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夫子一筆一畫遒勁有力,春聯上的字體顯得意蘊十足,果然不是他們這種習字尚短的學童能搭上邊的。


    大開大合的寫法讓看熱鬧的倆人歎為觀止,字的好壞對日後的舉業可是尤為關鍵。


    “倒是沒有生疏。”


    看倆人瞧著字不眨眼,陳夫子自得的捋了捋胡子,要說學問高低,他可不敢遑論多說,但這字放在這興平縣還是有幾分傲氣的。


    “夫子這字,好似是台閣體。”李承平問道。


    陳夫子道:“台閣體如今是科考最受歡迎字體,其更是被默認為規範,所以苦練台閣體是必要的。”


    說罷,陳夫子開始給二人講明台閣體的書寫要點,台閣體是一種書寫風格,它的特點是筆畫工整、結構嚴謹、氣勢恢宏,被認為是一種高雅的藝術表現形式。


    陳運明顯不喜歡這種字體,他認為台閣體很難寫出自己的風格,顯得沒有生氣,更不夠流暢。


    “考官難道是你爹呀!”陳夫子氣的想打人,“誰人都想隨心所欲,可你也得有那個資格才行,台閣體本就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偏你特立獨行,要不專門給你開一科。”


    被說教一番,陳運當然不敢發表異議,認真聽著爺爺的教誨,李承平並沒有覺得台閣體好或者不好,隻要是能夠助力科考,那練那種都是練。


    很明顯,台閣體抑製了士子的書寫風格,但並不是說它的書寫難度就不大,相反這種惹人喜愛的字體書寫難度頗大。


    陳夫子隻能拿些名家作品舉例,隻有臨摹名家作品的筆畫結構、比例和走勢,才能逐漸提高應試學子的書寫水平。


    “哎,咱們這裏終究是小地方,基本沒有大儒遊學交談,名家作品更是少之又少。”陳夫子歎了口氣,道:“能給你們提供的幫助有限,真不是久安能在我這裏待幾年。”


    陳運訝異的盯著李承平看個不停,據他所知,自家爺爺才來一河村執教數月,怎會如此看重此子,他可是知道自己爺爺的心氣之高。


    李承平沒想那麽遠,他當前是剛剛入門,啟蒙讀物都還沒學完。


    讀書最是記不得,李承平也不敢貪多,按部就班的學習即可,而且他也急不來,幼童啟蒙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富貴子弟大多三歲啟蒙,家中不富裕的則稍晚,大多是五、六歲。


    啟蒙首先要開始學習《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增廣賢文》等蒙學讀物。


    通過蒙學認過字後,就要開始學習四書五經了,慢慢打下對聖人之道的基礎認識。


    隨後就是貫通古今,融匯古往今來大儒名士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消化吸收完才能達到解題的標準。


    這還不是最後一步,了解天下事,針砭時弊,解決實際問題會寫具體時文,才算有了能夠邁向官場的本錢。


    等把四書五經融會貫通,再到遊學四野、遍訪名家,沒有個十幾載是很難成事的,這就是常人所說的寒窗十載苦讀書。


    陳運早就聽過爺爺的這套論調,很是習以為常,可當聽到陳夫子接下來所言,簡直驚呆了。


    “依著承平的學習能力,再學個四五載,當是可以下場試試了。”陳夫子充滿自信的說著。


    李承平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他真的可以嗎?


    陳運更是呆在當場,他爺爺可是很少說妄語,而且陳夫子沒必要拿他這個小弟子來激勵陳運學習呀!


    沒人不知道古代讀書難,身在其中的陳運更是深知其中艱難,就拿他自己來說,今年已經十三歲了,年初下場試了下,可卻連縣試第一場都沒過。


    說這麽個小娃娃比自己強,陳運多少有些不服氣,哪怕知道爺爺不會拿這個騙他。


    笑了笑,陳夫子沒有再刺激自己孫子,把寫好的春聯遞給李承平,叮囑幾句,就讓孫子送他迴家。


    一路上,陳運欲言又止,飛快的瞟了一眼李承平,咬緊牙關不知想說些什麽。


    察覺到陳運的小動作,李承平有絲啼笑皆非的喜感。


    “世兄是怎麽來村裏的。”


    看他想說話,李承平主動挑起話頭。


    陳運一怔,迴道:“坐牛車來的,年後爺爺說讓我去興平碼頭乘船迴去。”


    “可是渭水不是已經上凍了。”


    一河村在渭河邊上,渭河流經隴西、彰武、武山一路向東到興平至西安,最後到潼關隨後注入黃河。


    乘船順流迴西安理論上來講沒問題,可年後依照現在的氣溫,河水化凍的可能性很低。


    很明顯李承平對陳運年後什麽時候走有誤解,陳運解釋道:“爺爺如今年事已高,再加上西安家中有些瑣事,因此要在一河叨擾一段時間,到時還要麻煩承平了。”


    自來熟的叫承平叫的這麽親切,李承平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最終還是忍住了自己冒昧的舉動,送出一段距離後,陳運就開始往迴走,嘴上還自言自語著,“這小子看著也不像天才呀!看起來老實的很。”


    好賴是沒讓李承平聽見,求來了春聯,李固是好一頓看,不管寫的是啥,誇誇就是往門上一貼,索性是沒有貼反。


    餘氏沒管他們這些男人在哪幹嘛,哼著小曲由著李若給她揉著肩膀。


    李承平拿起老爹專門給他做的小木墩,湊過去坐下,琢磨著怎麽說服奶奶讓他過幾日跟著二伯去鎮上。


    讀書太燒錢了,蒙學要用的讀物大伯還能提供,可往後的事就難說了,而且總是拿著樹枝在地上練字也不是那個事呀!


    所以筆墨紙硯一個都少不了,這些錢從哪來就成了難題。


    村裏上學不用束修,蒙學書籍由大伯友情提供,李承平他老爹確實有幾本藏書,但科舉所考涉及太廣,不是那幾本書就夠的,所以書肆要去,必要時還需要在這些年進學中不斷購置書籍。


    輕飄飄一句話可解決不了這些,家裏又不是隻有李承平這麽一個男孩,大伯和二伯的孩子也在進學,別看他去讀書大伯母和二伯母沒說什麽,但一涉及到自身利益時,難保不會出現分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寒門讀書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右顛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右顛倒並收藏科舉,寒門讀書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