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衛登打了敗仗,心說到呂宋以來,怎麽老是打敗仗的命呢!
在八聯被日軍圍攻,後來在楊恆的接應下,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總算突圍了。此後偷襲日軍的港口,雖然一度打壞了日本人的一艘鐵船,可是這艘鐵船如今在海上跑得歡著呢。一想到日本人的兩艘鐵船和那隻神奇的鐵鳥,衛登對於援軍渡海簡直一點底都沒有。衛登隻好把剩下來的三千人馬撤往東麵,然後把敗報報給張獻忠。[]
張獻忠一看敗報,心道日本人這一招真他娘的夠狠啊,要是援軍和武器彈藥上不來呂宋,那這仗就會越打越被動,占領呂宋的宏圖大業隻怕就要就此泡湯。
張獻忠的傷勢早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但是這個壞消息對於張獻忠的打擊有點大。跑到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裏,打的是完全陌生的火器大戰,當然,有關水師和海戰的事兒也是完全陌生的,偏偏呂宋是一個四麵環海的島嶼,跟當年在大明的時候那種隻要考慮陸上作戰的作戰方式大不相同。張獻忠碰上這種仗,卻也不知究竟是怎麽打才好。
好在有懂得火器作戰的參謀,以及懂得海戰的施琅,於是,最不喜歡開會的張獻忠隻好再一次開起了作戰會議。
史立言和曾叔已經迴來了,對於收買西班牙人不摻乎和日本人的這場死磕,看來是大功告成了。在張獻忠的眼裏,任何人都是用錢打動的,西班牙人也不例外。果然,有錢就是好使啊。當然,這個好消息之後,馬上就是登陸場被攻陷的壞消息,這讓張獻忠感慨:原來想著跑到呂宋來,輕鬆就可以占領呂宋稱王,沒想到事情遠沒有那麽簡單,簡直比在大明的時候還艱難啊。
汪兆齡對於衛登丟了陣地甚是生氣,開始埋怨道:
“這個衛登,一天就把登陸場的陣地丟了,簡直是窩囊!這一下問題嚴重了,叫後續的隊伍如何渡海?”
張獻忠聽汪兆齡隻顧著指責衛登,皺了皺眉,誰叫自己手下沒幾個懂得火器作戰的呢!要是有人可用,那就不會把指揮權交給衛登了,以衛登為主將,自己的手下為副,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指責的話嘛,汪兆齡可以說,自己還得把人你籠絡住。想到此處,張獻忠故作大度地說道:
“衛登兄弟也是盡力了,日軍有五千人,那個---那個火力很猛,還有船上的大炮助戰,守不住陣地也不能說衛登兄弟的錯,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敗了,再打過,再把登陸場奪迴來就是。今天是請各位來商量的,他娘的日本人增兵了,下一步的仗該怎麽打,都來說一說。敞開了說,說錯了也不要緊,老張我從來就不怕打敗仗,敗了再打過就是。老張也不怕你們講什麽難聽的話,話說得難聽點不要緊,隻要把仗打贏,這比什麽都好。”
林吟哲對於現在的局麵,並不覺得有多嚴峻,比當初林加延守衛戰頻頻告急情況好得多,因而說道:
“大王定下分化西班牙與日本人的妙計,不惜財帛,瓦解了西班牙和日本人的聯盟,大王英明!少了西班牙人的夾擊,陸上和海上的壓力大減,尤其是海上,我軍水師本就遠遠不如日軍,若是西班牙的水師再參與進來攻擊我們,那就大為不妙了。如今的局勢,比起當初我們不到四千兵馬守衛林加延,局勢已經好得很多了。”
史立言提醒道:
“可不要忘了,日軍已經在增兵,日軍若是不斷增兵,而我軍援軍受阻不能渡海,槍炮彈藥補給隻怕也運不過來,力量此消彼長,整個局勢就將急轉直下。”
楊恆了解的信息自然更加全麵,知道日本人的重心已經轉向美洲,增兵斷然有限。故而寬慰道:
“日本人今後的主要目標不在呂宋,日本人的船也好,兵也好,主要會派往萬裏之外的北美大陸,日本人斷然不會全力進攻呂宋。北美大陸那可是沃野萬裏,呂宋跟北美相比,呂宋簡直是微不足道,耗在這裏,日本人得不償失。我們需要考慮的隻是怎麽讓援軍渡海來到呂宋,這就要看施琅將軍的了。”
聽楊恆這麽一說,楊恆說者無意,張獻忠聽者有心,張獻忠心說:哦,原來還有個北美大陸那麽肥的一個地方,看起來自己被崇禎狠狠地忽悠了,早知道自己跑北美大陸去稱王豈不是一件美事!
看到張獻忠神色不豫,楊恆才反應過來,自己不該說北美大陸沃野萬裏,這能說嗎!跟一個強盜說你自己正在搶的這點財寶比起另一堆財寶來,簡直是微不足道,那不是明顯打擊人家的積極性嗎!簡直就是打臉,完全就是埋汰張獻忠胸無大誌。
幸虧施琅說話了:
“楊參謀說的不錯,北美大陸離我大明恐怕有兩萬裏吧,離日本至少也有一萬七八千裏,從日本到北美大陸據說快船都要三個月,日本人要去占領北美大陸,那得多少船啊,我相信楊參謀說的是對的,日本人就算要在呂宋增兵,那也是有限得很。”
平時沒有人跟張獻忠說北美的事,事實上除了楊恆衛登和施琅,其他人對於北美大陸根本就所知有限。張獻忠這會兒聽說北美大陸在兩萬裏之外,那完全是遙不可及的距離,剛才楊恆純粹就是吊自己胃口嘛,呂宋這塊肉已經含到口裏了,絕對沒有吐出來的道理,至於北美大陸,嗯,隻有以後去搶了,沒準隻能讓自己的子孫去搶將過來。
施琅其實不是什麽善於察言觀色之輩,他這話可不是想討好張獻忠,純粹就是就事論事,不過張獻忠聽了這話,眉頭頓時舒展開來。楊恆心道這位施琅向來不是玲瓏之人,今天一下子竟然這麽會說話了,倒是有點讓人刮目相看啊。
施琅根本就沒有理會張獻忠在想什麽,以及楊恆在想什麽,隻是繼續說道:
“日軍雖然攻占了那個登陸場,渡海當然是困難了許多。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當日台海海戰的時候,大明水師就是采用狼群戰術戰勝日本人的。我們也不妨如法炮製。”
汪兆齡一聽施琅有辦法,連忙問道:
“哦,施琅將軍有何高招?”
汪兆齡這人雖然沒什麽本事,不過作為一個“捧哏”的,還是頗為稱職的。
“我手下現在也有八十艘大小船隻,加上曾叔那邊的二十幾條船,我們加起來就有了一百多艘船隻。這點船當然無法實施狼群戰術,這個狼群戰術,怎麽的也得六艘小船加上兩艘大船,以八艘船對付日本人的一艘船,這才能稱得上狼群戰術。所以,在船隻數量上,我們至少要有二百五十艘大小船隻。”
聽施琅給出了一個二百五的數字,汪兆齡一下子為這個二百五發起愁來:
“為什麽是二百五十艘呢?一下子要造一百五十艘船隻恐怕造不出來吧。”
你看,汪兆齡這人別的做不好,做一個捧哏的卻是十分專業,施琅跟這捧哏的一唱一和,好像天生就配合默契一樣,汪兆齡一捧哏,施琅的表演更趨自信:
“這個船隻的事,還是一個字:租!大明那邊多的是小船,還有什麽裝甲型的車輪舸什麽的,大王讓福王殿下去跟大明那邊交涉一下,再租兩百艘大小船隻,最好是連水手也租借過來。大船運兵,小船以狼群戰術護航,又不是不付錢給大明,是不是!依末將之見,在小船上配備火箭炮,日本人的船要是攔截我們的船隊,我們采取群毆戰術,七八艘小船撲上去,一頓火箭炮轟他,就算是另選登陸場,從富加島到新的登陸場也不過四五十公裏,這點距離,排上兩百艘船護航,日本人攏共也不過三十幾艘大船,他總得在馬尼拉留些船隻吧,能夠參與攔截的船隻二十幾艘了不起了,哪怕日本人兩艘鐵船全部出動,我們蟻多咬死象,我們派上二十艘船對付他一艘鐵船,他能奈我何!所以說,隻要有船有炮,怕他個球!”
“可是日本人還有鐵鳥啊,上次---上次大王受傷就是因為鐵鳥生蛋---不,不,是鐵鳥下蛋,不,不,是鐵鳥投彈。鐵鳥也打得過嗎?”
汪兆齡對鐵鳥是又恨又怕,說到這裏,不自覺揉了揉胳膊,至今胳膊還隱隱作痛,這都是拜鐵鳥所賜。當然不能拿自己受傷說事,隻好把大王受傷的事兒擺出來,以示證據確鑿。張獻忠冷眼看了看汪兆齡,看得汪兆齡瘮得慌,心說難道這話也說錯了?嗯,揭人傷疤,好像有點犯領導忌諱。捧哏竟然也會說錯話,還不好怎麽解釋,否則隻有越描越黑。唉!
楊恆畢竟是參加過攻取台灣的,對於台海海戰耳熟能詳,甚至比施琅的體會更深,因此代施琅迴答道:
“鐵鳥實不足畏,鐵鳥若是飛得太高,投下的炸彈就完全沒有準頭,炸小船,更沒有準頭,扔下的炸彈恐怕多數都會丟在海裏。雙方的船隻混戰一場的時候,高高在上的鐵鳥根本就不敢扔炸彈,否則弄不好就會扔到他們自己的船上。鐵鳥若是飛得太低,那就可以用火箭炮打它,台海海戰的時候,就是這樣把日本人的鐵鳥打下來的。”
楊恆頓了一頓,語氣一轉,說道:
“不過,日本人的鐵船和鐵鳥,畢竟不能小看,這次渡海作戰,絕不會輕鬆就是,隻怕要消耗大量的火箭彈,傷亡也必然很大啊。”
張獻忠聽了,原以為日本人攻占了登陸場,海上又是日本人的天下,心想這下完了,要被日本人困在呂宋這個屁島上了。誰知,經施琅這麽一說,原來日本人也沒有那麽可怕,心中一寬,牛哄哄地說道:
“船的事情,就讓福王去幫著租借好了,連人帶船,一把租借過來就是,不要怕花銀子。汪愛卿,這個你負責把它辦好。大明皇上把我老張騙了,早知道北美大陸那麽好,老子去占了北美大陸豈不是很好!他把我騙到了呂宋這個破島上,又是西班牙混蛋,又是日本王八蛋,搞得老子手忙腳亂。叫福王去跟大明那個騙人的皇上說,他的船,應該是半租半借才對。至於火箭炮,再買兩千枚。總之,不要怕花錢,萬一大明的皇帝小氣,我們也不能小氣了,是不是!還有,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功者,重賞!士卒陣亡者,撫恤也絕不能虧待他們。”
說完這些,張獻忠也不理楊恆對於自己不滿大明皇上的話是怎麽個反應,飄天文學網道:
“他娘的,跟日本人打仗,打的就是銀子。幸虧老子有幾船銀子,打得起!等老子把他小日本趕出去,哪怕他小日本跑到兩萬裏之外的北美大陸,哪怕他跑到天上去,有一天老子還會找他們算賬的。”
衛登打了敗仗,心說到呂宋以來,怎麽老是打敗仗的命呢!
在八聯被日軍圍攻,後來在楊恆的接應下,付出巨大代價之後總算突圍了。此後偷襲日軍的港口,雖然一度打壞了日本人的一艘鐵船,可是這艘鐵船如今在海上跑得歡著呢。一想到日本人的兩艘鐵船和那隻神奇的鐵鳥,衛登對於援軍渡海簡直一點底都沒有。衛登隻好把剩下來的三千人馬撤往東麵,然後把敗報報給張獻忠。[]
張獻忠一看敗報,心道日本人這一招真他娘的夠狠啊,要是援軍和武器彈藥上不來呂宋,那這仗就會越打越被動,占領呂宋的宏圖大業隻怕就要就此泡湯。
張獻忠的傷勢早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但是這個壞消息對於張獻忠的打擊有點大。跑到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裏,打的是完全陌生的火器大戰,當然,有關水師和海戰的事兒也是完全陌生的,偏偏呂宋是一個四麵環海的島嶼,跟當年在大明的時候那種隻要考慮陸上作戰的作戰方式大不相同。張獻忠碰上這種仗,卻也不知究竟是怎麽打才好。
好在有懂得火器作戰的參謀,以及懂得海戰的施琅,於是,最不喜歡開會的張獻忠隻好再一次開起了作戰會議。
史立言和曾叔已經迴來了,對於收買西班牙人不摻乎和日本人的這場死磕,看來是大功告成了。在張獻忠的眼裏,任何人都是用錢打動的,西班牙人也不例外。果然,有錢就是好使啊。當然,這個好消息之後,馬上就是登陸場被攻陷的壞消息,這讓張獻忠感慨:原來想著跑到呂宋來,輕鬆就可以占領呂宋稱王,沒想到事情遠沒有那麽簡單,簡直比在大明的時候還艱難啊。
汪兆齡對於衛登丟了陣地甚是生氣,開始埋怨道:
“這個衛登,一天就把登陸場的陣地丟了,簡直是窩囊!這一下問題嚴重了,叫後續的隊伍如何渡海?”
張獻忠聽汪兆齡隻顧著指責衛登,皺了皺眉,誰叫自己手下沒幾個懂得火器作戰的呢!要是有人可用,那就不會把指揮權交給衛登了,以衛登為主將,自己的手下為副,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指責的話嘛,汪兆齡可以說,自己還得把人你籠絡住。想到此處,張獻忠故作大度地說道:
“衛登兄弟也是盡力了,日軍有五千人,那個---那個火力很猛,還有船上的大炮助戰,守不住陣地也不能說衛登兄弟的錯,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敗了,再打過,再把登陸場奪迴來就是。今天是請各位來商量的,他娘的日本人增兵了,下一步的仗該怎麽打,都來說一說。敞開了說,說錯了也不要緊,老張我從來就不怕打敗仗,敗了再打過就是。老張也不怕你們講什麽難聽的話,話說得難聽點不要緊,隻要把仗打贏,這比什麽都好。”
林吟哲對於現在的局麵,並不覺得有多嚴峻,比當初林加延守衛戰頻頻告急情況好得多,因而說道:
“大王定下分化西班牙與日本人的妙計,不惜財帛,瓦解了西班牙和日本人的聯盟,大王英明!少了西班牙人的夾擊,陸上和海上的壓力大減,尤其是海上,我軍水師本就遠遠不如日軍,若是西班牙的水師再參與進來攻擊我們,那就大為不妙了。如今的局勢,比起當初我們不到四千兵馬守衛林加延,局勢已經好得很多了。”
史立言提醒道:
“可不要忘了,日軍已經在增兵,日軍若是不斷增兵,而我軍援軍受阻不能渡海,槍炮彈藥補給隻怕也運不過來,力量此消彼長,整個局勢就將急轉直下。”
楊恆了解的信息自然更加全麵,知道日本人的重心已經轉向美洲,增兵斷然有限。故而寬慰道:
“日本人今後的主要目標不在呂宋,日本人的船也好,兵也好,主要會派往萬裏之外的北美大陸,日本人斷然不會全力進攻呂宋。北美大陸那可是沃野萬裏,呂宋跟北美相比,呂宋簡直是微不足道,耗在這裏,日本人得不償失。我們需要考慮的隻是怎麽讓援軍渡海來到呂宋,這就要看施琅將軍的了。”
聽楊恆這麽一說,楊恆說者無意,張獻忠聽者有心,張獻忠心說:哦,原來還有個北美大陸那麽肥的一個地方,看起來自己被崇禎狠狠地忽悠了,早知道自己跑北美大陸去稱王豈不是一件美事!
看到張獻忠神色不豫,楊恆才反應過來,自己不該說北美大陸沃野萬裏,這能說嗎!跟一個強盜說你自己正在搶的這點財寶比起另一堆財寶來,簡直是微不足道,那不是明顯打擊人家的積極性嗎!簡直就是打臉,完全就是埋汰張獻忠胸無大誌。
幸虧施琅說話了:
“楊參謀說的不錯,北美大陸離我大明恐怕有兩萬裏吧,離日本至少也有一萬七八千裏,從日本到北美大陸據說快船都要三個月,日本人要去占領北美大陸,那得多少船啊,我相信楊參謀說的是對的,日本人就算要在呂宋增兵,那也是有限得很。”
平時沒有人跟張獻忠說北美的事,事實上除了楊恆衛登和施琅,其他人對於北美大陸根本就所知有限。張獻忠這會兒聽說北美大陸在兩萬裏之外,那完全是遙不可及的距離,剛才楊恆純粹就是吊自己胃口嘛,呂宋這塊肉已經含到口裏了,絕對沒有吐出來的道理,至於北美大陸,嗯,隻有以後去搶了,沒準隻能讓自己的子孫去搶將過來。
施琅其實不是什麽善於察言觀色之輩,他這話可不是想討好張獻忠,純粹就是就事論事,不過張獻忠聽了這話,眉頭頓時舒展開來。楊恆心道這位施琅向來不是玲瓏之人,今天一下子竟然這麽會說話了,倒是有點讓人刮目相看啊。
施琅根本就沒有理會張獻忠在想什麽,以及楊恆在想什麽,隻是繼續說道:
“日軍雖然攻占了那個登陸場,渡海當然是困難了許多。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當日台海海戰的時候,大明水師就是采用狼群戰術戰勝日本人的。我們也不妨如法炮製。”
汪兆齡一聽施琅有辦法,連忙問道:
“哦,施琅將軍有何高招?”
汪兆齡這人雖然沒什麽本事,不過作為一個“捧哏”的,還是頗為稱職的。
“我手下現在也有八十艘大小船隻,加上曾叔那邊的二十幾條船,我們加起來就有了一百多艘船隻。這點船當然無法實施狼群戰術,這個狼群戰術,怎麽的也得六艘小船加上兩艘大船,以八艘船對付日本人的一艘船,這才能稱得上狼群戰術。所以,在船隻數量上,我們至少要有二百五十艘大小船隻。”
聽施琅給出了一個二百五的數字,汪兆齡一下子為這個二百五發起愁來:
“為什麽是二百五十艘呢?一下子要造一百五十艘船隻恐怕造不出來吧。”
你看,汪兆齡這人別的做不好,做一個捧哏的卻是十分專業,施琅跟這捧哏的一唱一和,好像天生就配合默契一樣,汪兆齡一捧哏,施琅的表演更趨自信:
“這個船隻的事,還是一個字:租!大明那邊多的是小船,還有什麽裝甲型的車輪舸什麽的,大王讓福王殿下去跟大明那邊交涉一下,再租兩百艘大小船隻,最好是連水手也租借過來。大船運兵,小船以狼群戰術護航,又不是不付錢給大明,是不是!依末將之見,在小船上配備火箭炮,日本人的船要是攔截我們的船隊,我們采取群毆戰術,七八艘小船撲上去,一頓火箭炮轟他,就算是另選登陸場,從富加島到新的登陸場也不過四五十公裏,這點距離,排上兩百艘船護航,日本人攏共也不過三十幾艘大船,他總得在馬尼拉留些船隻吧,能夠參與攔截的船隻二十幾艘了不起了,哪怕日本人兩艘鐵船全部出動,我們蟻多咬死象,我們派上二十艘船對付他一艘鐵船,他能奈我何!所以說,隻要有船有炮,怕他個球!”
“可是日本人還有鐵鳥啊,上次---上次大王受傷就是因為鐵鳥生蛋---不,不,是鐵鳥下蛋,不,不,是鐵鳥投彈。鐵鳥也打得過嗎?”
汪兆齡對鐵鳥是又恨又怕,說到這裏,不自覺揉了揉胳膊,至今胳膊還隱隱作痛,這都是拜鐵鳥所賜。當然不能拿自己受傷說事,隻好把大王受傷的事兒擺出來,以示證據確鑿。張獻忠冷眼看了看汪兆齡,看得汪兆齡瘮得慌,心說難道這話也說錯了?嗯,揭人傷疤,好像有點犯領導忌諱。捧哏竟然也會說錯話,還不好怎麽解釋,否則隻有越描越黑。唉!
楊恆畢竟是參加過攻取台灣的,對於台海海戰耳熟能詳,甚至比施琅的體會更深,因此代施琅迴答道:
“鐵鳥實不足畏,鐵鳥若是飛得太高,投下的炸彈就完全沒有準頭,炸小船,更沒有準頭,扔下的炸彈恐怕多數都會丟在海裏。雙方的船隻混戰一場的時候,高高在上的鐵鳥根本就不敢扔炸彈,否則弄不好就會扔到他們自己的船上。鐵鳥若是飛得太低,那就可以用火箭炮打它,台海海戰的時候,就是這樣把日本人的鐵鳥打下來的。”
楊恆頓了一頓,語氣一轉,說道:
“不過,日本人的鐵船和鐵鳥,畢竟不能小看,這次渡海作戰,絕不會輕鬆就是,隻怕要消耗大量的火箭彈,傷亡也必然很大啊。”
張獻忠聽了,原以為日本人攻占了登陸場,海上又是日本人的天下,心想這下完了,要被日本人困在呂宋這個屁島上了。誰知,經施琅這麽一說,原來日本人也沒有那麽可怕,心中一寬,牛哄哄地說道:
“船的事情,就讓福王去幫著租借好了,連人帶船,一把租借過來就是,不要怕花銀子。汪愛卿,這個你負責把它辦好。大明皇上把我老張騙了,早知道北美大陸那麽好,老子去占了北美大陸豈不是很好!他把我騙到了呂宋這個破島上,又是西班牙混蛋,又是日本王八蛋,搞得老子手忙腳亂。叫福王去跟大明那個騙人的皇上說,他的船,應該是半租半借才對。至於火箭炮,再買兩千枚。總之,不要怕花錢,萬一大明的皇帝小氣,我們也不能小氣了,是不是!還有,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功者,重賞!士卒陣亡者,撫恤也絕不能虧待他們。”
說完這些,張獻忠也不理楊恆對於自己不滿大明皇上的話是怎麽個反應,飄天文學網道:
“他娘的,跟日本人打仗,打的就是銀子。幸虧老子有幾船銀子,打得起!等老子把他小日本趕出去,哪怕他小日本跑到兩萬裏之外的北美大陸,哪怕他跑到天上去,有一天老子還會找他們算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