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年,惠妃總算等到了合適的時機再次在皇帝麵前提到了禁止纏足的事兒,皇帝看著跪在自己麵前隻留下一個梳著小兩把頭的腦袋,心裏不禁湧起了別樣的情緒。
他沒想到這件事情讓惠妃惦記了好幾年都沒放棄,又想起惠妃時不時送錢出宮,讓宮外那些到了年紀放出宮的宮女幫忙采買物資,送去慈幼局之類的地方,還由定親王福晉牽頭,搞了幾個所謂的互助會,主旨就在於幫襯那些一時生活困難的女人連帶孩子。
良久,皇帝起身將惠妃扶起來,歎了一口氣,這才說道:“眉兒,你該知道這樣一道聖旨頒發天下之後,會有什麽後果。”
大清自從入關之後,文字獄一直綿延不絕,為的就是控製輿論和民智,方便朝廷統治。先帝更是多次親下江南,為的就是安撫江南百姓和讀書人,收買人心,可效果也就那樣兒。
皇帝心有戚戚,他之前強力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之事,已經將整個國家上層都得罪了個遍,如今若是再頒布一道家中有纏足之人便不能科舉入仕的旨意,恐怕就到了人心向背之時啊。
然而這一次惠妃的準備十分充分,她先拿出了一份從太醫院裏求證過的結果來。
皇帝接過來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抬頭問道:“眉兒,這上麵的記錄可有證據?”
惠妃答道:“臣妾身在後宮,能接觸的大夫都是太醫院的太醫和醫工們,這份記錄是臣妾花了銀子又給家裏傳了信,從民間得到的消息,拿到手之後,才拿去太醫院裏求證過,擅長骨科和婦人科的太醫和醫工一致認為這消息是真實的。”
皇帝沉吟片刻,揚聲讓蘇培盛去把太醫院裏當值的骨科和婦人科太醫和醫工們都叫去乾清宮候著,自己則迴頭看著惠妃,而惠妃繼續說道:“臣妾遍翻古籍,發現這纏足一事起源於晚唐時候。那時晚唐宮中曾有一個叫窅娘的舞姬,據說她與李煜的大周後交情不淺,二人常常比試舞樂。”
“後來有人發現窅娘的一雙玉足比常人的要小要軟,多番打聽之後,才知道窅娘自小就給雙足浸泡一種藥水,這藥水能讓雙腳骨質變軟,她再輔以纏足之法,就能讓雙腳長得比常人要小。”
“再後來昏君蕭寶卷喜歡一種步步生蓮的把戲,據傳就是有人學了窅娘的法子纏足,又在鞋子底部安裝了一種機關,往裏頭放些各色香粉,走起路來,自然能通過鞋底的花紋,留下各種精美又香氣四溢的圖案。”
“到了宋時,南宋晚期文人們對仕途和國家前途的憂憤無法發泄,所以變本加厲地折騰女子的雙腳,仿佛這般作為之後,就能顯得一事無成的他們不是廢物了一般。”
“等到了前朝大明,文人的地位越發高漲,社會風氣也完全固執地不給女人留條活路,如今那些江南之地的文人們大肆吹捧一雙小腳,甚至還有諸多惡心的詩文和調笑之言。”
“臣妾生在大清,又是大清的嬪妃,但也懂每一個前朝之所以滅亡,大多都是因為前朝無道,將百姓置於死地,而百姓難以忍受,所以幹脆揭竿而起。”
“文人無恥,自己貪圖大清的權勢和富貴,卻變本加厲地將諸多迫害加諸女子之身,一邊迫害女子,一邊卻又將女子抬出來展示他們的清白和決心洋洋得意,此舉實在是太過卑鄙無恥,臣妾竟無言以對!”
這番話聽得皇帝心裏暗暗高興,他自己也看那幫文人不爽得很,動不動就那什麽祖製,那什麽大義來阻撓他的行事,他真是煩透了那幫子人,所以先帝要下江南,他偏偏不去,可不僅僅是因為國庫空虛。
沒看如今國庫豐盈,他依舊沒有下江南的意圖嗎?
惠妃悄悄抬眼看了看皇帝的臉色,發現他嘴角微微翹起,頓時明白自己撓到了他的點子上,心裏一橫,幹脆咬牙繼續說道:“以臣妾淺薄的見識,如今的文人已經忘了祖宗,儒家典籍被他們一代代修改、刪減、錯誤解讀,已經有了貽害千年的苗頭,臣妾在閨中之時並未真正研讀四書五經,可如今再看,卻發現結合《春秋》等書去理解《論語》之時,竟然得出了跟如今許多注釋不同的結論。”
“索性臣妾隻是區區後妃,讀書也不過是個消遣,可若是外麵那些個讀書人,一開始思想就歪了,那可真就不得了了呀。”
皇帝似笑非笑地看著惠妃,看得惠妃如坐針氈,後背都發了一身冷汗,這才突然笑道:“好一個惠妃,果真聰慧,讓朕刮目相看啊!”
此刻已經容不得惠妃退縮,她硬著頭皮再次起身跪下,伏地哭訴道:“皇上,臣妾不懂,難道這天底下的女子算不得皇上的子民嗎?女子的地位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低微,為何身為女子便要受這諸多苦楚?”
屋裏立著伺候的兩個宮女也隨著惠妃的動作伏地,聽著惠妃的哭訴也不禁悲從中來,隻是礙於規矩,她們連流淚都不敢,更加不敢哭出聲來。
沒有人比皇帝更加明白這其中的門道,不過是男子在不斷擠兌女子的生存空間,從而方便占據女子那部分社會資源,甚至為了方便行事,諸多女子淪為男人手中的砝碼,女子便連人都算不得了。
可惠妃有句話說的很多,他是皇帝,是這天下萬民的君父,他的臣民,自然也包括女子。
皇帝沉默著迴到了乾清宮,這裏已經有不少太醫在候著了。
皇帝將從惠妃那裏拿到的記錄再傳給他們看,仔細問詢其中的道理。
有一個年輕一點的接骨科太醫壯著膽子站出來迴稟道:“皇上,微臣擅長接骨科,家中正好有纏裹足的長姐,以及正準備纏足的幼妹,所以微臣對纏足一事有過親眼觀察的機會。”
“人在幼年時候骨頭發育不全,這就是民間所說小孩兒骨頭軟的緣故。”
“女子纏足通常選擇七歲以下的幼童,為的就是趁著骨頭軟又年紀小的時候,就將骨頭塑形,等女子長大了,骨頭就順著纏足的形狀長了。”
“可微臣發現纏足的婦人生產之時往往比沒有纏足的婦人危險百倍,微臣家中長姐便是因此斷了生育的可能,所以微臣一直反對給家中幼妹繼續纏足,卻反抗不得父母,隻能眼睜睜看著幼妹一雙小腳生生被折斷啊!”
他沒想到這件事情讓惠妃惦記了好幾年都沒放棄,又想起惠妃時不時送錢出宮,讓宮外那些到了年紀放出宮的宮女幫忙采買物資,送去慈幼局之類的地方,還由定親王福晉牽頭,搞了幾個所謂的互助會,主旨就在於幫襯那些一時生活困難的女人連帶孩子。
良久,皇帝起身將惠妃扶起來,歎了一口氣,這才說道:“眉兒,你該知道這樣一道聖旨頒發天下之後,會有什麽後果。”
大清自從入關之後,文字獄一直綿延不絕,為的就是控製輿論和民智,方便朝廷統治。先帝更是多次親下江南,為的就是安撫江南百姓和讀書人,收買人心,可效果也就那樣兒。
皇帝心有戚戚,他之前強力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之事,已經將整個國家上層都得罪了個遍,如今若是再頒布一道家中有纏足之人便不能科舉入仕的旨意,恐怕就到了人心向背之時啊。
然而這一次惠妃的準備十分充分,她先拿出了一份從太醫院裏求證過的結果來。
皇帝接過來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抬頭問道:“眉兒,這上麵的記錄可有證據?”
惠妃答道:“臣妾身在後宮,能接觸的大夫都是太醫院的太醫和醫工們,這份記錄是臣妾花了銀子又給家裏傳了信,從民間得到的消息,拿到手之後,才拿去太醫院裏求證過,擅長骨科和婦人科的太醫和醫工一致認為這消息是真實的。”
皇帝沉吟片刻,揚聲讓蘇培盛去把太醫院裏當值的骨科和婦人科太醫和醫工們都叫去乾清宮候著,自己則迴頭看著惠妃,而惠妃繼續說道:“臣妾遍翻古籍,發現這纏足一事起源於晚唐時候。那時晚唐宮中曾有一個叫窅娘的舞姬,據說她與李煜的大周後交情不淺,二人常常比試舞樂。”
“後來有人發現窅娘的一雙玉足比常人的要小要軟,多番打聽之後,才知道窅娘自小就給雙足浸泡一種藥水,這藥水能讓雙腳骨質變軟,她再輔以纏足之法,就能讓雙腳長得比常人要小。”
“再後來昏君蕭寶卷喜歡一種步步生蓮的把戲,據傳就是有人學了窅娘的法子纏足,又在鞋子底部安裝了一種機關,往裏頭放些各色香粉,走起路來,自然能通過鞋底的花紋,留下各種精美又香氣四溢的圖案。”
“到了宋時,南宋晚期文人們對仕途和國家前途的憂憤無法發泄,所以變本加厲地折騰女子的雙腳,仿佛這般作為之後,就能顯得一事無成的他們不是廢物了一般。”
“等到了前朝大明,文人的地位越發高漲,社會風氣也完全固執地不給女人留條活路,如今那些江南之地的文人們大肆吹捧一雙小腳,甚至還有諸多惡心的詩文和調笑之言。”
“臣妾生在大清,又是大清的嬪妃,但也懂每一個前朝之所以滅亡,大多都是因為前朝無道,將百姓置於死地,而百姓難以忍受,所以幹脆揭竿而起。”
“文人無恥,自己貪圖大清的權勢和富貴,卻變本加厲地將諸多迫害加諸女子之身,一邊迫害女子,一邊卻又將女子抬出來展示他們的清白和決心洋洋得意,此舉實在是太過卑鄙無恥,臣妾竟無言以對!”
這番話聽得皇帝心裏暗暗高興,他自己也看那幫文人不爽得很,動不動就那什麽祖製,那什麽大義來阻撓他的行事,他真是煩透了那幫子人,所以先帝要下江南,他偏偏不去,可不僅僅是因為國庫空虛。
沒看如今國庫豐盈,他依舊沒有下江南的意圖嗎?
惠妃悄悄抬眼看了看皇帝的臉色,發現他嘴角微微翹起,頓時明白自己撓到了他的點子上,心裏一橫,幹脆咬牙繼續說道:“以臣妾淺薄的見識,如今的文人已經忘了祖宗,儒家典籍被他們一代代修改、刪減、錯誤解讀,已經有了貽害千年的苗頭,臣妾在閨中之時並未真正研讀四書五經,可如今再看,卻發現結合《春秋》等書去理解《論語》之時,竟然得出了跟如今許多注釋不同的結論。”
“索性臣妾隻是區區後妃,讀書也不過是個消遣,可若是外麵那些個讀書人,一開始思想就歪了,那可真就不得了了呀。”
皇帝似笑非笑地看著惠妃,看得惠妃如坐針氈,後背都發了一身冷汗,這才突然笑道:“好一個惠妃,果真聰慧,讓朕刮目相看啊!”
此刻已經容不得惠妃退縮,她硬著頭皮再次起身跪下,伏地哭訴道:“皇上,臣妾不懂,難道這天底下的女子算不得皇上的子民嗎?女子的地位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低微,為何身為女子便要受這諸多苦楚?”
屋裏立著伺候的兩個宮女也隨著惠妃的動作伏地,聽著惠妃的哭訴也不禁悲從中來,隻是礙於規矩,她們連流淚都不敢,更加不敢哭出聲來。
沒有人比皇帝更加明白這其中的門道,不過是男子在不斷擠兌女子的生存空間,從而方便占據女子那部分社會資源,甚至為了方便行事,諸多女子淪為男人手中的砝碼,女子便連人都算不得了。
可惠妃有句話說的很多,他是皇帝,是這天下萬民的君父,他的臣民,自然也包括女子。
皇帝沉默著迴到了乾清宮,這裏已經有不少太醫在候著了。
皇帝將從惠妃那裏拿到的記錄再傳給他們看,仔細問詢其中的道理。
有一個年輕一點的接骨科太醫壯著膽子站出來迴稟道:“皇上,微臣擅長接骨科,家中正好有纏裹足的長姐,以及正準備纏足的幼妹,所以微臣對纏足一事有過親眼觀察的機會。”
“人在幼年時候骨頭發育不全,這就是民間所說小孩兒骨頭軟的緣故。”
“女子纏足通常選擇七歲以下的幼童,為的就是趁著骨頭軟又年紀小的時候,就將骨頭塑形,等女子長大了,骨頭就順著纏足的形狀長了。”
“可微臣發現纏足的婦人生產之時往往比沒有纏足的婦人危險百倍,微臣家中長姐便是因此斷了生育的可能,所以微臣一直反對給家中幼妹繼續纏足,卻反抗不得父母,隻能眼睜睜看著幼妹一雙小腳生生被折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