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甘澀
四合院:重迴61收廢品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下班時間,葉川於五點鍾準時離開工廠,一眼看見徐老的hq小轎車停靠路旁。
司機立刻下來迎接,並笑道:“小葉,下班了,領導派我來接你。”
葉川跑近一步,不讓司機停車,搶先打開車門坐進車內,友好地道:“打擾馬師傅接我,抱歉。”
馬師傅笑著迴以客套,隨即駕車離開,留下一群驚訝的表情。
看著那輛小轎車逐漸遠去的背影,譚副主任忍不住問:“譚哥,我剛才沒看錯吧?是葉川坐的hq小轎車?”
譚副主任沉默無語,凝視那輛小轎車,心中複雜。
對於葉川這樣的人而言,他還有什麽不足?業務能力超群,難道這種出色的人物都會選擇從事迴收行業?
同樣目睹一切的唐主任雖有所預見,但仍保持著好奇心,亟待了解其底細。
於是調整自行車方向,直奔街道辦事處而去。
街道辦事處內,王主任完成了繁忙工作,正準備迴家。
關門前看見唐主任騎著自行車進來,便笑問道:“唐主任,您這是為何而來?”
唐主任提著他剛才從供銷合作社買迴來的一袋柑橘,說:“剛進了些新柑橘,覺得不錯,想著給你送點過來。”
主任王也同樣心思通透,料定對方必有所求,於是敞開房門,迎接了進來。\"小唐,這麽客氣做什麽,屋裏請吧。”
副主任唐跟隨王進入辦公室,將橘子放到辦公桌上,熟練地用熱水瓶倒了兩杯熱茶遞到二人手中。\"王姐,看你忙碌的樣子,這麽晚才下班,我還以為家裏有人等呢。”唐副主任說道。\"街道工作繁雜,一天都不消停。”王笑著解釋道,“能力強的人自然任務重,王姐能把我們的街道打理得如此井然有序,我就隻能待在辦公室看看報紙飲茶度日,做不到那麽好了。”
這番奉承讓王心裏舒服,便迴應道:“你就別誇我了!說真的,葉川在你們那兒怎麽樣?”
見到話題轉移到了葉川,副主任唐急忙說:“啊,多虧王主任推薦的優秀人選!小葉一加入,我們分站的成績提高了不止幾個層次。”
這一次輪到王詫異,她原以為隻是一句客套話,未曾料想葉川的表現如此卓越,並且從王主任的表情上看並不像是隨意誇大其詞。
唐接著說:“小葉上個月個人處理的廢舊物品達到五十噸,幾乎等於我們整站三月份的產量。
更令我驚奇的是,小葉背景深厚,但為人低調、謙遜,對我們這些上級都恭敬有加。”
然而王更覺意外:“小唐,這背景我不清楚,葉川家裏應該不是有什麽特殊身份吧?父母都是鋼廠普通的裝卸工,還是家庭婦女,典型的農村家庭啊。”
聽到這,王主任一臉疑惑:“小唐,你該不會搞錯了吧?以葉川的家庭,會有什麽了不起的背景?”
副主任唐笑著答道:“王姐啊,咱倆都這麽熟了,你也藏著掖著?一個人能在二十多天內搞定五十噸廢棄物,午餐時間還有hq的小轎車等著他,那司機還特別有禮貌,下班還親自去接小葉,你不覺得奇怪嗎?”
這一席話聽得主任王目瞪口呆,這些她毫不知情的事情現在看來非同尋常。
坐著hq轎車駛向徐老先生家,馬師傅駕車平穩,那一刹那間,葉川感覺自己仿佛迴歸到曾經的那個年代。
乘坐轎車行駛在路上,周圍的人羨慕又敬畏地注視著他,能擁有一輛自行代步已是不易,小轎車對於那時來說更是夢寐以求的生活奢侈品。
到達徐家後,屋裏比上次見到更為熱鬧,除卻幾位熟悉的廠長,葉川還遇到了兩個他未曾謀麵的人物。\"葉川來了?”寫字時的徐老先生見葉川出現,樂嗬地出聲迎接。\"徐老好。”葉川向徐老問了好之後,也問候了幾位陌生人。
徐老擱下手中的毛筆,把葉川拉到其他人麵前,“這是與我交遊甚歡的青年朋友葉川。
小葉,這是京畿物資迴收公司副主任何向東先生,以及部裏管理設備的羅騰飛主任。”
“何主任,羅主任好。”葉川禮貌迴應。
何向東笑容可掬:“葉公子氣度非凡,在哪兒供職呢?”
這時楊廠長插話,爽朗笑道:“何主任,其實你們之間還真有點緣分。”
何向東一時怔住,緊接著詢問:“哦?此話怎講?”
楊廠長解釋:“葉川也在物資迴收公司工作。”
聽到此話,何向東越發驚訝,仔細打量了葉川幾遍,接著道:“他在哪一分支?為何之前我從沒見到過你。”
這時,葉川出言自明身份:“何主任,我是區裏一處居住區的業務員,我直屬的主管是唐清明副主任。”
此時的陳向東已經不是吃驚,而是深深的驚愕,眼前這位小小的業務員,竟成了一位徐老的心上賓。
業務員,在廢舊物資迴收公司的工作崗位裏,說得直白些,就是在街頭巷尾遊走收收購廢棄物品的人。\"唐清,我想起來了,你們最近的業務量猛增了好幾倍,是這樣的吧?\"楊廠長笑容更燦爛了,他轉向羅某說:\"老羅,這些變化要歸功於小葉呢,你難道沒察覺到迴收的一些廢品似乎有點眼熟嗎?\"
陳向東這下意識到了,“原來那些廢棄的物資,正是從你們廠子來的,我說怎麽單靠一家居民業務點會產生這麽多的廢舊廢品。”
麵對大家讚賞,葉川趕緊謙虛地推辭:\"全憑各位領導支持幫忙。”
然而此時京城二廠的孫廠長聽到這個消息卻忍不住抱怨起來,他大聲說:“小葉,你不嫌我們老孫土包子,去了那三家公司卻不來看我第二電子廠?”
葉川忙解釋:\"孫廠長,別生氣,我隻是為了不驚擾我們唐主任,給他時間來適應一下。\"
徐老慈祥地笑道:“好啦,今後若有廢品,你們都記得照顧小葉一些。”說著又操起毛筆,“來小葉,你看我寫的東西,那些都是糙人,隻知一味讚歎!\"
葉川靠近細觀,紙上已見\"天道酬勤\"四字雛形,隻剩下一個\"勤\"字還沒寫下。
徐老也不理他,提筆蘸墨,瀟灑揮毫寫下最後一個字,字形流暢無比。\"好!\"看到最後的落下,葉川禁不住稱讚。
陳向東等人群笑聲四起:\"徐老,您要白高興一場了,小葉不也就是誇了聲好嘛?\"
徐老似無奈又帶點戲謔,警告道:“臭小子,不講好在哪裏,一會兒罰你喝三大杯。”
認真審視徐老的四字,葉川的鑒定術已經是高級別了,他立刻看出這些字筆法穩健,結構得宜,正符合古典書法的標準。
而徐老顯然對自己的字藝甚是自豪,葉川明白不能直言 ,隻得順勢恭維。\"徐老的書法線條疏密相間,連綴順暢,真是精巧絕倫。
書法講究氣韻生動為上,其次是外形飽滿,兩者兼備才能與古代大師媲美。
您這四個字,絕對匹配這種讚美。”
聽到讚美,徐老不禁爽朗笑了,盡管明了葉川有所誇大,可逢此讚美之詞,他還是十分愉悅。
其餘的人有些困惑,字眼大家都清楚,但湊一起似乎無法理解其深意。
徐老輕敲六人的指尖,皺眉說道:“看你們的德行與小葉一比,差距懸殊,真叫粗俗!”
在眾廠長中,唯有楊廠長大抵有文化,他對葉川的眼神裏充滿驚奇,這小子拍馬都能做到引經據典,真不可多得啊,怪不得能哄得徐老這麽開懷。
此時,徐老將筆遞給葉川道:“小葉,你也露一手,展示給我看。”葉川接過毛筆,愣在當場。
其他人竊笑,這不是讓小葉丟醜嗎?
徐老含笑期待,心中認定葉川學識淵博,字肯定也有過人之處。
葉川暗自在心裏慶幸係統更新時提升了書法技藝,要不然今天真的難有顏麵立足。
然而他自從拿到這項技能至今未實際應用過,不清楚寫成啥樣。
徐老寫過的字被陳秘書仔細收拾,然後在新的宣紙張上準備。
葉川握著毛筆沾墨,站定案前,雙眼緊閉,凝神專注起來。
十七道書法相關的記憶在他腦海中閃現,仿佛這些知識和體驗都是他親曆過的。
片刻後,葉川揮毫潑墨,一口氣完成了十三個大字:
追憶往昔,劍槍鐵甲,氣吞山河似猛虎。
徐老站在葉川身旁,凝視這十三字時,麵色陡然變凝。
盡管他的書法看似普通,但他絕不是不懂得欣賞。
他曾被譽為儒雅將軍,戰場上屢次凱旋,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建立後他轉向文職,然而那些金戈鐵馬的日子卻是他津津樂道的話題,常常在夢裏重返那段燃燒的時光。
葉川的字體剛勁有力,無論是筆觸、結構,或是內涵都透露出大家風範。
讓徐老尤為歡欣的是這十三個字,精準地刻畫出他往昔戰場上那般威嚴。\"戈矛鐵騎\",雄圖壯誌,仿佛將激烈的戰場景象淋漓呈現出來。
而這幾個字,其實是辛棄疾詞作的一部分,葉川稍作改動,使心境由惋惜轉為迴味。\"精彩!太好了!真是筆下生輝!”徐老感動得眼睛微微泛濕。
雖然旁人未必能透徹理解書法精髓,但他們都清楚地看到葉川的字的確優秀,筆走龍蛇,一氣嗬成,氣勢遠超徐老作品。\"老先生您過獎了,我的字怎比得上您? ”葉川淡淡一笑。
徐老笑聲溫和:“小家夥別謙虛,不過是討老人家樂嗬。
你再加幾個字做個落款如何?”說罷,他請求道。
葉川欣然提筆,換了一管纖細的毛筆,寫道:敬請徐公壽比南山,晚輩葉川謹獻。
徐老滿意的點頭,對於葉川知道他的生辰並不詫異,人這麽多,肯定有人告訴了他。\"字佳!情也佳!辛棄疾的故事真是令人神往啊!今後我會把它掛進書房!\"
緩慢開口,葉川接著說:“徐老,辛棄疾的幸運哪能比得上您?晚年時他隻能歸隱田園,望著小孩放牧,隻能登上小樓遙望遠方,品味生活的甘澀。
相比之下,您文武全才,可以以筆安撫天下,騎馬平定江山,退役後依然服務於民!”
聽著這些話,徐老內心激蕩,連每一絲肌膚都感到舒爽無比。\"嗬嗬,小葉你這話太過溢美了!”
眾人見徐老如此反應,明白了葉川的恭維真正戳中了他的心弦。
讚美恭維的方法各有不同,葉川以古典詩詞為背景,顯然屬於高級恭維方式。
這時,葉川拿出一個小木盒,雙手遞予徐老。\"徐老,這是我的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這個木盒後來由他挑選的,外表雖普通不過質材卻非尋常。
徐老笑著接過盒子,一開之下,眸中流露出驚訝,忍不住出聲:“竟然是洮河硯!”
一聲驚歎後,他又感歎:\"這可真是慧眼識玉啊,小葉!\"
拿起硯台細究,徐老的表情越是震驚。
這款出自朝天坑,道光年間的洮河硯更是精品之選,不論是從收藏還是美學角度看,其價值都很高。\"小葉,這麽貴重的東西我不能收,實在太過厚重了!”徐老把硯台推還給他,麵帶舍不得的情感。
在當今,這後世能估值幾十萬元的好硯,如今的價值最多幾十塊。
即便是專家也隻有知道這其中真實價格的人才能領悟。
徐老所理解的珍貴,是指藏品本身的文物價值,唯有內行人方可識其珍貴之處。
葉川將硯台輕輕推迴,笑容滿麵地說:“徐老,就算有價值,在您眼裏,它畢竟隻是一方硯。
唯有贈送真正需要它的人,方顯其價值真諦。
正如駿馬贈英豪,送給德才兼備如您的儒將,才能充分展現這方端硯的價值。”
“小葉,你的美意我領了,但這可是難得的朝天坑端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徐老感慨道。
葉川以玩笑迴應:“徐老,您上次送我的壓尺同樣是珍藏佳品,我都欣然收下。
司機立刻下來迎接,並笑道:“小葉,下班了,領導派我來接你。”
葉川跑近一步,不讓司機停車,搶先打開車門坐進車內,友好地道:“打擾馬師傅接我,抱歉。”
馬師傅笑著迴以客套,隨即駕車離開,留下一群驚訝的表情。
看著那輛小轎車逐漸遠去的背影,譚副主任忍不住問:“譚哥,我剛才沒看錯吧?是葉川坐的hq小轎車?”
譚副主任沉默無語,凝視那輛小轎車,心中複雜。
對於葉川這樣的人而言,他還有什麽不足?業務能力超群,難道這種出色的人物都會選擇從事迴收行業?
同樣目睹一切的唐主任雖有所預見,但仍保持著好奇心,亟待了解其底細。
於是調整自行車方向,直奔街道辦事處而去。
街道辦事處內,王主任完成了繁忙工作,正準備迴家。
關門前看見唐主任騎著自行車進來,便笑問道:“唐主任,您這是為何而來?”
唐主任提著他剛才從供銷合作社買迴來的一袋柑橘,說:“剛進了些新柑橘,覺得不錯,想著給你送點過來。”
主任王也同樣心思通透,料定對方必有所求,於是敞開房門,迎接了進來。\"小唐,這麽客氣做什麽,屋裏請吧。”
副主任唐跟隨王進入辦公室,將橘子放到辦公桌上,熟練地用熱水瓶倒了兩杯熱茶遞到二人手中。\"王姐,看你忙碌的樣子,這麽晚才下班,我還以為家裏有人等呢。”唐副主任說道。\"街道工作繁雜,一天都不消停。”王笑著解釋道,“能力強的人自然任務重,王姐能把我們的街道打理得如此井然有序,我就隻能待在辦公室看看報紙飲茶度日,做不到那麽好了。”
這番奉承讓王心裏舒服,便迴應道:“你就別誇我了!說真的,葉川在你們那兒怎麽樣?”
見到話題轉移到了葉川,副主任唐急忙說:“啊,多虧王主任推薦的優秀人選!小葉一加入,我們分站的成績提高了不止幾個層次。”
這一次輪到王詫異,她原以為隻是一句客套話,未曾料想葉川的表現如此卓越,並且從王主任的表情上看並不像是隨意誇大其詞。
唐接著說:“小葉上個月個人處理的廢舊物品達到五十噸,幾乎等於我們整站三月份的產量。
更令我驚奇的是,小葉背景深厚,但為人低調、謙遜,對我們這些上級都恭敬有加。”
然而王更覺意外:“小唐,這背景我不清楚,葉川家裏應該不是有什麽特殊身份吧?父母都是鋼廠普通的裝卸工,還是家庭婦女,典型的農村家庭啊。”
聽到這,王主任一臉疑惑:“小唐,你該不會搞錯了吧?以葉川的家庭,會有什麽了不起的背景?”
副主任唐笑著答道:“王姐啊,咱倆都這麽熟了,你也藏著掖著?一個人能在二十多天內搞定五十噸廢棄物,午餐時間還有hq的小轎車等著他,那司機還特別有禮貌,下班還親自去接小葉,你不覺得奇怪嗎?”
這一席話聽得主任王目瞪口呆,這些她毫不知情的事情現在看來非同尋常。
坐著hq轎車駛向徐老先生家,馬師傅駕車平穩,那一刹那間,葉川感覺自己仿佛迴歸到曾經的那個年代。
乘坐轎車行駛在路上,周圍的人羨慕又敬畏地注視著他,能擁有一輛自行代步已是不易,小轎車對於那時來說更是夢寐以求的生活奢侈品。
到達徐家後,屋裏比上次見到更為熱鬧,除卻幾位熟悉的廠長,葉川還遇到了兩個他未曾謀麵的人物。\"葉川來了?”寫字時的徐老先生見葉川出現,樂嗬地出聲迎接。\"徐老好。”葉川向徐老問了好之後,也問候了幾位陌生人。
徐老擱下手中的毛筆,把葉川拉到其他人麵前,“這是與我交遊甚歡的青年朋友葉川。
小葉,這是京畿物資迴收公司副主任何向東先生,以及部裏管理設備的羅騰飛主任。”
“何主任,羅主任好。”葉川禮貌迴應。
何向東笑容可掬:“葉公子氣度非凡,在哪兒供職呢?”
這時楊廠長插話,爽朗笑道:“何主任,其實你們之間還真有點緣分。”
何向東一時怔住,緊接著詢問:“哦?此話怎講?”
楊廠長解釋:“葉川也在物資迴收公司工作。”
聽到此話,何向東越發驚訝,仔細打量了葉川幾遍,接著道:“他在哪一分支?為何之前我從沒見到過你。”
這時,葉川出言自明身份:“何主任,我是區裏一處居住區的業務員,我直屬的主管是唐清明副主任。”
此時的陳向東已經不是吃驚,而是深深的驚愕,眼前這位小小的業務員,竟成了一位徐老的心上賓。
業務員,在廢舊物資迴收公司的工作崗位裏,說得直白些,就是在街頭巷尾遊走收收購廢棄物品的人。\"唐清,我想起來了,你們最近的業務量猛增了好幾倍,是這樣的吧?\"楊廠長笑容更燦爛了,他轉向羅某說:\"老羅,這些變化要歸功於小葉呢,你難道沒察覺到迴收的一些廢品似乎有點眼熟嗎?\"
陳向東這下意識到了,“原來那些廢棄的物資,正是從你們廠子來的,我說怎麽單靠一家居民業務點會產生這麽多的廢舊廢品。”
麵對大家讚賞,葉川趕緊謙虛地推辭:\"全憑各位領導支持幫忙。”
然而此時京城二廠的孫廠長聽到這個消息卻忍不住抱怨起來,他大聲說:“小葉,你不嫌我們老孫土包子,去了那三家公司卻不來看我第二電子廠?”
葉川忙解釋:\"孫廠長,別生氣,我隻是為了不驚擾我們唐主任,給他時間來適應一下。\"
徐老慈祥地笑道:“好啦,今後若有廢品,你們都記得照顧小葉一些。”說著又操起毛筆,“來小葉,你看我寫的東西,那些都是糙人,隻知一味讚歎!\"
葉川靠近細觀,紙上已見\"天道酬勤\"四字雛形,隻剩下一個\"勤\"字還沒寫下。
徐老也不理他,提筆蘸墨,瀟灑揮毫寫下最後一個字,字形流暢無比。\"好!\"看到最後的落下,葉川禁不住稱讚。
陳向東等人群笑聲四起:\"徐老,您要白高興一場了,小葉不也就是誇了聲好嘛?\"
徐老似無奈又帶點戲謔,警告道:“臭小子,不講好在哪裏,一會兒罰你喝三大杯。”
認真審視徐老的四字,葉川的鑒定術已經是高級別了,他立刻看出這些字筆法穩健,結構得宜,正符合古典書法的標準。
而徐老顯然對自己的字藝甚是自豪,葉川明白不能直言 ,隻得順勢恭維。\"徐老的書法線條疏密相間,連綴順暢,真是精巧絕倫。
書法講究氣韻生動為上,其次是外形飽滿,兩者兼備才能與古代大師媲美。
您這四個字,絕對匹配這種讚美。”
聽到讚美,徐老不禁爽朗笑了,盡管明了葉川有所誇大,可逢此讚美之詞,他還是十分愉悅。
其餘的人有些困惑,字眼大家都清楚,但湊一起似乎無法理解其深意。
徐老輕敲六人的指尖,皺眉說道:“看你們的德行與小葉一比,差距懸殊,真叫粗俗!”
在眾廠長中,唯有楊廠長大抵有文化,他對葉川的眼神裏充滿驚奇,這小子拍馬都能做到引經據典,真不可多得啊,怪不得能哄得徐老這麽開懷。
此時,徐老將筆遞給葉川道:“小葉,你也露一手,展示給我看。”葉川接過毛筆,愣在當場。
其他人竊笑,這不是讓小葉丟醜嗎?
徐老含笑期待,心中認定葉川學識淵博,字肯定也有過人之處。
葉川暗自在心裏慶幸係統更新時提升了書法技藝,要不然今天真的難有顏麵立足。
然而他自從拿到這項技能至今未實際應用過,不清楚寫成啥樣。
徐老寫過的字被陳秘書仔細收拾,然後在新的宣紙張上準備。
葉川握著毛筆沾墨,站定案前,雙眼緊閉,凝神專注起來。
十七道書法相關的記憶在他腦海中閃現,仿佛這些知識和體驗都是他親曆過的。
片刻後,葉川揮毫潑墨,一口氣完成了十三個大字:
追憶往昔,劍槍鐵甲,氣吞山河似猛虎。
徐老站在葉川身旁,凝視這十三字時,麵色陡然變凝。
盡管他的書法看似普通,但他絕不是不懂得欣賞。
他曾被譽為儒雅將軍,戰場上屢次凱旋,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建立後他轉向文職,然而那些金戈鐵馬的日子卻是他津津樂道的話題,常常在夢裏重返那段燃燒的時光。
葉川的字體剛勁有力,無論是筆觸、結構,或是內涵都透露出大家風範。
讓徐老尤為歡欣的是這十三個字,精準地刻畫出他往昔戰場上那般威嚴。\"戈矛鐵騎\",雄圖壯誌,仿佛將激烈的戰場景象淋漓呈現出來。
而這幾個字,其實是辛棄疾詞作的一部分,葉川稍作改動,使心境由惋惜轉為迴味。\"精彩!太好了!真是筆下生輝!”徐老感動得眼睛微微泛濕。
雖然旁人未必能透徹理解書法精髓,但他們都清楚地看到葉川的字的確優秀,筆走龍蛇,一氣嗬成,氣勢遠超徐老作品。\"老先生您過獎了,我的字怎比得上您? ”葉川淡淡一笑。
徐老笑聲溫和:“小家夥別謙虛,不過是討老人家樂嗬。
你再加幾個字做個落款如何?”說罷,他請求道。
葉川欣然提筆,換了一管纖細的毛筆,寫道:敬請徐公壽比南山,晚輩葉川謹獻。
徐老滿意的點頭,對於葉川知道他的生辰並不詫異,人這麽多,肯定有人告訴了他。\"字佳!情也佳!辛棄疾的故事真是令人神往啊!今後我會把它掛進書房!\"
緩慢開口,葉川接著說:“徐老,辛棄疾的幸運哪能比得上您?晚年時他隻能歸隱田園,望著小孩放牧,隻能登上小樓遙望遠方,品味生活的甘澀。
相比之下,您文武全才,可以以筆安撫天下,騎馬平定江山,退役後依然服務於民!”
聽著這些話,徐老內心激蕩,連每一絲肌膚都感到舒爽無比。\"嗬嗬,小葉你這話太過溢美了!”
眾人見徐老如此反應,明白了葉川的恭維真正戳中了他的心弦。
讚美恭維的方法各有不同,葉川以古典詩詞為背景,顯然屬於高級恭維方式。
這時,葉川拿出一個小木盒,雙手遞予徐老。\"徐老,這是我的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這個木盒後來由他挑選的,外表雖普通不過質材卻非尋常。
徐老笑著接過盒子,一開之下,眸中流露出驚訝,忍不住出聲:“竟然是洮河硯!”
一聲驚歎後,他又感歎:\"這可真是慧眼識玉啊,小葉!\"
拿起硯台細究,徐老的表情越是震驚。
這款出自朝天坑,道光年間的洮河硯更是精品之選,不論是從收藏還是美學角度看,其價值都很高。\"小葉,這麽貴重的東西我不能收,實在太過厚重了!”徐老把硯台推還給他,麵帶舍不得的情感。
在當今,這後世能估值幾十萬元的好硯,如今的價值最多幾十塊。
即便是專家也隻有知道這其中真實價格的人才能領悟。
徐老所理解的珍貴,是指藏品本身的文物價值,唯有內行人方可識其珍貴之處。
葉川將硯台輕輕推迴,笑容滿麵地說:“徐老,就算有價值,在您眼裏,它畢竟隻是一方硯。
唯有贈送真正需要它的人,方顯其價值真諦。
正如駿馬贈英豪,送給德才兼備如您的儒將,才能充分展現這方端硯的價值。”
“小葉,你的美意我領了,但這可是難得的朝天坑端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徐老感慨道。
葉川以玩笑迴應:“徐老,您上次送我的壓尺同樣是珍藏佳品,我都欣然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