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廠長眼前一亮,讚同地點點頭說:\"這樣的好辦法怎麽會忽略!川仔,你真是個妙人!就這麽定了!\"


    這個策略確實簡單並且實用。


    兩人之前一味削減成本,以至於忽視了一個小細節。


    其實使用低成本材料來造外殼或表麵不會直接影響鬧鍾的實質性能。


    孫廠長接著介紹:\"川仔,鬧鍾昨天中午就完成了製作。


    經實驗證明,機械型號昨晚到今早延誤時間為七秒,而電池供電款的延遲是九秒。”


    聽著這些數字,葉川心中默默計算:二十一小時差不多等於一天,機械表每天延誤大約七秒,也就是一周近五十秒,一個月下來大約誤差兩百秒,換算成分鍾是大約三分二十秒。


    電池供能的表雖然延遲略多一點,大約每三十多秒誤差四十五秒左右。


    這些耽擱還在可控範圍之內,比起他的預期略好了些。


    原預計在成本削減到這個程度後,每月誤差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實際上,隻有短短三四分鍾。\"孫哥,我覺得這個誤差可以忽視,如果我們將內部配件全部換成不鏽鋼,性能會有何進步?\"他詢問道。


    孫廠長大腦轉了一圈,迴答:“還是會存在誤差,即便提高也會是有限的提升。”葉川同意地點點頭,表示他對這些誤差尚可接受。


    忽然意識到還有更重要的問題未提,孫廠長接著說道:“目前的機械表單價大概是三塊錢,電波表額外多花五十美分。


    我已盡可能地壓低了電池和小型電機的價格。”


    “還可以。”葉川讚同道,“葉哥,我覺得咱們可以考慮規模化生產,投放市場觀察銷售情況,等得到消費者的好評後,就可以逐步生產全不鏽鋼的款式了。”


    孫廠長聞言頷首,“嗯,我現在就安排生產計劃。


    長久空閑的手藝匠人,終於又有活可幹了。”


    看到廠長滿意的笑容,葉川也為他的開心感到高興。


    葉川隨即問道:“假如把鬧鍾部件的尺寸擴大至直徑三十厘米,成本大約如何?”


    “因為鬧鍾結構簡單,成本增加不多,大概七八元的樣子吧。”迴答得相當直接。\"如果去掉鬧鈴功能,隻做電池款式的鍾表,裝有兩個五號電池,費用能降低嗎?”他的想法又迴到了之前的石英壁鍾上,那種款式除去了鬧鈴功能與眼前的鬧鍾一樣。


    孫廠長搖頭道:“不行,畢竟多了一塊電池並且尺寸大了,相應的指針、齒輪以及電機會增大,所以依然維持七八元的估算。”


    對於葉川的再三追問,“即使是規模化生產也無法大量降低成本?”他迴應道:“即使有點影響,幅度也有限,最多十到十五個百分點。”他對成本控製很有經驗。


    然後,葉川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如今市場上一隻鍾表賣四五十塊,如果我們能研發一種價格十五元以下,更精美、便宜,無需上弦的石英鍾,你覺得百姓會不會接受?”


    經他一點明,孫廠長立即明白他的意圖。\"肯定!肯定會接受!”孫廠長深深被他這一係列思考所折服。\"老弟,你太棒了!”孫廠長由衷讚歎道,起初的稱謂僅出於對老徐推薦葉川的尊重,而現在卻是真誠敬佩的稱讚。


    這位不僅成功設計出了鬧鍾,還通過它發展出新的產品係列。


    在去掉鬧鍾功能後的放大鬧鍾,完全可以作為現有腕表的競爭產品。


    那個時代的人們必須定時上弦,忘掉這件事會帶來很多不便。


    電池式掛鍾解決了這個難題:根據他對電量的檢測,兩節五號電池就能為掛鍾提供全年電力。


    五號電池的費用較高,但從無需定期調緊鏈扣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投資十分劃算。


    如果他來做抉擇,定會選擇電池版掛鍾無疑。


    更為重要的是,這帶來的價格競爭優勢也非常明顯:一隻手動機械表的價位足以換購三隻電池式掛鍾,這意味著節省下的價值遠超幾位元,甚至差不多一個藍領工人近一個月的收入。


    在22年的第一天,孫廠長興奮無比地跑進辦公室,撥通徐老的電話,分享了他們生產出的第一個鬧鍾及其相關的創新想法。


    聽到這些消息後,徐老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盡管這款鬧鍾的質量和精確度仍有提升空間,但是其親民的價格將吸引更多消費者,尤其是在經濟條件普遍不如中國大陸富裕的地方,饑餓的人們對此有著巨大需求。


    徐老確信這台鬧鍾會在海外也擁有一定的市場。


    但是,要真正檢驗鬧鍾的潛力還需市場來驗證。


    徐老心中盤算著一個計劃,等到市場和技術都成熟時,他打算讓京城幾所電子產品製造商也開始投入製造。


    盡管他知道這可能會引發孫廠長的些許抱怨,但他明白擴大外匯出口是最優先考慮的事情。


    注意到孫廠長帶著滿足的表情從辦公室返迴,葉川猜測自己得到了徐老的肯定與誇獎。\"葉兄弟,真的非常感謝!從明天起,塑料廠會配合我們,而二號廠會全力加速生產,爭取在年前上市第一款鬧鍾。\"葉川頷首,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往往人們會在節前備好年貨,即使平時舍不得,此時也可能破費購買,想把整年的儲蓄一並消費。\"孫哥,我認為我們不需要等到大批生產才上市。


    等我們完整組裝出首批後,即可投放市場。


    民眾從認知到接受新產品需要過程,一旦在市場上建立起信譽,大規模生產的時間可以用於直接滿足需求,省去測試的浪費。”


    廠長大人讚同地點點頭。\"葉兄弟,要不你到二號廠上班怎麽樣?隻要去了那邊,我保你在技術科室擔任副科長起始,並在三年內確保你晉升至副廠長位置!”廠長提出橄欖枝,希望招攬人才。


    但葉川婉拒了這個提議,笑道:“孫哥的好意我很感激,我在物資迴收公司的日子過得挺好,生活比較悠閑自在。


    我會隨時待命,但更適合在這邊輔助。


    隻要二號廠有需要,我必當隨傳隨到。”


    看到葉川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廠長略顯失望地點頭。\"也好,可惜你不願離開啊。”但他提醒道,“這話千萬別讓徐老知道,工作歸工作,為人民服務才是真義!”


    葉川在工廠食堂吃午飯,因為廠長大人對鬧鍾研發高度重視,每天都是豐盛的食物招待。


    與第一天不同,工人們吃飽後更加從容,不再像第一天狼吞虎咽。


    吃完午飯,兩人稍作閑談,便告別。


    剛迴辦公室沒坐上五分鍾,外麵便響起敲門聲。


    開門看去,是旁邊供應社的胡主任,雖名義上算是這裏的一把手。


    胡主任進門笑著說:“大寒天裏,葉主任如果有事,打個電話過來就是了,這路程也頂多上百米。”胡主任深知自己隻是兼任主任,明智選擇少插手,保持客氣和專業態度。\"還是和之前一樣,人少在這裏方便管理,大家都熟悉這裏,知道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胡主任點頭說道:“嗯,還是葉主任能力強!”


    葉川微笑著略帶謙虛地問:“胡主任有什麽新的指導嗎?”


    “葉主任,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


    我在這供銷社服務已經五年,新年期間,可能調我去分公司任科室負責人。”胡主任接著說到。


    葉川拿出兩支煙,遞了一根給對方,笑著說:“那我就先祝賀胡主任即將升職了。”


    胡主任擺擺手,然後接著說:“我已經私下聽說,上麵的新主任希望一人挑大梁,隻是人選暫時未定。


    雖說是物資迴收公司和供銷社是同一家,但兩個部門似乎有些不合。”


    葉川深深吸了口煙,選擇保持沉默。


    一個人身兼兩職的領導並不算麻煩,他最擔心的是新來的不懂分寸,好指手畫腳,那會引致不必要的衝突。


    他感謝道:“謝謝胡主任告知我這個情報。”


    “葉主任太過客氣,我隻是希望讓你早做準備,並不能幫上什麽實際的忙。”說完,胡主任起身為離開做準備。


    葉川則起身,親自將他送到門口。


    關於此事,葉川沒花太多心思去考慮,他知道如遇問題,隻需靈活應對即可。


    畢竟,若是真正的問題還未明朗,陳向東會通知自己。


    葉川並沒有打電話詢問,也未曾向旁人打探消息,一如既往地開展工作。


    最近與童瑤討論著籌備結婚的事情,他們計劃一過元旦後就去領結婚證,年後元宵節前舉行婚禮,具體地點尚未決定。


    離兩人登記隻剩下半個月時間了,相約周末前往百貨商場和前門購物,準備結婚用品。


    葉永順夫婦看到兒子天天往返於工作單位,內心焦急卻又不敢提及婚禮細節。


    他們的孩子幾乎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對房子、汽車這類大事卻不問津。


    葉川笑起來寬慰二老:“放心吧,爸爸媽媽,婚事無需你們擔憂,我自己已經準備妥當了。”


    他告訴父母:“媽媽,爸爸,這幾天咱們積攢了不少資金,加上我的獎金,有什麽要用的地方,你們直接跟我說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重迴61收廢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四合院:重迴61收廢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