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高老師課堂開講了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作者:雪泥鴻爪ad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下麵給自己作揖跪拜的三名一日遊弟子,除了右邊的徐有知,高翰文這會了連另兩位名字偶讀沒記住。
走完過場,先是鄭泌昌開講了。
古代就是條件差,要是放後世就是同時開幾個小房間搞分會場了。現在沒辦法,必須的挨個輪著來開講。鄭泌昌還真是很有領導的派頭,講的內容主要是圍繞著“改稻為桑”對於國家社會士紳乃至下層百姓的重要意義入題的。
至於幹貨內容,一句沒有,但也讓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好在鄭泌昌也知道自己水平就這樣,剛過一刻鍾就結束了。美其名曰:拋磚引玉。
緊接著就是何茂才的表演時間了。
何茂才可就沒有鄭泌昌那麽講究了,愣是講了足足半個時辰,內容正好與鄭泌昌互補,講推行“改稻為桑”當初是多麽困難。自己是多麽苦心孤詣。
聽得好幾次,鄭泌昌都有點受不了了,想拉自己這個隊友閉嘴。
緊接著,自然就到高翰文這個杭州知府了。
正要起身,新任按察使張遜膚到了。
連忙客套一番,讓他上前,卻被拒絕了。老爺子態度很明確,就是來聽高翰文的講學的。
這一下子高翰文壓力大了起來。原本以為是當著年輕人麵前吹水,結果居然有大佬玩真的。
趁著寒暄的機會整理好思緒,站在台上的高翰文先燒包地咳嗽了一聲。
今天這個講學可是高翰文借機定人心、淨浮言的好機會。開場一定要夠莊重才行。
開場寒暄後馬上切入正題
“大明王朝承接數千年曆史,占據的也是號稱大地之中心的中國之地。我們過去有輝煌的文化、軍略,漢唐的榮光廣播西域、東洋、南洋,近一千多年,我們都用儒家治世,為什麽還要了解泰西諸國的那些文化呢?”
一句話說完,下麵已經開始交頭接耳,特別是下麵第一排自己的一日學生也在發懵。
在這個時代,哪有正經人講學開場用問題炸場子的?
高翰文學著自己以前的老師,掃視了一下自己的學生,對周圍同僚的走神視若無睹,繼續講到
“孔聖人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門原儒本就是包容其他學派,融會貫通以增其長的嘛。簡言之,就是學學也沒啥壞處,為什麽一開始要排斥呢?”
語氣輕鬆地皮一下,免得聽眾疲勞。
“如此,我就正式轉入泰西諸國之學了。”
“泰西諸國,文明傳承自古希臘雅典城”
“當時有一位大學者柏拉圖在思考一個問題:“萬物皆變,以變觀變則無有真理可言”,那麽如何或者說什麽是不變的,可以在這個不變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知識框架的東西呢?這就是這個位大學者思考的問題。你們覺得什麽是不變的呢?”
這是高翰文第一次跟自己這一日之學生拋出問題。下麵的三個學生,除了徐有知都是小地主家這類寒門出身,自然是費勁心思思考。左邊的張遜膚也一臉為難的樣子。
還好,不到10秒,中間一個男學生發言了:“是日月,千百年來,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唯日月光照不變。”
高翰文不置可否,右邊的徐有知壯著膽子發言:“是陰陽五行,按照元氣說,萬事萬物都是由此構成的,他們一定是不變的根基”
高翰文聽了笑了一笑示意小姑涼坐下又看向另一位男生。
這個男生就實在靦腆了一點,有些顫抖地迴答:“心學講修心,佛家也將仁者心動,是心嗎?”
“理在先,氣在後,上帝天賦也”這學生剛說完,張遜膚就發言了。
說實話,高翰文對理學了解得不能說不多,隻能說約等於0。心學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就隻知道幾句“致良知”、“格物致知”這些口號。
感覺到壓力山大的高翰文完全不明白,怎麽古代的讀書人都這麽厲害。不能再讓他們自由發散下去了。趕緊發言接過話頭。
“張大人說得好,前麵三位也不錯。這卻是是一個千古難題,如果不給人們認知世界找一個錨,那一切對的都可能是錯的,一切錯的也可能是對的。”
“雅典的學者也是先從外在世界的有形無形物體開始,直到反求諸己後才發現,我們認知一個東西不僅僅是認知到這個事物,而且還用到了認知的方法。隻要找到一種穩定的認知方法,那麽我們的認知也就穩定了,真理也就可以由此誕生。這個最穩定的認知方法,柏拉圖叫他邏輯,而賦予人類存在共通的認知方法的則跟理學相同,他們同樣稱之為上帝”
“這就是我為什麽要在《新編洗冤錄》裏加入邏輯學的內容,因為作為一個穩定的認知方法,非常有利於我們對以往的知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也有利於我們開創新的知識。”
這一下講完,台下眾人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大悟了兩點,一是泰西之學的邏輯原來是這樣誕生的。二是泰西之學跟我們的程朱理學心學也是同源,同樣是上帝賦予的。同為上帝子民,那泰西諸國就不是蠻夷,而是華夏的兄弟之邦了。
沉醉在自己的小課堂的高老師完全意想不到學生們的腦洞有多大。
“那這邏輯學如何保證認識的穩定性呢?他首先對人的認知形式進行劃分。一個觀點,最簡單的觀點,一般可以分為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三個部分
如剛才我們提到: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是怎麽分解成三個部分呢?
我們知道,結論是必有我師焉,小前提是三人行,那麽大前提自然就是人與人之間總有更善者或更不善者,簡言之就是沒有同等好的人。同時還有一個人都有向他人學習的能力。
這樣,我們來梳理一下,原話就是:人與人之間總存在著差異,如果三個人在一起,一定要向更更優秀的學習,警惕墮落得更不優秀。這個優秀可以是一個人整體優秀,也可以是這個人某個優秀的一麵。
如果這樣理解,隻要我們證明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差異,這個大前提。那麽聖人的這句話就是萬世不易的真理。
那麽,我們如何證明呢?”
-------------
多謝多謝肝能補臉、月3704等書友的打賞推薦票!
走完過場,先是鄭泌昌開講了。
古代就是條件差,要是放後世就是同時開幾個小房間搞分會場了。現在沒辦法,必須的挨個輪著來開講。鄭泌昌還真是很有領導的派頭,講的內容主要是圍繞著“改稻為桑”對於國家社會士紳乃至下層百姓的重要意義入題的。
至於幹貨內容,一句沒有,但也讓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好在鄭泌昌也知道自己水平就這樣,剛過一刻鍾就結束了。美其名曰:拋磚引玉。
緊接著就是何茂才的表演時間了。
何茂才可就沒有鄭泌昌那麽講究了,愣是講了足足半個時辰,內容正好與鄭泌昌互補,講推行“改稻為桑”當初是多麽困難。自己是多麽苦心孤詣。
聽得好幾次,鄭泌昌都有點受不了了,想拉自己這個隊友閉嘴。
緊接著,自然就到高翰文這個杭州知府了。
正要起身,新任按察使張遜膚到了。
連忙客套一番,讓他上前,卻被拒絕了。老爺子態度很明確,就是來聽高翰文的講學的。
這一下子高翰文壓力大了起來。原本以為是當著年輕人麵前吹水,結果居然有大佬玩真的。
趁著寒暄的機會整理好思緒,站在台上的高翰文先燒包地咳嗽了一聲。
今天這個講學可是高翰文借機定人心、淨浮言的好機會。開場一定要夠莊重才行。
開場寒暄後馬上切入正題
“大明王朝承接數千年曆史,占據的也是號稱大地之中心的中國之地。我們過去有輝煌的文化、軍略,漢唐的榮光廣播西域、東洋、南洋,近一千多年,我們都用儒家治世,為什麽還要了解泰西諸國的那些文化呢?”
一句話說完,下麵已經開始交頭接耳,特別是下麵第一排自己的一日學生也在發懵。
在這個時代,哪有正經人講學開場用問題炸場子的?
高翰文學著自己以前的老師,掃視了一下自己的學生,對周圍同僚的走神視若無睹,繼續講到
“孔聖人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門原儒本就是包容其他學派,融會貫通以增其長的嘛。簡言之,就是學學也沒啥壞處,為什麽一開始要排斥呢?”
語氣輕鬆地皮一下,免得聽眾疲勞。
“如此,我就正式轉入泰西諸國之學了。”
“泰西諸國,文明傳承自古希臘雅典城”
“當時有一位大學者柏拉圖在思考一個問題:“萬物皆變,以變觀變則無有真理可言”,那麽如何或者說什麽是不變的,可以在這個不變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知識框架的東西呢?這就是這個位大學者思考的問題。你們覺得什麽是不變的呢?”
這是高翰文第一次跟自己這一日之學生拋出問題。下麵的三個學生,除了徐有知都是小地主家這類寒門出身,自然是費勁心思思考。左邊的張遜膚也一臉為難的樣子。
還好,不到10秒,中間一個男學生發言了:“是日月,千百年來,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唯日月光照不變。”
高翰文不置可否,右邊的徐有知壯著膽子發言:“是陰陽五行,按照元氣說,萬事萬物都是由此構成的,他們一定是不變的根基”
高翰文聽了笑了一笑示意小姑涼坐下又看向另一位男生。
這個男生就實在靦腆了一點,有些顫抖地迴答:“心學講修心,佛家也將仁者心動,是心嗎?”
“理在先,氣在後,上帝天賦也”這學生剛說完,張遜膚就發言了。
說實話,高翰文對理學了解得不能說不多,隻能說約等於0。心學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就隻知道幾句“致良知”、“格物致知”這些口號。
感覺到壓力山大的高翰文完全不明白,怎麽古代的讀書人都這麽厲害。不能再讓他們自由發散下去了。趕緊發言接過話頭。
“張大人說得好,前麵三位也不錯。這卻是是一個千古難題,如果不給人們認知世界找一個錨,那一切對的都可能是錯的,一切錯的也可能是對的。”
“雅典的學者也是先從外在世界的有形無形物體開始,直到反求諸己後才發現,我們認知一個東西不僅僅是認知到這個事物,而且還用到了認知的方法。隻要找到一種穩定的認知方法,那麽我們的認知也就穩定了,真理也就可以由此誕生。這個最穩定的認知方法,柏拉圖叫他邏輯,而賦予人類存在共通的認知方法的則跟理學相同,他們同樣稱之為上帝”
“這就是我為什麽要在《新編洗冤錄》裏加入邏輯學的內容,因為作為一個穩定的認知方法,非常有利於我們對以往的知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也有利於我們開創新的知識。”
這一下講完,台下眾人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大悟了兩點,一是泰西之學的邏輯原來是這樣誕生的。二是泰西之學跟我們的程朱理學心學也是同源,同樣是上帝賦予的。同為上帝子民,那泰西諸國就不是蠻夷,而是華夏的兄弟之邦了。
沉醉在自己的小課堂的高老師完全意想不到學生們的腦洞有多大。
“那這邏輯學如何保證認識的穩定性呢?他首先對人的認知形式進行劃分。一個觀點,最簡單的觀點,一般可以分為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三個部分
如剛才我們提到: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是怎麽分解成三個部分呢?
我們知道,結論是必有我師焉,小前提是三人行,那麽大前提自然就是人與人之間總有更善者或更不善者,簡言之就是沒有同等好的人。同時還有一個人都有向他人學習的能力。
這樣,我們來梳理一下,原話就是:人與人之間總存在著差異,如果三個人在一起,一定要向更更優秀的學習,警惕墮落得更不優秀。這個優秀可以是一個人整體優秀,也可以是這個人某個優秀的一麵。
如果這樣理解,隻要我們證明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差異,這個大前提。那麽聖人的這句話就是萬世不易的真理。
那麽,我們如何證明呢?”
-------------
多謝多謝肝能補臉、月3704等書友的打賞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