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遠帶著部隊在山坳裏休息了幾天。
這期間又帶人去小城裏偵查了一迴,這一迴他發現了問題。
在小城的西邊居然有一個糧倉,裏麵囤放著鬼子從周圍屯子搶來的過冬糧食。按照糧倉的大小,怎麽也得有個幾百石的樣子。
在糧倉駐守著一個排的偽軍,依然沒有發現鬼子。
秦遠估計是因為關東軍人數較少,而此時日本人已經幾乎占據了整個東北,根本騰不出人手來駐紮這樣一個小鎮,隻能派些偽軍來糊弄樣子。
這讓他動了心思。
大過年的,如果把這些糧食搶來分給周圍百姓,讓大家過個好年,也算是作為東北軍最後為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做的一點貢獻了。
但是具體怎麽操作卻需要好好謀劃謀劃了。
由於從九一八事變起,東北軍連續潰散,一槍不發丟掉整個東北,在老百姓眼中東北軍的威望已經降到了冰點。
如何發動百姓,讓老百姓相信他們能夠打掉鬼子糧倉,就成了個問題。
至於那些偽軍,秦遠完全不放在眼裏,視若無物。
如果他們還是原來的東北軍,也許還有點戰鬥力。
但自打投降了鬼子,當了偽軍,軍人在他們眼中已經成了一份工作,而不是使命,這樣的軍隊又哪有什麽戰鬥力。
再說之前也和偽軍交手過多次,他們是什麽情況秦遠還是看在眼裏的。
朝天開槍,衝鋒在後,撤退在前,這些都是偽軍鮮明的標致。
這個小城以及糧倉在秦遠眼中已經處於不設防狀態。
將張鳳林叫來,秦遠想要和他研究研究這仗該怎麽打,又該怎麽發動群眾,讓百姓去搬運糧食。
張鳳林一聽秦遠的計劃,也有些一籌莫展,讓他個大老粗打仗衝鋒沒什麽問題,但讓他出謀劃策那可難為他了。
就在倆人薅著頭發想破腦袋的時候,山坳外麵來了幾個百姓。
領頭的就是那個拿了張瑩金耳環的老漢。
原來老漢那天拿著金耳環高高興興迴到村子,甭提心裏有多美了。
逢人便說今天發了筆大財,一車柴火加一頭廋驢居然換了一對足金的耳環。
村裏的百姓自熱不相信啊,老漢便原原本本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
把秦遠和張瑩二人誇成了神雕俠侶一般,仁義啊。
慢慢這事就在村子裏傳開了。
本來附近幾個村子就因為前年鬼子和偽軍光顧,把糧食和值錢的東西都搶走了,家家戶戶馬上過年了,連口粥都喝不上。
這一下讓老百姓起了心思。
他們認為秦遠肯定是附近山裏的胡子,也許能求著秦遠帶人幫他們把糧食從鬼子那裏搶迴來,大不了分一半糧食當做報酬,那也比全讓鬼子拿走強啊。
村子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合計,便決定尋找秦遠等人幫他們打鬼子奪迴糧食。
本來呢,秦遠帶人藏在山坳裏,他們是找不到的。
但第二次去縣城裏偵查的時候,巧了,正好又被這個進城賣柴火的老漢看到了。
老漢一眼便認住了秦遠,畢竟那天是秦遠拿槍指著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老漢的話說,就是化成灰他也認識,但秦遠並沒有看到老漢。
老而不死是為賊,活了這麽打歲數就是傻子也長了心眼了,更何況這個老漢還不是傻子。
在發現了秦遠之後,他便悄悄打發和自己一起進城的小孫子遠遠的跟在了後麵,就這麽一路跟著秦遠迴到了山坳。
秦遠本來就是二把刀出生,沒有經過任何係統的軍事訓練,更別說什麽反偵察這種高難度的活了。
而且小孩本來就目標小,這個年代的小孩成熟的也早,十幾歲就可以拿槍殺人了,跟蹤這種小事對於他們來說和活尿泥沒什麽區別,完全沒有難度。
就這樣發現了秦遠等人藏身的山坳。
迴到村子,老人們一商量,認為胡子嘛,肯定都是一群大老粗,還是和他們直來直去的好。
東北人本來天生就是直性子,直接上門把話挑明了,報酬說明白了,幹就幹,不幹拉倒,多大點事兒。
於是便有了今天這些人上門的情景。
秦遠本來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一聽對方來意,心裏樂開花。
正瞌睡有人給送上了枕頭,老百姓就是這麽善解人意啊。
和手下兄弟一合計,大家都同意幹這一票。
至於報酬,也不用一半糧食,給每個兄弟帶足路上吃的口糧就行,再多了也帶不走。
幾個老人一聽,心裏頭就有些狐疑,哪有這麽好的買賣,幫鄉親們打鬼子搶糧食還不要報酬,覺得很是疑惑。
“這位好漢,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天經地義,這報酬是萬萬不可少的。”領頭的一個老人說道。
他害怕秦遠不要報酬是有別的什麽企圖,還是事先把話說明白了好。畢竟在他眼中自己是與虎謀皮,不得不防備著點。
秦遠一聽有些納悶了,心說我這免費幫你們打鬼子,怎麽還非得送上報酬,這老百姓也太豪爽了吧。
但仔細一聽老人的話語,再看自己和兄弟們身上破爛的衣服,秦遠明白了。
感情這些百姓把他們當土匪了。
由於從齊齊哈爾出來,連續一個多月的行軍,身上衣服都破破爛爛的,充滿了餿味。
如果不是扛著槍,別說老百姓了,就是換成誰看到他們估計第一反應都是一夥叫花子。
沒辦法,秦遠必須得解釋,他可不是什麽聖人,追求什麽做好事不留名。
“大爺,我們不是土匪,我們是東北軍!撤退到這裏,幫鄉親們打鬼子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不需要報酬!”
這不說是東北軍還好,一說東北軍,更讓老百姓狐疑了,這他娘的就沒見到過打鬼子的東北軍!
當時幾個老人就有些後悔,心裏責怪自己沒打探明白冒冒失失就過來。
但此時話都說出去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也隻能咬著牙答應下來,希望秦遠這夥東北軍別像其他東北軍那樣窩囊。
能夠痛痛快快的幫他們從鬼子手裏奪迴糧食。
這期間又帶人去小城裏偵查了一迴,這一迴他發現了問題。
在小城的西邊居然有一個糧倉,裏麵囤放著鬼子從周圍屯子搶來的過冬糧食。按照糧倉的大小,怎麽也得有個幾百石的樣子。
在糧倉駐守著一個排的偽軍,依然沒有發現鬼子。
秦遠估計是因為關東軍人數較少,而此時日本人已經幾乎占據了整個東北,根本騰不出人手來駐紮這樣一個小鎮,隻能派些偽軍來糊弄樣子。
這讓他動了心思。
大過年的,如果把這些糧食搶來分給周圍百姓,讓大家過個好年,也算是作為東北軍最後為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做的一點貢獻了。
但是具體怎麽操作卻需要好好謀劃謀劃了。
由於從九一八事變起,東北軍連續潰散,一槍不發丟掉整個東北,在老百姓眼中東北軍的威望已經降到了冰點。
如何發動百姓,讓老百姓相信他們能夠打掉鬼子糧倉,就成了個問題。
至於那些偽軍,秦遠完全不放在眼裏,視若無物。
如果他們還是原來的東北軍,也許還有點戰鬥力。
但自打投降了鬼子,當了偽軍,軍人在他們眼中已經成了一份工作,而不是使命,這樣的軍隊又哪有什麽戰鬥力。
再說之前也和偽軍交手過多次,他們是什麽情況秦遠還是看在眼裏的。
朝天開槍,衝鋒在後,撤退在前,這些都是偽軍鮮明的標致。
這個小城以及糧倉在秦遠眼中已經處於不設防狀態。
將張鳳林叫來,秦遠想要和他研究研究這仗該怎麽打,又該怎麽發動群眾,讓百姓去搬運糧食。
張鳳林一聽秦遠的計劃,也有些一籌莫展,讓他個大老粗打仗衝鋒沒什麽問題,但讓他出謀劃策那可難為他了。
就在倆人薅著頭發想破腦袋的時候,山坳外麵來了幾個百姓。
領頭的就是那個拿了張瑩金耳環的老漢。
原來老漢那天拿著金耳環高高興興迴到村子,甭提心裏有多美了。
逢人便說今天發了筆大財,一車柴火加一頭廋驢居然換了一對足金的耳環。
村裏的百姓自熱不相信啊,老漢便原原本本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
把秦遠和張瑩二人誇成了神雕俠侶一般,仁義啊。
慢慢這事就在村子裏傳開了。
本來附近幾個村子就因為前年鬼子和偽軍光顧,把糧食和值錢的東西都搶走了,家家戶戶馬上過年了,連口粥都喝不上。
這一下讓老百姓起了心思。
他們認為秦遠肯定是附近山裏的胡子,也許能求著秦遠帶人幫他們把糧食從鬼子那裏搶迴來,大不了分一半糧食當做報酬,那也比全讓鬼子拿走強啊。
村子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合計,便決定尋找秦遠等人幫他們打鬼子奪迴糧食。
本來呢,秦遠帶人藏在山坳裏,他們是找不到的。
但第二次去縣城裏偵查的時候,巧了,正好又被這個進城賣柴火的老漢看到了。
老漢一眼便認住了秦遠,畢竟那天是秦遠拿槍指著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老漢的話說,就是化成灰他也認識,但秦遠並沒有看到老漢。
老而不死是為賊,活了這麽打歲數就是傻子也長了心眼了,更何況這個老漢還不是傻子。
在發現了秦遠之後,他便悄悄打發和自己一起進城的小孫子遠遠的跟在了後麵,就這麽一路跟著秦遠迴到了山坳。
秦遠本來就是二把刀出生,沒有經過任何係統的軍事訓練,更別說什麽反偵察這種高難度的活了。
而且小孩本來就目標小,這個年代的小孩成熟的也早,十幾歲就可以拿槍殺人了,跟蹤這種小事對於他們來說和活尿泥沒什麽區別,完全沒有難度。
就這樣發現了秦遠等人藏身的山坳。
迴到村子,老人們一商量,認為胡子嘛,肯定都是一群大老粗,還是和他們直來直去的好。
東北人本來天生就是直性子,直接上門把話挑明了,報酬說明白了,幹就幹,不幹拉倒,多大點事兒。
於是便有了今天這些人上門的情景。
秦遠本來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一聽對方來意,心裏樂開花。
正瞌睡有人給送上了枕頭,老百姓就是這麽善解人意啊。
和手下兄弟一合計,大家都同意幹這一票。
至於報酬,也不用一半糧食,給每個兄弟帶足路上吃的口糧就行,再多了也帶不走。
幾個老人一聽,心裏頭就有些狐疑,哪有這麽好的買賣,幫鄉親們打鬼子搶糧食還不要報酬,覺得很是疑惑。
“這位好漢,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天經地義,這報酬是萬萬不可少的。”領頭的一個老人說道。
他害怕秦遠不要報酬是有別的什麽企圖,還是事先把話說明白了好。畢竟在他眼中自己是與虎謀皮,不得不防備著點。
秦遠一聽有些納悶了,心說我這免費幫你們打鬼子,怎麽還非得送上報酬,這老百姓也太豪爽了吧。
但仔細一聽老人的話語,再看自己和兄弟們身上破爛的衣服,秦遠明白了。
感情這些百姓把他們當土匪了。
由於從齊齊哈爾出來,連續一個多月的行軍,身上衣服都破破爛爛的,充滿了餿味。
如果不是扛著槍,別說老百姓了,就是換成誰看到他們估計第一反應都是一夥叫花子。
沒辦法,秦遠必須得解釋,他可不是什麽聖人,追求什麽做好事不留名。
“大爺,我們不是土匪,我們是東北軍!撤退到這裏,幫鄉親們打鬼子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不需要報酬!”
這不說是東北軍還好,一說東北軍,更讓老百姓狐疑了,這他娘的就沒見到過打鬼子的東北軍!
當時幾個老人就有些後悔,心裏責怪自己沒打探明白冒冒失失就過來。
但此時話都說出去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也隻能咬著牙答應下來,希望秦遠這夥東北軍別像其他東北軍那樣窩囊。
能夠痛痛快快的幫他們從鬼子手裏奪迴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