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你娘的頭!”崇禎皇帝抓起一個盤子就摔向張世康。
不過他瞅準的乃是張世康身旁的空氣。
但他確實被氣到了,以至於多年都未曾爆粗口的他,竟然說了髒話。
“叫他們在外頭候著!”崇禎皇帝打發了王承恩。
外頭幾個閣臣人頭攢動,倪元璐和範景文對視一眼,都從各自的眼裏看出驚訝。
他們還是頭一迴看到天子對張世康發這麽大的火。
“是不是英國公跟你說的?肯定是了!
這個英國公,在朝堂上不做事,還膽敢蠱惑你。
朕……朕……”崇禎皇帝氣的不行,他本想直接降罪,罰俸都是輕的,但又想到那廝是張世康的爹,氣的都結巴了。
“朕這就下旨斥責他!”
說著,崇禎皇帝便走上禦案來,拿起毛筆就開始奮筆疾書,寫字的手都是抖的。
片刻之後,他就寫好了斥責的手書,並立即讓王承恩著人送去。
而後又皺眉看著被盤子砸懵了的張世康道:
“世康你給朕記住,朕非忘恩之輩,絕不會做那等鳥盡弓藏之事。
你休要再胡言亂語,朕不會讓你失望,你也不許讓朕失望!”
張世康是真的有點蒙圈,他沒想到那個詞會引起崇禎老哥那麽大的火氣。
“哦。”他十分老實的應下。
這老哥越來越反常了,今天一會兒的功夫,就發了兩次火。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呀,老娘誠不欺我,張世康心道。
幾個小黃門宮女進來,收拾了一下飯菜和被摔碎的盤子,崇禎皇帝略微整頓了一下儀容之後,才召見了殿外等候的閣臣。
乾清宮大殿西側已經擺好了長桌和椅子,眾人根據入閣的順序依次做好。
張世康見閣臣們都已入座,也站起身來走了過去。
他本就是崇禎皇帝提名的武英殿大學士,但本著資曆比較淺,年齡更是還不到其他老爺爺的一半,本想坐在最靠下的位置。
“冠軍侯,你坐這裏。”崇禎皇帝指著他旁邊的位子道。
崇禎皇帝的左下首坐著內閣首輔李邦華,李邦華的旁邊則坐著吏部尚書倪元璐、禮部尚書蔡國用。
右下首則是內閣次輔範景文,挨著他坐著的乃是刑部尚書範複粹和戶部尚書海中期。
不過崇禎皇帝發了話,範景文、範複粹、海中期三人先後站了起來,往後挪了個位子。
張世康剛才兩度把崇禎皇帝惹毛,於是也不反駁,老實的坐在了李邦華的對麵。
“先說一下去歲的支出吧。”崇禎皇帝開口道。
這時王承恩端著茶壺過來,給在場的閣臣倒茶水,內閣首輔李邦華則從身後取出一本文簿打開來。
“啟稟陛下,今年的總支出已經核對,全部折算白銀共計一千八百七十六萬三百二十兩,共計超出去歲預算八百五十餘萬兩。
超出預算的支出,一部分來自於戶部,一部分來自於工部,但此部分不過三成,其餘則皆來自於今年討伐徐弘基等江南叛軍。”
海中期和範景文則先後匯報,戶部多支出的那部分主要是稅製改製和土地改製的支出。
海中期的迴報更為詳實,包括為應對稅製改製和土地改製而新增的官員,以及改製過程中的其他損耗。
比如不少百姓雖然分配到了田畝,但卻並無糧種可用,他便上奏天子,自戶部調集糧食和糧種,此事崇禎皇帝知曉。
而工部的超支的部分,一部分來自西山大營的修繕,以及西山大營旁邊新規劃的一片工坊區,然後便是張世康加購的整整兩萬支魯密銃。
這批魯密銃如今已經趕製出了七成,這批魯密銃同樣將用於京營。
倒不是張世康不想給邊軍更換火器,實在是工部生產火銃的效率太低了,他隻是先緊著京營用。
畢竟中央軍不強而邊軍強,就是取亂之道。
解釋清楚後,禮部、吏部、刑部、兵部又各自將自己衙門今年的總支出解釋了一遍,在核對無誤後,當場便擬票,崇禎皇帝執朱筆批紅,算是揭過了此事。
而這一過程,就用去了小半個時辰,張世康很討厭開這種一堆數字的無聊會議,剛想打個哈欠,扭頭一看崇禎老哥在瞪著他,便又忍住了。
“陛下,今歲田稅,夏稅和秋稅大小麥米六十二萬石、麥荍十八萬石、農桑並絲折米二十六萬石,與前年均有大幅度下滑。
以上本色折銀三百八十萬四千二百四十六兩,折色一百九十六萬兩千六百三兩,合計五百七十六萬六千八百四十九兩。
實際輸入京城太倉者三百六十二萬。
去年同期的數額為一千五百六十九萬八千一百三十兩。
之所以驟降,主要是因為今歲的土地改製耽誤了農時,而江南又在逆賊徐弘基、張慎言、錢謙益等人的帶領下謀反,漕運被斷。”
戶部尚書海中期奏報。
所謂本色便是實物稅,折色便是實物折算銀兩、鈔或者銅錢。
大明重農抑商,長期以來都是一個以農業稅為主的國家,但大明的年入一直都是呈下滑趨勢的。
大明歲入最高的時期,當屬萬曆六年,當時張居正的一係列改革初見成效,當年歲入折合銀兩達到了三千九百多萬兩。
但曇花一現的改革,終究在張居正死後全部被推翻,自那時起,大明的歲入便急轉直下。
崇禎元年的時候,還有能收到本色折色將近兩千萬兩,而去年則隻剩下一千五百多萬兩。
若不是有張世康在四處救火,再過幾年流寇鬧的更兇的時候,大明一年的歲入隻剩下區區四百多萬兩。
張世康聽到這裏皺了皺眉頭。
“海閣老,我有個問題。
今年的田稅不多確實可以理解,但五百七十六萬的總額,為何實際運輸到京城的,就隻有三百六十萬兩?
其餘的銀子都哪兒去了?”
他剛才就有疑惑了,隻是不想打斷海中期的話。
他本來想著可能是因為江南造反,漕運中斷導致,可若真是這個原因,陸路也勉強可以走的嘛。
而這事兒海中期壓根就沒說。
……
不過他瞅準的乃是張世康身旁的空氣。
但他確實被氣到了,以至於多年都未曾爆粗口的他,竟然說了髒話。
“叫他們在外頭候著!”崇禎皇帝打發了王承恩。
外頭幾個閣臣人頭攢動,倪元璐和範景文對視一眼,都從各自的眼裏看出驚訝。
他們還是頭一迴看到天子對張世康發這麽大的火。
“是不是英國公跟你說的?肯定是了!
這個英國公,在朝堂上不做事,還膽敢蠱惑你。
朕……朕……”崇禎皇帝氣的不行,他本想直接降罪,罰俸都是輕的,但又想到那廝是張世康的爹,氣的都結巴了。
“朕這就下旨斥責他!”
說著,崇禎皇帝便走上禦案來,拿起毛筆就開始奮筆疾書,寫字的手都是抖的。
片刻之後,他就寫好了斥責的手書,並立即讓王承恩著人送去。
而後又皺眉看著被盤子砸懵了的張世康道:
“世康你給朕記住,朕非忘恩之輩,絕不會做那等鳥盡弓藏之事。
你休要再胡言亂語,朕不會讓你失望,你也不許讓朕失望!”
張世康是真的有點蒙圈,他沒想到那個詞會引起崇禎老哥那麽大的火氣。
“哦。”他十分老實的應下。
這老哥越來越反常了,今天一會兒的功夫,就發了兩次火。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呀,老娘誠不欺我,張世康心道。
幾個小黃門宮女進來,收拾了一下飯菜和被摔碎的盤子,崇禎皇帝略微整頓了一下儀容之後,才召見了殿外等候的閣臣。
乾清宮大殿西側已經擺好了長桌和椅子,眾人根據入閣的順序依次做好。
張世康見閣臣們都已入座,也站起身來走了過去。
他本就是崇禎皇帝提名的武英殿大學士,但本著資曆比較淺,年齡更是還不到其他老爺爺的一半,本想坐在最靠下的位置。
“冠軍侯,你坐這裏。”崇禎皇帝指著他旁邊的位子道。
崇禎皇帝的左下首坐著內閣首輔李邦華,李邦華的旁邊則坐著吏部尚書倪元璐、禮部尚書蔡國用。
右下首則是內閣次輔範景文,挨著他坐著的乃是刑部尚書範複粹和戶部尚書海中期。
不過崇禎皇帝發了話,範景文、範複粹、海中期三人先後站了起來,往後挪了個位子。
張世康剛才兩度把崇禎皇帝惹毛,於是也不反駁,老實的坐在了李邦華的對麵。
“先說一下去歲的支出吧。”崇禎皇帝開口道。
這時王承恩端著茶壺過來,給在場的閣臣倒茶水,內閣首輔李邦華則從身後取出一本文簿打開來。
“啟稟陛下,今年的總支出已經核對,全部折算白銀共計一千八百七十六萬三百二十兩,共計超出去歲預算八百五十餘萬兩。
超出預算的支出,一部分來自於戶部,一部分來自於工部,但此部分不過三成,其餘則皆來自於今年討伐徐弘基等江南叛軍。”
海中期和範景文則先後匯報,戶部多支出的那部分主要是稅製改製和土地改製的支出。
海中期的迴報更為詳實,包括為應對稅製改製和土地改製而新增的官員,以及改製過程中的其他損耗。
比如不少百姓雖然分配到了田畝,但卻並無糧種可用,他便上奏天子,自戶部調集糧食和糧種,此事崇禎皇帝知曉。
而工部的超支的部分,一部分來自西山大營的修繕,以及西山大營旁邊新規劃的一片工坊區,然後便是張世康加購的整整兩萬支魯密銃。
這批魯密銃如今已經趕製出了七成,這批魯密銃同樣將用於京營。
倒不是張世康不想給邊軍更換火器,實在是工部生產火銃的效率太低了,他隻是先緊著京營用。
畢竟中央軍不強而邊軍強,就是取亂之道。
解釋清楚後,禮部、吏部、刑部、兵部又各自將自己衙門今年的總支出解釋了一遍,在核對無誤後,當場便擬票,崇禎皇帝執朱筆批紅,算是揭過了此事。
而這一過程,就用去了小半個時辰,張世康很討厭開這種一堆數字的無聊會議,剛想打個哈欠,扭頭一看崇禎老哥在瞪著他,便又忍住了。
“陛下,今歲田稅,夏稅和秋稅大小麥米六十二萬石、麥荍十八萬石、農桑並絲折米二十六萬石,與前年均有大幅度下滑。
以上本色折銀三百八十萬四千二百四十六兩,折色一百九十六萬兩千六百三兩,合計五百七十六萬六千八百四十九兩。
實際輸入京城太倉者三百六十二萬。
去年同期的數額為一千五百六十九萬八千一百三十兩。
之所以驟降,主要是因為今歲的土地改製耽誤了農時,而江南又在逆賊徐弘基、張慎言、錢謙益等人的帶領下謀反,漕運被斷。”
戶部尚書海中期奏報。
所謂本色便是實物稅,折色便是實物折算銀兩、鈔或者銅錢。
大明重農抑商,長期以來都是一個以農業稅為主的國家,但大明的年入一直都是呈下滑趨勢的。
大明歲入最高的時期,當屬萬曆六年,當時張居正的一係列改革初見成效,當年歲入折合銀兩達到了三千九百多萬兩。
但曇花一現的改革,終究在張居正死後全部被推翻,自那時起,大明的歲入便急轉直下。
崇禎元年的時候,還有能收到本色折色將近兩千萬兩,而去年則隻剩下一千五百多萬兩。
若不是有張世康在四處救火,再過幾年流寇鬧的更兇的時候,大明一年的歲入隻剩下區區四百多萬兩。
張世康聽到這裏皺了皺眉頭。
“海閣老,我有個問題。
今年的田稅不多確實可以理解,但五百七十六萬的總額,為何實際運輸到京城的,就隻有三百六十萬兩?
其餘的銀子都哪兒去了?”
他剛才就有疑惑了,隻是不想打斷海中期的話。
他本來想著可能是因為江南造反,漕運中斷導致,可若真是這個原因,陸路也勉強可以走的嘛。
而這事兒海中期壓根就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