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份逃跑計劃總算在王承恩的炮製下出籠了。
這是一份17世紀的“飛天計劃”,代號“阿波羅計劃”。
王承恩也考慮過挖地道之類的“土遁計劃”,但是挖地道可不是一天兩天,挖幾個月能不能從皇宮爬出去還兩說呢。後世裏挖個隧道就是重點工程雲雲,挖個地鐵一挖就是好多年,還是一色的機械化施工。指望在皇宮挖出地道來那得猴年馬月了。說不定哪天崇禎搬個別的地方,這地道又得重來。因此,“土遁計劃”在腦子裏閃了閃,就胎死腹中。
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化妝出逃之類的計劃,電視劇和電影裏多少精彩的化妝逃逸,看得一個個觀眾如癡如醉。武俠小說裏更是憑一張人皮麵具玩盡川劇的“變臉”,讓江湖分不清敵友,讓本就令人血脈噴張的情節更添無限詭異。可是,打住!二十世紀的諜戰檔案曝光之後,證明真正的間諜並不靠什麽“變臉”吃飯,靠的是平凡而又實用的間諜技術。所以神話般的“變臉”和誇張的配套掩護,還是省省吧!
王承恩的“阿波羅計劃”其實就是“熱氣球逃逸計劃”,這時候美國還不存在呢,絕無盜版的嫌疑。
熱氣球的出現是在1783年,蒙戈菲爾兄弟在巴黎穆埃特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空中航行,熱氣球飛行了足足二十五分鍾,在飛越半個巴黎之後降落在意大利廣場附近。熱氣球曾經創造了上升34668米高度的記錄。1978年8月11日至17日,"雙鷹3號"成功飛越了大西洋,1981年"雙鷹5號"又成功跨越太平洋。
1783年熱氣球就能夠載人飛行,可見熱氣球的技術要求並不高,沒有後世的材料和燃料技術支撐也照樣能行。1783年就能夠飛越半個巴黎,後世更是飛越大西洋、太平洋,乖乖,沒有比這更好的逃跑技術了。說來這個熱氣球不過就是一個超大號的”孔明燈”,要說知識產權,還是咱祖先的呢!
要在監視下起飛熱氣球,隻能在晚上進行。隻能采用軟氣球構造,在起飛前臨時充氣,加熱空氣好辦,沒有天然氣煤氣,可以用酒精噴燈。酒精用白酒蒸餾得到,這個不難。噴燈用銅作為容器,銅製作的壓力容器耐壓一點問題也沒有,打氣的部分密封也好辦,用多層圓毛氈三重密封,銅匠們做一個帶打氣的壓力桶並非難事。噴口難辦一點,不過既然是一次性使用,不必追求壽命。一個噴燈的火焰不夠,那就四個吧,隻是噴燈的重量重了之後,氣球又要增大體積。
還有充氣問題,沒有鼓風機,隻有采用風箱類的鼓風。對,還可以製作手搖木製鼓風機,一級鼓風不夠就來二級鼓風,兩個人同時搖好了。
對升力進行計算之後,這個熱氣球的直徑至少要15米,高度至少得20米,氣球材料用絲綢,一層不夠用兩層。下沿收口的地方,酒精噴燈噴火範圍溫度比較高,這一圈得用羊皮。
吊籃本來用藤條製作最好,因陋就簡,用木製的吊籃也湊合。
好了,“長征一號”熱氣球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熱氣球球體體積1800立方米,材料部分主體用絲綢,下端開口部分用羊皮,受力的筋繩用牛筋。吊籃部分用木製品。加熱空氣配置銅質四個酒精噴燈。至於鼓風設備,采用雙級手搖式鼓風機。
根據“阿波羅計劃”,“長征一號”將二位飛行員崇禎和王承恩送至以下幾個設想的目的地。目的地分為最佳與最差:最佳目的地,天津;退而求其次,山東;再次,吳三桂駐地也行;最差目的地:李自成部屬駐地。熱氣球就是這點不好,不能預定目的地,飛到哪裏算哪裏,王承恩也打算在吊籃上安一個手搖風扇,沒準可以在空中機動。
“長征一號”沒有事前試飛一說,成不成功也就是一錘子買賣。成功了就跑的成,不成功就宣告“阿波羅計劃”失敗。李自成是不會給他們第二次機會的。
“阿波羅計劃”經過反複醞釀,加上崇禎的補充。終於付諸實施。計劃即使成功,還需要接應,比如在天津成功降落,船在哪裏,怎麽才能安全抵達南京,一環套一環,王承恩既是設計者,又是監製者,還是實施者。好在不差錢,絲綢、羊皮、木頭、酒精、銅,王承恩掰著手指算下來,一個都沒有少。氣球部分和噴燈部分隻能交給方以智,吊籃和手搖鼓風機不好在外麵做,做好了也不好找借口拉進來啊。絲綢就當是一堆衣物,總有辦法好弄進宮中。
崇禎決定帶三個皇子在宮中做木工。皇子送到崇禎身邊後,父子鎮日裏無事,無奈無聊,讀書也不解決問題。作為後世的一位老師,對三位皇子隻會讀聖賢之書至多再讀讀曆史,是覺得非常可憐的。於是決定效法天啟皇帝的行為藝術:做木工。這一次不是一個人做,是父子一起上。
對於崇禎皇帝要做木工,李自成聽了初時有點覺得不可思議,待到宋獻策說天啟昔年就是迷戀幹木工活的時候,李自成點點頭。崇禎說天啟英年早逝,還有未竟的木工事業,留給崇禎,崇禎決心繼承天啟遺誌,繼續獻身木工事業,不但自己,還要三個兒子也同樣獻身木工事業。原本崇禎皇帝是接了天啟皇帝的班,現在在皇帝這個崗位光榮下崗了,在木工事業上又準備接天啟的班,閑著也是閑著,這不沒事嘛,咱沒事可以找事啊。李自成一聽樂了,心說這木工活就那麽有意思嗎!也好,總得有事讓他忙乎,那就讓他忙他的木工活吧。於是痛快地指示,崇禎的木工活要大力支持,即便現在禪讓大典木工很忙,還是禦批一個師傅級的木工進宮支持崇禎。
崇禎是打心眼裏讚成天啟做木工的。哦,康熙在宮裏種稻就是愛民,天啟在宮裏做木工就是歪門邪道!科學技術還第一生產力呢,不誇張地說,天啟就是在發展第一生產力,隻是曲高和寡,被一幫冬烘夫子埋汰了。
崇禎做木工的申請,如願通過,於是崇禎拿著號稱是天啟畫的實際是王承恩畫的圖樣。開始製作古往今來第一架木製雙級鼓風機。這個發明一旦成功,不僅領先世界,還將為大明朝的鋼鐵工業提供強勁的動力。
王承恩畫的圖樣,其實原型就是二十世紀在農村廣為使用的風車,隻是更大,一級之後還連著第二級。當然,王承恩是什麽水平,當然不會簡單重複那種原始的風車。首先,裝在輪轂上的葉片是傾斜的,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其次,為使手搖的時候省力,王承恩還設計了銅質的滑動軸承。
對於用酒精還是用沼氣,王承恩一直有些猶豫,這年頭沒有大規模養殖,要收集人畜糞便發酵生產沼氣看來是晚了,還是用酒精噴燈吧。王承恩設計了一個蒸餾器,送到方以智那裏,請方以智設法找人製作。
方以智現在授大順五品官職,主持軍器局工作。方以智原本的翰林院檢討是從七品,做了皇子的侍講是從六品,如今一躍成為五品,讓一眾明朝舊臣眼熱不已。李自成對於能夠製作尖端武器的方以智格外重視,破例接見了方以智,其他的官員則大多是牛金星牛宰相就打發掉了。方以智的學識氣度,加上當了皇子老師培養出來的口才,再把王承恩傳授的新東西現炒現賣了一通,果然大為湊效。李自成仿佛看到了清軍在霹靂手雷的爆炸聲中,一片人仰馬翻,丟盔棄甲的場景。追贓助餉兩天已經追了三千萬兩銀子,不差錢,十萬兩銀子小兒科,於是親授方以智工部郎中,主持軍器局工作,而且指派李過的義子李來亨作為副手,吩咐要跟方以智好好學習,又托付方以智,說這個李來亨還小,要多加照顧雲雲,最後勉勵一番,務必要將這霹靂手雷盡早製作出來,裝備軍中,以克製清軍騎兵。
方以智授了官職,十萬兩銀子撥付到位,還跟著一個大有來頭的副手,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便到軍器局走馬上任。
待到方以智偕和李來亨到工部軍器局了解過後,發現情況並不那麽樂觀。明朝匠戶待遇本就過低,近年更是屢屢拖欠餉米,軍器局每況愈下,匠人逃亡多有發生。大順進了北京之後,軍器局的匠人更是作鳥獸散,有些人還到軍器局的廠子點個卯,多數人則是想著另尋出路,本就沒活幹,又沒餉米,誰願意來這裏白耗著。軍器局的大使早就逃出了北京,剩下副使陸其誌,陸其誌將軍器局的情況這麽一介紹,李來亨少年心性,又仗著自己出身,當時就嚷嚷開了:
“誰敢不來!快!速速召集匠戶,立時給我開工。有不聽者差人去抓來就是。”
那位陸副使連忙說道:“卑職這就差人通知上工。不過不少匠戶前些日就跑出了北京,軍器局六千多匠人,能夠到三千就不錯了。而且象王恭廠、安民廠、新火藥局、盔甲廠雖然隸屬軍器局,卻是內府兵仗局的公公們管事,這原是為了軍器保密,但如此一來,這四個廠光是我們軍器局還不好辦,須得請兵仗局的公公配合。”
方以智一聽,心中一轉念頭,跟李來亨說:“李大人,此事牽涉到內府太監那裏,本官建議此事還是要找內府兵仗局的公公,軍器局一家不能解決問題,以本官之見不妨找到王承恩王公公,王公公熟悉內府各局,把原來的管事太監找到一起,一起把軍器局和兵仗局的事兒理一理,這樣才好安排下一步的事情,你看如何?”方以智唯恐王承恩不便插手製作火器,因此順勢提出。
李來亨聽聞中對王承恩的印象不錯,既然牽涉到太監,能想到的也就是這個王公公了,當即答道:“那就去請王公公就是。”
方以智笑笑,說道:“此事還是上報一下的好,不如李大人跟牛宰相通報一聲,不要越權才好。”
王承恩第二天受邀來到軍器局,各廠管事太監也都到了,管事太監們向來就會見風使舵,現在王公公在太監堆裏就是舉足輕重,這位李來亨則是李自成的侄孫,個個皆是俯首帖耳,有問必答。方以智向來不喜太監,王承恩隻是個異數,況且王承恩也是力主悉數撤換太監的。因此一來便是要求管事太監辦理移交。
王承恩陪著聽了有關軍器局和兵仗局的情況。不禁對大明朝的軍工管理啼笑皆非。管事太監什麽也不懂,偏偏被授予管理大權管轄軍工企業和軍火倉庫。史有記載,某次發放火藥,監放火藥的宦官臧朝、王才因壇內舊火藥已結成硬塊,不便分發,就命令工匠用鐵斧劈開,結果造成爆炸,“聲若雷霆,火槍、火箭迸射百步之外,燒死臧朝及把總傅鍾等十員、軍人李仲保等八十三名。其局內工匠人等並街市經過居民死傷者多不可稽,焚毀作坊五連,約三十餘間,火藥火器無算”。天啟六年王恭廠發生特大爆炸炸死兩萬多人,好笑後世好事者不知怎麽考證得出這次爆炸乃是天啟秘密領導的核試驗事故。崇禎七年(1634年)王恭廠再次爆炸,傷斃數千人。崇禎十一年(1638年)的一年之中,王恭、安民、新火藥局竟連續發生3次爆炸。
大明朝的工匠水平,不會差。差的就是管理水平,當然理論水平也差。還讓一幫白癡來管理,軍工怎麽能夠上得去!本來火藥造粒幹燥早就有戚繼光總結了,可是火藥都能結成硬塊,純粹是管理水平造成。這樣的軍工管理水平,加上貪汙**,偷工減料,炸膛和啞火也就一點都不奇怪。
管理水平差,工匠的能力卻不差,這些工匠後來被滿清成建製地接收了,換掉太監,任用賢能,代表大明朝最高科技和工業水平的北京軍工脫胎換骨,清兵拉著北京軍工們製作的火器,攻城略地,掃平南明,平定三藩。
可歎啊!曆史上滿清進入北京,不僅完整地接收了大明朝的官吏係統,還成建製地接受了大明朝完整的軍工和工業體係。隻因全國30萬在冊工匠,18萬集中在北京,且是精華,隻有6萬在南京,北京一丟,大明朝的軍工能力便十去七八。
;
一份逃跑計劃總算在王承恩的炮製下出籠了。
這是一份17世紀的“飛天計劃”,代號“阿波羅計劃”。
王承恩也考慮過挖地道之類的“土遁計劃”,但是挖地道可不是一天兩天,挖幾個月能不能從皇宮爬出去還兩說呢。後世裏挖個隧道就是重點工程雲雲,挖個地鐵一挖就是好多年,還是一色的機械化施工。指望在皇宮挖出地道來那得猴年馬月了。說不定哪天崇禎搬個別的地方,這地道又得重來。因此,“土遁計劃”在腦子裏閃了閃,就胎死腹中。
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化妝出逃之類的計劃,電視劇和電影裏多少精彩的化妝逃逸,看得一個個觀眾如癡如醉。武俠小說裏更是憑一張人皮麵具玩盡川劇的“變臉”,讓江湖分不清敵友,讓本就令人血脈噴張的情節更添無限詭異。可是,打住!二十世紀的諜戰檔案曝光之後,證明真正的間諜並不靠什麽“變臉”吃飯,靠的是平凡而又實用的間諜技術。所以神話般的“變臉”和誇張的配套掩護,還是省省吧!
王承恩的“阿波羅計劃”其實就是“熱氣球逃逸計劃”,這時候美國還不存在呢,絕無盜版的嫌疑。
熱氣球的出現是在1783年,蒙戈菲爾兄弟在巴黎穆埃特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空中航行,熱氣球飛行了足足二十五分鍾,在飛越半個巴黎之後降落在意大利廣場附近。熱氣球曾經創造了上升34668米高度的記錄。1978年8月11日至17日,"雙鷹3號"成功飛越了大西洋,1981年"雙鷹5號"又成功跨越太平洋。
1783年熱氣球就能夠載人飛行,可見熱氣球的技術要求並不高,沒有後世的材料和燃料技術支撐也照樣能行。1783年就能夠飛越半個巴黎,後世更是飛越大西洋、太平洋,乖乖,沒有比這更好的逃跑技術了。說來這個熱氣球不過就是一個超大號的”孔明燈”,要說知識產權,還是咱祖先的呢!
要在監視下起飛熱氣球,隻能在晚上進行。隻能采用軟氣球構造,在起飛前臨時充氣,加熱空氣好辦,沒有天然氣煤氣,可以用酒精噴燈。酒精用白酒蒸餾得到,這個不難。噴燈用銅作為容器,銅製作的壓力容器耐壓一點問題也沒有,打氣的部分密封也好辦,用多層圓毛氈三重密封,銅匠們做一個帶打氣的壓力桶並非難事。噴口難辦一點,不過既然是一次性使用,不必追求壽命。一個噴燈的火焰不夠,那就四個吧,隻是噴燈的重量重了之後,氣球又要增大體積。
還有充氣問題,沒有鼓風機,隻有采用風箱類的鼓風。對,還可以製作手搖木製鼓風機,一級鼓風不夠就來二級鼓風,兩個人同時搖好了。
對升力進行計算之後,這個熱氣球的直徑至少要15米,高度至少得20米,氣球材料用絲綢,一層不夠用兩層。下沿收口的地方,酒精噴燈噴火範圍溫度比較高,這一圈得用羊皮。
吊籃本來用藤條製作最好,因陋就簡,用木製的吊籃也湊合。
好了,“長征一號”熱氣球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熱氣球球體體積1800立方米,材料部分主體用絲綢,下端開口部分用羊皮,受力的筋繩用牛筋。吊籃部分用木製品。加熱空氣配置銅質四個酒精噴燈。至於鼓風設備,采用雙級手搖式鼓風機。
根據“阿波羅計劃”,“長征一號”將二位飛行員崇禎和王承恩送至以下幾個設想的目的地。目的地分為最佳與最差:最佳目的地,天津;退而求其次,山東;再次,吳三桂駐地也行;最差目的地:李自成部屬駐地。熱氣球就是這點不好,不能預定目的地,飛到哪裏算哪裏,王承恩也打算在吊籃上安一個手搖風扇,沒準可以在空中機動。
“長征一號”沒有事前試飛一說,成不成功也就是一錘子買賣。成功了就跑的成,不成功就宣告“阿波羅計劃”失敗。李自成是不會給他們第二次機會的。
“阿波羅計劃”經過反複醞釀,加上崇禎的補充。終於付諸實施。計劃即使成功,還需要接應,比如在天津成功降落,船在哪裏,怎麽才能安全抵達南京,一環套一環,王承恩既是設計者,又是監製者,還是實施者。好在不差錢,絲綢、羊皮、木頭、酒精、銅,王承恩掰著手指算下來,一個都沒有少。氣球部分和噴燈部分隻能交給方以智,吊籃和手搖鼓風機不好在外麵做,做好了也不好找借口拉進來啊。絲綢就當是一堆衣物,總有辦法好弄進宮中。
崇禎決定帶三個皇子在宮中做木工。皇子送到崇禎身邊後,父子鎮日裏無事,無奈無聊,讀書也不解決問題。作為後世的一位老師,對三位皇子隻會讀聖賢之書至多再讀讀曆史,是覺得非常可憐的。於是決定效法天啟皇帝的行為藝術:做木工。這一次不是一個人做,是父子一起上。
對於崇禎皇帝要做木工,李自成聽了初時有點覺得不可思議,待到宋獻策說天啟昔年就是迷戀幹木工活的時候,李自成點點頭。崇禎說天啟英年早逝,還有未竟的木工事業,留給崇禎,崇禎決心繼承天啟遺誌,繼續獻身木工事業,不但自己,還要三個兒子也同樣獻身木工事業。原本崇禎皇帝是接了天啟皇帝的班,現在在皇帝這個崗位光榮下崗了,在木工事業上又準備接天啟的班,閑著也是閑著,這不沒事嘛,咱沒事可以找事啊。李自成一聽樂了,心說這木工活就那麽有意思嗎!也好,總得有事讓他忙乎,那就讓他忙他的木工活吧。於是痛快地指示,崇禎的木工活要大力支持,即便現在禪讓大典木工很忙,還是禦批一個師傅級的木工進宮支持崇禎。
崇禎是打心眼裏讚成天啟做木工的。哦,康熙在宮裏種稻就是愛民,天啟在宮裏做木工就是歪門邪道!科學技術還第一生產力呢,不誇張地說,天啟就是在發展第一生產力,隻是曲高和寡,被一幫冬烘夫子埋汰了。
崇禎做木工的申請,如願通過,於是崇禎拿著號稱是天啟畫的實際是王承恩畫的圖樣。開始製作古往今來第一架木製雙級鼓風機。這個發明一旦成功,不僅領先世界,還將為大明朝的鋼鐵工業提供強勁的動力。
王承恩畫的圖樣,其實原型就是二十世紀在農村廣為使用的風車,隻是更大,一級之後還連著第二級。當然,王承恩是什麽水平,當然不會簡單重複那種原始的風車。首先,裝在輪轂上的葉片是傾斜的,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其次,為使手搖的時候省力,王承恩還設計了銅質的滑動軸承。
對於用酒精還是用沼氣,王承恩一直有些猶豫,這年頭沒有大規模養殖,要收集人畜糞便發酵生產沼氣看來是晚了,還是用酒精噴燈吧。王承恩設計了一個蒸餾器,送到方以智那裏,請方以智設法找人製作。
方以智現在授大順五品官職,主持軍器局工作。方以智原本的翰林院檢討是從七品,做了皇子的侍講是從六品,如今一躍成為五品,讓一眾明朝舊臣眼熱不已。李自成對於能夠製作尖端武器的方以智格外重視,破例接見了方以智,其他的官員則大多是牛金星牛宰相就打發掉了。方以智的學識氣度,加上當了皇子老師培養出來的口才,再把王承恩傳授的新東西現炒現賣了一通,果然大為湊效。李自成仿佛看到了清軍在霹靂手雷的爆炸聲中,一片人仰馬翻,丟盔棄甲的場景。追贓助餉兩天已經追了三千萬兩銀子,不差錢,十萬兩銀子小兒科,於是親授方以智工部郎中,主持軍器局工作,而且指派李過的義子李來亨作為副手,吩咐要跟方以智好好學習,又托付方以智,說這個李來亨還小,要多加照顧雲雲,最後勉勵一番,務必要將這霹靂手雷盡早製作出來,裝備軍中,以克製清軍騎兵。
方以智授了官職,十萬兩銀子撥付到位,還跟著一個大有來頭的副手,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便到軍器局走馬上任。
待到方以智偕和李來亨到工部軍器局了解過後,發現情況並不那麽樂觀。明朝匠戶待遇本就過低,近年更是屢屢拖欠餉米,軍器局每況愈下,匠人逃亡多有發生。大順進了北京之後,軍器局的匠人更是作鳥獸散,有些人還到軍器局的廠子點個卯,多數人則是想著另尋出路,本就沒活幹,又沒餉米,誰願意來這裏白耗著。軍器局的大使早就逃出了北京,剩下副使陸其誌,陸其誌將軍器局的情況這麽一介紹,李來亨少年心性,又仗著自己出身,當時就嚷嚷開了:
“誰敢不來!快!速速召集匠戶,立時給我開工。有不聽者差人去抓來就是。”
那位陸副使連忙說道:“卑職這就差人通知上工。不過不少匠戶前些日就跑出了北京,軍器局六千多匠人,能夠到三千就不錯了。而且象王恭廠、安民廠、新火藥局、盔甲廠雖然隸屬軍器局,卻是內府兵仗局的公公們管事,這原是為了軍器保密,但如此一來,這四個廠光是我們軍器局還不好辦,須得請兵仗局的公公配合。”
方以智一聽,心中一轉念頭,跟李來亨說:“李大人,此事牽涉到內府太監那裏,本官建議此事還是要找內府兵仗局的公公,軍器局一家不能解決問題,以本官之見不妨找到王承恩王公公,王公公熟悉內府各局,把原來的管事太監找到一起,一起把軍器局和兵仗局的事兒理一理,這樣才好安排下一步的事情,你看如何?”方以智唯恐王承恩不便插手製作火器,因此順勢提出。
李來亨聽聞中對王承恩的印象不錯,既然牽涉到太監,能想到的也就是這個王公公了,當即答道:“那就去請王公公就是。”
方以智笑笑,說道:“此事還是上報一下的好,不如李大人跟牛宰相通報一聲,不要越權才好。”
王承恩第二天受邀來到軍器局,各廠管事太監也都到了,管事太監們向來就會見風使舵,現在王公公在太監堆裏就是舉足輕重,這位李來亨則是李自成的侄孫,個個皆是俯首帖耳,有問必答。方以智向來不喜太監,王承恩隻是個異數,況且王承恩也是力主悉數撤換太監的。因此一來便是要求管事太監辦理移交。
王承恩陪著聽了有關軍器局和兵仗局的情況。不禁對大明朝的軍工管理啼笑皆非。管事太監什麽也不懂,偏偏被授予管理大權管轄軍工企業和軍火倉庫。史有記載,某次發放火藥,監放火藥的宦官臧朝、王才因壇內舊火藥已結成硬塊,不便分發,就命令工匠用鐵斧劈開,結果造成爆炸,“聲若雷霆,火槍、火箭迸射百步之外,燒死臧朝及把總傅鍾等十員、軍人李仲保等八十三名。其局內工匠人等並街市經過居民死傷者多不可稽,焚毀作坊五連,約三十餘間,火藥火器無算”。天啟六年王恭廠發生特大爆炸炸死兩萬多人,好笑後世好事者不知怎麽考證得出這次爆炸乃是天啟秘密領導的核試驗事故。崇禎七年(1634年)王恭廠再次爆炸,傷斃數千人。崇禎十一年(1638年)的一年之中,王恭、安民、新火藥局竟連續發生3次爆炸。
大明朝的工匠水平,不會差。差的就是管理水平,當然理論水平也差。還讓一幫白癡來管理,軍工怎麽能夠上得去!本來火藥造粒幹燥早就有戚繼光總結了,可是火藥都能結成硬塊,純粹是管理水平造成。這樣的軍工管理水平,加上貪汙**,偷工減料,炸膛和啞火也就一點都不奇怪。
管理水平差,工匠的能力卻不差,這些工匠後來被滿清成建製地接收了,換掉太監,任用賢能,代表大明朝最高科技和工業水平的北京軍工脫胎換骨,清兵拉著北京軍工們製作的火器,攻城略地,掃平南明,平定三藩。
可歎啊!曆史上滿清進入北京,不僅完整地接收了大明朝的官吏係統,還成建製地接受了大明朝完整的軍工和工業體係。隻因全國30萬在冊工匠,18萬集中在北京,且是精華,隻有6萬在南京,北京一丟,大明朝的軍工能力便十去七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