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辯小賊!欺人太甚!”


    一腳踹翻了案台,楊奉怒罵道。


    他們前腳剛剛紮營,大帳的案台剛剛擺好,探子來報,說是朱棣率領白波官軍已經距離他們不足五十裏。


    換言之......他們又得逃了!


    “逃!逃!逃!老子逃夠了!來人,隨我出戰!”


    楊奉再也受不了這一路隻要聽到‘弘農王’旗號就立刻逃走的憋屈。


    然而真正讓他憋屈的是......他們才是白波軍!


    怎麽現在,朝廷的一道旨意後。


    弘農王劉辯率領的白波降卒反倒是成為了正式的官兵。


    而他們則由白波軍的稱唿,徹底了淪為了白波賊。


    明明兩邊的士兵都是同樣的出身,可是待遇顯然千差萬別。


    這一路逃來,已經有幾百名士兵偷偷逃走,主動投靠了白波軍的隊伍。


    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為光杆將軍了!


    在各種情緒的積壓之下,楊奉心頭對白衣少年的質疑再度出現。


    沒頭沒腦的闖進了白衣少年的營帳內,卻又瞬間怔在那裏。


    下一刻,雙腿發軟,渾身顫抖的跪倒在那裏。


    他滿眼恐懼的看著營帳內近年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隻見他身穿黃道袍,頭戴黃巾冠。一瞬間,往事迴憶盡數在腦海中旋轉。


    “人...人公將軍......”


    楊奉難以置信的看著這人。


    他怎麽也想不到張角死而複生,變成一個少年也就算了。


    如今連人公將軍張梁竟然也還活著?


    前者是沒人瞧見隻知道是病逝後屍體下落不明,而後者......


    楊奉怎麽也忘不掉,在中平元年的那個晚上。


    隨兄起義,號稱“人公將軍”的張梁遭到朝廷所派左中郎將皇甫嵩進攻。


    戰鬥發生在廣宗,在數次反擊未果之後,張梁最終因為警戒疏忽,遭皇甫嵩率軍夜襲,被皇甫嵩和曹操圍攻,連敗七陣,其率領的義軍倉猝應戰,義軍被擊潰。張梁也戰死。


    這一切都是楊奉親眼看見的!


    “你叫楊奉?郭太的部下?”


    那男子此刻坐在白衣少年的身邊,麵色冷漠的看著楊奉,問道:“我記得我兵敗廣宗的時候,你還是個百夫長吧?”


    “蒙黃天庇佑,那日皇甫嵩偷襲大營,我和郭太將軍僥幸逃出,苟延殘喘了數年......”


    楊奉急忙迴答道。


    “一晃六年過去了。當年舊部也就剩下你們幾個了......”


    張梁感歎道:“郭太現在如何?”


    楊奉道:“郭將軍此刻在河東郡作戰,他無時無刻不想念天公,地公,人公三位將軍!”


    “嗯。”


    張梁點點頭,作為楊奉的老上司,後者在麵對他的時候,內心深處有一種被極度壓迫的感覺。


    和對白衣少年張巨鹿的感覺不同,楊奉是沒有真正意義上見到過張角的,更別說眼下這少年了。


    可張梁卻是他從當兵起義開始,就追隨的老大。


    如今死而複生的出現在自己眼前,那種震懾,讓他無法言喻。


    “老三!”


    白衣少年言道:


    “我需要盡快的迴到北邊,後麵有一個麻煩的家夥,需要你幫我攔一下。”


    “多少人馬?”


    張梁問道。


    “探子來報,說先頭騎兵部隊有一千五百人!”


    楊奉迴答道。


    “交給我吧!”


    張梁隨即起身,楊奉急忙跟著問道:“人公將軍需要多少人手?”


    “區區一千五百人,不要你們幫忙,隻管北上便是!”


    張梁言罷,朝著白衣少年拱拱手:


    “兄長,我先去了!”


    看著張梁離去的身影,楊奉跪在那裏遲遲說不出話來。


    直至身後的白衣少年開口言道:


    “由人公將軍出手,相信咱們這一路的頹勢,也能一掃而光了......”


    他沒有直言,卻已然把楊奉的心思全部說穿了。


    這一路,被弘農王追得抱頭鼠竄的頹勢,任誰都會憋屈。


    所以,他沒有怪罪楊奉再度懷疑自己。


    他也知道是時候該給對方來一劑猛藥了!


    “白波軍如何?白波賊又如何?不到最後,又豈止勝負誰家?”


    聽著那看似平靜,卻暗藏波濤洶湧的語氣,楊奉沒再敢多言,躬身離開,去準備繼續北上了。


    臨走時,他迴頭看了一眼那個黃袍道人。


    死了六年的張梁,再度出現在他眼前時,少了一分衝動,多了一絲冷漠。


    還記得當初跟隨張梁的時候,那時候張梁三十歲多些,正值壯年,可謂是意氣風發!


    同時卻也有著暴躁,衝動的性格缺陷。


    如今再見,張梁一雙眼裏都是冷漠。


    那背朝眾人的身影,有一股莫名的滄桑感。


    很多人不知道那人是誰。


    好心的士兵告訴他:“趕緊逃吧!白波軍追來了!”


    “你不就是白波軍嗎?”


    張梁反問道。


    那士兵一時間不知該迴答什麽。


    張梁笑笑,示意那好心的士兵隨著大軍向北去吧!


    他繼續站在那裏。


    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敵軍。


    也就是那位士兵口中所說的白波軍。


    自將弘農郡十一縣盡數蕩平後,朱棣所率領白波軍之名,震動朝堂。


    “以賊之名除賊,以賊之力除賊!”


    董卓每逢朝會必然要對弘農王劉辯誇讚一般,也順便給了李儒的賞賜。


    若非......李儒建議成立白波軍,讓朱棣成為白波中郎將。


    如今前線戰報,恐怕依舊是牛輔天天吃敗仗的消息!


    而伴隨著朱棣徹底解決了弘農郡的叛亂,一路北上的消息傳來。


    整個朝堂都在言語,這場戰鬥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要結束了。


    到時候,朱棣該如何被封賞,也已經提上了進程。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


    一件改變整個曆史走向的事情,正發生在朱棣北上的路上。


    根據前方探子來報,白波賊再度拔營逃亡了。


    麵對著近在咫尺的白衣少年,重點是他身上剩餘的《太平要術》。


    朱棣命令全軍加速前進。


    隨行有張文遠,張牧之二將,分別統領並州狼騎和白波騎兵。


    軍師團則有郭嘉。


    另外因為某些原因,必不可少的帶上了鍾毓,黃賀,王淩三人。


    至於徐晃和小楊修則是率領步卒押後!


    望著前方出現的一道山穀。


    隻見半空中陰霾密布,似有黑雲壓境之勢。


    “中郎將,慢行!”


    張遼請命前去探個究竟。


    “文遠當心!”


    朱棣囑咐道,隱隱約約間,有一絲不詳的預感。


    直至片刻後,張遼率兵返迴,方才鬆了一口氣。


    “稟告中郎將,未見到白波賊蹤影,隻有一黃衣道人,站在山穀入口處!身後塵土飛揚,疑有伏兵!”


    張遼匯報道。


    一個黃衣道人???


    朱棣眉頭一緊:“緩慢前行!”


    待至那山穀入口處,當真有一黃袍道人,雙手負在身後,站在一個山坡斷臂處,俯視著朱棣大軍。


    “汝便是弘農王劉辯???”


    黃袍道人的聲音伴隨著山穀迴響,蕩來:


    “大賢良師座下,人公將軍張梁在此恭候多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棣穿越漢少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歸故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歸故李並收藏朱棣穿越漢少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