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策…


    徐伯清瞥了他一眼,說道:施行以工代賑製度,可大幅縮減朝廷的錢財開支。


    以工代賑?


    戶部尚書聞言微微一愣。


    朝會中不僅是他,其他的朝臣同樣有些眉頭緊鎖的思量著這以工代賑的深意。


    文官行列為首的張鬆與身旁兩人對視一眼,出列後問道:敢問徐督主,你所說的以工代賑具體如何施展?


    以務工代替賑濟。


    徐伯清解釋道:大災之後,定有諸多食不果腹的災民,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無外乎就是填飽肚子。


    調糧賑災,讓受賑濟的災民參加災後重建獲得報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濟,說簡單點就是朝廷出糧雇傭災民幹活。


    雇傭…災民…幹活?


    一眾朝臣交頭接耳的嘀咕著,他們都是老油條,自然能聽出這方法背後潛藏的深意。


    此法可達三個目的…


    徐伯清掃視一圈,見有些老臣眉頭微蹙的似乎想開口反駁,便又說道:第一,通過組織賑濟災民參加災後重建,使賑濟的災民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達到賑濟的目的。


    第二,可借此在賑災地區搭建一批災後重建的必要基礎,比如房屋、道路,對災後重建極為有利…


    第三,此法不僅能讓災民自力更生,同時讓災民看到朝廷對於災後重建的決心,也會大大減少災後民心消沉的問題,有利於穩定民心…


    朝廷隻需要調度些糧食,批少量的錢財,在災區實施以工代賑,便可行這一石三鳥之效,何樂而不為?


    ……


    金鑾殿中為之一靜…


    近半年中,西廠聲勢越重,借辦案為由抄了不少京官的家,一眾官員心驚膽戰,是敢怒不敢言,私底下都謂之瘋狗。


    他們也有些驚異,這瘋狗頭子不僅抄家有一手,對於國事似乎也有點東西,而且東西還不少的樣子……


    臣不敢苟同徐督主的觀點。


    忽地,一白發蒼蒼的老學究出列,義正詞嚴的說道:賑災就是賑災,借賑災之由雇傭災民幹活,此事不合禮教。


    臣附議。


    文官行列中另一個也出列附和道:借賑災之由雇傭災民幹活,且不提災民會不會答應這無理要求,便是答應了,又置我大梁朝廷威望何在?


    嗬嗬嗬嗬~禮教,威望…


    徐伯清看著兩個處尊養優的老頭出列反駁自己,不由得笑出聲來…


    徐督主何故發笑?


    兩個老頭見他麵露譏笑,不由露出些不忿之色來…


    想到了些開心的事…


    徐伯清歎了口氣的指著一個老頭,說道:若徐某沒猜錯的話,您老應該是禮部尚是吧?


    確是老朽。


    那老頭好氣的應了一句…


    程尚書身子骨很是硬朗啊…


    徐伯清咋舌兩聲,說道:據我所知,程尚書六十有二了,年初還在教司坊裏撈了一房豆蔻年華的小姑娘為妾,一朵梨花壓象床,著實羨煞旁人啊。


    此言一出,一眾朝臣皆是憋著笑意。


    你……


    程中光更是麵色一變。


    我什麽?


    徐伯清笑嗬嗬的說道:莫說我是閹人了,我便不是閹人,也幹不出六十二歲找豆蔻年華的小姑娘為妾的事。


    他聲音一頓,隨即臉上的笑容突兀消失,嗬問道:左一個禮教,右一個禮教的,你這老東西都能當人家爺爺了


    ,這事合乎禮教嗎?嗯?


    ……


    程中光麵色一僵。


    教司坊都要成你們禮部後花園了,你在這跟我說什麽禮教?嗯?


    徐伯清見他麵色隱隱發白,卻並沒有放過他的意思,冷笑著說道:京城除教司坊以外,還有幾家銷金窟也是你手底下的產業吧?


    近些年來撈的也不少吧?


    你是不是以為你屁股擦的挺幹淨?


    還是以為西廠不敢去你那尚書府查查?


    滿口禮教,你自己什麽東西你自己心裏沒點數?在我麵前裝起來了?嗯?


    你…你…你……血口……


    程中光麵色一陣青一陣白,血口噴人一詞還沒說出口,便身子一軟的昏了過去。


    程尚…


    與其交好的朝臣見狀緊忙上前攙扶,而大多數看熱鬧的朝臣臉上已經沒了笑意。


    徐伯清又將目光轉投到另外一個出聲反駁的老頭上,笑嗬嗬的問道:若徐某沒猜錯的話,您老應該是督察院左都禦史馬大人,是吧?


    ……


    馬文溢聽到他這如出一轍的問候詞,眉毛不禁抖了抖,神色訥訥的不敢應答。


    默認了也好…


    徐伯清微微頷首,說道:也不知是不是巧合,據我所知,這督察院中姓馬的足有五十六人之多。


    他聲音一頓,意有所指的問道:馬大人,西廠新建不久,收集到的情報可能有偏差,不知這事兒是否屬實?


    ……


    馬文溢唿吸一滯。


    哦~剛才忘記說了。


    徐伯清似是突然想到了什麽,自顧自的說道:這些姓馬的好像還都沾親帶故,不得不說,馬大人這家族人丁興隆啊。


    他聲音頓了頓,直視著馬文溢嗬問道:可這是督察院啊,是不是再過幾年,督察院就得改成叫馬料場了?嗯?


    是不是再過幾年,你們馬家的狗都能入督察院吃皇糧了?嗯?


    浮山堰決堤致使三府之地的百姓死傷無數,我出點子災後重建有失朝廷威望,你把家族生意做到督察院就符合朝廷威望了?嗯?


    ……


    老東西,說話啊!!


    我…我……


    馬文溢被那一聲怒嗬驚的一口氣沒喘過來,當即眼睛一翻的也軟了下去…


    ……


    朝會上靜的落針可聞…


    一眾朝臣有的幸災樂禍,有的若有所思,他們也都反應了過來,和誰唱反調都不能和太監唱反調,特別還是那種手握大權的太監…


    將程中光和馬文溢帶下去靜養。


    永和帝擺擺手,隨即看向徐伯清,目光微動的說道:徐卿無愧於朕的大業砥柱,以工代賑,災後重建,此法甚好。


    他聲音一頓,隨即問道:天災已顯,人禍將生,江陵府境內依山傍水,民眾尤信江神,如今出了浮山堰決堤之事,民眾也越發相信天譴。


    此事若不妥善處置,被有心人加以利用,說不得又是一個江南之亂。


    如今這處理天災之法已經有了,那又該如何處理還未生的人禍?


    民眾愚昧,堵不如疏…


    徐伯清沉吟一番,說道:江陵府的民眾既信江神,不若就找人假借江神之名行事,此人禍便可消弭與無形…


    ……


    朝會上的一眾朝臣聽到民眾愚昧、假借江神之名行事之詞,都是一哆嗦…


    若是旁人說這大逆不道之話,落在政


    敵耳中,那足以借此將其拉下泥潭。


    可說話的是個太監,還是個剛剛嚇暈兩位二品官員的太監,他們對視一眼,各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隻當聽不到。


    愚…弄…民…眾…


    永和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了句:徐卿之法甚妙,不錯。


    他瞥了眼底下的朝臣,又瞥了眼徐伯清,似笑非笑的問道:徐卿這天災人禍的治世之綱已經拋出,諸位都是大梁肱骨,可還有別的意見或建議?


    ……


    金鑾殿中的一眾朝臣對視一眼,皆是默然搖頭。


    有想法的訥訥不敢出聲,生怕被那西廠太監盯上;而不怕被西廠太監盯上的又沒想法。


    永和帝微微頷首,隨即又問道:既然都沒意見,這治世之綱也有了,那諸位覺得誰可擔此治世大任?


    ……


    底下的文武兩列官員目光微動…


    臣以為,此任非徐督主不能擔。


    左相張鬆第一個跳出來說道:徐督主謀謨帷幄,既能想出這般治世之綱,所需所為所行必然了然於胸,故而臣以為,此任非徐督主莫屬,旁人不能擔。


    臣附議!


    武官行列中也有一老頭出列附和,說道:徐督主深謀遠慮,手眼通天,當為治世之才,老臣同樣認為此任非徐督主不能擔。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文武行列各有人挑頭,剩下的那些朝臣自然也都反應過來…


    治世之臣,說的好聽,可是這天災人禍又豈是那麽容易解決的?


    災後重建須得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假借神明行事更不是什麽好活,而且想要幹這兩件事都得遠離權力中心!


    有此聲望擔任的,已經不需要靠治世之才鍍金;聲望不夠的,想擔任也擔任不上。


    而西廠在這近年中聲望越重,像條瘋狗似的逮著人就咬,就這半年中,被西廠抄家官員不在少數…


    如今,把事扔給徐伯清,不僅能讓他們西廠消停點,還能將瘋狗頭子逼出京…


    豈不美哉?


    於是一眾朝臣個個附和著臣附議,所說的理由雖各不相同,但話裏話外都是此任非徐督主不能擔…


    徐伯清見狀不禁眉頭微蹙…


    看來,徐卿眾望所歸啊。


    而永和帝則是微微一笑,說道:西廠督主徐伯清上前聽封。


    ……


    大梁風雨飄搖,山河動蕩,值此國難之際,朕命你為欽差大臣,賜四爪龍袍,所為所行皆如朕親臨,根治天災人禍,肅清寰宇!


    ……


    感謝各位書友的打賞與投票支持!


    感謝書友【莫欺少年肥】的1500幣大額打賞。


    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人間築仙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汗薄衫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汗薄衫涼並收藏我在人間築仙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