哀嚎的士卒與戰馬已然被人清理出了戰場。
“冬冬冬!”
東西兩側平地處再起戰鼓聲。
隨著戰鼓聲愈發地急促,東西兩側的騎卒們再度行動了起來。
戰馬由慢至快,帶起了滾滾煙塵。
十餘息後,兩側煙塵呈遮天蔽日之勢。
隆隆的馬蹄聲自這一瞬起,到達了巔峰。
“殺!”
“殺!”
兩道異口同聲的殺聲同時自東西兩側傳出。
漫天煙塵遮擋了楊先安的視線,卻遮擋不住楊先安的雙耳。
山腳下,戰馬的嘶鳴聲、馬蹄聲,士卒的廝殺聲、痛苦慘叫聲。
使得楊先安越聽越是興奮,到最後,整個人已然激動到渾身顫栗。
不一會兒的功夫,煙塵漸漸散去,原本東西兩側的騎卒各自易位,再度開始調整著隊列準備隨時發起下一輪衝鋒。
南北兩側負傷的士卒,再一次快速地清理著戰場,轉移著傷員以及戰馬。
楊先安抬頭看向身旁的婁道永,顫抖著嗓音問道:“這就是永叔的三千陷陣營?”
婁道永望著下方即將再度發起衝鋒的士卒,笑著迴答道:“陷陣營自從重建後,便隻尊一人為主。”
“那人並非是我,而是小殿下。”
“準確的說,這是小殿下的陷陣營,而我隻不過是為小殿下代掌陷陣營罷了。”
不知為何,每當婁道永提及小殿下三個字時,嘴角總會悄悄上揚一兩分。
漠北一戰,原本屬於趙家的陷陣營,已然隨著趙永最後一戰徹底地留在了漠北那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隨著趙永被救了,改名婁道永獲得‘新生’後。
重新組建的這支陷陣營便徹徹底底的屬於了許奕。
無論許奕能否從宗正寺走出來,這支三千人的騎兵都永遠屬於他。
這是婁道永苟活下來的唯一信念,亦是他練兵之初便與許鎮約定好的事情。
新的趙永、新的陷陣營、新的‘趙家’。
楊先安望著滿臉笑意的婁道永,沉默許久。
最終起身鄭重一拜!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
下方平地上的騎卒已然再度結束了一輪衝鋒。
到了此時,仍能站在馬背上的騎卒已然不足百人。
即使這般,東西兩側僅剩的騎卒仍不棄戰。
戰鼓聲再度響起,新的一輪衝鋒再度拉開了帷幕。
這一次,煙塵小了、馬蹄聲小了、廝殺聲小了。甚至於就連戰馬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仿佛一切都變小了。
但若是細看,便不難發現,東西兩側士卒的氣勢非但沒有一絲一毫減少。
反而有著愈演愈烈的架勢。
這個時代中,交戰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若是其中一方戰兵傷亡達到兩三成才產生潰敗,這種軍伍便已然是一支合格的軍伍了。
若是傷亡達到四五成,方才潰敗,這種軍伍便已然當得上精銳之稱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交戰雙方皆訓練有素的前提下。
若是烏合之眾,能撐到一成傷亡仍不潰敗的話,勉勉強強可以稱之為兵。
而眼下,東西兩側的陷陣營士卒顯然是奔著戰至一兵一卒去的。
見此,楊先安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幼時父親曾評價陷陣營的一句話--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直到今日,楊先安方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陷陣之誌、有死無生!這才是真正的陷陣營!”楊先安望著下方僅有百餘人的衝鋒,不由得低聲喃喃道。
又是一輪衝鋒,當交戰雙方錯身而過時。
西邊平地上已然沒有了騎卒的身影。
而東邊平地上,僅僅隻有十餘騎仍坐在馬背上。
十餘人夾著馬腹,自馬背上站了起來,高高舉起手中的木質兵器,大聲宣泄著得之不易的勝利。
“打完了,咱們該下去了。”婁道永望著下方一半歡唿,一半懊惱的士卒笑了笑。
隨即緩緩朝著山下走去。
當眾人抵達山腳下時,平地上的士卒早已撤迴了一旁的營地內。
此時的營地內,到處都是燃起的炊煙。
風兒輕輕刮動,最上方的炊煙瞬間朝著四麵八方散去。
與此同時,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草藥味與飯香味。
兩種味道混雜在一起,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楊先安隨著婁道永一路走去,沿途所有士卒行禮後皆是口唿先生,而非將軍。
這無疑進一步證實了婁道永先前所說。
楊先安邊走邊四處觀察著,方才距離遠隻能看個大概身形。
現如今湊近了一看,那營地內的士卒個個膀大腰圓、身形魁梧,給人一種異常雄壯的感覺。
也不知是天生這般,還是後天養成。
若是後天養成,那所需的金錢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婁道永一行人默默地行走在山穀小路中。
殘陽映照在山穀內悄無聲息地拉長了眾人身影。
深入山脈不知多久,楊先安耳邊那若有若無的廝殺聲漸漸地清晰起來。
‘快到了、快到了。’感受著耳邊愈發清晰的廝殺聲以及腳下那微微顫動的大地,楊先安強拖著如同灌漿的雙腿艱難跟著婁道永的腳步,心中不斷地自我打氣著。
當眾人翻過眼前的那座低矮山峰,穿過半山坡處的一座密集竹林後,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
天空晚霞盛開的格外豔麗,而楊先安卻沒有絲毫的心情去欣賞那來自於上天的賞賜。
楊先安彎曲著身子,雙手撐在膝蓋處,大口喘息地望著山腳下。
眼神中充滿了震撼之色。
不遠處的山腳下,幾座高低不一的山峰擁抱著一處異常寬敞的平地。
此時那平地上,戰鼓聲陣陣,馬蹄聲隆隆,廝殺聲更是直震雲霄。
楊先安望去時,一輪衝鋒剛剛接近尾聲。
平地的東西兩側各有數百騎在緊鑼密鼓地調整著隊列。
二者之間的空地上,數不清的戰馬與士卒在痛苦的哀嚎著。
不待東西兩側的士卒調整好隊列,平地一旁便衝出了足足近千騎。
那近千騎雖個個負傷,但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衝至平地中心處。
待東西兩側的士卒調整好隊列時,那原本躺在地上痛苦哀嚎的士卒與戰馬已然被人清理出了戰場。
“冬冬冬!”
東西兩側平地處再起戰鼓聲。
隨著戰鼓聲愈發地急促,東西兩側的騎卒們再度行動了起來。
戰馬由慢至快,帶起了滾滾煙塵。
十餘息後,兩側煙塵呈遮天蔽日之勢。
隆隆的馬蹄聲自這一瞬起,到達了巔峰。
“殺!”
“殺!”
兩道異口同聲的殺聲同時自東西兩側傳出。
漫天煙塵遮擋了楊先安的視線,卻遮擋不住楊先安的雙耳。
山腳下,戰馬的嘶鳴聲、馬蹄聲,士卒的廝殺聲、痛苦慘叫聲。
使得楊先安越聽越是興奮,到最後,整個人已然激動到渾身顫栗。
不一會兒的功夫,煙塵漸漸散去,原本東西兩側的騎卒各自易位,再度開始調整著隊列準備隨時發起下一輪衝鋒。
南北兩側負傷的士卒,再一次快速地清理著戰場,轉移著傷員以及戰馬。
楊先安抬頭看向身旁的婁道永,顫抖著嗓音問道:“這就是永叔的三千陷陣營?”
婁道永望著下方即將再度發起衝鋒的士卒,笑著迴答道:“陷陣營自從重建後,便隻尊一人為主。”
“那人並非是我,而是小殿下。”
“準確的說,這是小殿下的陷陣營,而我隻不過是為小殿下代掌陷陣營罷了。”
不知為何,每當婁道永提及小殿下三個字時,嘴角總會悄悄上揚一兩分。
漠北一戰,原本屬於趙家的陷陣營,已然隨著趙永最後一戰徹底地留在了漠北那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隨著趙永被救了,改名婁道永獲得‘新生’後。
重新組建的這支陷陣營便徹徹底底的屬於了許奕。
無論許奕能否從宗正寺走出來,這支三千人的騎兵都永遠屬於他。
這是婁道永苟活下來的唯一信念,亦是他練兵之初便與許鎮約定好的事情。
新的趙永、新的陷陣營、新的‘趙家’。
楊先安望著滿臉笑意的婁道永,沉默許久。
最終起身鄭重一拜!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
下方平地上的騎卒已然再度結束了一輪衝鋒。
到了此時,仍能站在馬背上的騎卒已然不足百人。
即使這般,東西兩側僅剩的騎卒仍不棄戰。
戰鼓聲再度響起,新的一輪衝鋒再度拉開了帷幕。
這一次,煙塵小了、馬蹄聲小了、廝殺聲小了。甚至於就連戰馬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仿佛一切都變小了。
但若是細看,便不難發現,東西兩側士卒的氣勢非但沒有一絲一毫減少。
反而有著愈演愈烈的架勢。
這個時代中,交戰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若是其中一方戰兵傷亡達到兩三成才產生潰敗,這種軍伍便已然是一支合格的軍伍了。
若是傷亡達到四五成,方才潰敗,這種軍伍便已然當得上精銳之稱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交戰雙方皆訓練有素的前提下。
若是烏合之眾,能撐到一成傷亡仍不潰敗的話,勉勉強強可以稱之為兵。
而眼下,東西兩側的陷陣營士卒顯然是奔著戰至一兵一卒去的。
見此,楊先安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幼時父親曾評價陷陣營的一句話--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直到今日,楊先安方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陷陣之誌、有死無生!這才是真正的陷陣營!”楊先安望著下方僅有百餘人的衝鋒,不由得低聲喃喃道。
又是一輪衝鋒,當交戰雙方錯身而過時。
西邊平地上已然沒有了騎卒的身影。
而東邊平地上,僅僅隻有十餘騎仍坐在馬背上。
十餘人夾著馬腹,自馬背上站了起來,高高舉起手中的木質兵器,大聲宣泄著得之不易的勝利。
“打完了,咱們該下去了。”婁道永望著下方一半歡唿,一半懊惱的士卒笑了笑。
隨即緩緩朝著山下走去。
當眾人抵達山腳下時,平地上的士卒早已撤迴了一旁的營地內。
此時的營地內,到處都是燃起的炊煙。
風兒輕輕刮動,最上方的炊煙瞬間朝著四麵八方散去。
與此同時,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草藥味與飯香味。
兩種味道混雜在一起,給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楊先安隨著婁道永一路走去,沿途所有士卒行禮後皆是口唿先生,而非將軍。
這無疑進一步證實了婁道永先前所說。
楊先安邊走邊四處觀察著,方才距離遠隻能看個大概身形。
現如今湊近了一看,那營地內的士卒個個膀大腰圓、身形魁梧,給人一種異常雄壯的感覺。
也不知是天生這般,還是後天養成。
若是後天養成,那所需的金錢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