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鐵營下鄉打糧(三)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排完各路人馬打糧的村子之後,王鐵還把自己的親兵安插到各路人馬之中去,目的就是為了監視軍紀,防止他們因為沒有為了完成任務而去搶老百姓的錢糧。
對此王鐵專門強調了一下紀律,有誰敢去搶老百姓的一律處決,上到管營下到大頭兵一視同仁絕不姑息!大夥們見王鐵的態度非常堅決,下去之後便都嚴格約束自己打點部下。
王鐵他們這幾路打糧的隊伍先行出發,趙勝領著輜重千總鄧永坤帶著剩餘的部分輔兵和家眷跟在後麵。
鐵營打糧的區域基本上集中在環縣東部地區的幾個鄉鎮,也就是環河河穀以東。後營從環縣縣城附近出發往南沿著環河河穀走四十裏至環縣木缽鎮,在環縣木缽鎮有一條環河向東北方向的支流名為安山河。
安山河流向東北五裏處便開始分叉,一路繼續往東北方向,這條水路仍叫安山河。一路則是往正東方向,這條河流名為喬兒溝。
鐵營選定的駐紮地點就是在這安山河分叉處的山頭上,這個地方地勢較高,可以俯視從東北方向、正東方向、西方向,這個方向沿河河流的鄉道。
隻要附近有什麽風吹草動的在這片山頭上都可以看的見。還有就是這個地方有水源,不用擔心取水的問題。山上也有一些樹木,可以用作燃料以及搭建帳篷。
這個地方是昨天李子建派出去偵查的斥候迴來報告的,雖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打糧對象,但是為營裏找到一個可以紮營的地方倒還是不錯的。
後營的輜重部隊雖然已經完成了騾馬化,但是為了照顧後營婦女兒童的行軍速度也就跟著一塊慢慢走,一直到快天黑的時候才走到喬兒溝這裏來。
而在後營到達紮營地點之前鐵營的打糧部隊已經在附近幹的是熱火朝天,這個時候軍隊騾馬化的優越性就體現了出來。
打糧部隊沒有了輜重和家眷的束縛機動性完全展現了出來,從縣城原駐紮地點到木缽鎮的這四十裏距離鐵營不到一個時辰就趕到了。
接著打糧部隊沿著安山河河流邊上的鄉道西進,順著安山河的各路支流以及鄉間小路往有肥羊的莊子快速趕去。
...
某日中午,天氣晴朗,適合搶劫。
在安山河鄉道旁某個鄉間小路上,王鐵騎著馬帶著後麵一群騎著馬的馬賊在道路上緩慢前進。雖然馬還能跑但是為了節省一點馬力省點糧食王鐵並沒有趕著去搶劫。
最主要還是怕迷路了,這環縣基本上都是山,在山溝溝裏行軍特別容易迷路,沒有向導是萬萬不行的,所以王鐵這一路都在做標記防止迷路,順便再派人去抓幾個村民來帶路,可到現在一個村民都沒有抓到。
就這樣王鐵騎著馬帶著大夥們在鄉道上四處張望著向前進。
走著走著突然王鐵邊上的李子建指著附近一個山頭上驚唿道:“掌盤子!你快看!那座山頭上好像有人在幹農活!”
現在已經是二月份開春了,有人出來幹活並不奇怪,王鐵在環縣河穀那裏就見過有人在幹農活,在木缽鎮的時候也見到過,不過那些老百姓都被王鐵他們給嚇跑了,導致都沒有人帶路。
王鐵定睛一看!這還真有個人在那裏揮舞著鋤頭刨地呢!於是王鐵吩咐李子建道:“子建,你帶幾個機靈點的弟兄上去!可千萬不能像之前那樣給放跑了!”
李子建拍著胸口表示:“掌盤子!你就放心吧!這迴保證給你抓迴來!”
“嗯!我等你的好消息!”
別看鐵營的弟兄們都騎著馬,但這這馬上了山可沒有兩條腿跑的快,況且這些村民都熟悉附近的地形,鐵營的這些外地賊寇還真難得抓這些本地的村民。
所以之前硬是一個都沒有抓到,不過這有了前幾次的失敗教訓後大夥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
隻見李子建和幾名弟兄翻身下馬並解掉自己身上的甲胄。沒錯,就是盔甲,雖然是出來打糧但為了以防萬一鐵營的弟兄有甲的都把甲給穿上了,沒甲的把襖子也穿上了。
李子建和幾名弟兄解下甲胄之後丟在了地上,緊接著連長兵器也丟在地上,就拿著一把刀悄悄的從山腳上摸了上去。
在王鐵這邊的視角裏,隻見幾個賊寇悄悄的撲上去把一名無辜的村民給五花大綁的抬了過來。
...
“掌盤子!人給你弄過來了!”
李子建他們幾個抬著這名被綁架的村民往地上一扔,這名村民嘴巴裏還塞著破布,村民的臉上被嚇的發白滿眼都是恐懼。
王鐵擺了擺手說道:“把這位老鄉給放開吧!”
“好的!”
接著李子建他們幾個給這位村民鬆綁,村民被鬆開之後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磕頭求饒:“好漢爺饒命啊!小的上有八十老...”
“停!別說了!我知道你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九歲小孩!我都知道你就不用給我講了!”
哈哈哈!~
這位村民話還沒有說完王鐵就給他強製打斷,王鐵這話說的大夥們哈哈大笑。這把被綁架的村民也說的非常尷尬。
王鐵看著這位村民歎了口氣然後從兜裏掏出一兩左右的碎銀子丟在地上:“給我們帶路,這錢就是你的!”
村民看著地上的碎銀子兩眼都在放光,這一兩銀子快抵得上他一個半月的收入!雖然村民的眼神畢竟貪婪但是理智還是戰勝了貪欲,畢竟這賊寇說要他帶路,給賊寇帶路如果報官被抓的話會以通賊罪殺頭的!
所以這銀子雖然誘人但是腦袋更重要,於是村民連忙擺手說道:“大王饒命啊!小的不認識路啊!從小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出了村子根本就搞不清楚方向啊!”
“求大王饒了小人,放小人迴去吧!”
見此情況王鐵知道得上點手段了,於是給李子建使了個眼色。李子建立馬會意,於是拿刀架在這位村民的脖子惡狠狠的說道:“你要是不給我們帶路,那就準備去下麵趕路!”
這刀往脖子上一架村民立馬就老實了,趕緊磕頭求饒說願意給王鐵他們這群賊寇帶路。不過村民表示不收王鐵的錢,但王鐵堅持要給,不收那就是看不起他們這群賊寇!
“老鄉,槐安鄉下麵的大賈莊怎麽走?!”
(注:明代沒有鄉一級的行政機構,但是有鄉的地理概念。)
“好漢爺且隨我來!~”
就這樣村民領著王鐵往槐安鄉下除了謝家之外最富的一個土財主家走去,這大賈莊的賈財主據白冊上記錄他們家有八百畝田,其中中等田就有三百畝!至於村裏的上等水田那都是謝家的,賈財主可沒那個實力染指。
...
槐安鄉大賈莊,賈家大院。
此時的賈財主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的即將來臨,中午時分正是吃飯的時候,小老百姓是沒那個存糧吃中午飯的,大賈莊唯一能吃中飯的就隻有賈財主一家。
賈財主在堂屋內一個人吃著中午飯,在他旁邊有一個小妾伺候著他吃飯,一邊給他夾著菜一邊給他倒著酒,賈財主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依然玩的很花,竟然讓小妾嘴對嘴的喂他喝酒!
小妾的年紀看著也不大,估計就十五六歲的樣子,不過這身材倒是已經發育的差不多了,賈財主看著小妾這逐漸發育的身材隻能是歎氣。因為他這個年紀已經不行了,也就過手癮和過嘴癮。
賈財主一邊吃飯一邊和小妾嬉戲,不過心有餘而力不足也隻能點到為止就此作罷。吃完飯後賈財主來到自家的賬房裏麵。
賈財主是大賈莊的裏正,他的賬房裏麵不僅存放的地契、借契,還有整個大賈莊的花名冊以及田畝冊,因為作為裏正有協助稅吏和官紳收稅的義務。
賈財主在三十年前還是村裏的一個地痞無賴,上任裏正因為心善不忍盤剝村民導致自己補稅搞的破產逃亡,而當時的賈財主乘機上位當上了裏正,在賈財主當上裏正之後盡顯自己的流氓本色!
夥同官紳和稅吏一道盤剝村民,為了替官府收上來足額的賦稅賈財主自告奮勇的充當打手,親自動手打死了幾個村民為官府收上來了賦稅。
由於大明朝在縣一級以下實行的是包稅製,隻要裏正收上來的稅有多的那就全是裏正的,所以在這三十年裏賈財主搞盤剝村民硬是攢下了這八百畝田的身家。
雖然賈財主成功的成為大賈莊乃至槐安鄉最富裕的一批人之一,但是大賈莊原有超過兩百戶的村民被賈財主勾結官紳稅吏折騰著隻剩下七八十戶!
剩下的這七八十戶村民大多數已經淪為賈財主家的佃戶和謝家的佃戶,日子過的每天就是在溫飽線上掙紮。賈財主主一家這些年來在村裏也是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賈財主每天就是喜歡往自家的賬房裏麵跑,每天就是琢磨著如何盤剝手下的佃戶,以及把大賈莊還有地的村民手裏的田給弄到自家手裏來。
對此王鐵專門強調了一下紀律,有誰敢去搶老百姓的一律處決,上到管營下到大頭兵一視同仁絕不姑息!大夥們見王鐵的態度非常堅決,下去之後便都嚴格約束自己打點部下。
王鐵他們這幾路打糧的隊伍先行出發,趙勝領著輜重千總鄧永坤帶著剩餘的部分輔兵和家眷跟在後麵。
鐵營打糧的區域基本上集中在環縣東部地區的幾個鄉鎮,也就是環河河穀以東。後營從環縣縣城附近出發往南沿著環河河穀走四十裏至環縣木缽鎮,在環縣木缽鎮有一條環河向東北方向的支流名為安山河。
安山河流向東北五裏處便開始分叉,一路繼續往東北方向,這條水路仍叫安山河。一路則是往正東方向,這條河流名為喬兒溝。
鐵營選定的駐紮地點就是在這安山河分叉處的山頭上,這個地方地勢較高,可以俯視從東北方向、正東方向、西方向,這個方向沿河河流的鄉道。
隻要附近有什麽風吹草動的在這片山頭上都可以看的見。還有就是這個地方有水源,不用擔心取水的問題。山上也有一些樹木,可以用作燃料以及搭建帳篷。
這個地方是昨天李子建派出去偵查的斥候迴來報告的,雖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打糧對象,但是為營裏找到一個可以紮營的地方倒還是不錯的。
後營的輜重部隊雖然已經完成了騾馬化,但是為了照顧後營婦女兒童的行軍速度也就跟著一塊慢慢走,一直到快天黑的時候才走到喬兒溝這裏來。
而在後營到達紮營地點之前鐵營的打糧部隊已經在附近幹的是熱火朝天,這個時候軍隊騾馬化的優越性就體現了出來。
打糧部隊沒有了輜重和家眷的束縛機動性完全展現了出來,從縣城原駐紮地點到木缽鎮的這四十裏距離鐵營不到一個時辰就趕到了。
接著打糧部隊沿著安山河河流邊上的鄉道西進,順著安山河的各路支流以及鄉間小路往有肥羊的莊子快速趕去。
...
某日中午,天氣晴朗,適合搶劫。
在安山河鄉道旁某個鄉間小路上,王鐵騎著馬帶著後麵一群騎著馬的馬賊在道路上緩慢前進。雖然馬還能跑但是為了節省一點馬力省點糧食王鐵並沒有趕著去搶劫。
最主要還是怕迷路了,這環縣基本上都是山,在山溝溝裏行軍特別容易迷路,沒有向導是萬萬不行的,所以王鐵這一路都在做標記防止迷路,順便再派人去抓幾個村民來帶路,可到現在一個村民都沒有抓到。
就這樣王鐵騎著馬帶著大夥們在鄉道上四處張望著向前進。
走著走著突然王鐵邊上的李子建指著附近一個山頭上驚唿道:“掌盤子!你快看!那座山頭上好像有人在幹農活!”
現在已經是二月份開春了,有人出來幹活並不奇怪,王鐵在環縣河穀那裏就見過有人在幹農活,在木缽鎮的時候也見到過,不過那些老百姓都被王鐵他們給嚇跑了,導致都沒有人帶路。
王鐵定睛一看!這還真有個人在那裏揮舞著鋤頭刨地呢!於是王鐵吩咐李子建道:“子建,你帶幾個機靈點的弟兄上去!可千萬不能像之前那樣給放跑了!”
李子建拍著胸口表示:“掌盤子!你就放心吧!這迴保證給你抓迴來!”
“嗯!我等你的好消息!”
別看鐵營的弟兄們都騎著馬,但這這馬上了山可沒有兩條腿跑的快,況且這些村民都熟悉附近的地形,鐵營的這些外地賊寇還真難得抓這些本地的村民。
所以之前硬是一個都沒有抓到,不過這有了前幾次的失敗教訓後大夥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
隻見李子建和幾名弟兄翻身下馬並解掉自己身上的甲胄。沒錯,就是盔甲,雖然是出來打糧但為了以防萬一鐵營的弟兄有甲的都把甲給穿上了,沒甲的把襖子也穿上了。
李子建和幾名弟兄解下甲胄之後丟在了地上,緊接著連長兵器也丟在地上,就拿著一把刀悄悄的從山腳上摸了上去。
在王鐵這邊的視角裏,隻見幾個賊寇悄悄的撲上去把一名無辜的村民給五花大綁的抬了過來。
...
“掌盤子!人給你弄過來了!”
李子建他們幾個抬著這名被綁架的村民往地上一扔,這名村民嘴巴裏還塞著破布,村民的臉上被嚇的發白滿眼都是恐懼。
王鐵擺了擺手說道:“把這位老鄉給放開吧!”
“好的!”
接著李子建他們幾個給這位村民鬆綁,村民被鬆開之後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磕頭求饒:“好漢爺饒命啊!小的上有八十老...”
“停!別說了!我知道你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九歲小孩!我都知道你就不用給我講了!”
哈哈哈!~
這位村民話還沒有說完王鐵就給他強製打斷,王鐵這話說的大夥們哈哈大笑。這把被綁架的村民也說的非常尷尬。
王鐵看著這位村民歎了口氣然後從兜裏掏出一兩左右的碎銀子丟在地上:“給我們帶路,這錢就是你的!”
村民看著地上的碎銀子兩眼都在放光,這一兩銀子快抵得上他一個半月的收入!雖然村民的眼神畢竟貪婪但是理智還是戰勝了貪欲,畢竟這賊寇說要他帶路,給賊寇帶路如果報官被抓的話會以通賊罪殺頭的!
所以這銀子雖然誘人但是腦袋更重要,於是村民連忙擺手說道:“大王饒命啊!小的不認識路啊!從小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出了村子根本就搞不清楚方向啊!”
“求大王饒了小人,放小人迴去吧!”
見此情況王鐵知道得上點手段了,於是給李子建使了個眼色。李子建立馬會意,於是拿刀架在這位村民的脖子惡狠狠的說道:“你要是不給我們帶路,那就準備去下麵趕路!”
這刀往脖子上一架村民立馬就老實了,趕緊磕頭求饒說願意給王鐵他們這群賊寇帶路。不過村民表示不收王鐵的錢,但王鐵堅持要給,不收那就是看不起他們這群賊寇!
“老鄉,槐安鄉下麵的大賈莊怎麽走?!”
(注:明代沒有鄉一級的行政機構,但是有鄉的地理概念。)
“好漢爺且隨我來!~”
就這樣村民領著王鐵往槐安鄉下除了謝家之外最富的一個土財主家走去,這大賈莊的賈財主據白冊上記錄他們家有八百畝田,其中中等田就有三百畝!至於村裏的上等水田那都是謝家的,賈財主可沒那個實力染指。
...
槐安鄉大賈莊,賈家大院。
此時的賈財主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的即將來臨,中午時分正是吃飯的時候,小老百姓是沒那個存糧吃中午飯的,大賈莊唯一能吃中飯的就隻有賈財主一家。
賈財主在堂屋內一個人吃著中午飯,在他旁邊有一個小妾伺候著他吃飯,一邊給他夾著菜一邊給他倒著酒,賈財主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依然玩的很花,竟然讓小妾嘴對嘴的喂他喝酒!
小妾的年紀看著也不大,估計就十五六歲的樣子,不過這身材倒是已經發育的差不多了,賈財主看著小妾這逐漸發育的身材隻能是歎氣。因為他這個年紀已經不行了,也就過手癮和過嘴癮。
賈財主一邊吃飯一邊和小妾嬉戲,不過心有餘而力不足也隻能點到為止就此作罷。吃完飯後賈財主來到自家的賬房裏麵。
賈財主是大賈莊的裏正,他的賬房裏麵不僅存放的地契、借契,還有整個大賈莊的花名冊以及田畝冊,因為作為裏正有協助稅吏和官紳收稅的義務。
賈財主在三十年前還是村裏的一個地痞無賴,上任裏正因為心善不忍盤剝村民導致自己補稅搞的破產逃亡,而當時的賈財主乘機上位當上了裏正,在賈財主當上裏正之後盡顯自己的流氓本色!
夥同官紳和稅吏一道盤剝村民,為了替官府收上來足額的賦稅賈財主自告奮勇的充當打手,親自動手打死了幾個村民為官府收上來了賦稅。
由於大明朝在縣一級以下實行的是包稅製,隻要裏正收上來的稅有多的那就全是裏正的,所以在這三十年裏賈財主搞盤剝村民硬是攢下了這八百畝田的身家。
雖然賈財主成功的成為大賈莊乃至槐安鄉最富裕的一批人之一,但是大賈莊原有超過兩百戶的村民被賈財主勾結官紳稅吏折騰著隻剩下七八十戶!
剩下的這七八十戶村民大多數已經淪為賈財主家的佃戶和謝家的佃戶,日子過的每天就是在溫飽線上掙紮。賈財主主一家這些年來在村裏也是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賈財主每天就是喜歡往自家的賬房裏麵跑,每天就是琢磨著如何盤剝手下的佃戶,以及把大賈莊還有地的村民手裏的田給弄到自家手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