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告別,不存在的。


    李家人等李承平離開,繼續開始各行其事。


    人或許會因為某件事、某個人而心生掛念,但人生卻並不止這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李承平和柳安一路都在談天說地,講著京城模樣,僅是從柳安嘴中聽到一部分細小的描述,就已經很是令牛蛋神往。


    對於一個整年整年的泡在村裏的鄉下娃,西安已經很不得了,京城得成什麽樣。


    感受過龍城、流連過魔都,沒有什麽城市會讓李承平再露出驚訝的神情。


    呃,這話說的有點為時尚早。


    李承平不得不承認古香古色的京城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一座能裝下百萬計百姓的巨城,單聽就深深被其吸引。


    出行自然不止李承平和柳安,以及二人各自所帶書童,若如此風險是一定有的。


    在西安停留一晚,與劉孖然以及幾位同窗會合,一行人開始東行。


    從陝西到京城路無非就那麽兩條,走最多的便是沿著太行山脈以及一路上的關隘前行,途經華山、雁門關後,進入華北平原,最終到達京城。


    這條路又被稱之為“太行陘”,是貫通東西平原的重要通路線之一。


    水路無疑更快,沿著黃河河道前行,經過陝西、河南、河北等地,最終到達京城。


    這兩條路是最長走的,李承平估計當年李世民從太原起兵往關中來,走的就是這麽一條路。


    與其相反的是,李承平是出關中往中原而去,李世民則是往關中而來。


    上凍的河水讓人望而卻步,走陸路是不得已為之。


    要是年前走還好,現在河中未化的冰麵很多,不經意間危險就會降臨。


    按照李承平的計劃,若是後半段河況好,半道就乘船北上。


    盡管沒到汛期,但支撐一行人行進的是黃河哎!


    母親河澆灌著兩岸百姓,可湍急中蘊含的危險還是讓人不容忽視。


    行至開封,眾人總算是能歇歇腳。


    看看天時,幾人甚至還有時間好好逛逛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


    繞過作為泄洪區的安陽,幾人在京杭運河前停下馬車。


    一場洪災,百姓十數年的努力付之一炬,開墾多年的土地,一朝盡毀。


    好在朝廷應對及時,賑濟手段層層疊疊,算是勉強控製住了災情。


    “哎!這些人竟然不知道安陽被作為泄洪區。”劉孖然感歎著。


    李承平眉頭皺起,趕緊示意劉孖然不要再說話。


    他們現在正在漕運衙門,漕運和河道兩大衙門總管河務。


    安陽府選作泄洪區其中未必沒有漕運總督的意思,口無遮攔是很危險的。


    專挑安陽泄洪是有考究的,京杭兼顧糧草、鹽鐵轉運的大事,一旦讓運河一塊承擔泄洪風險,那河道阻塞的風險和責任誰來擔。


    犧牲一府之地,換取京畿之地到江南的道路暢通,在朝廷諸公麵前是一件很劃算的事。


    京畿數以百萬計百姓的糧米消耗,可都指著大運河。


    掃視著衣衫襤褸,麻木的領著救濟粥的百姓,李承平眼中閃過一絲憐憫。


    人總是喜歡舍小,可那是因為他們足夠理智嗎?


    不!並非如此,而是因為他們不能設身處地的為其中的人和事著想。


    那些決定此事的朝廷大員們,他們若是安陽百姓,怕是一個個都得奮起為自己的家鄉抗爭。


    哪怕僅僅是為了自己在家鄉的產業著想。


    可憐這些百姓連知曉安陽被選為泄洪區的權力都沒有,他們還自認為是自己的命不好。


    才導致大河衝垮了河堤,不幸淹沒了自己的家園。


    那些個富商大賈大概早就得到內幕,收拾利索跑路,徒留一些百姓姍姍知曉,隻得顧及性命,完全來不及轉移家中賴以生存的財物。


    李承平站在現在自己的這個角度,自然是為安陽百姓鳴不平。


    可他不知道若是那日自己身處高位,是否會權衡利弊,是否會顧念太多。


    安陽籍的官員應該是無力的,他們太過勢單力薄。


    李承平將視線轉移到衙門文吏這裏,懶散是衙門清閑職務的常態。


    可這幾日漕運這裏卻出奇的忙,文吏正忙著低頭填寫公文。


    手不閑,還偶爾抬起頭來,態度恭敬的朝一眾舉子致歉,讓他們多擔待,等會兒。


    三年一次,年前年後這幾月最忙,還有就是會試結束那一陣,因為落第士子有很多會乘船迴鄉。


    以往應付的都是些商賈,哪怕背後有靠山,到他這裏也得按規矩辦事。


    但臨近會試卻大有不同,盡管俗話說的好,強龍壓不住地頭蛇,可那看對誰。


    這些赴京趕考的士子那個不是舉子,在各地都是有頭有點的,和各地官府都有或多或少的聯係。


    得罪一個還好,一旦因此事誤了所有人,眾怒下,看總督大人向著誰。


    文吏現在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出來賣的,甭管是誰過來都要陪著笑。


    他隻求朝廷別沒事加恩科,不然三年一次就得變成兩年兩次或三年兩次。


    “快點行不行,就你這慢。”


    有個人不滿的哼哼,臉上寫滿了不耐煩。


    此人,一身貴氣,頭束玉冠,長發整齊地束起顯得神采奕奕,他麵龐白皙,一看就是養尊處優慣了。


    未曾穿舉人青衫,而是衣著一件月白色的錦袍,這錦袍由頂級的絲綢製成,麵料光滑細膩,閃爍著柔和的光澤。


    劉孖然湊到李承平耳邊,小聲道:“這誰啊!”


    李承平搖頭,他也不知,不過看這身行頭,大概身份差不了。


    文吏諂媚出聲問詢,“不知老爺貴姓?”


    “什麽老爺,都把我說老了,老子是通濟商行少東家,趕緊的,讓這些人走一邊去,小爺我要坐船。”


    那貴少爺此時正抖著腿,吆五喝六的,一副精神小夥的模樣。


    就差把銀子塞文吏嘴裏,卻沒想到文吏麵色瞬間一黑。


    怒聲道:“什麽人都往衙門裏帶,官船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坐的嗎!”


    怒喝一聲,把屋內眾人嚇夠嗆。


    一些初次赴京的舉子有些懵,這文吏這麽暴躁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寒門讀書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右顛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右顛倒並收藏科舉,寒門讀書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