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芒碭山間,蟲鳥啁啾,一派初秋早上的清爽感覺,霧氣也比昨天消散了許多。
許平迎著窗格透進的晨曦,美美唿吸了一大口。
“真是舒服呀!千年前的山間果然靈氣似乎都比後世要強許多。”
他大大的伸個懶腰,已經站了起來,大感舒暢之餘不由心中感歎。
跟著他的目光就移到了桌案的四冊奏章上,右邊上下羅列的三本他當然知道,那是自己和林靈素與盧成的,至於左邊.....
他隨手拿起,並簡單翻閱了一下,果然是太子,不由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這才想起來,昨晚自己獨自等待太子的時候,似乎喝多了,太子好像也過來了,並把他攙扶到了這窗前坐下,後麵的事,他就實在記不清了。
“喝酒還是誤事。”他不由輕輕拍了拍自己腦門。
“沈大人,這一招可是這樣嗎?”
“不不,太子,小人再使給您看一遍。”
可忽地卻在這時,隨著木屋外一聲問答,外麵陡然就響起一串密集的劍風破空聲。
“咦?”
許平不由一奇,想循聲張望,可窗外密植的林木已擋住他的視線。
“聽聲音好像是太子和沈飛呀?他們在幹嘛?”他不免大奇。
現在的芒碭山,若說“危險”,那他是絲毫不信的,也絲毫不擔心這個,純粹隻是好奇。
於是簡單洗了把臉又略微收拾一下就推門走出去,可走出十幾步外,當來到木屋前一小片空地看清眼前景象時,不由看呆了。
“太子你,你這是.....”他不可置信的睜大眼睛。
“老師,您醒啦!”
趙桓本來練劍正自認真,一聽聲音立馬就停下,歡歡喜喜就迎了上來。
“太子你這是在.....練劍?”許平仍不可相信。
眼前這一身朝氣蓬勃、雙目炯炯有神,一身大汗淋漓的少年,這還是那個一心向佛、內向無比的太子嗎?
“是呀!我都隨沈大人練了大半夜的劍了,一直練到現在!”趙桓卻喜不自勝,哈哈大笑道。
看起來不僅練這麽久絲毫沒令他疲累,反倒精神奕奕。
不過他看了一會許平後就一把抓起他的手道:
“老師,昨夜我把您扶到窗前坐下後又為您披了衣裳,就走出來了,跟沈大人閑聊,聊興頭了就把您給忘了.....我本想等您酒氣消散後再把您扶到床上去休息呢,可您就在窗前睡了那麽一夜嗎?身子沒著涼什麽的吧?”
看他如此關切,尤其那純真無暇的眼神,許平心底暖了。
徹底的暖暖。
實際在後世,想他從畢業踏上社會後,已有五六年,所見無非就是那些蠅營狗苟、爾虞我詐,每個人都在挖空心思的向上爬。
而且為此,似乎每個人都不惜放棄本來對他們而言,很寶貴的東西——可以輕易放棄!
就拿他許平來說吧,他的家鄉本在西北極偏遠地區的一個小城。
那裏固然十分安靜的,也極符合他恬淡的個性,可因人在東南江城工作,為生活奔波,他也已有近三年不曾迴過家了。
在沒有穿越係統的日子裏,他都是獨居在城中不起眼的一角,溫情於他而言,似已是很遙遠、很陌生的東西.....
眼前趙桓這種絲毫不摻雜任何企圖的溫情,著實令他感動。
轉目望向沈飛,沈飛亦然。
“大人,殿下說是想習練好劍術後,若再碰到像白日芒碭山這種狀況的話,他,就可以保護您!”
沈飛這時已經走了上來,輕聲說道。
語畢,許平心中自然更加感動。
“哎呀!沈大人,我這也隻是初學嘛,我知道自己的底子,就現在這點料還談什麽保護老師?你怎麽全給我抖出來啦?”
趙桓有些不好意思的責備沈飛。
“嗬嗬,太子已經很盡力,而且據我觀察,您心地純淨,這正是修習劍道難得的品質。我老師公孫先生說,有這種品質才能心無雜念,以後的成就才可能更高。”
沈飛卻很認真的說道:
“就是,殺伐之氣太重的話,對一個劍客來說,未必是件好事。”他又補充。
許平深以為然:
“公孫先生之言大善,在這世間,能殺人的劍固然是厲害,可,若是一把能活人的劍的話,那才更勝一籌!”
“因為能活人的劍才能隨時取人性命而卻不取,有能力殺卻不殺,這本就是一種王者之氣,而這種劍,更幾乎可稱為為‘王者之劍’了!”
“王者之劍.....”沈飛和趙桓聞言,不由同聲呢喃。
“對,刀劍之利固然重要,它決然是一種必須,因為有它在,才能懲惡止暴,可是若談到征服人心的話,刀劍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許平喟然歎道:
“這世間能消除隔閡,化解暴戾的,唯有仁愛。”
“仁愛?老師說的,可是像太祖一樣,生於亂世,且平定了亂世,卻毅然要用文治來治國的這種策略嗎?”
趙桓畢竟是太子,雖然談論的是劍道,可他立馬也就聯想到了治國之道。
“對。”許平微笑頷首:“太祖正是因為心有仁愛,才推行了文治,對待功臣也沒有大加殺伐,而是選擇了‘杯酒釋兵權’,這在開國帝王中是難得的,他卻做到了,因此,他能得天下可謂理所固然。”
“當時唐末割據,相互連年征伐,太祖起,讓百姓生活重歸安定,的確,的確。”沈飛也深以為然,語氣中顯然對宋太祖趙匡胤也是相當崇敬的。
“其實在我心裏,對太祖的景仰也是要遠高於太宗的。”趙桓低聲嘿嘿一笑:
“不過,這隻是我心裏話,兩位還是不要外傳哈。”
他所說的“太宗”,自然也就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真正他這一脈的祖先。
而曆史上,趙光義作為皇弟,為什麽能夠得位?曆來也是眾說紛紜,趙桓此時能說出這番話,可見對許平和沈飛該是多麽信任了。
“可我也隻能在心裏景仰。”趙桓忽又歎道,語氣中更滿是落寞:
“若說像太祖皇帝那樣豪氣幹雲的蓋世英雄,又同時具備大智大勇的仁愛,我此生,怕也難做到,隻能仰望了.....”
許平迎著窗格透進的晨曦,美美唿吸了一大口。
“真是舒服呀!千年前的山間果然靈氣似乎都比後世要強許多。”
他大大的伸個懶腰,已經站了起來,大感舒暢之餘不由心中感歎。
跟著他的目光就移到了桌案的四冊奏章上,右邊上下羅列的三本他當然知道,那是自己和林靈素與盧成的,至於左邊.....
他隨手拿起,並簡單翻閱了一下,果然是太子,不由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這才想起來,昨晚自己獨自等待太子的時候,似乎喝多了,太子好像也過來了,並把他攙扶到了這窗前坐下,後麵的事,他就實在記不清了。
“喝酒還是誤事。”他不由輕輕拍了拍自己腦門。
“沈大人,這一招可是這樣嗎?”
“不不,太子,小人再使給您看一遍。”
可忽地卻在這時,隨著木屋外一聲問答,外麵陡然就響起一串密集的劍風破空聲。
“咦?”
許平不由一奇,想循聲張望,可窗外密植的林木已擋住他的視線。
“聽聲音好像是太子和沈飛呀?他們在幹嘛?”他不免大奇。
現在的芒碭山,若說“危險”,那他是絲毫不信的,也絲毫不擔心這個,純粹隻是好奇。
於是簡單洗了把臉又略微收拾一下就推門走出去,可走出十幾步外,當來到木屋前一小片空地看清眼前景象時,不由看呆了。
“太子你,你這是.....”他不可置信的睜大眼睛。
“老師,您醒啦!”
趙桓本來練劍正自認真,一聽聲音立馬就停下,歡歡喜喜就迎了上來。
“太子你這是在.....練劍?”許平仍不可相信。
眼前這一身朝氣蓬勃、雙目炯炯有神,一身大汗淋漓的少年,這還是那個一心向佛、內向無比的太子嗎?
“是呀!我都隨沈大人練了大半夜的劍了,一直練到現在!”趙桓卻喜不自勝,哈哈大笑道。
看起來不僅練這麽久絲毫沒令他疲累,反倒精神奕奕。
不過他看了一會許平後就一把抓起他的手道:
“老師,昨夜我把您扶到窗前坐下後又為您披了衣裳,就走出來了,跟沈大人閑聊,聊興頭了就把您給忘了.....我本想等您酒氣消散後再把您扶到床上去休息呢,可您就在窗前睡了那麽一夜嗎?身子沒著涼什麽的吧?”
看他如此關切,尤其那純真無暇的眼神,許平心底暖了。
徹底的暖暖。
實際在後世,想他從畢業踏上社會後,已有五六年,所見無非就是那些蠅營狗苟、爾虞我詐,每個人都在挖空心思的向上爬。
而且為此,似乎每個人都不惜放棄本來對他們而言,很寶貴的東西——可以輕易放棄!
就拿他許平來說吧,他的家鄉本在西北極偏遠地區的一個小城。
那裏固然十分安靜的,也極符合他恬淡的個性,可因人在東南江城工作,為生活奔波,他也已有近三年不曾迴過家了。
在沒有穿越係統的日子裏,他都是獨居在城中不起眼的一角,溫情於他而言,似已是很遙遠、很陌生的東西.....
眼前趙桓這種絲毫不摻雜任何企圖的溫情,著實令他感動。
轉目望向沈飛,沈飛亦然。
“大人,殿下說是想習練好劍術後,若再碰到像白日芒碭山這種狀況的話,他,就可以保護您!”
沈飛這時已經走了上來,輕聲說道。
語畢,許平心中自然更加感動。
“哎呀!沈大人,我這也隻是初學嘛,我知道自己的底子,就現在這點料還談什麽保護老師?你怎麽全給我抖出來啦?”
趙桓有些不好意思的責備沈飛。
“嗬嗬,太子已經很盡力,而且據我觀察,您心地純淨,這正是修習劍道難得的品質。我老師公孫先生說,有這種品質才能心無雜念,以後的成就才可能更高。”
沈飛卻很認真的說道:
“就是,殺伐之氣太重的話,對一個劍客來說,未必是件好事。”他又補充。
許平深以為然:
“公孫先生之言大善,在這世間,能殺人的劍固然是厲害,可,若是一把能活人的劍的話,那才更勝一籌!”
“因為能活人的劍才能隨時取人性命而卻不取,有能力殺卻不殺,這本就是一種王者之氣,而這種劍,更幾乎可稱為為‘王者之劍’了!”
“王者之劍.....”沈飛和趙桓聞言,不由同聲呢喃。
“對,刀劍之利固然重要,它決然是一種必須,因為有它在,才能懲惡止暴,可是若談到征服人心的話,刀劍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許平喟然歎道:
“這世間能消除隔閡,化解暴戾的,唯有仁愛。”
“仁愛?老師說的,可是像太祖一樣,生於亂世,且平定了亂世,卻毅然要用文治來治國的這種策略嗎?”
趙桓畢竟是太子,雖然談論的是劍道,可他立馬也就聯想到了治國之道。
“對。”許平微笑頷首:“太祖正是因為心有仁愛,才推行了文治,對待功臣也沒有大加殺伐,而是選擇了‘杯酒釋兵權’,這在開國帝王中是難得的,他卻做到了,因此,他能得天下可謂理所固然。”
“當時唐末割據,相互連年征伐,太祖起,讓百姓生活重歸安定,的確,的確。”沈飛也深以為然,語氣中顯然對宋太祖趙匡胤也是相當崇敬的。
“其實在我心裏,對太祖的景仰也是要遠高於太宗的。”趙桓低聲嘿嘿一笑:
“不過,這隻是我心裏話,兩位還是不要外傳哈。”
他所說的“太宗”,自然也就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真正他這一脈的祖先。
而曆史上,趙光義作為皇弟,為什麽能夠得位?曆來也是眾說紛紜,趙桓此時能說出這番話,可見對許平和沈飛該是多麽信任了。
“可我也隻能在心裏景仰。”趙桓忽又歎道,語氣中更滿是落寞:
“若說像太祖皇帝那樣豪氣幹雲的蓋世英雄,又同時具備大智大勇的仁愛,我此生,怕也難做到,隻能仰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