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王二兵敗(上)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作者:楚環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二年初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陝西饑民饑軍暴動的事情終於被大明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所關注,也是在這一年的年初明末首義之人王二兵敗被殺。
王二在去年十一月初從葭州突圍南走之後並沒有繼續展開行動,甚至連出去打糧都沒有打,而是窩在延安府城以南甘泉縣以北的山裏準備過冬,來年開春之後再出去鬧騰一番。
劉應遇一路從葭州追王二追到延安府之後發現王二沒了蹤跡,畢竟王二的部隊已經完成了騾馬化而劉應遇手下全是步兵,王二基本上甩開劉應遇在三天以上的路程。
雖然王二躲在山裏不露蹤跡但是還是被劉應遇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劉應遇通過分析斷定王二應該是躲在甘泉縣這一片的山裏。
於是劉應遇與延安遊擊李卑一道合兵並發動延安、甘泉兩地的士紳帶領族人、家丁進山協同搜剿。這一片的士紳在今年可被賊寇給折騰壞了,尤其是甘泉縣的士紳,基本上一大半都被“掃地王”和“革裏眼”殺過家人或者是搶過家財。所以他們自然是對賊寇恨之入骨!
當聽說有一支比這兩貨還大的賊寇就躲藏在附近的時候,延安、甘泉兩地的士紳是嚇的覺都睡不好,對王二那是又恨又怕!
如果僅憑劉應遇加上李卑手下那幾千兵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躲起來的王二那簡直是做夢。但是有了這幫士紳的配合就不一樣了,這幫子士紳控製著基層的裏甲,在士紳的威逼利誘下兩地的裏甲村民全部被弄去搜山,結果不到十天的功夫王二躲藏的位置就被找到了。
於是劉應和李卑一塊在王二不知情的情況突襲王二在山中的大營,倉促之間遭受襲擊王二連老營的家眷和輜重都顧不上隻得帶著老本兵騎著馬溜了。
本來王二在葭州的時候又重新拉起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這一波劉應遇和李卑的夾剿下來又把他打迴了原形,手底下僅剩下五百兵。
除了損失一大波填線的普通部隊之外王二還將一路上吃大戶搜刮的糧草全部丟了,就連士兵們的家眷也丟了,他本人的家眷也被官軍抓去砍了腦袋。
這屋漏偏逢連夜雨,到了十二月中陝西地區又下起了一場大雪,這場大雪雖然讓劉應遇停止了追擊但是也讓王二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那就是王二營中的馬匹大量被凍死!並且還有部分士兵因為缺衣少藥相繼凍病凍亡。
王二的五百老本兵在這一波雪災之下隻剩下三百多人,就連他的手下大將徐凱也因為這次大雪加上負傷的原因也被凍死了。本來還剩下的四百匹馬現在也隻剩下兩百多匹。
用一句窮途末路來形容現在王二是再恰當不過了。
...
王二在甘泉縣大敗之後便一路向南逃竄至鄜州再從鄜州逃竄至中部縣,再又從中部縣逃竄至宜君縣,從這一條路線就可以看的出來王二的最終目標是從延安府逃迴西安府。過了宜君縣便是西安府的同官縣(今陝西銅川市)。
隻有逃迴了西安府之後,王二才能憑借之前在西安這邊打下的一片名聲又拉起一支隊伍來和官軍接著幹。在陝北他的號召力遠遠不如在西安府的號召力,要不是被逼陝西副將張全昌逼的沒有辦法,他前年也不會往陝北轉進。
王二明白,隻要逃迴了西安府那麽這一盤棋就徹底的活了!如果留在陝北那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即使現在王二都已經窮途末路了依舊保持著鬥誌!
延安府鄜州宜君縣城南,龍山(即今陝西宜君縣龍山公園)。
宜君縣的縣城是建立在陝北一處山體的東側,在宜君縣南部兩裏地的位置有一處小山頭名叫龍山,從宜君縣前往西安府同官縣有兩頭路。
一條官道和一條鄉道,這官道和鄉道的出發點都在龍山,所以王二選擇把軍隊暫時駐紮在這裏,就是為了在這裏等候前麵的斥候探路的結果最後來做出選擇。
走鄉道這條路是直往南走經過哭泉鎮,這個哭泉鎮就是傳說中孟薑女哭長城那個地方。再從哭泉鎮南下抵達西安府的北大門之一的金鎖關,這條路線就是後世的210國道。
走官道則是從龍山往西到慈烏河,這條官道便是沿著慈烏河穀修建的。慈烏河是洛水往西南方向的支流,流至玉華山南止。官道修至慈烏河一個叫五郎廟的地方便往南修,最後和另外那條鄉道一樣在金鎖關匯合。這便是後世的g6522高速。
在龍山某處帳篷內王二背著手走來走去,焦急的等待著他的斥候營管營鄧梁的消息。此刻的王二已經沒有當初的穩重,畢竟現在他已經在滅亡的邊緣走鋼絲容不得他淡定了。
帳篷內的軍師種光道還是一如既往坐在板凳之上一動不動的,不過種光道的那種沉穩之中帶有一絲認命的感覺。這一年多來的圍剿種光道已經是察覺到了一些東西,他感覺官軍對待他們的態度很是不一般,感覺不把他們滅掉就不收手一樣。
種光道到底是一個讀書人熟悉一些曆史典故,他知道自古以來首義者是沒有好下場的,官府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帶頭做亂的人。所以對於他們這支義軍的前景種光道是很絕望的,所以表現出一種不尋常的沉穩。
所以說王二雖然焦慮但他對於未來還是充滿了希望,他認為隻要渡過眼前這一關他還是可以從頭再來的。不過這還是王二讀書讀少了,根本不理解為什麽官軍死命追著他打的原因!種光道雖然察覺出來了,但是為了不打擊士氣一直都沒有說,隻是一個人在背地裏偷偷的唉聲歎氣。
...
“掌盤子!鄧管營迴來了!”
聽到帳篷外的親兵前來報信王二激動的跑出帳篷去迎接鄧梁,鄧梁翻身下馬之後便對王二說道:“掌盤子,搞清楚了!金鎖關那邊沒幾個官兵守,李卑見咱們準備南下西安府已經從中部縣撤軍往鄜州方向去了!”
聽到鄧梁這話王二總算是鬆了口氣,王二並不怕劉應遇,雖然他打不過劉應遇但是跑的過,現在王二還有兩百多匹馬以劉應遇手下的純步兵根本就攆不上他。
但是李卑就不一樣了,他手下可是有一百人的騎兵家丁!王二部的這段時間的傷亡基本上就是拜李卑手下的騎兵所賜。對於李卑王二是既打不過也跑不過,如今聽到李卑撤軍之後王二自然是很高興。
接著王二又問道:“那劉應遇現在在哪裏?!”
鄧梁答道:“劉應遇現在還在中部縣北部的河堤村!距離咱們還有七十多裏地呢!”
聽到鄧梁這話王二點了點頭說道:“嗯!來!咱們來帳內好好商量一下該走哪一條路去金鎖關!”
“是!”
接著王二領著鄧梁進入到帥帳之中,鄧梁進帳篷之後給種光道打了個招唿,種光道隻是淡淡的點了個頭,仿佛鄧梁打聽消息迴來就和他沒關係一樣。
王二命親兵取出一幅輿圖,這幅輿圖是臨時繪製的也隻能臨時的用一下,王二指著輿圖上說:“這官道不能走太遠了,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得有八九十裏路才能到金鎖關,而走鄉道的話最多也就六十裏。”
鄧梁聽後皺著眉頭說道:“掌盤子,這官道雖然遠但路寬敞啊,咱們還有這麽多馬匹走官道不一定慢啊!還有這鄉道雖然近但是道路狹窄有的地方甚至都沒連起來,真要走的話不一定比官道快啊!”
王二聽後沉默了一會然後說道:“這兩條路我們都沒有走過,到底是怎麽個情況也不知道,我們也隻能通過斥候偵查估算的路程才確定行進路線。”
“我們來到宜君的消息已經被官府給察覺,萬一官府派重兵把守金鎖關的話咱們就完了!所以我們必須走鄉道趕在官軍前麵進入西安府。”
“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一大早咱們就出發!”
“是!”
...
就這樣王二最終確定了走鄉道過金鎖關入關中的路線,而與此同時在中部縣北的河堤村內某處屋舍內劉應遇正與手下的軍官商議如何圍剿王二。
在屋內內的牆壁上掛著一幅精確度極高的輿圖,上麵繪製著城池、關隘、河流、村莊、官道、甚至是部分鄉道都有。
劉應遇的目光盯在輿圖上麵從鄜州中部縣至西安府白水縣的洛水河,劉應遇瞧了一會之後問在一旁的師爺道:“先生,中部、洛川兩縣征調的船隻準備的如何了?!”
師爺聽後想了想迴答道:“按照兵憲大人的命令,兩縣縣令已經在今天上午將所需的船隻征調到位!現在已經全部停靠在洛水渡口處!”
說完這些師爺皺著眉頭說道:“隻是這李卑說什麽也不可願派兵助陣!真是可恨!”
劉應遇聽後歎了口氣說道:“唉!國朝諸將都是這副德行!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一見賊寇快出自己防區了就立刻不管!”
接著劉應遇話音一轉看著這幅輿圖有些激動的說道:“破賊之功就在眼前!我等諸位一年來的努力就在這幾日要見分曉了!”
王二在去年十一月初從葭州突圍南走之後並沒有繼續展開行動,甚至連出去打糧都沒有打,而是窩在延安府城以南甘泉縣以北的山裏準備過冬,來年開春之後再出去鬧騰一番。
劉應遇一路從葭州追王二追到延安府之後發現王二沒了蹤跡,畢竟王二的部隊已經完成了騾馬化而劉應遇手下全是步兵,王二基本上甩開劉應遇在三天以上的路程。
雖然王二躲在山裏不露蹤跡但是還是被劉應遇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劉應遇通過分析斷定王二應該是躲在甘泉縣這一片的山裏。
於是劉應遇與延安遊擊李卑一道合兵並發動延安、甘泉兩地的士紳帶領族人、家丁進山協同搜剿。這一片的士紳在今年可被賊寇給折騰壞了,尤其是甘泉縣的士紳,基本上一大半都被“掃地王”和“革裏眼”殺過家人或者是搶過家財。所以他們自然是對賊寇恨之入骨!
當聽說有一支比這兩貨還大的賊寇就躲藏在附近的時候,延安、甘泉兩地的士紳是嚇的覺都睡不好,對王二那是又恨又怕!
如果僅憑劉應遇加上李卑手下那幾千兵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躲起來的王二那簡直是做夢。但是有了這幫士紳的配合就不一樣了,這幫子士紳控製著基層的裏甲,在士紳的威逼利誘下兩地的裏甲村民全部被弄去搜山,結果不到十天的功夫王二躲藏的位置就被找到了。
於是劉應和李卑一塊在王二不知情的情況突襲王二在山中的大營,倉促之間遭受襲擊王二連老營的家眷和輜重都顧不上隻得帶著老本兵騎著馬溜了。
本來王二在葭州的時候又重新拉起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這一波劉應遇和李卑的夾剿下來又把他打迴了原形,手底下僅剩下五百兵。
除了損失一大波填線的普通部隊之外王二還將一路上吃大戶搜刮的糧草全部丟了,就連士兵們的家眷也丟了,他本人的家眷也被官軍抓去砍了腦袋。
這屋漏偏逢連夜雨,到了十二月中陝西地區又下起了一場大雪,這場大雪雖然讓劉應遇停止了追擊但是也讓王二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那就是王二營中的馬匹大量被凍死!並且還有部分士兵因為缺衣少藥相繼凍病凍亡。
王二的五百老本兵在這一波雪災之下隻剩下三百多人,就連他的手下大將徐凱也因為這次大雪加上負傷的原因也被凍死了。本來還剩下的四百匹馬現在也隻剩下兩百多匹。
用一句窮途末路來形容現在王二是再恰當不過了。
...
王二在甘泉縣大敗之後便一路向南逃竄至鄜州再從鄜州逃竄至中部縣,再又從中部縣逃竄至宜君縣,從這一條路線就可以看的出來王二的最終目標是從延安府逃迴西安府。過了宜君縣便是西安府的同官縣(今陝西銅川市)。
隻有逃迴了西安府之後,王二才能憑借之前在西安這邊打下的一片名聲又拉起一支隊伍來和官軍接著幹。在陝北他的號召力遠遠不如在西安府的號召力,要不是被逼陝西副將張全昌逼的沒有辦法,他前年也不會往陝北轉進。
王二明白,隻要逃迴了西安府那麽這一盤棋就徹底的活了!如果留在陝北那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即使現在王二都已經窮途末路了依舊保持著鬥誌!
延安府鄜州宜君縣城南,龍山(即今陝西宜君縣龍山公園)。
宜君縣的縣城是建立在陝北一處山體的東側,在宜君縣南部兩裏地的位置有一處小山頭名叫龍山,從宜君縣前往西安府同官縣有兩頭路。
一條官道和一條鄉道,這官道和鄉道的出發點都在龍山,所以王二選擇把軍隊暫時駐紮在這裏,就是為了在這裏等候前麵的斥候探路的結果最後來做出選擇。
走鄉道這條路是直往南走經過哭泉鎮,這個哭泉鎮就是傳說中孟薑女哭長城那個地方。再從哭泉鎮南下抵達西安府的北大門之一的金鎖關,這條路線就是後世的210國道。
走官道則是從龍山往西到慈烏河,這條官道便是沿著慈烏河穀修建的。慈烏河是洛水往西南方向的支流,流至玉華山南止。官道修至慈烏河一個叫五郎廟的地方便往南修,最後和另外那條鄉道一樣在金鎖關匯合。這便是後世的g6522高速。
在龍山某處帳篷內王二背著手走來走去,焦急的等待著他的斥候營管營鄧梁的消息。此刻的王二已經沒有當初的穩重,畢竟現在他已經在滅亡的邊緣走鋼絲容不得他淡定了。
帳篷內的軍師種光道還是一如既往坐在板凳之上一動不動的,不過種光道的那種沉穩之中帶有一絲認命的感覺。這一年多來的圍剿種光道已經是察覺到了一些東西,他感覺官軍對待他們的態度很是不一般,感覺不把他們滅掉就不收手一樣。
種光道到底是一個讀書人熟悉一些曆史典故,他知道自古以來首義者是沒有好下場的,官府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帶頭做亂的人。所以對於他們這支義軍的前景種光道是很絕望的,所以表現出一種不尋常的沉穩。
所以說王二雖然焦慮但他對於未來還是充滿了希望,他認為隻要渡過眼前這一關他還是可以從頭再來的。不過這還是王二讀書讀少了,根本不理解為什麽官軍死命追著他打的原因!種光道雖然察覺出來了,但是為了不打擊士氣一直都沒有說,隻是一個人在背地裏偷偷的唉聲歎氣。
...
“掌盤子!鄧管營迴來了!”
聽到帳篷外的親兵前來報信王二激動的跑出帳篷去迎接鄧梁,鄧梁翻身下馬之後便對王二說道:“掌盤子,搞清楚了!金鎖關那邊沒幾個官兵守,李卑見咱們準備南下西安府已經從中部縣撤軍往鄜州方向去了!”
聽到鄧梁這話王二總算是鬆了口氣,王二並不怕劉應遇,雖然他打不過劉應遇但是跑的過,現在王二還有兩百多匹馬以劉應遇手下的純步兵根本就攆不上他。
但是李卑就不一樣了,他手下可是有一百人的騎兵家丁!王二部的這段時間的傷亡基本上就是拜李卑手下的騎兵所賜。對於李卑王二是既打不過也跑不過,如今聽到李卑撤軍之後王二自然是很高興。
接著王二又問道:“那劉應遇現在在哪裏?!”
鄧梁答道:“劉應遇現在還在中部縣北部的河堤村!距離咱們還有七十多裏地呢!”
聽到鄧梁這話王二點了點頭說道:“嗯!來!咱們來帳內好好商量一下該走哪一條路去金鎖關!”
“是!”
接著王二領著鄧梁進入到帥帳之中,鄧梁進帳篷之後給種光道打了個招唿,種光道隻是淡淡的點了個頭,仿佛鄧梁打聽消息迴來就和他沒關係一樣。
王二命親兵取出一幅輿圖,這幅輿圖是臨時繪製的也隻能臨時的用一下,王二指著輿圖上說:“這官道不能走太遠了,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得有八九十裏路才能到金鎖關,而走鄉道的話最多也就六十裏。”
鄧梁聽後皺著眉頭說道:“掌盤子,這官道雖然遠但路寬敞啊,咱們還有這麽多馬匹走官道不一定慢啊!還有這鄉道雖然近但是道路狹窄有的地方甚至都沒連起來,真要走的話不一定比官道快啊!”
王二聽後沉默了一會然後說道:“這兩條路我們都沒有走過,到底是怎麽個情況也不知道,我們也隻能通過斥候偵查估算的路程才確定行進路線。”
“我們來到宜君的消息已經被官府給察覺,萬一官府派重兵把守金鎖關的話咱們就完了!所以我們必須走鄉道趕在官軍前麵進入西安府。”
“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一大早咱們就出發!”
“是!”
...
就這樣王二最終確定了走鄉道過金鎖關入關中的路線,而與此同時在中部縣北的河堤村內某處屋舍內劉應遇正與手下的軍官商議如何圍剿王二。
在屋內內的牆壁上掛著一幅精確度極高的輿圖,上麵繪製著城池、關隘、河流、村莊、官道、甚至是部分鄉道都有。
劉應遇的目光盯在輿圖上麵從鄜州中部縣至西安府白水縣的洛水河,劉應遇瞧了一會之後問在一旁的師爺道:“先生,中部、洛川兩縣征調的船隻準備的如何了?!”
師爺聽後想了想迴答道:“按照兵憲大人的命令,兩縣縣令已經在今天上午將所需的船隻征調到位!現在已經全部停靠在洛水渡口處!”
說完這些師爺皺著眉頭說道:“隻是這李卑說什麽也不可願派兵助陣!真是可恨!”
劉應遇聽後歎了口氣說道:“唉!國朝諸將都是這副德行!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一見賊寇快出自己防區了就立刻不管!”
接著劉應遇話音一轉看著這幅輿圖有些激動的說道:“破賊之功就在眼前!我等諸位一年來的努力就在這幾日要見分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