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其實李自成選妃也不是好色的原因,李自成還真不是什麽好色之輩!可牛宰相說了,一個皇帝沒有幾個妃子怎麽行!牛宰相把選妃上升到了事關國體的高度上。李自成也覺得皇帝若是沒有兩個像樣的妃子撐撐門麵,這的確有損國體,倒真不是嫌棄黃臉婆的緣故。而且高桂英也極力附和牛宰相的說法:平常人家有倆閑錢都要娶房小妾,咱堂堂天子怎能沒有幾個妃子!這樣的話,那就選吧!牛宰相還說,憑陛下之英武,而且正當盛年,一幹大戶人家子女必定趨之若鶩,屆時選妃隻怕是盛況空前。


    丫的,牛金星這廝若是生在後世肯定是“超女”的策劃者。


    選妃規定凡是14歲至17歲的女子,皆要主動前往“大順皇帝貴妃選拔司”報到。告示貼滿城頭街區,小吏敲鑼告之市民,選拔司一應女官太監在大順牛金星宰相的親自領銜下,準備迎接北京城中如雲的美女湧來報到。


    結果牛宰相覺得有些失望,人倒是來了不少,與牛宰相標準沾邊的美女卻是寥寥!有些小戶人家的美少女牛宰相不大看得上眼,小模小樣的,牛相嫌人家沒有大戶人家的風範,雖然勉強算是過關,終究不甚滿意。牛相於是著人調查為何大戶人家適齡少女不識抬舉。調查迴來的人又有多種說辭。有的說,自家女兒已經送到劉總爺府上去了,有的說,自家女兒要不就是年紀不到14歲,要不就是早已出嫁了,最後一個小廝報告說:大戶人家的女孩都藏起來了,不想選什麽妃子,更有謠傳說:嫁雞嫁狗也比嫁給大順做皇妃好。甚至謠傳說所謂選妃是要選童女祭天。所以大戶人家甚少送女入選,便是因為各種謠傳的原因。


    除了這等謠言,新的謠言傳的是大順軍在北京把財帛女子搶足之後,拍拍屁股就要迴西安,迴去之前一把火要把北京燒了。這謠言一看就是造謠者胡編亂造的拙劣謠言,完全不值一駁。可是整個北京城偏偏大街小巷都在流傳這個謠言。不明真相的永遠是大多數,一看大順軍這情形,先是考掠財帛,其次是搜羅美女,看他們這種竭澤而漁的勁頭還越看越像要跑路的架勢。於是“風助火勢,火借風威”,這股謠傳的邪火便呈燎原之勢,不多久便有大順軍自己的下層軍官前來上級將佐處,打聽什麽時候迴西安,下邊的兵士則有一些害群之馬一看要跑路,偷搶之類的行徑便三三兩兩,大有規模化的趨勢。


    牛宰相對此大為頭疼,因為已經有人反映到了李自成那兒去了。有人就攻訐這是牛金星選妃子弄出來的,當然也有人直指這是劉宗敏縱容手下追贓助餉擴大化造成的惡劣影響。有人向李自成報告,原來不在追贓助餉範圍內的官紳也被拘押和考掠了,不但沒有停的跡象,還有繼續擴大化的趨勢。連六品七品官和老老實實做生意的人也被拘走了,一些沒有什麽銀子的清官也一並拘了。如今城頭街坊都開始貼起了傳單,說李自成賊習不改,搶完了就會一走了之。劉宗敏殺了幾個貼傳單之人,仍是禁之不絕。李自成越聽越心驚。這謠言和傳單如此猖狂,那禪讓大典的威勢也壓不住這股邪火啊。急忙找來宋獻策和李岩商議,心想平時還是這兩人居安思危,不知道有什麽辦法能把現在這種惡劣影響消弭於無形。


    按說李岩當初就是謠言策劃專家,比如:“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比如“十八子當主神器”,李岩都是始作俑者。但是造謠是一迴事,辟謠又是一迴事,與大順朝過不去的謠言製造者,明眼人一看就一準是那幫被追贓助餉害慘了的權貴們及其利益攸關者。你殺他的人,他造你的謠,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宋獻策和李岩的建議無非是盡快停止追贓助餉和選妃。停止追贓助餉沒有什麽,早就要停了。但是停止選妃大失皇家顏麵,若是先不宣布選妃還無所謂,如今已經大張旗鼓布告天下選妃,結果無疾而終,這皇家威嚴豈不一掃而光。宋獻策、李岩二人也不好再諫,怏怏告退。


    李岩這些時日屢屢與崇禎、王承恩接觸,感覺崇禎畢竟當政多年,經驗豐富,連王承恩都連帶有些見識。心中煩悶之際,便想起找王承恩閑話一二。找崇禎有些不妥,找王承恩這個太監沒什麽心理負擔,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王承恩看起來差不多四十了,趕起路來還是風風火火的,一聽李岩有請,忙不迭地跑過來。


    李岩把謠言之事與王承恩說了,其實也不指望王承恩有什麽高招,隻是想聽他跟著說諸如“這事的確難辦”之類的話兒,也好心理平衡一點。否則老是壓在胸中,十分鬱悶。


    王承恩聽了,心說我早就提醒你們這幫豬,別把事情做絕了。搜腸刮肚想出個“平遼公債”的主意,原本就是給一眾受害者留點念想。偏偏劉宗敏這廝就要橫著來,一通胡搞。再說你李自成在宮中先挑兩個宮女對付一下,崇禎的宮女也還有那麽幾個出色的,做你李自成這土鱉的妃子綽綽有餘,你等天下大定再大舉選妃也不遲啊。


    王承恩哪裏不知謠言的厲害,後世那著名論斷“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成為真理”乃是至理名言。人心軍心一亂,李自成想留在北京也勢必呆不下去,到時候白白讓清兵撿了便宜。心想這個時候沒有電視,一不能電視講話,二不能電視視頻揭露真相。如之奈何!


    沒別的法子!那就發行一份報紙吧。嗯,不能是邸報那樣的公務抄報,可以把後世的晨報晚報都市報之類的報紙發一份。反正內府七千工匠,有二百人就是幹文房四寶和抄書的,還有一眾書生也無事可幹,李自成又追了大把銀子,不會在乎花幾個錢搞一份報紙。心想這報紙主編可不好找,李岩?還是別人?自己反正不能走到台前,隻能做幕後英雄。要是讓太監主管新聞,唔,這個將來倒是可以。


    主意打定,於是跟李岩說:


    “李大人,謠言和傳單的事情,在下倒是有個計較,也許可以化解這場風波。”


    “王公公請指教!”


    “李大人,謠言和傳單,依在下看光是采取禁的辦法恐怕難以湊效,殺人也不解決問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在下想起有一個辦法,就是借鑒夷人的‘報紙’。夷人的‘報紙’與我大明的邸報多有不同,大明的邸報僅僅是官方時政記錄,夷人的報紙則既有官方時事,也有民間的輿情,還有小說、詩歌,甚至坊間議論爭執,再如花間豔聞,市井趣事,隻要能迎合大眾口味,無不刊載。官方對於報紙,也不是任其發揮,官方設有一個新聞檢查局專事審查報紙,因此報紙的輿論方向盡在掌握。依在下看,不如這樣,大順也可以創辦一份報紙。利用這份報紙,其一轉移視線,把大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抗清平遼’的方向上去,為什麽要追贓助餉?為什麽要發行‘平遼公債’?隻須把韃子曆年來對我漢家的血債羅列一番,然後正告天下清兵南侵在即,這抗拒‘平遼公債’之事,便會漸漸平息。”


    王承恩喝一口茶,見李岩聽得上心,繼續道:


    “其二對於追贓助餉,捐的占了追贓助餉的六成。為什麽要占六成?報紙上不妨給讀者算算賬,看看這些權貴所得是否正當,比如說王之心,十五萬兩銀子有多少是正當所得。就算他每月收入30兩銀子,加上賞賜每月所得就算50兩銀子,一年也不過600兩,不吃不喝100年也不過積攢六萬兩,這樣一算,他的巨額財產是不是來曆不明!收繳他九萬兩還算輕的!這個賬一算,對於追贓助餉的抵觸又會弱幾分,謠言和傳單也會日漸銷聲匿跡。”


    李岩聽王承恩說來,愈聽愈覺有理,是個好主意,讚道:


    “王公公所言不錯。好主意!”


    王承恩心中得意,心想後世的報紙你還沒有見識過呢!想想三流小報的“八卦精神”,什麽逸聞趣事,明星八卦,一忽兒豔照門,一忽兒吸毒門,連黑哨門都要往後靠。明末這些貼傳單大字報的,見了後世的狗仔隊,一定會羞愧莫名!沒錯,以“八卦”對謠言,必定穩操勝券。


    “李大人,在下以為,對於坊間謠言,還有一招,就是在報紙上開辟一個欄目,專門刊載一些逸聞趣事,甚至青樓盛事,花魁豔聞,諸如此類,把民眾的視線再轉上一轉。此外諸如詩詞小說,也能吸引一批讀者。如此,則報紙一出,各有所愛。清談家看到‘抗清平遼’,流言家看到‘宮闈秘事’,道學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纏綿’······。到那時,天下輿情,皆在掌控,何懼謠言洶洶!”王承恩無恥一迴,把魯迅說《紅樓》的話不客氣地借用了。


    “那依王公公看,這個報紙應該用什麽名號?大順邸報?還是其它?”李岩虛心請教。沒想到這位王公公雖是太監一個,胸中竟是大有丘壑。


    王承恩心想,這個報叫什麽名呢?“挺進報”?不妥!“明報”,嗯,這個後世金庸創辦的“明報周刊”的“明報”名號,倒是可以日後拿來用,李自成當然不會用它。總不能用“解放日報”“人民日報”吧!也罷,那就用“大公報”。計議已定,便道:


    “在下以為,大順立國采取均田免賦之國策,均田體現的乃是‘公平,公正’,辦報紙乃是輿情公開。‘公正,公平,公開’,不外乎一個公字。不如就用‘大公報’吧。”


    李岩一聽這“大公報”簡直就是為大順量身定做的啊,該報但能彰顯“大順之公”,善莫大焉!李岩料定李自成必定采納創辦“大公報”的建議,隻是自己對如何辦這份“大公報”,實是毫無把握,隻有王承恩出馬,才能稍稍有底。當下不再遲疑,對王承恩一揖到底,說道:


    “李岩今日受教,下官立時稟報我主,料我主必定采納。但此事若是施行,還得請王公公妥為主持,方能中規中矩,不知王公公意下如何?”


    王承恩心說我一個太監,主持報紙顯然不妥,做個幕後操縱者,倒是可以。隻是自己可不願趟李自成的這渾水趟得太深。心中急轉,忽然想起一個極妙的人選――這個人選就是金之俊。這個金之俊,大順來了降大順,滿清來了降滿清,骨氣人品固然令人唾棄,卻絕對是個有才的主。曆史上金之俊為多爾袞謀劃的調和民族矛盾的“十從十不從”,既可謂臭名昭著,也可謂煞費苦心。後人可能不盡知這個“十從十不從”是什麽玩意——“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僧道不從,娼從而優伶不從,仕宦從婚姻不從,國號從官號不從,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大抵指的是:男子剃頭梳辮子,女子仍舊梳原來的發髻,不跟旗人女子學梳"兩把兒頭"或"燕尾頭"。······改朝換代,明朝改清朝,但官號照抄明代的六部九卿,總督巡撫等等。······役稅辦法照滿人的辦,語言文字還是照用漢語。······這個“十從十不從”極大地緩和了尖銳的矛盾,你不能不承認這家夥有才!王承恩想起後世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八榮八恥”,編這些道道的顯然也是大才之類。可以把尖銳的民族矛盾用簡單的“十從十不從”化解,可見這人的心思文思之厲害!放眼後世,恐怕絕難有幾個報紙總編能與之比肩。以金之俊大才,同時做政研室主任和宣傳部部長,也完全可以一身二兼。想到金之俊,便笑著對李岩說:


    “不是在下推辭。實是在下一個太監,素不為文人清流所看重,恐以在下主持,反為天下恥笑。不過在下推薦一人,此人必可勝任。”


    “是誰有此大才?”


    “此人叫做金之俊,在下聽聞他投效了大順,此人出馬主持《大公報》,隻須在下略作提醒,便可遊刃有餘。”


    “哦!金之俊此人下官也知道,原是大明的兵部侍郎,據說追贓助餉主動配合,並向我主上了條陳。好像牛宰相也是準備讓他做大順兵政府侍郎。不過若是我主重視《大公報》,調他主持《大公報》也不是什麽難事。”


    王承恩心想你們看著辦吧!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敢情我就是一個擦屁股的,專門替你大順擦屁股!該不是什麽事爛了都得我來補救吧。剛補好這兒,那兒又漏了,這算個啥!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總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哨本無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哨本無路並收藏大明總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