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被噎了一下,當即表示小弗朗機國不是好的盟友,說他們見利忘義雲雲。
張世康隻當放屁,競爭對手的話,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信。
製造總局目前已經擁有鑄造二十四磅銅炮的能力,而目前戰船用火炮,十八磅已經算是相當厲害的了,鄭家的主力戰船最大口徑也不過十二磅左右。
考慮到戰船到貨也需要相當的時間,而張世康此前已經跟小弗朗機國訂購了一百門二十四磅銅炮和兩百門十八磅銅炮,便不打算再購買了。
達文西琢磨了一下,似乎是在合計報價。
“公爵閣下,若是隻要蓋倫戰船的話,我可以給到您的最大優惠,每艘蓋倫戰船十萬六千兩。”
“若是量大呢?”張世康道。
對於這個報價,張世康其實還是有些驚訝的,蓋倫戰船體積要比繒船足足大一圈,所能承載的火炮自然也多,竟然才比繒船貴了六千兩。
不過他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荷蘭國號稱海上馬車夫,又擁有目前最先進的造船工業,聽說光是造船廠就有幾十上百家。
估摸著整個歐羅巴,大半的戰船訂單,都是荷蘭人接下的,當形成了規模效益之後,成本自然也就下來了。
達文西似乎早就猜到會是這樣,畢竟大明帝國的體量,比他們荷蘭國大了十倍不止,戰船的需求量自然也比尋常國家要大。
“您需要訂購多少艘呢?”
“這要看你們多久能把船運過來,如果需要兩年,那本帥買你們的船作用就不大了。”張世康攤了攤手道。
天津造船廠最遲也將在明年年初建造完畢,而墨武已經立下軍令狀,一旦造船廠竣工,繒船將立即開始量產。
而蓋倫船的圖紙已經基本逆推完畢,隻需要造船廠竣工,便可以立即開始嚐試複刻。
天津造船廠的規模很大,目前還在大量的征召和培訓船匠,一旦開始造船,隻以繒船為例,馬力全開的話,年造繒船將達到四十餘艘。
繒船雖然比蓋倫船差點,但至少在東洋、南洋也算夠用。
而且據墨武估計,蓋倫船從研製到量產,周期也不會超過一年,荷蘭國的訂單如果也需要等太久,那還真不如自食其力。
當然,造價成本也是不同的,就比如鄭家的繒船,單船造價十萬兩。
而墨武估算,天津造船廠即便開始投產,單船造價也至少得十二萬兩。
這一方麵是因為船匠還不夠熟練,一艘船需要更多的船匠配合,更主要的還是原料。
越是大的戰船,對木料的堅固程度要求越高,建造繒船需要的木料,有相當一部分需要通過鄭家從海外購買。
鄭家也會賺一部分差價,成本自然也就上來了。
但即便如此,張世康還是十分堅定的認為,所有關於國防的產業,都要盡可能的實現自給。
達文西聞言考慮了一下道:
“我們最近的造船廠在巴達維亞,那裏有兩家船廠,合計年造船量可以達到四十艘。
如果公爵閣下需要,我可以向總督大人申請,將大明國的訂單排到最前,並且我可以將報價再降三千兩
這是我對公爵閣下的誠意,也是東印度公司對大明國的敬意。”
“我要三十艘,湊個整吧,十萬兩一艘。”
達文西之所以報價十萬六千兩,其實就是給了張世康還價的空間。
他不是第一次跟大明人做生意了,那些走私商人一個比一個奸詐,總想壓低報價。
是以他早就學聰明了,會在談判前故意給出高價,然後談判時再降下來,這樣對方還以為是占了便宜。
但對於張世康這個大明貴族,達文西其實並不敢胡亂對待,因為他十分清楚張世康背後的力量。
十萬六千兩的報價並不高,他給印度地區的報價都是十一萬兩以上。
張世康喊價十萬兩,幾乎已經觸及成本了,可達文西略微考量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這沒問題,最快可以在今年的年底交貨。
但如何運抵這裏,將是個大問題,事實上,這筆生意倘若讓鄭家知曉,您應該知道後果的。”
達文西麵帶憂慮的道。
“你們不是占著我大明的東番島嗎?運到那裏吧,其餘的事情,本帥來解決。”張世康盯著達文西道。
“這……”達文西遲疑了一下。
荷蘭國在東番島已經經營了幾十年,雖然島上還有日本人、弗朗機人以及大量的土著,但唯獨不見大明的官員。
達文西本想說東番島就是荷蘭國的,但他遲疑了那一下,考慮到麵前這位年輕大明貴族的脾氣,還是沒有說出口。
“便依公爵閣下之意,我東印度公司,將在今年年底前,將三十艘船運到東番。
在此之前的風險,由我東印度公司承擔,若有損毀或者其他風險,諸如沒有按時運抵,我東印度公司將提供雙倍賠償。
但戰船一旦運抵東番,我東印度公司就視為已經完成訂單義務,您運走之後的風險,便由大明來承擔了。
您認為這樣合理嗎?”達文西說罷,很是認真的看向張世康。
“沒問題。”張世康當即答應。
該說不說,荷蘭人做生意,比水果牙周到多了,不愧是全世界第一個搞股份製公司的國家。
見張世康答應,達文西隨即身上變戲法似的拿出幾張紙來,那是一份東印度公司製式的合同。
他又找來墨水,用鵝毛筆寫寫劃劃,隨即將合同遞給了張世康。
“三十艘蓋倫船,總造價三百萬兩,預付金三十萬兩。
具體的工期、責任劃分,都在這裏,請公爵閣下過目。”
張世康接過一看,好家夥,這跟後世的合同已經大差不差了,心裏直唿荷蘭人牛掰,果然先進。
那合同文字竟然都是雙語的,看來荷蘭人之前的確沒少跟大明的走私商人貿易。
張世康仔細看了一遍合同,沒發現有明顯的坑之後,很是利落的在兩份合同簽了字,並且蓋上了自己兵馬元帥的印信。
可到了達文西那邊,卻將兩份合同放在了一邊,並沒有立即簽字。
“公爵大人,想來您已經感受到我荷蘭國的誠意。
但我認為,我還並未感受到您的誠意。”達文西露出了奸商的笑容來。
狗日的!就知道沒憋好屁!張世康暗罵道。
……
張世康隻當放屁,競爭對手的話,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信。
製造總局目前已經擁有鑄造二十四磅銅炮的能力,而目前戰船用火炮,十八磅已經算是相當厲害的了,鄭家的主力戰船最大口徑也不過十二磅左右。
考慮到戰船到貨也需要相當的時間,而張世康此前已經跟小弗朗機國訂購了一百門二十四磅銅炮和兩百門十八磅銅炮,便不打算再購買了。
達文西琢磨了一下,似乎是在合計報價。
“公爵閣下,若是隻要蓋倫戰船的話,我可以給到您的最大優惠,每艘蓋倫戰船十萬六千兩。”
“若是量大呢?”張世康道。
對於這個報價,張世康其實還是有些驚訝的,蓋倫戰船體積要比繒船足足大一圈,所能承載的火炮自然也多,竟然才比繒船貴了六千兩。
不過他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荷蘭國號稱海上馬車夫,又擁有目前最先進的造船工業,聽說光是造船廠就有幾十上百家。
估摸著整個歐羅巴,大半的戰船訂單,都是荷蘭人接下的,當形成了規模效益之後,成本自然也就下來了。
達文西似乎早就猜到會是這樣,畢竟大明帝國的體量,比他們荷蘭國大了十倍不止,戰船的需求量自然也比尋常國家要大。
“您需要訂購多少艘呢?”
“這要看你們多久能把船運過來,如果需要兩年,那本帥買你們的船作用就不大了。”張世康攤了攤手道。
天津造船廠最遲也將在明年年初建造完畢,而墨武已經立下軍令狀,一旦造船廠竣工,繒船將立即開始量產。
而蓋倫船的圖紙已經基本逆推完畢,隻需要造船廠竣工,便可以立即開始嚐試複刻。
天津造船廠的規模很大,目前還在大量的征召和培訓船匠,一旦開始造船,隻以繒船為例,馬力全開的話,年造繒船將達到四十餘艘。
繒船雖然比蓋倫船差點,但至少在東洋、南洋也算夠用。
而且據墨武估計,蓋倫船從研製到量產,周期也不會超過一年,荷蘭國的訂單如果也需要等太久,那還真不如自食其力。
當然,造價成本也是不同的,就比如鄭家的繒船,單船造價十萬兩。
而墨武估算,天津造船廠即便開始投產,單船造價也至少得十二萬兩。
這一方麵是因為船匠還不夠熟練,一艘船需要更多的船匠配合,更主要的還是原料。
越是大的戰船,對木料的堅固程度要求越高,建造繒船需要的木料,有相當一部分需要通過鄭家從海外購買。
鄭家也會賺一部分差價,成本自然也就上來了。
但即便如此,張世康還是十分堅定的認為,所有關於國防的產業,都要盡可能的實現自給。
達文西聞言考慮了一下道:
“我們最近的造船廠在巴達維亞,那裏有兩家船廠,合計年造船量可以達到四十艘。
如果公爵閣下需要,我可以向總督大人申請,將大明國的訂單排到最前,並且我可以將報價再降三千兩
這是我對公爵閣下的誠意,也是東印度公司對大明國的敬意。”
“我要三十艘,湊個整吧,十萬兩一艘。”
達文西之所以報價十萬六千兩,其實就是給了張世康還價的空間。
他不是第一次跟大明人做生意了,那些走私商人一個比一個奸詐,總想壓低報價。
是以他早就學聰明了,會在談判前故意給出高價,然後談判時再降下來,這樣對方還以為是占了便宜。
但對於張世康這個大明貴族,達文西其實並不敢胡亂對待,因為他十分清楚張世康背後的力量。
十萬六千兩的報價並不高,他給印度地區的報價都是十一萬兩以上。
張世康喊價十萬兩,幾乎已經觸及成本了,可達文西略微考量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這沒問題,最快可以在今年的年底交貨。
但如何運抵這裏,將是個大問題,事實上,這筆生意倘若讓鄭家知曉,您應該知道後果的。”
達文西麵帶憂慮的道。
“你們不是占著我大明的東番島嗎?運到那裏吧,其餘的事情,本帥來解決。”張世康盯著達文西道。
“這……”達文西遲疑了一下。
荷蘭國在東番島已經經營了幾十年,雖然島上還有日本人、弗朗機人以及大量的土著,但唯獨不見大明的官員。
達文西本想說東番島就是荷蘭國的,但他遲疑了那一下,考慮到麵前這位年輕大明貴族的脾氣,還是沒有說出口。
“便依公爵閣下之意,我東印度公司,將在今年年底前,將三十艘船運到東番。
在此之前的風險,由我東印度公司承擔,若有損毀或者其他風險,諸如沒有按時運抵,我東印度公司將提供雙倍賠償。
但戰船一旦運抵東番,我東印度公司就視為已經完成訂單義務,您運走之後的風險,便由大明來承擔了。
您認為這樣合理嗎?”達文西說罷,很是認真的看向張世康。
“沒問題。”張世康當即答應。
該說不說,荷蘭人做生意,比水果牙周到多了,不愧是全世界第一個搞股份製公司的國家。
見張世康答應,達文西隨即身上變戲法似的拿出幾張紙來,那是一份東印度公司製式的合同。
他又找來墨水,用鵝毛筆寫寫劃劃,隨即將合同遞給了張世康。
“三十艘蓋倫船,總造價三百萬兩,預付金三十萬兩。
具體的工期、責任劃分,都在這裏,請公爵閣下過目。”
張世康接過一看,好家夥,這跟後世的合同已經大差不差了,心裏直唿荷蘭人牛掰,果然先進。
那合同文字竟然都是雙語的,看來荷蘭人之前的確沒少跟大明的走私商人貿易。
張世康仔細看了一遍合同,沒發現有明顯的坑之後,很是利落的在兩份合同簽了字,並且蓋上了自己兵馬元帥的印信。
可到了達文西那邊,卻將兩份合同放在了一邊,並沒有立即簽字。
“公爵大人,想來您已經感受到我荷蘭國的誠意。
但我認為,我還並未感受到您的誠意。”達文西露出了奸商的笑容來。
狗日的!就知道沒憋好屁!張世康暗罵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