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迴到府衙,高翰文沒有管徐家的雞飛狗跳。而是繼續和萊昂納多以及郭有德商量如何編好外國故事,就是講講泰西曆史變遷以及萊昂納多東遊記。


    由於於老頭已經又比較成熟的三國項目,就沒讓他繼續摻和這邊了。但問題就在於沒有於老頭,郭有德這小黑胖子的意大利語並不過關,連蒙帶猜都很困難。基本劇情主線就全靠高翰文閉門造車了。等到四夷館的人到了,才能把一些真實的人名地名嵌入進去。就這樣,真人不真事是最容易讓觀眾相信的。


    泰西諸國在從約兩千年前開始一直軍閥混戰。雖然中間有羅馬帝國實現了短暫的統一,但很快有分裂開來。


    與傳說中早早實現統一的桃花石不同,泰西諸國在羅馬之後再無羅馬。當地的貴族隻能聽著遙遠的東方有個桃花石,並且盛產絲綢與瓷器,那裏的人都富有安康。


    靠著這種童話故事,在戰亂中,一直存活到現在。


    與,桃花石總是實現統一不同,泰西諸國,語言不同,文字不同,要實現統一很難。但這些也不是重點,因為我們曾在公元600年前後派人到訪過桃花石。知道了,桃花石曾經有一位皇帝書同文、車同軌。


    我們連年打仗,並不缺又這樣魄力的雄主。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泰西遠沒有桃花石幸運,泰西之地,每三百年必然出現一次冰河期,所謂冰河期就是大降溫、大幹旱。原本就不怎麽出產穀物的土地更加是寸草不生。而這個冰河期,短則50年,長則100年。


    保守的說,泰西也就隻有兩百年太平氣候。可氣候太平,不代表人就可以太平。為了為這一百年的災害混戰做準備,我們至少得提前一百年備戰功伐,隻有最強的勢力才有機會度過天災。這樣酸算下來,留給泰西的太平日子就隻有100年。


    而這一百年裏,前50年還是上一個冰河期的災後重建。這樣真正的盛世就不足50年。但凡實際的官僚再不抓住機遇一點,可能就隻剩下20-30年,也就是不到兩代人光景。


    所以再泰西,到羅馬帝國分裂以後,各大城主國主,往往都是罷黜百家,獨尊兵家。由於近兩千年的兵家征伐,武備又得提前,仇恨遍地聚集。這樣的環境永遠不能統一和平。


    然而,城主們或者國主們卻不同,由於激烈的征伐,使得隻有幾個強大的勢力才能長存。泰西諸國的國主往往都有著上千年的曆史,反倒是那些兵家能臣換了一撥又一撥。


    對比下羅馬帝國破裂時,王室被屠戮殆盡。現在國主們發現,這樣一直打仗,王室長存的法子也不錯。於是乎,就在沒有動力去改變什麽。於是乎,雖然有對外貿易,但幾乎再也不對外探索與交流。好一點叫路徑依賴,壞一點也可以說是坐井觀天了。


    雖然有桃花石的故事,但誰都不願意去相信,覺得那僅僅是編造的童話。


    直到1200年左右,從東邊有一股強大的騎兵衝擊了過來,有人稱之為契丹,有人稱之為桃花石,也有說是蒙古。這群人像上帝之鞭一樣所向披靡,最遠甚至打到了多瑙河畔,離羅馬僅數百裏的距離。


    這些人與傳說中的桃花石不同,甚是兇惡。由於各方麵的潰敗,我們隻能修改教義,稱其為原罪。隻要他們的騎兵到了,我們都放棄抵抗,負荊請罪。隻聽說最大的首領應該名叫叫成吉思汗吧。他們跟桃花石同樣來自東方。不知道桃花石能抵擋得過這位成吉思汗嗎,還是跟過去的匈奴一樣,這些都是被桃花石驅趕過來的部族。


    雖然這群人沒打多久,但是卻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天災。黑死病。他們的騎兵各處投放帶有黑死病的老鼠以及屍體。


    在他們走後,整個泰西諸國因為這場大疫損失了8成的人口,很多城主、國主絕嗣。


    雖然一下子人少地多起來,但由於疫情與戰爭,各項工具奇缺,又恰逢新一期冰河期的天災。泰西諸國在那整整近一百年過得都風雨飄搖。


    就這樣,熬到公元1300年左右,有個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商人,迴到羅馬,突然說自己去過桃花石。並且當年的成吉思汗部隊就是桃花石。準確的說桃花石已經沒了,已經被那群野人部隊占領了。


    現在桃花石的人口、財富都歸了成吉思汗的子孫。


    這仿佛是一個驚雷,震驚了整個泰西諸國。以兵家治國已經搖搖欲墜,遙遠的桃花石也被成吉思汗的子孫擊潰。那可是曾經記錄上有一人滅一國,摧城拔寨,戰無不勝的桃花石天國,都失敗了。萬一成吉思汗子孫再來攻打一次怎麽辦?


    整個泰西諸國都充滿了絕望,既有自身童話的幻滅也有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在此之時,有兵家子弟我們意大利亞的哥倫布聯合葡萄牙王室決定外出拓荒。泰西太小了,本身又一馬平川,西臨大海,一旦再次被攻擊必然是玉石俱焚的慘禍。既然如此,不如向西出海,看看西邊有什麽。


    這樣兵家哥倫布率領穿600人的船隊在大海上漂了足足一個月,才看到陸地。那時隨船的船員已經因為疾病、絕望、自殺損失了三分之二。


    就剩下200人到達了新的大陸。為了紀念曾經童話裏的桃花石,哥倫布將其命名為新桃花石。可喜的是那裏的人才掌握石器與青銅。


    於是乎,初來乍到的哥倫布領著下船的100雇傭兵就將上千人的當地土著殺得丟盔卸甲。


    就這樣,葡萄牙王室通過資助兵家哥倫布發現了新桃花石,並在那裏驅趕與抓捕當地土著,讓他們成為葡萄牙種植園的奴隸。生產出來的糧食又源源不斷地運迴葡萄牙。前些年還在那裏意外發現了金礦、銀礦。免費的奴隸又將財富源源不斷開采出來送往葡萄牙。


    而後整個泰西諸國都爭相學習。新桃花石是無主之地,或者是原本的土著是毫無還手之力的。幾杆火繩槍就能占幾百、幾千頃地,難道不比在泰西打生打死強得多。


    各國又通過這一輪航海大發現,增加了財富,充實了武備。


    就現在大明的絲綢直接運往泰西價錢得翻幾十倍。就這樣,泰西得達官貴人也願意買,因為他們已經不知道缺錢是什麽了。為什麽呢,因為大量的金銀從新桃花石開采了出來,原本把金銀捂在地窖的貴族們發現,金銀越來越不值錢了,隻有用出去的金銀才是錢,否則隔幾年,家裏的金銀隻能換迴曾經的一半東西。


    現在羅馬也模仿起曾經的桃花石,在羅馬廣場與中央大街的兩旁裹滿了絲綢。這塊都是近百兩銀子一匹買來的,上等絲綢。這些禮節還是最後一批正式的遣桃花石使節留下的記錄裏講的。


    就這樣,貴族們越奢侈,越需要雇傭百姓,百姓收入越高。百姓收入越高,上交的稅負越多,貴族們也就越奢侈。


    從兩千年來的兵家治國,通過一次大航海,泰西諸國似乎找到了奢侈治國的新路徑。


    這個信念一旦被確立起來,各國都會明白,海外財富的瓜分是國內繁榮的根本。要爭地殖民,就得要有軍備。於是乎,現在泰西諸國已經發展出了每個工作日都要操練的近衛常備軍。最新的火器,例如可以拉出去野戰的火炮,可以不用點火的燧發火槍,都被發明了出來。


    殖民地的官吏通過開采金銀、生產糧食換國王禁衛軍裏淘汰的武器。國王拿著金銀與糧食激勵發明更新的武器。


    然而,100年的大航海殖民馬上就要到達尾聲了,新桃花石大陸已經誇要被瓜分完畢。現在國主們還有錢買東方的高價絲綢。未來一旦瓜分完畢,金銀礦藏見地,這絲綢肯定也不會再有如此光景了。也不知道習慣了以武殖民的泰西諸國會如何應對。


    但現在國主們還是鼓勵開拓的,凡占新地,30%-50%交給國主,其餘就給航海家們自有,激勵了很多人源源不斷出海。


    你別看葡萄牙總人數就幾百萬,但所占之地何止百倍本土。最遠大明的濠鏡澳就是他們的立足點。另外,泰西諸國中的荷蘭在琉球建立了據點,其餘在南海、呂宋、越南諸多島嶼建立據點,殖民當地土著的不知凡幾。


    泰西諸國已經習慣於奢侈治國、殖民養國的路徑中了,新的發展路徑或許又能支撐我們泰西諸國上千年也說不定。


    ------------------------------------


    高翰文,差不多編完了整個故事的大概。廚娘金翠蘭過來通報前廳四夷館的差人到了。


    高翰文打量了下金翠蘭,總覺得得再跟她安排點事情。,還沒想好就到了衙門前廳值房了。


    “怎麽就你,通譯呢?”高翰文隻看到一個五大三粗的差人。負責通譯的文人卻不見。


    “大人容稟,四夷館本來就少通譯,我們少卿講都是這些夷人學官話的,哪有我天朝子民學夷語的。所以在武宗皇帝之後就沒再增加員額了,前些年意大利亞夷語的通譯官告老還鄉後就徹底沒人了。這次陛下下令協助,我們再去選擇,原來已經過世了,其子也沒有子承父業,考正式功名去了。這是那位通譯官留下的手稿。高大人您看看,或許還有幫助。多有不是,原諒則個。”差人一臉諂媚地賠禮道歉。


    高翰文接過手稿,發現一股迴歸九年義務教育的熟悉感。


    意大利語的發音旁邊標注的就是中文的漢字,還標注了不同音節的輕重音,還有字義解說。算得上是一本沒有目錄的字典了。


    拿起這厚厚基本手稿,高翰文毫不猶豫地將其扔給郭有德了,讓那小子多折騰。當領導的就是要多給手下年輕人學習成長的機會嘛。


    越想越覺得和離的高翰文打發走差人後,又轉迴後院了。


    有了這個,郭有德就可以跟萊昂納多核對一些地名人名了。講故事嘛,會顯得更真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泥鴻爪a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泥鴻爪ad並收藏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