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王嘉胤開府建製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嘉胤收到王鐵和高迎祥的聯名勸進信後高興的都快暈過去了,打算“勉循眾請”、“極不情願”的當這個王爺的,為此王嘉胤把接下來三揖三讓的流程都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
接著便把手下一眾高級軍官給召集過來開會商議王號。
王嘉胤沒想的是就因為王號的問題,最終搞的他沒有稱王,王嘉胤本來心中中意的王號是“秦王”,畢竟他和他手下的弟兄都陝西人,況且秦王的王號最為尊貴,所以王嘉胤認為應該稱秦王。
結果他這個想法一出便遭到了他的軍師和王自用的反對,軍師張登喜認為王嘉胤在山西稱王那應該稱“晉王”。
竟橫營統治下的老百姓都是山西,所以為了團結陝山西人應該稱“晉王”,不能因為橫營士兵多出自陝西就稱秦王。
至於王自用反對則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王自用是橫營的二當家,按照江湖規矩王嘉胤沒了是他上位,一旦王嘉胤稱王了他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
張登喜反對他稱“秦王”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據,但王嘉胤心中對“秦王”這個王號的執念太深了,所以王嘉胤寧願不稱“晉王”也不願意放棄“秦王”的王號。
於是王嘉胤決定先開府建製,等到打下陝西之後再稱“秦王”也不遲。
...
陽城縣、縣衙二堂。
二堂內王嘉胤正和他的軍師張登喜在商議的開府之後的稱號,這橫營裏麵唯一的一個文化人就隻有張登喜了,所以也隻能和張登喜商量。
此時王嘉胤的書案之上放著一張寫了四個稱號的紙張,分別是“奉天倡義”、“替天行道”、“代天撫民”、“順天應民”。
王嘉胤坐在書案後麵看著這四個尊號有些拿捏不定,因為在他看來這四個尊號都差不多,不過王嘉胤還是有一個比較滿意的。
於是王嘉胤指著紙上的一個尊號對站在一旁的張登喜說道:“先生,我看這個替天行道就不錯,咱們這些人都是聽評書長大,這個尊號我感覺親近一些!”
張登喜一看這個“替天行道”就有些麻了,張登喜心想這王嘉胤到底是個草莽出身,一點子大道理都不懂,選這個作為開府的尊號那不就是告訴老百姓你王嘉胤依舊是個賊麽?!
想到這裏,張登喜心中暗歎了口氣然後給王嘉胤耐心解釋道:“大帥,這四個尊號裏麵其餘三個都能選,唯獨就是這個‘替天行道’選不得!”
“哦?!先生這話怎麽說?!”王嘉胤轉頭看向張登喜疑惑的問道。
“大帥,咱們如今就要開府建製了,這開了府那就不是賊了,而是官,所謂開府建製,那就是建立官府,從此之後咱們也不是義軍而是官軍!”
“咱們以前做賊的時候要‘替天行道’這沒錯,可以後做了官萬不能‘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是替泥腿子行道,而做了官之後則是一視同仁,不管是富民還是窮人,不管是鄉紳還是百姓,那都是咱們治下的百姓,不能厚此薄彼。”
“否則的話這地方上的老百姓和鄉紳還當咱們是賊,這既然還是做賊,那咱們又何必開府建製呢?!”
王嘉胤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嗯!先生說的有理,這替天行道確實是不能用了,那依先生看那個尊號好一些呢?!”
張登喜聽後指著紙上的“奉天倡義”說道:“依屬下看,這個奉天倡義是最好的,這大明皇帝奉天承運,咱們如今開府建製那就奉天倡義,這也不算是低他大明皇帝一頭!”
聽完張登喜這話王嘉胤還是拿捏不定,在王嘉胤看來這“奉天倡義”固然是好,但王嘉胤感覺這個尊號就像是模仿大明皇帝一樣,一點子新意沒有。
於是王嘉胤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尊號固然是好,但我感覺這不能體現咱們這個新政府的新朝新氣象!”
(ps:政府一詞唐宋已有之,初指政事堂後代指官府。)
張登喜見王嘉胤反對這個尊號,於是便指向“順天應民”這個尊號。
“既然大帥不打算用這個尊號,那我看應該用這個順天應民的尊號。”
“如今的大明朝氣數已盡天命將改,大帥起兵反明這正是上順天意,大明皇帝皇帝昏庸無能,百官貪汙腐敗,老百姓生不如死,大帥開府建製也正好是下應民望,拯民於水火之中。”
“這上順天意下應民望,大帥的尊號當為順天應民!”
聽完張登喜的解釋之後王嘉胤非常的滿意,並且王嘉胤還加以補充!
“好!軍師說的好!我看這個‘順天應民’就不錯!”
“那個劉伯溫的‘燒餅歌’是怎麽說來著?!‘木尺樹上掛,遇順則止’!”
“早年我還沒造反之前在鄉間就曾聽過有江湖術士解過劉伯溫的這個讖語,說這木尺樹上掛就是個‘朱’字,遇順則止,說的就是這大明朝亡在一個與‘順’字有關的人或者事手中。”
“如今我的尊號定為‘順天應民’,這豈不是就應了劉伯溫的讖語?!”
張登喜一聽王嘉胤這話好像還確實有些道理,這個燒餅歌張登喜也聽過,關於這個讖語他自然也是知道是什麽意思,但張登喜不信這個,所以一開始沒有向王嘉胤推薦這個尊號。
不過現在聽王嘉胤這麽一說,張登喜似乎是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於是張登喜臉色有些激動的對王嘉胤說道:“對!大帥!就應該這個解!”
“大帥你想想看,如今這地方上的老百姓個個都愚昧無知,特別迷信這些鬼神讖語之說,咱們就以此為由為大帥造勢,將大帥塑造成取代明朝的天命真人!”
王嘉胤聽到張登喜的這個建議之後高興的一拍桌子對他說道:“好!就這麽辦!”
“先生迴頭去找兩個秀才,讓他們按照這個意思寫本小冊子,迴頭讓營裏口才好的弟兄到鄉下去說書去!”
“遵命!”
這兩人議完尊號之後就開始議開府之後的職務,於是王嘉胤就問張登喜道:“先生,你說我是當這個新政府的‘大都督’好還是當‘大元帥’的好?!”
張登喜聽後思慮了片刻然後對王嘉胤說道:“屬下以為還是‘大都督’的好?!”
“哦?!何以見得?!”
“這‘元帥’一職自本朝以來便沒有再設立過,而這明朝總兵官也多稱鎮帥,大帥如今已經稱‘帥’再當個‘大元帥’的話也沒什麽改變,在級別上不也還是‘帥’?!”
“這樣一來如何能體現大帥開府建製之後身份之尊貴?!”
張登喜這話說的沒錯,如今各路義軍首領中關起門來稱“大帥”的一窩接一窩,這王嘉胤稱個“大元帥”的話豈不是和這些義軍首領一個級別?!
“而這大都督的職位在本朝開國之時曾經設立過,是本朝的最高武官,大帥稱個‘大都督’的話正好可以壓各路義軍掌盤子一頭,所以屬下認為應稱‘大都督’的好。”
“大帥的尊號是‘順天應名’,大帥開府之後的職務是‘大都督’,合在一起那就是‘順天應民大都督’!”
“咱們以後的新政府就是順天應民大都督府!”
張登喜說完之後王嘉胤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這個尊號和職務,這越琢磨王嘉胤便感覺不錯,於是當即拍板定了了這個尊號!
“那好!本帥以後就是順天應民大都督!”
“屬下參見大都督!”張登喜見狀果斷下跪參拜。
“哈哈哈!先生請起!先生以後就是大都督府的丞相了!”
“謝大都督!”
...
接著便把手下一眾高級軍官給召集過來開會商議王號。
王嘉胤沒想的是就因為王號的問題,最終搞的他沒有稱王,王嘉胤本來心中中意的王號是“秦王”,畢竟他和他手下的弟兄都陝西人,況且秦王的王號最為尊貴,所以王嘉胤認為應該稱秦王。
結果他這個想法一出便遭到了他的軍師和王自用的反對,軍師張登喜認為王嘉胤在山西稱王那應該稱“晉王”。
竟橫營統治下的老百姓都是山西,所以為了團結陝山西人應該稱“晉王”,不能因為橫營士兵多出自陝西就稱秦王。
至於王自用反對則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王自用是橫營的二當家,按照江湖規矩王嘉胤沒了是他上位,一旦王嘉胤稱王了他的地位就非常尷尬了。
張登喜反對他稱“秦王”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據,但王嘉胤心中對“秦王”這個王號的執念太深了,所以王嘉胤寧願不稱“晉王”也不願意放棄“秦王”的王號。
於是王嘉胤決定先開府建製,等到打下陝西之後再稱“秦王”也不遲。
...
陽城縣、縣衙二堂。
二堂內王嘉胤正和他的軍師張登喜在商議的開府之後的稱號,這橫營裏麵唯一的一個文化人就隻有張登喜了,所以也隻能和張登喜商量。
此時王嘉胤的書案之上放著一張寫了四個稱號的紙張,分別是“奉天倡義”、“替天行道”、“代天撫民”、“順天應民”。
王嘉胤坐在書案後麵看著這四個尊號有些拿捏不定,因為在他看來這四個尊號都差不多,不過王嘉胤還是有一個比較滿意的。
於是王嘉胤指著紙上的一個尊號對站在一旁的張登喜說道:“先生,我看這個替天行道就不錯,咱們這些人都是聽評書長大,這個尊號我感覺親近一些!”
張登喜一看這個“替天行道”就有些麻了,張登喜心想這王嘉胤到底是個草莽出身,一點子大道理都不懂,選這個作為開府的尊號那不就是告訴老百姓你王嘉胤依舊是個賊麽?!
想到這裏,張登喜心中暗歎了口氣然後給王嘉胤耐心解釋道:“大帥,這四個尊號裏麵其餘三個都能選,唯獨就是這個‘替天行道’選不得!”
“哦?!先生這話怎麽說?!”王嘉胤轉頭看向張登喜疑惑的問道。
“大帥,咱們如今就要開府建製了,這開了府那就不是賊了,而是官,所謂開府建製,那就是建立官府,從此之後咱們也不是義軍而是官軍!”
“咱們以前做賊的時候要‘替天行道’這沒錯,可以後做了官萬不能‘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是替泥腿子行道,而做了官之後則是一視同仁,不管是富民還是窮人,不管是鄉紳還是百姓,那都是咱們治下的百姓,不能厚此薄彼。”
“否則的話這地方上的老百姓和鄉紳還當咱們是賊,這既然還是做賊,那咱們又何必開府建製呢?!”
王嘉胤聽後點了點頭說道:“嗯!先生說的有理,這替天行道確實是不能用了,那依先生看那個尊號好一些呢?!”
張登喜聽後指著紙上的“奉天倡義”說道:“依屬下看,這個奉天倡義是最好的,這大明皇帝奉天承運,咱們如今開府建製那就奉天倡義,這也不算是低他大明皇帝一頭!”
聽完張登喜這話王嘉胤還是拿捏不定,在王嘉胤看來這“奉天倡義”固然是好,但王嘉胤感覺這個尊號就像是模仿大明皇帝一樣,一點子新意沒有。
於是王嘉胤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尊號固然是好,但我感覺這不能體現咱們這個新政府的新朝新氣象!”
(ps:政府一詞唐宋已有之,初指政事堂後代指官府。)
張登喜見王嘉胤反對這個尊號,於是便指向“順天應民”這個尊號。
“既然大帥不打算用這個尊號,那我看應該用這個順天應民的尊號。”
“如今的大明朝氣數已盡天命將改,大帥起兵反明這正是上順天意,大明皇帝皇帝昏庸無能,百官貪汙腐敗,老百姓生不如死,大帥開府建製也正好是下應民望,拯民於水火之中。”
“這上順天意下應民望,大帥的尊號當為順天應民!”
聽完張登喜的解釋之後王嘉胤非常的滿意,並且王嘉胤還加以補充!
“好!軍師說的好!我看這個‘順天應民’就不錯!”
“那個劉伯溫的‘燒餅歌’是怎麽說來著?!‘木尺樹上掛,遇順則止’!”
“早年我還沒造反之前在鄉間就曾聽過有江湖術士解過劉伯溫的這個讖語,說這木尺樹上掛就是個‘朱’字,遇順則止,說的就是這大明朝亡在一個與‘順’字有關的人或者事手中。”
“如今我的尊號定為‘順天應民’,這豈不是就應了劉伯溫的讖語?!”
張登喜一聽王嘉胤這話好像還確實有些道理,這個燒餅歌張登喜也聽過,關於這個讖語他自然也是知道是什麽意思,但張登喜不信這個,所以一開始沒有向王嘉胤推薦這個尊號。
不過現在聽王嘉胤這麽一說,張登喜似乎是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於是張登喜臉色有些激動的對王嘉胤說道:“對!大帥!就應該這個解!”
“大帥你想想看,如今這地方上的老百姓個個都愚昧無知,特別迷信這些鬼神讖語之說,咱們就以此為由為大帥造勢,將大帥塑造成取代明朝的天命真人!”
王嘉胤聽到張登喜的這個建議之後高興的一拍桌子對他說道:“好!就這麽辦!”
“先生迴頭去找兩個秀才,讓他們按照這個意思寫本小冊子,迴頭讓營裏口才好的弟兄到鄉下去說書去!”
“遵命!”
這兩人議完尊號之後就開始議開府之後的職務,於是王嘉胤就問張登喜道:“先生,你說我是當這個新政府的‘大都督’好還是當‘大元帥’的好?!”
張登喜聽後思慮了片刻然後對王嘉胤說道:“屬下以為還是‘大都督’的好?!”
“哦?!何以見得?!”
“這‘元帥’一職自本朝以來便沒有再設立過,而這明朝總兵官也多稱鎮帥,大帥如今已經稱‘帥’再當個‘大元帥’的話也沒什麽改變,在級別上不也還是‘帥’?!”
“這樣一來如何能體現大帥開府建製之後身份之尊貴?!”
張登喜這話說的沒錯,如今各路義軍首領中關起門來稱“大帥”的一窩接一窩,這王嘉胤稱個“大元帥”的話豈不是和這些義軍首領一個級別?!
“而這大都督的職位在本朝開國之時曾經設立過,是本朝的最高武官,大帥稱個‘大都督’的話正好可以壓各路義軍掌盤子一頭,所以屬下認為應稱‘大都督’的好。”
“大帥的尊號是‘順天應名’,大帥開府之後的職務是‘大都督’,合在一起那就是‘順天應民大都督’!”
“咱們以後的新政府就是順天應民大都督府!”
張登喜說完之後王嘉胤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這個尊號和職務,這越琢磨王嘉胤便感覺不錯,於是當即拍板定了了這個尊號!
“那好!本帥以後就是順天應民大都督!”
“屬下參見大都督!”張登喜見狀果斷下跪參拜。
“哈哈哈!先生請起!先生以後就是大都督府的丞相了!”
“謝大都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