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川選在這個時機推出傻瓜照相機十分明智。早在七十年代初,世界首台自動曝光相機已經麵世,可以說是初級版的傻瓜相機,但真正的傻瓜照相機直到1982年才正式問世,並迅速風靡全球。現在是1980年,華德電子廠推出的這款傻瓜照相機將是真正意義上的首台傻瓜相機,不僅有助於樹立華德的品牌形象,還將迅速搶占市場。


    在拿到中國第一張生產許可證時,葉川提出了自己的構想。此後半年,馬建設不負眾望,成功完成了傻瓜照相機的研發和測試。


    “做得非常好,你是華德電子廠的第一功臣!”葉川興奮地把玩著第一台樣機。


    馬建設撓了撓頭說:“感謝尼慷公司的那些機密文件,沒有這些文件,再多給我兩年時間也不一定能成功!”


    葉川明白馬建設的話是真誠的。裏慧葵子將這些文件毫無保留地交給他,等於把尼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交到了他手中,這份信任重如千鈞。


    “建設,以你這麽多年的尼慷大f相機研究和這些機密文件,我有信心你能開發出功能更全麵的多功能相機!”馬建設的信心讓葉川欣喜若狂。所謂的多功能相機,也就是較為複雜的單反相機。


    “太好了,建設!傻瓜相機投產後,你可以繼續研究,最好帶出一支團隊。以後,我考慮專門為照相機成立一個分廠!”葉川激動地說道。


    馬建設激動地說:“是真的嗎,葉哥?我一定要研發出世界上最先進的多功能相機,為咱們的工廠贏得聲譽!”


    葉川點了點頭,他對華德電子廠的未來充滿信心。憑借充足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他堅信能夠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讓中國的產品享譽全球。


    68.2% 17:39


    電子廠剛開始生產時是最艱難的時期。


    由於工人們不熟悉設備和生產流程,每天都生產出大量次品,成本成倍上升。


    經過半個多月的磨合,情況終於有所好轉,日產量開始逐漸增加。


    在這段時間裏,葉川幾乎一直留在工廠,無論吃飯還是睡覺都在廠裏。這令童瑤和裏慧葵子心痛不已,流下了眼淚。


    五一節當天,他也選擇在工廠度過。葉永順夫婦、童瑤、裏慧葵子和四個孩子帶來了做的飯菜來看他。


    見到葉川紅腫的眼睛,劉悅特別心疼。


    “媽媽,您別難過,現在工廠剛剛起步,等熬過這段時間就會好了!”


    劉悅擦著眼淚說:“小川,不行就算了吧,你迴去再做商業工作不也很好嗎?做個主任多好。”


    葉川抱著母親的肩膀說:“這是我自己的理想,我想做的事情。雖然商業工作很安逸,一天喝茶看報紙就可以,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葉永順對妻子喝道:“夠了,整天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小川想做什麽就讓他做!”


    童瑤連忙勸道:“媽媽,今天過節,我們是來陪小川的。一會兒飯菜就涼了,快吃飯吧!”


    劉悅擦著眼淚說:“也是,大家快來,咱們過節!”


    葉川把宿舍的桌子整理幹淨,幾人將飯菜擺了上去。


    天色漸暖,飯菜還冒著熱氣。


    “葉先生,我從德國為您訂購了幾台轎車,這幾天應該就會到貨。這些車冬暖夏涼,比吉普車舒適得多。”裏慧葵子說道。


    “嗯,定了幾輛?”葉川並未表現出意外,反而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總共定了五輛車,三輛奔馳(bc),兩輛寶馬(bm)。”


    葉永順和劉悅不知道這些車的牌子,要是知道價格,肯定會罵葉川。


    葉川點頭道:“三輛奔馳放在廠裏,瑤瑤,你去考個駕照,兩輛寶馬分別給葵子和你。”


    “啊?考駕照?”童瑤抬起頭,驚訝地問道。她從未想過要學車。


    “考一個吧,去哪裏都方便。現在學車很方便,未來的私家車也會越來越多,有個駕照會方便很多。”


    “好的,迴頭我去打聽一下。”童瑤對丈夫的話深信不疑,他既然說有用就肯定有用。


    “小雪,你今年要高考吧?”葉川忽然像想起了什麽,問道。


    “嗯,還剩兩個月時間。”“想去哪個學校?”


    “京大或華清都行!”葉寒酥笑著迴答。


    葉川點了點頭,能報考這兩所學校,說明女兒的成績很好。“爸爸,我也想在中國上大學!”葉寒伊說。


    葉川沉吟片刻,接著說道:“寒伊,你在日本申請京大或者華清相對容易一些,可以來這裏修讀漢語言文學,和你姐姐上同一所大學。畢業後也不必迴日本,畢竟我們華夏更好!”


    “好,我聽爸爸的!”葉寒伊乖乖地應道。


    葉川已打算好,等子女們大學畢業後,全部進入家族企業工作。雖然公司的人員不少,但高端人才依然稀缺。


    葉永順全程未發一言。這次是他第一次來到華德電子廠,心中的震撼絲毫不亞於當初四合院的鄰居們。本來以為兒子做生意隻是小打小鬧,沒想到竟能建設如此大規模的工廠,盡管不及紅星軋鋼廠,但相比其他普通國營工廠,也算不小。特別是在電視新聞中見到兒子的身影,更加確認兒子的選擇可能確實是對的。


    飯後,一家人圍坐聊天,葉惟清和葉惟臻兩兄弟則不知跑哪裏去了,大家也不擔心,畢竟工廠裏相對安全。


    兩個孩子跑到車間,葉惟清在一台機械設備前駐足不前,眼睛緊盯著工人操作機器。這一幕恰巧被剛走進車間的馬建設看見。他走過來笑道:“惟清、惟臻,你們倆看什麽呢?”


    葉惟臻被機器的轟鳴聲震得有些暈暈乎乎,而葉惟清卻一臉興奮地說:“馬叔,這個真有意思!”


    馬建設驚訝道:“小家夥,你對這些玩意兒感興趣?”葉惟清點了點頭,隨即向工人詢問各種問題。


    馬建設心裏不禁感慨:葉惟臻這家夥喜歡物理化學實驗,想不到葉惟清竟對機械如此著迷,難怪葉哥有今天的成就,他們家真是沒有一個平凡的。


    經過一個月的生產,工人們對機械設備的操作愈發熟練,產量也在穩步提升,廢品率逐步降低。


    葉川開著自己的新坐騎,一輛bc轎車,來到了供銷總社。原來的京城物資迴收公司副主任已成為供銷總社主任,而原第一百貨大樓經理魏棟則成為副主任。正因有這兩個熟人,葉川才產生了與供銷總社合作的想法。


    魏棟得知他來了,早已在樓樓下等候。看到葉川下車,笑嗬嗬地說:“葉大老板真是鳥槍換炮了,連陳主任的車都不如你的好呢!”


    葉川 modestly 迴應道:“總得有些震懾力,不然怎麽展示華德電子廠的實力呢?”


    魏棟放聲大笑,領著他來到了主任辦公室,陳向東已在那裏準備好了茶水等候。


    “小葉,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葉川沒有立即迴應,而是從包中取出四塊手表,放在桌上推向陳向東和魏棟。“這是……你們廠出品的?”陳向東拿起手表,問道。


    “陳主任,請問這種手表在市場上能不能賣得動?”葉川微笑著詢問。


    陳向東檢查著手表,感覺重量很輕,外觀普通。表盤上的顯示屏上顯示著時間,兩邊有兩個小巧的按鈕。當他輕觸上方的按鈕,屏幕上出現了設定時間的功能;再按下方的按鈕,顯示的是日期和星期。陳向東覺得這很有創意,但隨即又疑惑地看向葉川,“這……是電子表嗎?”陳向東由於多次率領團隊出國考察,對這類產品不甚陌生。


    “陳主任真是見多識廣。”葉川讚道。


    “少拍我馬屁,你們都能生產出來了,我不過認出而已。”陳向東說道,“小葉,你覺得這款怎麽樣?”


    陳向東自始至終都在觀察葉川的發展動態,從其初次涉商到後來創辦華德電子廠,心中對他充滿期待。然而,在看到手中的電子表後,心中的期望略有下降。雖然這些電子表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相對新奇,但在質量上顯然不如機械表,可能會因為一時的好奇引起購買熱,但長遠來看難以維持。


    “小葉,坦白說,我對你們這兩款電子表並不是特別看好。”這句話讓葉川略感意外,“為什麽呢,陳主任?”


    陳向東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將問題拋給了魏棟:“魏主任,你來評評吧。”


    魏棟仔細審視著手中的手表片刻,說道:“小葉兄,這對手表無論是外型設計還是功能都很有新意,但製作顯得比較粗糙,整體質感欠佳,要在市場上和大百貨及供銷社的手表競爭並不容易。”未等葉川迴答,他又補充道:“剛開始,也許能吸引部分因新鮮感而買單的顧客,但是長期而言,使用者自然會進行對比,最終決定哪一款手表更適合他們。”說罷,魏棟和陳向東麵上皆現自信。


    葉川輕笑一聲,“二位,誰告訴你們我計劃用這手表麵向與機械表相同的消費群體了?我的目標受眾並非那些有能力購買機械表的用戶。”


    聞言,魏棟與陳向 ** 是一愣,“那你是什麽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重迴61收廢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四合院:重迴61收廢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