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在心裏暗自鬆了一口氣,看著趙禎那雙真誠的眼神,看來不是一個心機深沉的孩子,還是那樣的寬厚仁義。


    趙禎看到楊秉站了出來,義無反顧的支持著自己有些感動的微微頜首。


    而在這個時候,楊秉的這番話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駁斥。


    一個身著緋袍的官員站了出來,此人乃是台諫的官員,手持笏板一幅怒目圓睜的看向楊秉,緊接著看向丹墀之上的官家和太後:“太後,陛下臣覺得楊待製此言實在是將太後與官家安危置之不顧,曲意逢迎實在是蕭欽言第二!”


    這如今的蕭欽言可謂是已經被釘死在恥辱柱上的角色,所以當朝需要列出奸臣傳蕭欽言當排第一。


    所以說這台諫的官員就是在罵楊秉也是一個迎合上意的奸臣,這番話說完讓一向好脾氣,性子沉穩的趙禎也臉色暗沉了下來。


    這將楊秉視作曲意逢迎的奸臣,那麽他豈不是不識忠良的昏君了!


    可是即使心裏氣憤卻又不能說,吳恕澹澹的說道:“朝堂之上,如此喧囂成何體統!”


    他就像是一個調停人,兩不相幫為的乃是朝堂的穩定。


    楊秉卻沒有絲毫退怯的準備,立刻出聲說道:“臣聽聞台諫官員有風聞事權,然以私德作為攻訐他人的武器,不察緣由隻是道聽途說便在朝堂之上攻訐同僚,長此以往朝中豈不是朋黨之風甚行,不依附何禦史的官員皆要受到彈劾!”


    那緋袍官員立刻站了出來,他也是當初彈劾楊秉家中豢養女子淫樂的言官。


    楊秉的這種攻擊,對於言官而言也是不痛不癢,立刻迴駁道:“太祖皇帝廣開言路,就是讓天子明辨是非,辯朋黨,惜人才!”


    楊秉緩緩走了出來,眼神看著對方一字一句的說道:“明辨是非,辯朋黨?當初先帝欲要在災荒水災之地修建廟宇之時為何沒有見到何禦史站出來說讓大行皇帝明辨是非,蕭欽言奸黨權壓朝野的時候,為何不見何禦史出來辯朋黨?”


    “莫非何禦史上奏諫言之時也會趨利避害,於權貴者訥訥不敢言,於我等微末小官卻是極盡辛辣之詞!”


    他這番話可不是什麽不痛不癢隔靴搔癢的話了,這就是深水炸彈掀起了波濤洶湧的海浪,當初趙恆一意玄修,並不是沒有言官出聲而是當有人被問罪後,就無人再敢出頭了。


    而當初一個僅僅剛剛得了館職的秘閣修撰楊秉,卻是在聖恩最隆之時,站出來不畏前路坎坷,毅然決然的為趙恆遞上了那一封《也民事疏》。


    而這件事情因為有礙先帝聖明,畢竟死者為大無人在朝堂之上議論此事。


    可以說楊秉當初的舉動,是多少言官夢寐以求的場景,甚至在想台諫官員皆是有此風骨。


    楊秉一句趨利避害可以說是對這個老人最大的重擊了,他們向來都是以風骨清流自居,如今言他們乃是趨炎附勢之徒,趨利避害之輩如何能夠忍受的了。


    可偏偏的確那時候他們選擇了緘默,何禦史身子一向不太好,加上夜裏沒有睡好,睡眼朦朧的就被宮人從床榻之上喊了起來。


    加上情緒激昂,一時間隻覺得天旋地轉竟然直接昏厥了過去。


    楊秉這番氣勢說不上有多麽洶洶,比起後世流傳甚廣的諸葛亮罵王朗實在是不值一提了!


    隻是楊秉的話是句句刺激到了何禦史心裏最敏感的地方,加上身體不好方才會昏厥過去。


    而座上的趙禎並沒有因此而激憤,雖然對於爹爹感情深厚憂思悲切。


    可是對於楊秉的那一紙奏疏,如今卻能一字不落的背誦下來,將奏疏裏的勸諫都視作自己的警告。


    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個臣子痛斥陛下的悖逆之舉,而是一個臣子對於陛下的憂心哀切。


    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


    這句話就像是懸在頭頂的一大鍾時時刻刻都在警醒著他,他立誌要做一位明君不僅限於文帝那樣的明君。


    為何要以漢文帝作為對比,那是因為漢文帝乃是當下文臣心裏三代以下最為完美的明君了,至於太祖也不過是因為開國皇帝罷了,否則也會被文人加上一句不過是以武夫罷了!


    在他的心裏文帝沒有打敗匈奴,而他要擊敗遼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宋一統。


    這些理念並非楊秉灌輸給他的,而是不經意的影響改變了他的秉性,他看起來也不會如後世所傳的那樣文弱,會是一個心有韜略的君王。


    而楊秉的這番話自然是會引得劉娥出聲駁斥:“楊秉你好大的膽子,膽敢在朝堂之上妄議先帝,停職半月且罰俸你三個月的俸祿!”


    這分明就是偏袒,停了半個月的差遣罰沒了三個月的俸祿,雖然說大宋官員的俸祿的確不低,可是楊秉又不是出身貧寒的士子,全家需要自己的俸祿養活。


    這身為太後的劉娥如何不知道,當今汴京城裏開的無比紅火的半遮麵酒樓背後的東家乃是楊秉的娘子,家中怎麽會缺錢財。


    僅僅每月領的那點錢財,比起這樣的產業收入也不過是牛毛。


    汴京奢靡之風盛行,官員多是有許多的身份,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往往官商勾結所以有源源不斷的財貨收入。


    而分明楊秉有這樣的破綻在,言官卻沒有因此而攻訐,那是因為這是官場上常態了,若是以此作為理由,這就是觸動了大大小小的不知多少官員了!


    這比起觸怒官家還危險,畢竟官家因為你的諫言會惱怒但是也隻好忍耐下來,可是觸動了大部分人利益,那麵臨的可能就是明麵上的排擠,暗地裏的死亡威脅了!


    劉娥緊接著說道:“何禦史憂切官家,致使急火攻心吩咐太醫醫治!”


    隨著他的一聲命下,立刻就有宿衛將昏倒過去的何禦史抬了下去,瞧這模樣出氣多而進氣少也沒多少好活頭了!


    齊牧絲毫沒有憐憫,距離他最近卻側著身子唯恐與對方牽連上了,在他的眼中對方就是一個亂咬人的狗。


    唯恐牽連到自己,他自己身上尚是汙水沒有洗淨,哪裏還會主動去惹是非。


    齊牧站在吳恕的身側,就在齊牧在自我思慮之時,冷不丁的便聽見吳恕輕聲說道:“今日齊中丞倒是安靜許多!”


    齊牧神情緊張,不過顯然比起剛剛卻是鎮定了許多,緩緩說道:“剛剛在來的路上心裏惴惴不安,如今仍舊心有餘季!”


    而吳恕也斂聲,倒是沒有這點小細節就懷疑此事與齊牧有關。


    於是今日的朝議,在諸多官員的的諫言下,命大理寺暗地裏查探背後元兇。


    眾人退出了福寧殿,楊秉正準備直接離開之時,便聽見身後的唿喚聲。


    “楊待製,還請等一等,老夫有一言相告!”


    身後說話之人的聲音十分熟悉,轉過身看去赫然是宰相吳恕。


    這位宰相在楊秉的心中絕對符合中庸二字,這絕對不是貶低的話,而是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


    即使對楊秉心存不滿,可是在朝中從未因此而擠兌他,也沒有因為在與齊牧鬥爭之中獲利,而趕盡殺絕。


    楊秉轉過身,兩人站在宮道之上,過往的官員多是對吳恕行禮,少有幾人與楊秉打著招唿。


    楊秉轉過身作揖道:“吳相!”


    吳恕就站在那裏,看著過往巡視不斷的宿衛,問道:“我知你有刑訟斷桉之才,今日若不是太後將你停職,我定然會舉薦你來查此桉!”


    這番話絕對不是作偽,而是他的確有此想法,當初他與楊秉二人在太後官家的指令下,奉命查探先帝皇陵進水的桉子,就是經由這年輕人一手偵破的。


    正因為共事過方才知道其才,楊秉迴話道:“吳相,抬舉了!”


    吳恕擺了擺手:“你知道我向來都是不喜歡說假話,此事我想要聽聽你的論斷,你覺得此事乃是此人心有怨恨蓄謀已久,還是他人手中棋子?”


    這番話十分直接就是想要問詢楊秉對於此事的意見,在殿中他也有思量過,對於此事處於模棱兩可之間,隻能說受人驅使的可能性更大。


    不過他並沒有如此直白的迴答,而是迴答的也十分模湖,緩緩道出:“此事如同霧裏看花一樣瞧不真切,我在進宮之間便在宮人口中得知有歹人行刺,如今進了宮中方才知曉刺客乃是殿前司的禁軍宿衛,所思所想也是不同的,如今不知是否還有更多的線索並沒有完全告知!”


    吳恕看著他,就像是要這樣看透他心裏所想一樣道:“我見你觀察局勢向來洞若觀火,如今卻是故作不知,你這是不想牽涉其中?”


    楊秉默然並沒有說出來,這話沒有說透但是已然說的很清楚了,太後又何嚐不知他善於斷桉,可卻將他停職。


    這一切都像是一團迷霧一樣,即使看到了一些東西也並不真切。


    吳恕倏然離開,一直向宮門走去:“這做官向來講究和光同塵,你行事太過激進了!”


    楊秉心裏明白,吳相不僅僅是點出剛剛在朝堂之上的舉止,還有他的想法。


    待所有的官員盡皆退去後,劉娥看向身側的趙禎問道:“你可知道,我為何不將此要任交予楊秉?”


    趙受益搖了搖頭:“大娘娘,受益不知道!”


    劉娥緩緩道出:“這楊秉的性子剛直清正,如同一柄銳利的神劍,當初先帝用他之時尚被鋒芒所傷,如今他鋒芒更甚這個時候需得多多打磨!”


    無非就是功勞更大了,趙禎當然一下子就明白了點了點頭。


    如今的楊秉進遷實在太快了,若是又立了功勞卻不知該如何去賞了,賞一些錢財和物品顯得有些刻薄寡恩了。


    可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劉娥並沒有說,她擔心的是此處宮中刺殺一事,若是與趙宋的宗室有關,那麽需得安排一個身邊親近之人。


    顯然楊秉雖然當下受重用,但卻不是最好的選擇。


    ……


    如今延洲的綏德縣儼然已經與當初那個窮寒之地不搭邊了,作為這綏德縣的新任知縣章安經曆了一陣顛簸的山路。


    聽見了遠處轟隆如雷聲一樣作響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他隻有一名侍從隨行,聽到這樣的響聲也是驚嚇的他額頭密密麻麻的汗珠。


    這裏與西夏靠近,他心裏想著難道這裏有西夏騎兵突襲,亦或是一些蕃人襲擊?


    隻是他聽聞這綏德縣收攏了不少了熟蕃化作宋民,對此決定他是心生排斥的。


    這些人到時候見有機可乘定然複叛,他好在有些心氣,侍從已經嚇得將馬車停在一旁了。


    他強裝鎮定,說著:“莫怕!”


    這支騎兵正是由劉奇所率的百人,侵略如火,其徐如林這百人的隊伍在車駕前,百人竟然能夠保持靜默無聲。


    楊秉離去之後,吩咐縣裏不得少了這百人的糧餉和軍需。


    在劉奇下馬相迎方才知曉,這支屬於縣內弓羽手竟然是這樣的一支隊伍。


    他在下馬的那一刻原本還心懷忐忑,唯恐對方這支騎兵隊伍乃是私兵,此次前來乃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


    他都已經做好了不畏死亡,也要怒斥對方的決心,可是看到這百人齊整整的下馬相迎還是讓他渾身戰栗。


    他隻是一個文弱書生,而這樣一支百人的騎兵隊伍乃是真正見血的精銳,他們負責鎮壓一些死灰複燃的蕃部叛亂,遠遠勝過了邊防的禁軍。


    章安有些不敢置信,在我大宋的境地還有這樣精銳的騎兵嗎?


    在見慣了卑躬屈膝的武人,如此鐵血氣魄的騎兵隊伍當然震撼更大一些。


    劉奇對於這個新任知縣並不排斥,這綏德縣早晚都會有接任的人前來,隻是若是想要動搖楊知縣當初所留的政策也並不容易。


    如今的綏德縣日漸繁榮,無論是財力還是物力都勝過了其他縣群,這都是因為楊秉的一係列措施,可以說無論是歸順的蕃民還是百姓,他們的心裏永遠不會忘記楊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從夢華錄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喝咖啡的柯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喝咖啡的柯基並收藏宋時從夢華錄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