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成的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再解決完李大成之後,辮子軍的三藩猶如三個箭頭,直取李大成的勢力,而辮子軍則是占領了京都,也讓京都老百姓知道了什麽叫我的地盤我做主,1644年清軍入關就頒布了“剃發令”,次年更是要求全國斷發。要求漢人向滿人一樣統一留辮子,限期十日,違令者斬,這就是所謂的“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在如此高壓下,許多漢人隻好妥協而剃發。這其中,就包含了賈寶玉、賈政以及李艾的兒子李誠(辮子軍前期的發型並不是人們在電視劇看到的發型,清朝前期的發型要多醜有多醜,別被電視劇美化,可以想一下,賈寶玉是一個光頭腦瓜頭上一撮毛是什麽形象),再然後就是旗民分居,1644年五月二日辮子軍入城,六月十日便由攝政王和碩睿親王詔諭:京城內官民房屋被圈者,皆免三年賦稅。其中有與被圈房屋之人同居者,亦免一年。從進城到發布上諭,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足見清統治者急於將八旗兵丁安置於城內的迫切心情。當年十月,順治皇帝在即位詔書中則明確表示:“京都兵民分城居住”,為“合行條例”的內容之一。這是清統治者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旗民分城而居的告示。辮子軍在最初還是實行積極倡導原居住在內城的漢族居民遷移出城的引導政策,到1648年,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八月十九日,鞭子皇帝頒布諭令,“凡漢官及商民人等盡徙南城”。這道諭令標誌著清朝政權以強製的手段,徹底地實行旗民分城而居的管理政策。與此同時,將八旗軍兵按方位駐守,以環拱紫禁城和皇城。滿族八旗分別駐守於內城的四周,其中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正黃旗在德勝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成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


    與此同時,那些被迫遷徙的人群當中,赫然有著聲名顯赫的四王八公以及李府上下一眾人員。隻見男人們紛紛剃掉了長發,腦袋變得光溜溜的,隻在後腦勺處留下一小撮頭發。而女人們倒沒有這般明顯的外貌改變,但她們所穿著的服飾卻逐漸趨向於平民百姓的風格。


    曾經宏偉壯觀、氣派非凡的李府如今已落入辮子軍之手。賈探春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群辮子軍竟然如此蠻橫無理、肆意妄為。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子也不得不剃去頭發,那原本圓潤可愛的小腦袋瓜頂上,僅存著那麽一撮孤零零的毛發。每當瞧見兒子這副模樣,賈探春心中便湧起無盡的愧疚與自責,覺得自己實在對不住孩子。


    值得慶幸的是,好在此時此刻李誠已然成家立業,否則以他如今這番模樣,想要尋覓到一個合適的女子結為連理,恐怕都會成為一件極為困難之事。


    這個時候,王英鳳問道:“婆婆,咱們準備搬到哪裏去?”


    “去趙家村吧!哪裏好歹還是咱們的產業,這些辮子軍總不能把土地也搶了吧!”


    “遵命”然後一行人又跑到了趙家村,可是他們就從來沒想過離開這裏。


    辮子軍對於京都的改造是徹底,過慣了極寒之地的辮子軍,來到京都仿佛覺得來到了天堂,再加上這裏的皇宮氣勢宏偉,辮子軍直接把總部搬到了京都,以京都為中心開始發號命令。


    相對於李大成的敲骨吸髓,辮子軍們除了“剃頭令”和“軍民分居”的政策,其他政策還是比較懷柔的:


    在那水家王朝統治之下,百姓們可謂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苦不堪言。沉重的賦稅如千斤重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而頻繁的天災更是雪上加霜,使得田野荒蕪,顆粒無收。饑餓與貧困如同瘟疫一般蔓延開來,吞噬著人們生存的希望。


    走投無路的農民們為了能夠繼續活下去,紛紛揭竿而起,各地起義此起彼伏,猶如燎原之火迅速燃燒起來。就在這風起雲湧之際,李大成挺身而出,他憑借著卓越的領導才能和無畏的勇氣,率領著起義大軍一路攻城掠地。最終,他們成功地攻破了象征著皇權至高無上的京都。


    隨著京都中的新皇絕望地自縊於煤山之上,水家王朝也隨之土崩瓦解。然而,當清軍入關之後,辮子軍深知要想穩固政權,必須先安撫民心。於是,在清初時期,朝廷果斷地下令大規模種植各種高產的糧食作物,其中包括玉米、番薯等。這些農作物不僅適應性強,而且產量頗高,有效地緩解了糧食短缺的問題。


    漸漸地,百姓們不再像從前那樣食不果腹,基本的溫飽終於有了保障。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填飽肚子才是頭等大事,既然生活已經漸漸安定下來,那麽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與朝廷對抗了。畢竟,在大多數老百姓的心目中,誰來做這個國家的統治者遠不如自家豬圈裏的豬長得好不好更為重要。正是這種看似簡單卻又務實的舉措,使得清廷成功地贏得了廣大百姓的心,從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在百姓心中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後,清廷還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上位理由,將自己作為一個入侵者的背景洗白一些,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會對清廷日後的發展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於是辮子軍將新皇的遺孤找到,並幫助其完婚,還給錢給房,美其名曰清軍入關是為了幫助新皇打敗李大成。


    在軍事上,滿清入關時期的八旗士兵是遠近聞名的驍勇善戰,其中一人可抵數十人。更別提中原士兵原本就不善於在馬背上戰鬥,麵對著高頭大馬的清軍自然也無能為力。而在清軍入關後,清廷更是將皇宮的各個要地都換為了八旗子弟鎮守,將兵權牢牢握於八旗手中。


    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清朝皇帝雖然表麵上接受漢人入朝為官,但是實際上權利卻都掌握在滿人手中,也就是從這裏開始,滿人的地位開始漸漸高於漢人,漢人卻沒有什麽改變的方法,甚至還逐漸認可了這個現象。


    一切皆為利益使然,這也就是美利堅常用的武器,美元加大棒。當時滿清人口隻有區區的300百萬人卻統治著有3億人的漢族,讓漢族人在中國享受著二等公民的待遇,當國人覺得印度的種姓製度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100多年前,漢族人也不就是這樣的嗎?


    李艾作為一個胎穿而來的穿越人士,受著21世紀教育長大的人,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給別人做奴才,自己的孩子們給別人做奴才,甚至以做奴才為光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探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EidolonLHF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EidolonLHF並收藏寒門探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