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讀張世康寫的奏報時,王承恩就在邊上。
盧象升戰敗的事,不僅以楊嗣昌為首的一方上奏疏彈劾,內閣首輔劉宇亮等東林黨人也彈劾,崇禎皇帝幾乎都要下旨賜死盧象升了。
但看了張世康的信後,終究是改了主意,王承恩心裏清楚,皇爺大抵上是看不上盧象升的,隻是不想令在外征戰又立大功的張世康失望罷了。
“那是,盧大人呐,本提督可是絞盡腦汁說了不少好話,筆杆子都快咬爛了呢!
這頓酒你可必須請!”張世康樂嗬嗬的道。
王承恩撇了撇嘴,張公子真是張口就來,還絞盡腦汁說了不少好話,皇爺可是讓他看了信的,關於盧象升的就一句話。
‘盧象升得留下,否則臣也不幹了。’
這種無賴言辭若是旁人,早被皇爺砍了七八次了,可奈何皇爺似乎就怕這個。
虎大威、楊國柱等邊軍將士又看向張世康,這下他們眼中就不僅是羨慕了,還帶著某種感激。
他們可以不管這位年輕提督多麽不靠譜,但救了他們的性命,又保下盧總督的恩情卻是不假的。
盧象升鄭重的拱了拱手又要向張世康躬身行禮,卻被張世康用手阻止,他笑道:
“開玩笑呢!些許小事,何足掛齒,盧大人你可是本提督的偶像,萬不可再如此了。”
不論是年紀、學識還是品格,張世康在盧象升麵前都自愧不如,他救盧象升雖然也有看不慣那群人的原因在裏頭。
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盧象升是真能打呀。
倘若大明九邊都是盧象升這等的猛人,哪裏還用得著他餐風露宿在外吃土,早就迴國公府吃肉喝酒天天享福了。
“張大人,何為偶像?”虎大威人如其名,生的跟孫維藩有一拚,是個糙漢子,但卻不懂就問。
“就是榜樣,對,盧總督是本提督的榜樣呀!”張世康隨口胡咧咧,說完又環視周圍的邊軍將士們:
“本官曉得你們羨慕京營的賞賜,但光是羨慕是沒用的,戰功都是自己用命掙的。
不過,陛下之所以如此封賞,其實也是用心良苦,陛下他老人家是想用實際行動,叫爾等知曉,陛下已經不是之前的陛下。
數月前,陛下就曾當著滿朝勳戚的麵說過,將放開封爵之限,隻要你們敢拚命,隻要你們能打勝仗,每個人都有可能封爵!
京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張世康話說的漂亮,不少士兵都為此歡欣鼓舞,不過虎大威等邊軍將領卻好像不大認同。
他們仍然堅定的認為,這跟運氣沒關係,就是因為京營提督是你張世康。
說完這些,張世康衝周圍將士拱了拱手離開了軍營。
今日是個好日子,畢竟成了伯爵,張世康也不可能真讓並不富裕的盧象升請客,便隨手從崇禎老哥賞賜他的三百兩金子裏抓了幾塊。
他打算今天吃頓好的,說起來他這公子哥當的,竟然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館子了。
“盧大人,陛下還有口諭,命宣大諸部受京營提督節製,直至將建奴徹底擊潰。”路上,王承恩小聲對盧象升道。
楊嗣昌參與彈劾盧象升,必然是不希望盧象升好,崇禎皇帝心裏清楚,既然決定替張世康這小子保下這盧象升,自然好人做到底。
可誰知道張世康卻道:
“盧大人別聽他的,陛下又不知兵,你我兩部兵馬在一起時,京營當受你調遣才是。”
“怎能如此?此乃陛下旨意,張大人當慎言!”盧象升聞言趕緊推辭,宮裏的人還在身邊,這張提督真是,明著抗旨,你有聖眷,他可沒有。
他知道張世康沒有開玩笑,也很感激這份信任,但他畢竟是戴罪之身。
張世康嘿嘿笑著不甚在意,虎大威和楊國柱跟在盧象升身後滿臉疑惑,他們隻聽說軍將挖空心思想掌握更多權力的,從沒見過主動讓出軍權的。
就這一點,就比那個貪權又狠毒的楊閣部好太多,不,楊閣部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這位年輕的提督大人,真乃……奇人也。
念及此,虎大威與楊國柱對視一眼,悄摸的扯了扯盧象升的衣袖,似乎是有什麽話要對他說。
盧象升皺了皺眉頭,停下了腳步。
虎大威黑臉笑笑,看了一眼走在前頭的張世康道:
“盧大人,這張提督是個妙人呀,竟如此得天子寵溺,倘有張提督幫我等,日後那楊閣部定然不敢再隨意給我等穿小鞋。”
“是呀盧大人,我瞅這位小張大人對您可是信任有加,不若……”
二人意思很明白,他們知道盧象升忠君為國,但這次的戰敗說明了什麽,光是忠君為國沒有用,想忠君為國,還是得朝中有人。
說完了這話,虎大威二人都不敢再多言,他們當然了解盧象升的脾氣,那些人又不是沒對盧象升拋過橄欖枝,若是想結黨早便結了,可二人還是想嚐試一下。
若是往常,盧象升早就對他們破口怒斥了,但這次盧向升卻很平靜。
“張大人前些天就說過,我等以後,隻管上陣殺敵,再不必擔憂他人背後使壞。
爾等莫看張大人年紀輕,此子說話雖魯莽,然在大事上卻從不犯渾。
我想,陛下也是因此,才如此器重張大人。”
盧象升說罷便不再理會兩個部下,他並不認為這是結黨或者投靠,他們二人隻不過是奔著同一個偉大的目的——中興大明。
如果非要有個稱唿,按照張世康的話講,他們就是同誌了。
同誌,同誌,同樣的誌向,張大人確實是個妙人啊,竟然能隨口想出這個詞。
虎大威和楊國柱聞言樂的嘴都裂到了後腦勺,他們才不會理解什麽叫同誌,他們隻知道自己以後也是有靠山的人了。
怪不得張大人喝酒都要帶上他們,原來已經將他們當作自己人了,嘿嘿。
張世康將酒宴定在趙縣最好的酒樓春風樓裏,雖然是趙縣最好,但其實跟京城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就連周扒皮的陳家酒樓都不如。
說起這陳家酒樓,自打被他將掌櫃、大廚打包帶走之後,聽說周扒皮當場氣暈。
後來據說又去找崇禎老哥評理,最終卻不了了之,周扒皮氣急之下竟然一把火將那酒樓給燒了。
這還不是最騷的,他老爹給他的信裏說,這廝燒了酒樓後又後悔又心疼,臥病在床半個月,可惜還是沒死成。
味道雖然不如京城,但也比軍營裏好太多,招唿眾人動筷子後,張世康也不客氣,當即大吃起來。
他吃了個雞腿兒,又夾紅燒肉,表情倒是不著急,但也不說話,隻是示意眾人吃。
王承恩倒是笑笑,偶爾夾一筷子,盧象升則靜靜的坐著,偶爾喝口茶水。
虎大威和楊國柱就沒那麽淡定了,桌上的美味早已調動他們的味蕾,可卻隻是像個書生一樣,小心的夾菜,偶爾吃上一口,還不敢一次夾的太多。
他們是粗人,他們自己也知道,但卻怕別人知道,尤其是他們的大靠山張世康。
京營的孫維藩也在,不過這廝卻不客氣,張世康嘎嘎亂吃,他亂吃嘎嘎,反正各吃各的,先吃飽了再說。
這是京營的傳統。
嗝~
差不多一刻鍾後,張世康打了個飽嗝。
“我說你們二位,在我這兒裝什麽秀才,再不吃可就都便宜了懷寧侯了,莫客氣,本提督最討厭客氣。”
張世康擦了擦嘴調侃虎大威兩人道。
兩人露出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大靠山都發話了還有什麽可講究的,隨即與孫維藩開始了戰鬥。
張世康吃飽了飯,隨即便談起了正事兒。
“王公公,賞銀和撫恤銀決不能馬虎,陛下究竟怎麽說的?”
……
盧象升戰敗的事,不僅以楊嗣昌為首的一方上奏疏彈劾,內閣首輔劉宇亮等東林黨人也彈劾,崇禎皇帝幾乎都要下旨賜死盧象升了。
但看了張世康的信後,終究是改了主意,王承恩心裏清楚,皇爺大抵上是看不上盧象升的,隻是不想令在外征戰又立大功的張世康失望罷了。
“那是,盧大人呐,本提督可是絞盡腦汁說了不少好話,筆杆子都快咬爛了呢!
這頓酒你可必須請!”張世康樂嗬嗬的道。
王承恩撇了撇嘴,張公子真是張口就來,還絞盡腦汁說了不少好話,皇爺可是讓他看了信的,關於盧象升的就一句話。
‘盧象升得留下,否則臣也不幹了。’
這種無賴言辭若是旁人,早被皇爺砍了七八次了,可奈何皇爺似乎就怕這個。
虎大威、楊國柱等邊軍將士又看向張世康,這下他們眼中就不僅是羨慕了,還帶著某種感激。
他們可以不管這位年輕提督多麽不靠譜,但救了他們的性命,又保下盧總督的恩情卻是不假的。
盧象升鄭重的拱了拱手又要向張世康躬身行禮,卻被張世康用手阻止,他笑道:
“開玩笑呢!些許小事,何足掛齒,盧大人你可是本提督的偶像,萬不可再如此了。”
不論是年紀、學識還是品格,張世康在盧象升麵前都自愧不如,他救盧象升雖然也有看不慣那群人的原因在裏頭。
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盧象升是真能打呀。
倘若大明九邊都是盧象升這等的猛人,哪裏還用得著他餐風露宿在外吃土,早就迴國公府吃肉喝酒天天享福了。
“張大人,何為偶像?”虎大威人如其名,生的跟孫維藩有一拚,是個糙漢子,但卻不懂就問。
“就是榜樣,對,盧總督是本提督的榜樣呀!”張世康隨口胡咧咧,說完又環視周圍的邊軍將士們:
“本官曉得你們羨慕京營的賞賜,但光是羨慕是沒用的,戰功都是自己用命掙的。
不過,陛下之所以如此封賞,其實也是用心良苦,陛下他老人家是想用實際行動,叫爾等知曉,陛下已經不是之前的陛下。
數月前,陛下就曾當著滿朝勳戚的麵說過,將放開封爵之限,隻要你們敢拚命,隻要你們能打勝仗,每個人都有可能封爵!
京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張世康話說的漂亮,不少士兵都為此歡欣鼓舞,不過虎大威等邊軍將領卻好像不大認同。
他們仍然堅定的認為,這跟運氣沒關係,就是因為京營提督是你張世康。
說完這些,張世康衝周圍將士拱了拱手離開了軍營。
今日是個好日子,畢竟成了伯爵,張世康也不可能真讓並不富裕的盧象升請客,便隨手從崇禎老哥賞賜他的三百兩金子裏抓了幾塊。
他打算今天吃頓好的,說起來他這公子哥當的,竟然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館子了。
“盧大人,陛下還有口諭,命宣大諸部受京營提督節製,直至將建奴徹底擊潰。”路上,王承恩小聲對盧象升道。
楊嗣昌參與彈劾盧象升,必然是不希望盧象升好,崇禎皇帝心裏清楚,既然決定替張世康這小子保下這盧象升,自然好人做到底。
可誰知道張世康卻道:
“盧大人別聽他的,陛下又不知兵,你我兩部兵馬在一起時,京營當受你調遣才是。”
“怎能如此?此乃陛下旨意,張大人當慎言!”盧象升聞言趕緊推辭,宮裏的人還在身邊,這張提督真是,明著抗旨,你有聖眷,他可沒有。
他知道張世康沒有開玩笑,也很感激這份信任,但他畢竟是戴罪之身。
張世康嘿嘿笑著不甚在意,虎大威和楊國柱跟在盧象升身後滿臉疑惑,他們隻聽說軍將挖空心思想掌握更多權力的,從沒見過主動讓出軍權的。
就這一點,就比那個貪權又狠毒的楊閣部好太多,不,楊閣部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這位年輕的提督大人,真乃……奇人也。
念及此,虎大威與楊國柱對視一眼,悄摸的扯了扯盧象升的衣袖,似乎是有什麽話要對他說。
盧象升皺了皺眉頭,停下了腳步。
虎大威黑臉笑笑,看了一眼走在前頭的張世康道:
“盧大人,這張提督是個妙人呀,竟如此得天子寵溺,倘有張提督幫我等,日後那楊閣部定然不敢再隨意給我等穿小鞋。”
“是呀盧大人,我瞅這位小張大人對您可是信任有加,不若……”
二人意思很明白,他們知道盧象升忠君為國,但這次的戰敗說明了什麽,光是忠君為國沒有用,想忠君為國,還是得朝中有人。
說完了這話,虎大威二人都不敢再多言,他們當然了解盧象升的脾氣,那些人又不是沒對盧象升拋過橄欖枝,若是想結黨早便結了,可二人還是想嚐試一下。
若是往常,盧象升早就對他們破口怒斥了,但這次盧向升卻很平靜。
“張大人前些天就說過,我等以後,隻管上陣殺敵,再不必擔憂他人背後使壞。
爾等莫看張大人年紀輕,此子說話雖魯莽,然在大事上卻從不犯渾。
我想,陛下也是因此,才如此器重張大人。”
盧象升說罷便不再理會兩個部下,他並不認為這是結黨或者投靠,他們二人隻不過是奔著同一個偉大的目的——中興大明。
如果非要有個稱唿,按照張世康的話講,他們就是同誌了。
同誌,同誌,同樣的誌向,張大人確實是個妙人啊,竟然能隨口想出這個詞。
虎大威和楊國柱聞言樂的嘴都裂到了後腦勺,他們才不會理解什麽叫同誌,他們隻知道自己以後也是有靠山的人了。
怪不得張大人喝酒都要帶上他們,原來已經將他們當作自己人了,嘿嘿。
張世康將酒宴定在趙縣最好的酒樓春風樓裏,雖然是趙縣最好,但其實跟京城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就連周扒皮的陳家酒樓都不如。
說起這陳家酒樓,自打被他將掌櫃、大廚打包帶走之後,聽說周扒皮當場氣暈。
後來據說又去找崇禎老哥評理,最終卻不了了之,周扒皮氣急之下竟然一把火將那酒樓給燒了。
這還不是最騷的,他老爹給他的信裏說,這廝燒了酒樓後又後悔又心疼,臥病在床半個月,可惜還是沒死成。
味道雖然不如京城,但也比軍營裏好太多,招唿眾人動筷子後,張世康也不客氣,當即大吃起來。
他吃了個雞腿兒,又夾紅燒肉,表情倒是不著急,但也不說話,隻是示意眾人吃。
王承恩倒是笑笑,偶爾夾一筷子,盧象升則靜靜的坐著,偶爾喝口茶水。
虎大威和楊國柱就沒那麽淡定了,桌上的美味早已調動他們的味蕾,可卻隻是像個書生一樣,小心的夾菜,偶爾吃上一口,還不敢一次夾的太多。
他們是粗人,他們自己也知道,但卻怕別人知道,尤其是他們的大靠山張世康。
京營的孫維藩也在,不過這廝卻不客氣,張世康嘎嘎亂吃,他亂吃嘎嘎,反正各吃各的,先吃飽了再說。
這是京營的傳統。
嗝~
差不多一刻鍾後,張世康打了個飽嗝。
“我說你們二位,在我這兒裝什麽秀才,再不吃可就都便宜了懷寧侯了,莫客氣,本提督最討厭客氣。”
張世康擦了擦嘴調侃虎大威兩人道。
兩人露出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大靠山都發話了還有什麽可講究的,隨即與孫維藩開始了戰鬥。
張世康吃飽了飯,隨即便談起了正事兒。
“王公公,賞銀和撫恤銀決不能馬虎,陛下究竟怎麽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