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真可謂是一篇佳作啊!\" 魯嚴議喃喃自語道。


    他身為翰林院修撰,平日裏負責整理修改各類文獻,對於文字的要求自然極高。


    然而,麵對這份答卷,他不禁感到由衷的讚賞。


    這位考生的文章不僅四書文敘事嚴謹、條理分明。


    就連五經文章也是充滿了意味,充分展現出了深厚的學識和獨特的見解。


    魯嚴議心想,若將此卷評為一房之經魁,實至名歸。


    他不禁感歎道:\"這等文章,實乃世間罕見。\"


    作為一名翰林學士,他深知文章的價值與意義。


    而如今,他有幸見到這樣一份答卷,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自從閱了幾天陝西士子的考卷後,他是真的心力交瘁,苦點累點他都不怕。


    什麽最可怕,失望是最可怕的,而且還是一點點攢出來的失望。


    陝西士子的水平太讓人不入眼了,不拿他老家比,就是河南、山東這些個四戰之地都遠遠不如。


    西北在大乾開國之初,沒有經受過太大的戰亂,鐵蹄肆虐主要是中原大地,戰火過後數十年,連中原都恢複了元氣,陝西怎麽差到這個地步。


    若是被崔博知道魯嚴議的想法,一定想笑。


    當初他來時也是這麽想的,作為西北扛把子,數百萬人口的大省,社學、私塾再加上官學的學子不下數萬人,學政再差能差到哪裏去。


    可一來才知道,沒錢那是真的辦不了教育,老百姓讀不起書,朝廷又不補貼,能出成績就怪了。


    而且西北人尚武風氣中,軍戶與民戶占比對半開,出讀書人的概率就更低。


    魯嚴議沒管崔博在心底的吐槽,徑直去找王明覺,他這幾日早就想好了。


    東宮日講的位置多半是爭不過那些人,但至少不能太丟麵,可左一看右一看的,好卷子遲遲不出,才讓他這麽癲狂。


    好不容易尋摸到一份好卷子,魯嚴議自然想著和一條戰線的好同僚分享。


    他的好心卻並不能讓王明覺的理解,實際上來說,此時的王明覺還有點害怕。


    誰家好人猛的站起,四處走動,突然掃落考卷,隨後又哈哈大笑的。


    要是擱在以前,有人說魯嚴議這樣,王明覺指定要反駁。


    隻是現在嗎!


    “退什麽啊!”魯嚴議搖著手上的卷子,“快來看,終於有份好卷子了。”


    說到這裏,王明覺才將注意力轉移到那份答卷上,隻見這份答卷上麵的字龍飛鳳舞、筆走龍蛇,讓人看了便心生歡喜之情。


    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接過來仔細閱讀後,隻覺得這張考卷字字珠璣,裏麵的文字令人不禁拍案叫絕。


    麵對如此優秀的作品,即便是見多識廣的王明覺也不得不心悅誠服地點頭稱讚。


    他看這張考卷上的一個個呈薦戳子,覺得大家的看法差不多,確實是份好文章。


    在此之前,王明覺早就看過不少文章,自覺都比不上這份。


    鄉試結束後,眾考官馬不停蹄,日夜不休地將試卷閱完,最終從數千份卷子中選出了一百五十份卷子。


    能被選中的,都是考官們一致認定極佳的卷子。


    這些卷子不僅行文流暢,立意高遠,而且書法優美,幾乎沒有一點瑕疵(對外的說法)。


    可以說,這一百五十名考生,都是當之無愧的才子佳人。


    他們的文章,不僅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學識,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氣和陝西的文化底蘊。


    “各房經魁已經定下,諸位可有意義?”王明覺將視線投向崔博,後者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我覺所選不錯,依此公布即可。”


    崔博大聲說道,他心裏嘀咕道,你們倆都已經敲定好的事,何苦再來問他。


    隨後,王明覺又看向其他考官,眾人皆無異議。


    王明覺滿意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既如此,就這麽定下了。”


    他心中暗喜,魯嚴議挑中的文章他早已過目,兩人之間已有默契,這最後的決議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


    一旁的魯嚴議也是滿臉笑容,他與王明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滿意之色。


    這次科舉考試的結果由他們共同決定,他們無疑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


    當問到崔博時,王明覺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但心中卻不禁暗歎。


    雖然隻是一場戲,但也得做足全套才行。


    畢竟,身為副主考,還是要給崔博一個機會。


    此時,貢院內氣氛緊張,監考官員們神情嚴肅地注視著正在填寫的紅榜。


    紅榜是由下到上,眼下隻剩五經魁還未填上,還剩下最後一步,議一下這五人的名次並決出永興三十五年陝西鄉試的解元。


    負責監考的是陝西提學禦史耿定向和西安知府,以及各府縣的教諭等官員。


    他們矗立在一旁,聽著兩位主考官商議結果。


    五人的名錄擺在王明覺和魯嚴議麵前。


    閱卷糊名是規矩,話是這麽說,但到了填榜的環節,這項規矩就不尚算了。


    糊名揭開,大家都能看看清楚,中意哪個人的答卷都可以說說,議論一下。


    “這份答卷在眾士子的文章中最為出眾,解元我決意選擇此人,諸位沒有異議吧!”


    就算有異議,場中眾人也不會說出來。


    各省的鄉試通常由這些主考官自行決斷,考官都是朝廷派下來的欽差,解元是何人通常也由二人自行決定。


    主考官是京官,更是清流,天子近臣,他倆的決議誰人敢提出異議。


    這也是各省鄉試由朝廷任命主考的考慮,天子任命主考就是為了不受當地大員影響,憑真實成績取士。


    反正國初是這麽個情況,地方督撫還左右不了科考。


    但今科鄉試的解元究竟是誰呢?


    眾考官心中都充滿了好奇和疑惑。


    他們雖然知道兩位主考已經確定了解元的人選,但對於這個人選的具體身份卻一無所知。


    隻有少數幾位考官看清了被調閱過來的原卷信息,而其餘的人則像是被蒙在了鼓裏,對這個解元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


    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無奈,哪怕明日就張榜,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好像早知道一天,是一件多爽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寒門讀書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右顛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右顛倒並收藏科舉,寒門讀書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