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元帥賜番號,罪將必定不辜負大元帥的厚望。”李自成再度躬身抱拳,沉聲道。
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果。
在一年多前,他趁著朝廷平叛,與孫傳庭對峙之時,他其實已經猜到,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朝廷這兩年一直在各種改製,每次得到消息時,宋獻策都會對他長籲短歎,哀歎生不逢時、時不我待。
雖然張世康並未與李定國一樣,給予他特別好的待遇,但同樣也給他留了一條活路。
隻是這條路,需要他自己來走。
罪字營,倒是貼切。
李自成得了令後,立即迴返自己的軍隊,告知眾人這一結果。
牛金星和宋獻策對這個結果頗為滿意,李過和田見秀也認為隻要他們擰成一股繩子,到了哪兒都能闖出一片天。
唯獨劉宗敏和郝搖旗皺著眉頭,他們這些年雖然四處流竄,卻從未去過關外。
不論是蒙古韃子,還是女真韃子,對他們來說都很陌生,而官軍曾經在關外用一係列敗績證明,這些韃子比官軍可難打多了。
比較讓李自成意外的是,搖黃十三家的部眾並不願意背井離鄉。
搖黃十三家與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大概同一時間起事,但與李自成、張獻忠不同的是,搖黃十三家雖然在夔州起事多年,但卻幾乎沒有離開過夔州。
他們在夔州山林安營紮寨,隻劫掠路過的行商,偶爾也去山下的村寨打秋風。
憑借著夔州的山林之險,再加上朝廷一直無暇顧及,才使得他們一直存續到如今。
這十三家首領,當然也是因為當時活不下去才選擇造反,如今有了選擇,而且看朝廷對李自成的處置,朝廷當是願意接受招安的。
他們便親自去請見了張世康,並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對於這些沒有鬥誌的人,張世康倒是也沒強求,隻是卻不許他們再在夔州呆著。
畢竟這些家夥就是夔州的地頭蛇,真若是都放了迴去,欺辱鄉裏是難以避免的。
於是張世康就決定將他們分散遷往成都、敘州、廬州等府,並承諾給他們分配土地,十三家首領皆俯首答應。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在李自成的配合下,朝廷收繳了李自成部隊所有的武器、裝備,同時又令劍門關防線的守軍放棄抵抗,由孫傳庭的秦兵接管那裏的防禦。
當然,這些事情壓根用不到張世康操心,不論是秦良玉、馬祥麟,還是孫維藩、黃得功,都對軍務了如指掌。
將這些事交給部下之後,張世康便帶著一隊親衛進了保寧城。
趕路趕了好幾天,張世康吃軍隊裏的夥食早就吃膩了,迫不及待的想去探訪保寧城內的美食。
行軍苦,打仗苦,總需要一點調劑,而張世康的調劑,便是打仗之餘自娛自樂,時而溜達出去吃獨食打打牙祭。
軍隊休整與流寇整編、以及即將的班師迴朝準備工作,大概需要三天時間。
自打六月底出征,到了如今即將進入寒冬,這一年大半時間,張世康又是在外頭折騰。
今年是這樣,去年也是這樣,一個不慎,就得在外頭過年。
前世過的苦逼,今生位極人臣,卻依舊不輕巧,肩上的擔子反而更多了。
到了第二天,張世康帶著馬玲綺,依舊在保寧城閑逛。
洪秀成很識時務,為了給二人創造培養感情的空間,隻帶著親衛在十幾步外跟著,並且裝作不認識張世康的樣子。
馬玲綺畢竟才十八歲,連石砫城都沒出過,到了哪兒都一副新鮮感。
張世康帶著她吃遍了保寧城,而後在一處城隍廟外停下,那裏有個算卦的攤子。
馬玲綺一時興起,就想讓那算卦的,為他們倆算一算姻緣。
那算卦的姓孫,叫孫不義的,乃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身邊還跟著個十六七歲的大男孩,看起來是父子倆。
孫不義便詢問兩人的生辰八字,馬玲綺很快告知,張世康皺了皺眉頭,拗不過一臉興奮的馬玲綺,隻好也說了出來。
他其實不太信這些算卦的,全是因為他前世時被騙過。
前世他二十六歲過年的時候,去了隔壁村一個據說算卦算的很準的瞎子家算卦。
問及姻緣,那瞎子玄乎的算了半晌,得出結論,來年他找到老婆結婚的概率是八成,後年則是百分百。
他信了。
結果二十七歲即將過完,仍舊光棍一條,於是他不信邪,就又花了五十塊,找那瞎子算了一卦。
得出的結論是,明年百分百有桃花運,而且能成,還說莫忘給他帶喜酒。
穩了。
結果呢,二十八歲年底,張世康終於確信,自己大概可能的確是被忽悠了。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怎一個慘字了得。
他沒工夫聽那孫不義嘰嘰歪歪,反倒是跟那十六歲的後生聊起了天。
那後生似乎很緊張,張世康還以為是因為自己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嚇到了人家,於是語氣變得更加溫和。
馬玲綺將自己的銀槍放在雙腿上,蹲坐在矮木墩上聽的津津有味兒,時不時的還點點頭,示意那孫不義說中了。
張世康與那後生閑扯了一會兒,聽那後生言,他們來自山東曲阜,但這後生說話始終吞吞吐吐結結巴巴,時而還要用眼角餘光去看孫不義,張世康便覺得有些古怪。
正皺眉間,那正解卦解得起勁兒的孫不義,陡然間從攤位下抽出一把短刀來。
張世康的魂兒都飛了,下意識的就要撒丫子。
孫不義也沒想到張世康的反應如此之快,情急之下,就要去刺馬玲綺。
而馬玲綺人都是懵的,她正是天真無邪的年紀,哪兒經曆過這個。
上一刻還在認真的聽著算卦先生講解她與張世康的姻緣,下一刻直接就抽刀子捅人。
眼瞅著那孫不義將短刃賜向馬玲綺,張世康情急之下隻得返身將馬玲綺護住,頓覺右臂一陣劇痛。
張世康顧不得痛,大吼道:
“老洪!老洪!護駕!護駕!”
……
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果。
在一年多前,他趁著朝廷平叛,與孫傳庭對峙之時,他其實已經猜到,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朝廷這兩年一直在各種改製,每次得到消息時,宋獻策都會對他長籲短歎,哀歎生不逢時、時不我待。
雖然張世康並未與李定國一樣,給予他特別好的待遇,但同樣也給他留了一條活路。
隻是這條路,需要他自己來走。
罪字營,倒是貼切。
李自成得了令後,立即迴返自己的軍隊,告知眾人這一結果。
牛金星和宋獻策對這個結果頗為滿意,李過和田見秀也認為隻要他們擰成一股繩子,到了哪兒都能闖出一片天。
唯獨劉宗敏和郝搖旗皺著眉頭,他們這些年雖然四處流竄,卻從未去過關外。
不論是蒙古韃子,還是女真韃子,對他們來說都很陌生,而官軍曾經在關外用一係列敗績證明,這些韃子比官軍可難打多了。
比較讓李自成意外的是,搖黃十三家的部眾並不願意背井離鄉。
搖黃十三家與李自成、張獻忠等部大概同一時間起事,但與李自成、張獻忠不同的是,搖黃十三家雖然在夔州起事多年,但卻幾乎沒有離開過夔州。
他們在夔州山林安營紮寨,隻劫掠路過的行商,偶爾也去山下的村寨打秋風。
憑借著夔州的山林之險,再加上朝廷一直無暇顧及,才使得他們一直存續到如今。
這十三家首領,當然也是因為當時活不下去才選擇造反,如今有了選擇,而且看朝廷對李自成的處置,朝廷當是願意接受招安的。
他們便親自去請見了張世康,並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對於這些沒有鬥誌的人,張世康倒是也沒強求,隻是卻不許他們再在夔州呆著。
畢竟這些家夥就是夔州的地頭蛇,真若是都放了迴去,欺辱鄉裏是難以避免的。
於是張世康就決定將他們分散遷往成都、敘州、廬州等府,並承諾給他們分配土地,十三家首領皆俯首答應。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在李自成的配合下,朝廷收繳了李自成部隊所有的武器、裝備,同時又令劍門關防線的守軍放棄抵抗,由孫傳庭的秦兵接管那裏的防禦。
當然,這些事情壓根用不到張世康操心,不論是秦良玉、馬祥麟,還是孫維藩、黃得功,都對軍務了如指掌。
將這些事交給部下之後,張世康便帶著一隊親衛進了保寧城。
趕路趕了好幾天,張世康吃軍隊裏的夥食早就吃膩了,迫不及待的想去探訪保寧城內的美食。
行軍苦,打仗苦,總需要一點調劑,而張世康的調劑,便是打仗之餘自娛自樂,時而溜達出去吃獨食打打牙祭。
軍隊休整與流寇整編、以及即將的班師迴朝準備工作,大概需要三天時間。
自打六月底出征,到了如今即將進入寒冬,這一年大半時間,張世康又是在外頭折騰。
今年是這樣,去年也是這樣,一個不慎,就得在外頭過年。
前世過的苦逼,今生位極人臣,卻依舊不輕巧,肩上的擔子反而更多了。
到了第二天,張世康帶著馬玲綺,依舊在保寧城閑逛。
洪秀成很識時務,為了給二人創造培養感情的空間,隻帶著親衛在十幾步外跟著,並且裝作不認識張世康的樣子。
馬玲綺畢竟才十八歲,連石砫城都沒出過,到了哪兒都一副新鮮感。
張世康帶著她吃遍了保寧城,而後在一處城隍廟外停下,那裏有個算卦的攤子。
馬玲綺一時興起,就想讓那算卦的,為他們倆算一算姻緣。
那算卦的姓孫,叫孫不義的,乃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身邊還跟著個十六七歲的大男孩,看起來是父子倆。
孫不義便詢問兩人的生辰八字,馬玲綺很快告知,張世康皺了皺眉頭,拗不過一臉興奮的馬玲綺,隻好也說了出來。
他其實不太信這些算卦的,全是因為他前世時被騙過。
前世他二十六歲過年的時候,去了隔壁村一個據說算卦算的很準的瞎子家算卦。
問及姻緣,那瞎子玄乎的算了半晌,得出結論,來年他找到老婆結婚的概率是八成,後年則是百分百。
他信了。
結果二十七歲即將過完,仍舊光棍一條,於是他不信邪,就又花了五十塊,找那瞎子算了一卦。
得出的結論是,明年百分百有桃花運,而且能成,還說莫忘給他帶喜酒。
穩了。
結果呢,二十八歲年底,張世康終於確信,自己大概可能的確是被忽悠了。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怎一個慘字了得。
他沒工夫聽那孫不義嘰嘰歪歪,反倒是跟那十六歲的後生聊起了天。
那後生似乎很緊張,張世康還以為是因為自己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嚇到了人家,於是語氣變得更加溫和。
馬玲綺將自己的銀槍放在雙腿上,蹲坐在矮木墩上聽的津津有味兒,時不時的還點點頭,示意那孫不義說中了。
張世康與那後生閑扯了一會兒,聽那後生言,他們來自山東曲阜,但這後生說話始終吞吞吐吐結結巴巴,時而還要用眼角餘光去看孫不義,張世康便覺得有些古怪。
正皺眉間,那正解卦解得起勁兒的孫不義,陡然間從攤位下抽出一把短刀來。
張世康的魂兒都飛了,下意識的就要撒丫子。
孫不義也沒想到張世康的反應如此之快,情急之下,就要去刺馬玲綺。
而馬玲綺人都是懵的,她正是天真無邪的年紀,哪兒經曆過這個。
上一刻還在認真的聽著算卦先生講解她與張世康的姻緣,下一刻直接就抽刀子捅人。
眼瞅著那孫不義將短刃賜向馬玲綺,張世康情急之下隻得返身將馬玲綺護住,頓覺右臂一陣劇痛。
張世康顧不得痛,大吼道:
“老洪!老洪!護駕!護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