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株式會社最近很不太平,他們的會長叫安藤百福,最近正在麵臨一個非常大的抉擇。


    是保住方便麵廠?還是保住投資的那些房產?


    方便麵廠最近麵臨的困難太大了,一方麵是糧食儲備嚴重不足,而國際上的糧食價格有一直在高位,這讓他遲遲不敢輕易的訂購小麥。


    其實想訂購也不容易,他手裏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了,銀行貸款又遲遲不能到位。


    另一方麵是樓市的繼續上揚,如果說賣掉一些產業,供給方便麵廠的話,那麽這次得危機並不算什麽。


    但是,這裏就要有個抉擇了,是讓方便麵廠減產呢?還是賣掉正在不停上漲的房產呢?


    安藤百福非常的苦惱,有的時候,他都想要不然直接賣掉這個廠子算啦!也省的為這個操心。


    說實話,開辦工廠真的不是一個容易的活計,而且利潤也不是很好,比之房市可差的太多了。


    “會長,有個合眾國的投資公司想要過來拜訪您,他們已經打電話過來了,想要預約一個時間。您考慮見他們嗎?”


    “合眾國的公司?你知道他們是做什麽的嗎?”


    “他們說是一家叫做環太平洋投資公司的人,我查一了下,注冊地是在合眾國的。”


    “哦原來是這樣!那就答應他們吧,約在明天上午。”安藤百福如此的說道。


    第二天一早,侯大林就帶著三個學生,一個律師,兩個經濟師走進了安藤株式會社。


    “你是華人?”安藤百福一見侯大林,就冒出了這麽一句話。


    “安藤先生不也一樣嗎?”侯大林直接迴了這麽一句。


    原來這個安藤百福是早年移民到日本的一個華人,隻不過如今早就不用原來的名字了,而是姓了安藤。


    “沒錯,那我們的交談可以簡單一點兒了,我們用漢語怎麽樣?”


    “當然沒問題,我都行。”侯大林用漢語迴答了一句,這才接著說道:“我再合眾國待的久了,習慣了直來直去,請安藤先生不要介意。”


    “侯先生您請講就是了。”


    “好,安藤先生,我們這次來,是想收購你們的方便麵廠。”


    “哈哈哈,年輕人,你還真是直接。你知道它價值多少錢嗎?你知不知道,我是方便麵的發明人?這個時候你來跟我談收購,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一些?”安藤的表情非常放鬆,但是語言上沒有任何的不滿。


    “我當然知道了,而且我還知道,安藤旗下的方便麵廠,如今欠了多少貸款,又麵臨著怎麽樣的困難。”


    “年輕人,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我對安藤這個工廠,是有特殊感情的,我們還是喝茶吧,收購的事情,我們還是不要再談了。”安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自顧自的拿起了茶杯。


    “安藤先生,正是考慮到了您是方便麵的發明人這一點,我們才第一個來找到您的。我同樣不願意看到,作為方便麵發明人的安藤,就此消失在便利店的貨架上。”


    侯大林也沒有客氣,老頭子還跟他玩這套欲情故縱的把戲呢!他可是不會慣著他的。


    “你很有自信啊!”


    “不,有自信的不是我,安藤先生,是資本。你們安藤無論如何也是渡不過這個難關的,您隻有兩個選擇,一是看著安藤方便麵就此消失。二是把她賣給我們,我們繼續把她發揚光大。”


    “你們憑什麽這麽說?”安藤有點上心了,他也想看看這個環太平洋投資公司,到底有什麽底牌。


    侯大林沒有說話,而是示意一旁的經濟師,把手裏的底牌亮了出來。


    一份是環太平洋公司手裏的小麥期貨合同,上麵的價格深深地刺痛了安藤的眼睛。


    另一份是富國銀行和大通銀行給環太平洋公司的授權,有了這個東西,雖然不能證明環太平洋能調動多少資金,但可以表明,這兩家銀行和這家公司的關係。


    這不是自己一家小小的方便麵企業可以抗衡的。


    其實第二份他都不用看,隻是第一份東西就已經讓安藤絕望了。


    如果沒有國外資本的介入,那麽安藤和其他方便麵廠家聯手,組成價格同盟不是沒有機會度過這次得危機。


    可是一旦有環太平洋這樣的公司介入,那麽價格聯盟就是個笑話!他們會用資本和低價糧食,把任何一個方便麵廠給擊敗的。


    甚至於,他們都不用這麽幹,隻要通過銀行的渠道,不讓日本的銀行發放給他們貸款,他們就隻能認輸,最終破產。


    這是方便麵廠,說白了就是糧食加工企業,他們的負債承受能力,可是低的很。不用太多,有百分之二十就足以要了他們的命了!


    可是現在他們有多少呢?恐怕怎麽也超過百分之五十了吧?


    可以說,其實他們已經資不抵債了,算上設備的折舊費,再減去糧食的庫存,說他們已經資不抵債了,一點都不誇張。


    就這樣,侯大林僅僅付了七十多萬美金的現款,就拿下了日本最大的方便麵加工企業。


    這家企業當然不可能就值這麽一點兒錢,侯大林之所以沒用現金,是因為他把安藤的所有貸款都接了過來。


    那麽為什麽日本的銀行會同意呢?因為接手方便麵廠的是一家合眾國的投資公司啊!


    他們之前發放的貸款,直接就可以通過環太平洋公司背後的富國或者大通,轉化為能在世界流通的各類金融產品。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抵押物,比那些什麽破設備可值錢多了。


    現在正是合眾國金融行業的起飛階段和黃金階段,侯大林他們的這類東西,成本可是也不高的,通過這一翻操作下來,侯大林付出去的那七十萬美元的現金,又通過金融渠道找補迴來了了三十多萬。


    另外就是他手裏的糧食,這次不但能有一個好買家,還能賣一個好價錢!


    不說別人,侯大林帶去的幾個學生,這次是真的開了眼了。生意原來還能這麽玩兒啊!難道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嗎?這特麽的也太可怕了!


    這幫人,包括日本的銀行,就像傻子一樣,明知道是個圈套,可就是往裏鑽,不讓鑽人家還不高興!


    “你們隻是看到了表象,沒有看到實質!”侯大林這麽跟學生們講道。


    “老師,本質又是什麽呢?”梁鵬急切的問道。


    “本質就是,日本的銀行業,不受政府的控製。他們眼裏隻有利潤,沒有國家的利益。


    誰都知道,一個國家經濟的繁榮,是需要各個行業齊頭並進的。可是一旦銀行業失去了這個信念,而隻顧著自己的利益的時候,那麽就失去了它最大的作用,也背離了設立銀行的初衷。”


    “咱們國家可千萬不能這麽幹啊!這東西實在太可怕了。”一個學生感歎道。


    “也不用因噎廢食,最關鍵的還是控製。”侯大林補充了一句,他可不想真的把自己的學生給嚇得太保守了。


    “你們記住一點,打仗的時候,d要指揮槍。和平的年代,d要指揮金融。你們腦子裏有了這根弦兒,事情就不會發展成日本這個樣子。”


    眾人點點頭,都是一幅若有所思的樣子。


    到了晚上,這幾個人都沒有再出去閑逛,而是一起憋在酒店的房間裏,認真的總結著這段時間的見聞和感受,心得。


    接下來的日子就變得簡單了,侯大林用同樣的辦法,又拿下了兩家方便麵企業,至於其他的廠家,他就不要了。總要有人成為別人前進道路上的白骨的不是麽?


    國內,設立在特區的方便麵廠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基礎建設,就等著設備到廠了。


    這個時候,新訂購的生產線雖然還沒有做出來,但可以拆舊的呀!


    侯大林收購的這些企業,隻保留一半的產能就夠了,剩下的設備,全部都拆到國內來。


    隨著糧食,設備的到場,特區第一家大型食品企業,利華食品廠,正式投產了。


    這家廠其實也不能算是大廠,月生產能力隻有區區的一萬多噸,也就是兩億包方便麵的產能。


    隨後,到了八零年二月的時候,羊城,滬上,津市的利華二廠,三廠,四廠相繼投產,利華一下子就有了月產十二億包方便麵的產能。


    這些方便麵,大部分又重新出口到日本,占領日本本土空餘出來的市場。


    多年以後,侯大林的學生之一梁鵬,在他的一本書中,詳細描寫了侯大林的這一次運作,把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占領日本方便麵市場的步驟,展現在了大眾們的眼前。


    可這並沒有給侯大林樹立什麽好的形象,大部分人都覺得侯大林為了賺錢,不惜攪風攪雨,破壞世界糧食價格,給世界人民帶去了那麽多的苦難。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可即便是這樣,侯大林也不後悔。競爭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而且他的這次攪動,還給國內提了個醒,提高了人們對國際糧食炒家的認識,在以後的對抗中,能夠有一個範本作為參考,也算是讓侯大林的這次攪動,沒有白費。


    8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退休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養小魚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養小魚的魚並收藏四合院:退休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