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宋應昌講因果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作者:雪泥鴻爪ad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精舍裏麵,嘉靖終於等來了宋應昌的迴複。
原本次日就是經筵了,最近講的都是北宋的各項事件。宋應昌也將表格、折線圖、柱狀圖等應用其中,忙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火急火燎,火燒屁股的時候,嘉靖居然還橫插一杠,讓去講《故事會》。
沒辦法,誰讓嘉靖是皇上。
雖然捎帶拖延症的宋應昌還沒完全敲定經筵的講稿,也就匆匆去跟嘉靖聊《故事會》了。
話說,《故事會》是高老師最近推出的內容,已經出了兩期了。
第一期是純邏輯學十個笑話故事,第二期繼續是十個邏輯學故事,但外加有其他社會故事十則。
宋應昌把三本書都拿了出來,裏麵的筆記是密密麻麻的。
因為宋應昌手裏的是高老師給的手抄版草稿,方便其第一時間學習的。
雖然市場上才推出兩期,但宋應昌手裏已經拿到三期的手稿了。
這就算近水樓台的好處。
-------
“居然有三期了?好吧,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故事呢?”嘉靖還是老樣子地問道。
“臣已然入士,則更重施政而不是學問,因而覺得雞叫太陽與農民發牛兩則最為重要”
“陛下請看”
宋應昌一邊指出內容出處,一邊講。
雞叫太陽,是春秋時期,一大戶人家孩子天天聽到公雞打鳴後太陽才升起,因此其一直以為太陽是公雞叫醒的,沒有公雞太陽就不會升起了。
農民發牛是講根據管仲的統計,有牛的農民都很勤奮,糧食產量也高。因此讓農民更好的辦法就是普遍發牛。隻要有牛農民都會勤奮起來。這造成了管仲的困惑。
隨著宋應昌的講解,原本已經有所猜測的嘉靖瞬間茅塞頓開。
因果混亂,其中因果混淆、因果倒置其實是普遍存在於大明的現實與儒學的文獻中的。也是曆史上多少改革失敗,君主缺乏識人之明的關鍵。
直接探究因果邏輯,比從開始一步一步學習邏輯,更聚焦,更短平快,更容易出結果。
一種學問要是學起來看不到進度,沒有誰會堅信的。
“關於因果,你們已經研究到什麽程度了?”嘉靖認真地體味了這兩故事後問道。
宋應昌趕緊把之前匯總的讀書筆記一遍展開給嘉靖看,一邊講解。
因果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偽因果來進行。
偽因果,包括度量誤差、反向因果、選擇性偏誤與遺漏變量四個方麵。
比如北宋的王安石變法。
如何度量王安石的變法的過程就一直沒解決。到最後南宋高宗皇帝清算變法時,是否倒洗澡水時把孩子也統統倒掉了也不得而知。
因為度量是評價因果的基礎,沒有係統的度量壓根無法評價。
在度量的基礎上就要考慮後三種問題。
管仲的困惑來自於度量後因果關係的導致。佃農是因為勤奮才能養牛,不是養牛後變得勤奮。控製反向因果的關鍵就是幹涉控製,比如拿掉牛後,看是否還勤奮?
選擇的偏差也其中關鍵一環。當年大宋對抗金國,戰後的傷兵大多護甲破損而頭盔完好。因此大宋一度隻是加固鎖甲,卻沒有提高軍士的生存率。
王安石變法也一樣,變法所選之地以淮河沿線為主,大多是舊黨執政之地。這種選擇自然會造成執行的偏差。另外,最後以汴京城破來評價新法,但新法所涉軍事其實寥寥無幾。怎麽能用軍事倆評價新法呢?
到最後是遺漏變量,比如在南宋反思王安石變法中,對於新舊黨爭的忽略,無法區分新黨的政策與黨爭的影響,自然無法正常評價新法。
原本次日就是經筵了,最近講的都是北宋的各項事件。宋應昌也將表格、折線圖、柱狀圖等應用其中,忙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火急火燎,火燒屁股的時候,嘉靖居然還橫插一杠,讓去講《故事會》。
沒辦法,誰讓嘉靖是皇上。
雖然捎帶拖延症的宋應昌還沒完全敲定經筵的講稿,也就匆匆去跟嘉靖聊《故事會》了。
話說,《故事會》是高老師最近推出的內容,已經出了兩期了。
第一期是純邏輯學十個笑話故事,第二期繼續是十個邏輯學故事,但外加有其他社會故事十則。
宋應昌把三本書都拿了出來,裏麵的筆記是密密麻麻的。
因為宋應昌手裏的是高老師給的手抄版草稿,方便其第一時間學習的。
雖然市場上才推出兩期,但宋應昌手裏已經拿到三期的手稿了。
這就算近水樓台的好處。
-------
“居然有三期了?好吧,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故事呢?”嘉靖還是老樣子地問道。
“臣已然入士,則更重施政而不是學問,因而覺得雞叫太陽與農民發牛兩則最為重要”
“陛下請看”
宋應昌一邊指出內容出處,一邊講。
雞叫太陽,是春秋時期,一大戶人家孩子天天聽到公雞打鳴後太陽才升起,因此其一直以為太陽是公雞叫醒的,沒有公雞太陽就不會升起了。
農民發牛是講根據管仲的統計,有牛的農民都很勤奮,糧食產量也高。因此讓農民更好的辦法就是普遍發牛。隻要有牛農民都會勤奮起來。這造成了管仲的困惑。
隨著宋應昌的講解,原本已經有所猜測的嘉靖瞬間茅塞頓開。
因果混亂,其中因果混淆、因果倒置其實是普遍存在於大明的現實與儒學的文獻中的。也是曆史上多少改革失敗,君主缺乏識人之明的關鍵。
直接探究因果邏輯,比從開始一步一步學習邏輯,更聚焦,更短平快,更容易出結果。
一種學問要是學起來看不到進度,沒有誰會堅信的。
“關於因果,你們已經研究到什麽程度了?”嘉靖認真地體味了這兩故事後問道。
宋應昌趕緊把之前匯總的讀書筆記一遍展開給嘉靖看,一邊講解。
因果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偽因果來進行。
偽因果,包括度量誤差、反向因果、選擇性偏誤與遺漏變量四個方麵。
比如北宋的王安石變法。
如何度量王安石的變法的過程就一直沒解決。到最後南宋高宗皇帝清算變法時,是否倒洗澡水時把孩子也統統倒掉了也不得而知。
因為度量是評價因果的基礎,沒有係統的度量壓根無法評價。
在度量的基礎上就要考慮後三種問題。
管仲的困惑來自於度量後因果關係的導致。佃農是因為勤奮才能養牛,不是養牛後變得勤奮。控製反向因果的關鍵就是幹涉控製,比如拿掉牛後,看是否還勤奮?
選擇的偏差也其中關鍵一環。當年大宋對抗金國,戰後的傷兵大多護甲破損而頭盔完好。因此大宋一度隻是加固鎖甲,卻沒有提高軍士的生存率。
王安石變法也一樣,變法所選之地以淮河沿線為主,大多是舊黨執政之地。這種選擇自然會造成執行的偏差。另外,最後以汴京城破來評價新法,但新法所涉軍事其實寥寥無幾。怎麽能用軍事倆評價新法呢?
到最後是遺漏變量,比如在南宋反思王安石變法中,對於新舊黨爭的忽略,無法區分新黨的政策與黨爭的影響,自然無法正常評價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