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康的話令大部分總兵、副將都震驚不已。
他們大多都還是頭一迴見到朝廷的這位兵馬大元帥。
剛開始,他們都覺得,大元帥真年輕。
可是現在,他們又覺得,大元帥這……這麽搞,陛下難道就不起疑嗎?
在他們的印象裏,陛下可是十分忌憚手握軍權的大臣的。
也就盧象升和孫傳庭能勉強保持冷靜,他們二人與張世康這兩年一直多有書信往來,最能知道張世康心裏的想法。
但即便如此,張世康的每次發言,還是總能撥動兩人的心弦。
若論大膽,在整個大明,都沒有比張世康更大膽的。
可是他們的陛下,好像真就吃他們的大帥這一套。
原來盧象升還擔心張世康年紀輕輕得了這麽大權力,會變得囂張跋扈,可這種事情沒有發生。
孫傳庭在此之前,也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唯恐陛下降罪,以至於接上張世康這條線之後,在信裏也多番勸過他。
讓他還是盡量循規蹈矩,言下之意就是知道陛下喜歡疑神疑鬼的脾性,擔心張世康失寵。
可是兩年多過去了,張世康很顯然沒聽他的話,但是他們的陛下也從未表露出他所擔憂的事。
之前在京畿抵禦建虜的時候,他還親口聽到張世康竟然叫陛下老哥。
自那以後,他就不再多嘴了,隻管處理好張世康交代的差事。
有了張世康,他不必再擔心朝中之事,說實話,最近兩年是他們二人最開心的時光了。
“別那麽一臉懵逼樣,隻要爾等能建立功勳,該有的賞賜都會有。
朝廷國庫裏光是現銀都有一億多兩,你們害怕朝廷沒銀子給你們發嗎?
就怕爾等貪生怕死,見了韃子也不敢拚命。”張世康嘲諷般的對眾人道。
隱忍了兩年多,不就是等著這時候的一鳴驚人嗎。
崇禎老哥最近還是聽勸的,無非是爵位罷了,朝廷給的起,反正勳貴的俸祿已經降過了。
如果再封賞幾十個世襲爵位,就能換來那些失地以及滅掉大清國,崇禎老哥不知道該多高興。
至於日後封爵太多,導致榮譽度下降的問題,張世康也不擔心。
榮譽這玩意兒,隻要有人需要,他就能整出來各種花活兒,隔壁勳宗就是個榜樣。
“末將肝腦塗地,以報陛下和大帥之恩!”
見張世康真不是開玩笑,身為武將,他們還有什麽能報答的,當然是戰意盎然啊!
“得,場麵話本帥不喜歡聽,手下見真招吧。
接下來,你們將接受盧總督、孫總督為期三天的考試,成績最優異的將被任命為各軍鎮主將。
莫想著偷奸耍滑,也莫想著賄賂誰,一旦抓到直接砍頭沒商量。”張世康隨口道。
經曆了去年的整改,如今的朝廷對貪腐是零容忍的,俸祿都已經漲過了,還搞那些,死有餘辜。
重要的軍鎮就那麽幾個,可連帶著尤世威等老將,足有二三十個。
而且畢竟張世康難得來一次邊鎮,對這些邊鎮現在的主將水平也摸不準。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考較一番,這事兒張世康數日前就給盧象升和孫傳庭交代過了。
聞聽此言,尤其是那群副總兵們以及尤世威、楊明等白身,一個個都變得格外興奮。
張世康的意思,很明顯是將原有邊鎮打亂了重來,隻要能拿出真本事來,他們或許就可以白身直任軍鎮主將了。
這次的會議開的看似潦草,但張世康本來就沒打算真的卸磨殺驢,路也都已經給他們選好了。
如果不想繼續奮鬥,安穩的退下來,京城那麽多閑宅,去京城養老也是不錯。
但若是有衝勁兒,以後有的軍功拿,爵位也不吝嗇,但有一點,你得有真本事。
盧象升和孫傳庭帶頭出去,身後一大幫子膀大腰圓的原總兵、副總兵們個個摩拳擦掌。
考試的內容非常的多,畢竟選拔的可是一軍的主帥。
單單是個人武藝上,便分出了十幾個項目,包括空手對陣、戰刀長矛等冷兵器對打、各式火銃乃至火炮的了解和運用。
當然也包括傳統的弓弩,弓弩又分為站射固定靶、騎射固定靶、騎射移動靶等等。
人數雖然隻有二三十個,但考究的內容和項目之多,卻是已經超越了武舉的範疇,畢竟武舉得中,也不過是先分配個中低級軍職,而這可是選總兵。
尤世威和尤世祿兩個親兄弟,為了角逐甚至各自把對方都揍得鼻青臉腫。
王永祚和楊明本是關係很鐵的酒友,為了爭名次也是差點打急眼,甚至有個軍將被打倒後死不認輸,肋骨都被打折了。
第一天的項目雖然不少,但全都基礎項目,張世康並不希望一上戰場總兵就帶頭衝鋒,但這是總兵一級的主將都必須精通的。
你可以不用,但是你得會,還得達到優秀的程度。
傳統科目的比拚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盧象升和孫傳庭便宣布了接下來兩日的科目。
軍規考核、戰陣應對、戰役複盤、戰略規劃,這將分為守城戰和攻城戰,以及野戰,山地戰、平原戰等等。
這些項目都是一個合格的軍鎮主將所應該具備的,但不少人都犯了難,尤其是有幾個是從底層行伍一步步升上來的將領。
他們甚至連字都不怎麽認識,讓他們打仗或者安排布防什麽的都會,可讓他們對著個沙盤用嘴來推演訴說,反倒是有點困難。
不過戰場不相信眼淚,張世康隻允許他們可以用大白話來參與考核,但仍舊不會放水。
於是乎,一群三四十甚至四五十歲的大漢,當晚都開始搜羅兵書準備挑燈夜讀了。
他們活了這麽大,估計也沒想到,日後有一天,還會再次經曆這樣嚴苛的考核。
不過即便如此,卻也沒有任何人抱怨,科舉取士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呢,而他們這次是二十多人選拔,主將名額卻有七八個。
這個比例,若是放到科舉,那些個舉人不得高興死。
三天後,全部的考核皆已完畢。
三月二十五日這天,眾人再度迴到了議事廳。
當張世康拿著一摞的成績單坐下的那一刻,大部分人都屏住了唿吸。
因為他們明白,決定他們命運的時刻,即將到來了。
……
他們大多都還是頭一迴見到朝廷的這位兵馬大元帥。
剛開始,他們都覺得,大元帥真年輕。
可是現在,他們又覺得,大元帥這……這麽搞,陛下難道就不起疑嗎?
在他們的印象裏,陛下可是十分忌憚手握軍權的大臣的。
也就盧象升和孫傳庭能勉強保持冷靜,他們二人與張世康這兩年一直多有書信往來,最能知道張世康心裏的想法。
但即便如此,張世康的每次發言,還是總能撥動兩人的心弦。
若論大膽,在整個大明,都沒有比張世康更大膽的。
可是他們的陛下,好像真就吃他們的大帥這一套。
原來盧象升還擔心張世康年紀輕輕得了這麽大權力,會變得囂張跋扈,可這種事情沒有發生。
孫傳庭在此之前,也一直都是謹小慎微,唯恐陛下降罪,以至於接上張世康這條線之後,在信裏也多番勸過他。
讓他還是盡量循規蹈矩,言下之意就是知道陛下喜歡疑神疑鬼的脾性,擔心張世康失寵。
可是兩年多過去了,張世康很顯然沒聽他的話,但是他們的陛下也從未表露出他所擔憂的事。
之前在京畿抵禦建虜的時候,他還親口聽到張世康竟然叫陛下老哥。
自那以後,他就不再多嘴了,隻管處理好張世康交代的差事。
有了張世康,他不必再擔心朝中之事,說實話,最近兩年是他們二人最開心的時光了。
“別那麽一臉懵逼樣,隻要爾等能建立功勳,該有的賞賜都會有。
朝廷國庫裏光是現銀都有一億多兩,你們害怕朝廷沒銀子給你們發嗎?
就怕爾等貪生怕死,見了韃子也不敢拚命。”張世康嘲諷般的對眾人道。
隱忍了兩年多,不就是等著這時候的一鳴驚人嗎。
崇禎老哥最近還是聽勸的,無非是爵位罷了,朝廷給的起,反正勳貴的俸祿已經降過了。
如果再封賞幾十個世襲爵位,就能換來那些失地以及滅掉大清國,崇禎老哥不知道該多高興。
至於日後封爵太多,導致榮譽度下降的問題,張世康也不擔心。
榮譽這玩意兒,隻要有人需要,他就能整出來各種花活兒,隔壁勳宗就是個榜樣。
“末將肝腦塗地,以報陛下和大帥之恩!”
見張世康真不是開玩笑,身為武將,他們還有什麽能報答的,當然是戰意盎然啊!
“得,場麵話本帥不喜歡聽,手下見真招吧。
接下來,你們將接受盧總督、孫總督為期三天的考試,成績最優異的將被任命為各軍鎮主將。
莫想著偷奸耍滑,也莫想著賄賂誰,一旦抓到直接砍頭沒商量。”張世康隨口道。
經曆了去年的整改,如今的朝廷對貪腐是零容忍的,俸祿都已經漲過了,還搞那些,死有餘辜。
重要的軍鎮就那麽幾個,可連帶著尤世威等老將,足有二三十個。
而且畢竟張世康難得來一次邊鎮,對這些邊鎮現在的主將水平也摸不準。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考較一番,這事兒張世康數日前就給盧象升和孫傳庭交代過了。
聞聽此言,尤其是那群副總兵們以及尤世威、楊明等白身,一個個都變得格外興奮。
張世康的意思,很明顯是將原有邊鎮打亂了重來,隻要能拿出真本事來,他們或許就可以白身直任軍鎮主將了。
這次的會議開的看似潦草,但張世康本來就沒打算真的卸磨殺驢,路也都已經給他們選好了。
如果不想繼續奮鬥,安穩的退下來,京城那麽多閑宅,去京城養老也是不錯。
但若是有衝勁兒,以後有的軍功拿,爵位也不吝嗇,但有一點,你得有真本事。
盧象升和孫傳庭帶頭出去,身後一大幫子膀大腰圓的原總兵、副總兵們個個摩拳擦掌。
考試的內容非常的多,畢竟選拔的可是一軍的主帥。
單單是個人武藝上,便分出了十幾個項目,包括空手對陣、戰刀長矛等冷兵器對打、各式火銃乃至火炮的了解和運用。
當然也包括傳統的弓弩,弓弩又分為站射固定靶、騎射固定靶、騎射移動靶等等。
人數雖然隻有二三十個,但考究的內容和項目之多,卻是已經超越了武舉的範疇,畢竟武舉得中,也不過是先分配個中低級軍職,而這可是選總兵。
尤世威和尤世祿兩個親兄弟,為了角逐甚至各自把對方都揍得鼻青臉腫。
王永祚和楊明本是關係很鐵的酒友,為了爭名次也是差點打急眼,甚至有個軍將被打倒後死不認輸,肋骨都被打折了。
第一天的項目雖然不少,但全都基礎項目,張世康並不希望一上戰場總兵就帶頭衝鋒,但這是總兵一級的主將都必須精通的。
你可以不用,但是你得會,還得達到優秀的程度。
傳統科目的比拚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盧象升和孫傳庭便宣布了接下來兩日的科目。
軍規考核、戰陣應對、戰役複盤、戰略規劃,這將分為守城戰和攻城戰,以及野戰,山地戰、平原戰等等。
這些項目都是一個合格的軍鎮主將所應該具備的,但不少人都犯了難,尤其是有幾個是從底層行伍一步步升上來的將領。
他們甚至連字都不怎麽認識,讓他們打仗或者安排布防什麽的都會,可讓他們對著個沙盤用嘴來推演訴說,反倒是有點困難。
不過戰場不相信眼淚,張世康隻允許他們可以用大白話來參與考核,但仍舊不會放水。
於是乎,一群三四十甚至四五十歲的大漢,當晚都開始搜羅兵書準備挑燈夜讀了。
他們活了這麽大,估計也沒想到,日後有一天,還會再次經曆這樣嚴苛的考核。
不過即便如此,卻也沒有任何人抱怨,科舉取士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呢,而他們這次是二十多人選拔,主將名額卻有七八個。
這個比例,若是放到科舉,那些個舉人不得高興死。
三天後,全部的考核皆已完畢。
三月二十五日這天,眾人再度迴到了議事廳。
當張世康拿著一摞的成績單坐下的那一刻,大部分人都屏住了唿吸。
因為他們明白,決定他們命運的時刻,即將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