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劉孖然說夢話的這個動靜,李承平不禁笑出了聲。


    迴來不久本就睡得不是很沉,聽到動靜,劉孖然幽幽醒轉,眯著眼不滿道:“幹嘛啊!”


    話說,會館內幾人興致頗高的慶祝李承平喜得新房,東閣內,幾位閣老卻分外糾結起來。


    無它,還是殿試上的考卷難住了眾人。


    殿試考卷不過三百餘份,加之僅是一道題,所以幾位閣老也沒犯懶,閱卷一事自是親力親為。


    內閣三巨頭的意見對皇帝的影響太重了,閱卷後,首輔會呈送十三份考卷到禦案上,由永興帝決定這十三份答卷的排序。


    這十三份朱卷就是一鼎甲和二甲前十的人選。


    殿試最出彩的這十三人就是這麽決出的,除非皇帝對某位貢士的文章有疑篤要求查看,否則結果就這麽定下。


    一鼎甲的位置太過關鍵,幾個老頭都有點琢磨不定。


    東閣是內閣辦公的地點之一,別看汪閣老是東閣大學士,但那隻是官職名。


    甭管在什麽地方,內閣首輔總是管的著。


    宮內可謂是處處有暖閣,不過王明覺有些點背,為了疏通屋內空氣門是打開的。


    十數位閱卷官中,王明覺很不幸的被分到了最靠近門口的位置。


    這就導致他前麵是暖的,後背卻涼颼颼。


    很想關上門,但王明覺卻不敢,因為打開著門通風是嚴閣老的意思。


    話說,嚴閣老今年已經七十有三,江西人,朝廷之上最起碼有近半數人官吏是他提拔,執掌朝局足有二十載,積威尤甚。


    借王明覺三個膽,他也不敢觸嚴閣老的黴頭。


    勝在王明覺穿得多抗凍,進入閱卷狀態也就想不起來有寒風從他身上拂過。


    盡管是親力親為,內閣也是三位閣老的一言堂,但涉及到科考就不能這麽來看。


    殿試是國之大事,一旦有一絲舞弊之嫌都要嚴格杜絕,所以閱卷工作的展開也與會試、鄉試不同。


    除了三位閣老外,其餘的閱卷官盡皆來自禮部和翰林院,采取的方式也不再是閱卷官看過後寫上評語呈送給閣老,而是轉變為賦分製。


    即所謂的打分製,三百份太過繁多,殿試閱卷要在三日內結束,完全來不及。


    所以一鼎甲和二甲前十之列的朱卷還是由內閣幾人選出,隨後逐次分發給眾閱卷官查看,隨後定下名次,呈報給永興帝來定下最終結果。


    看起來很公平,每份朱卷要過十幾位閱卷官的眼,但事實證明若是三老頭不滿意終究要被打迴重新賦分。


    王明覺很是無語,既然內閣有成算自己定下就是,非要流轉這麽多次來折騰人。


    他隻想說這幾人不當人子,別看汪閣老是他老丈人,但牽涉到剝削上該罵還是罵。


    尤其是這幾人很離譜,不滿意說出來就是,大家還能違背你們的意思嗎!


    非要讓大家去猜他們的心思,明顯是不想惹人非議,當真是又當又立。


    心裏吐槽,可當嚴思勉視線掃過來時,王明覺麵上依舊是迴以一個自認和善的微笑。


    閱卷時間僅有三日本就緊湊,如今更是已過大半,嚴思勉臉上不顯心裏卻不大高興。


    見還有人東張西望,他心中愈發不滿。


    還看,說的就是你。


    “科考關乎天下士子,閱卷的擔子不在你我身上,難道是想轉到陛下身上嗎!”


    嚴思勉麵容冷倦,聲音也冷倦,低沉中似乎還透著些許不快。


    這朱卷幾日閱下來,大家多少有些心煩意亂,但一聽嚴思勉嗬斥,紛紛忙低頭戰栗迴話道:“嚴閣老恕罪,我等不敢。”


    張閣老愣了下,隨即擺手讓其他人去忙活。


    張閣老打著哈欠道:“朱卷駁雜讓人心力交瘁,東樓此時再怎麽催也是無濟於事。”


    嚴閣老,字“東樓”。


    汪閣老當沒聽見,自顧自的忙活。


    他是會試主考,亦是殿試監試官,嚴閣老統籌中外,總覽殿試事宜同樣是他的分內之事,兩人間沒有人敢馬虎。


    相反,張閣老雖也有閱卷之責,但擔責較輕,自是不放在心上。


    果不其然,嚴思勉皺起了眉頭,麵容依舊冷著,鄭重其事道:“事關國事,實不敢怠慢。”


    內閣甭想風平浪靜,皇帝不允許,武勳外戚不允許,文官內部更是不可能。


    不管幹什麽都會有反對聲音,無非多少的問題罷了。


    在永興帝的一番操作下,這樣的對立無疑被加劇。


    除了幾位閣老確有矛盾外,永興帝想要看見這一幕卻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一個團結內閣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見的,王明覺不知這幾人是到底如何,演戲也罷,真有矛盾又如何,他都是毫無爭議的站在老丈人後麵。


    因為汪閣老牽扯到了他的切身利益,沒有對錯,就是這麽簡單。


    這也是明明有一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好政策,卻難以進行下去的根由所在。


    大乾朝的官們就像鴨子一樣,尤其是這些清閑的翰林


    早就適應了翰林院的慢生活,不拿著杆子擱他們屁股後麵趕,怕是半天都難挪一下。


    明明是一天之內就能迅速處理完的,卻積壓數天之久。


    主要是朝廷最近有些事需要內閣拿主意,若是九卿之中能騰出人手來,嚴思勉屬實是不想用這些清流。


    熬到太陽落下,各位閱卷官終於是將各自賦分的十三份試卷再次呈上,整整齊齊地擺放在三老頭的桌案上。


    接著,汪閣老拿起朱筆,從第一摞賦分完畢的朱卷開始,逐一疊加每份試卷的分數。


    殿試閱卷的一般原則是按照分數高低進行排序。


    當王明覺再次看到李承平的文章時,他心裏明白自己不能給太高或太低的分數。


    畢竟兩人之間終究有著師生之誼,所以王明覺選擇了一個適中、無懈可擊的中間分數。


    這樣做既不會引起他人的質疑,也能夠避免可能帶來的麻煩。


    這純粹是自我保護和避險。


    一眾閱卷官所看的朱卷雖然是糊了名的,但沒有任何一個閱卷官會覺得王明覺看不出李承平的文風。


    因為一個讀書人的文風太過固定了,李承平的文章不說一眼就能被一直關注的王明覺認出來,但通篇看下來也是大差不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寒門讀書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右顛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右顛倒並收藏科舉,寒門讀書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