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把劍插入劍鞘中,雙手抱拳對著他一躬身,笑著道謝道:“多謝小道士相救,不然,我這次肯定敗在這個怪物下,吃了大虧了。”
世上有這麽大膽的女子?徐籃生迴了個禮,眼睛直盯著她。南宋之時,男女禮教之防極嚴,他他跟隨師傅修練的十幾年間,接觸的人不多,可也聽人說起過,知道男女授受不親之事。同時,他的眼光極尖銳,看出這個紅衣女子氣度不凡,也是個修道之人,並非精怪所變。但奇怪的是,與人間女子相比又多了一份先天的精氣,心中有些疑慮。
這女子名叫蘇尺素,是山神蘇功成的女兒。神仙是不準生兒育女的,山神之所以有這女兒,不是成神後生的。是因為在她十歲的時候,一次村裏發生山、體滑坡,父親衝入廢墟中救人,一共救出二十名村民,自個卻被泥石流活埋。因為這個功績,被封為山神,封神後還保持著生前的記憶,所以,有個人世間的女兒。
父親去世了,女兒成了孤兒,有些壞心眼的親戚就開始打她家財產的主意。這在古代有個專有名詞叫吃絕戶。山神是鬼仙,雖覺察到此事,但卻無法現身幫女兒,隻能在夢中傳了女兒一些神通,讓她能夠自保。因為山神是最低等的神仙,法力有限,沒有接觸到高等的功法,加上不能親授,所以,女兒雖然聰明,功夫也就比普通人高一些。女兒的功夫雖低,但心與父親一樣熱,常想著扶危濟困,性如烈火,被人稱為女張飛。聽到龍王捉了童男童女,就出發去救,從沒考慮後果。那知一交手後,不敵怪物,幸好有徐籃生出手相助,才拿下它。
《女張飛》
為救人,喪了命,
天可憐,封山神。
這邊老爹剛去世,
那頭親戚吃絕戶。
救得鄉親數十人,
無一挺身來說話。
沒奈何夢裏傳功,
搏得名女中張飛。
兩顆心都是熱的,兩個人都從小缺少朋友,很快就一見如故。相談正歡時,忽地天上下起雨來,兩人正準備把那自稱龍王的怪物提到無雨的廟裏審問,卻見地麵上已無它的蹤影。原來,那怪一碰到水,使了一個身法,水遁逃走了。
它逃到東海龍王那裏,向他哭訴道:“請伯父大人為小的作主。當年水族與禹王爺曾經有約,人族可以釣魚,可以撒網捕魚,但不可涸澤而魚,不可藥魚,害得魚群滅絕。小龍探知那趙老三窮兇極惡,在枯水季節用藥在上遊毒魚,使得整條河的數萬水族全部中毒死亡,無一活口。
小的千方百計,探出這等惡行是趙老三所為,想抓了他問罪,誰知他狡猾異常,沒次逃脫。小的隻抓了他的兩個兒子與女兒,恐嚇說他不出來的話就煮了這一對小孩,誰料他不知從那請了兩個高手,差點讓我喪命。”
它明明是東海龍王的私生子,為什麽稱伯父,是雙方約定不可曝露他們之間關係。
“龍王水淹龍王堂村?那不真成了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客人開玩笑地說道:“不過,它隻是個私生子,東海龍王也不會為他動這麽大的幹戈。先點個菜吧,龍在小說老被人家稱之為泥鰍,你們就給我們來個泥鰍鑽豆腐。”
泥鰍鑽豆腐,這菜看似簡單,說是隻要慢火加熱,豆腐內部冷,外部水熱,泥鰍怕熱會鑽到其中。民宿廚師試了多次,根本鑽不進去,不過,後來想了個妙招,所以,成為民宿的招牌菜之一。
《醉太平·泥鰍鑽豆腐》
模具一個,豆漿新磨。倒入泥鰍十數,加鹵水擠壓。
凝固拆盒,加湯加料。細火慢煮入味,成泥鰍豆腐!
說白了就是把活泥鰍往做豆腐的模具裏一放,注入濃豆漿與鹵水一壓,把泥鰍做在裏麵後再煮。當然,這是民宿的不傳之秘,不能跟客人說。
看到端上的菜,幾個小孩說起試做經過,無一成功,忙到後廚用大鐵鍋再試,結果還是失敗。興趣盎然地跑迴餐桌品嚐了起來。有故事的菜味道總是特別的好。吃菜聲中,金華斌開始故事。
東海龍王並不糊塗,聽他詳細地說了過程後反問:“你確定趙老三藥魚是實,捉了兩個童男童女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千真萬確,我是為了千萬條水族的生命,不除掉這個惡賊,他會害更多的水族。”
東海龍王說道:“我會查明這一切的,如果你說的是實情,我必死去的水族報仇。”
《藥魚》
涸其澤,捕其魚,
投其藥,絕水族。
從來慈悲為天道,
那能絕情無人性。
與人為善得善報,
作惡必然害自身。
趙老三作惡多端,
終必受五雷轟頂。
龍王堂廟上,徐籃生與蘇尺素放下這一對童男童女,靜靜地等待了一個時辰。很多村民都起來了,過來看熱鬧,可並不見他們的父親趙老三。又等了幾個時辰,好不容易趙老三才現身出來。抱著兩個兒女邊痛哭流涕,邊破口大罵,罵那龍王堂的龍王毫無人性,想以食童男童女增加修為。
凡人又怎麽知道,妖魔食了童男童女後有這功效?這主要歸功說書人的功績了,宋時長篇小說還沒出現,寫鬼神之類的搜神記,廣異記,太平廣記等卻十分流行,說書人以這為藍本,添加些民間喜聞樂見的內容,先是在各地的勾欄說唱,後來,酒肆為拉生意,也請了說書藝人進場,很多故事就走入尋常百姓家了。北宋時期,皇帝信道,又多了怪物以童男童女為食,道士替天行道的內容。
把孩子歸還趙老三時,他跪了下來,連連叩頭,不住口地感謝道:“多謝兩位少年眷侶救了我的孩子,請兩位告之姓名,我好在家裏立下你們的長生牌位,日日上香。”
見趙老三說得可憐,孩子已救下了,兩人覺得本次功德圓滿,十分欣慰。
告之姓名,可受對方香火供養,對修道者而言這是件十增加修為的事。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徐籃生與蘇尺素相視了一眼,高聲地向村民說出名字。
世上有這麽大膽的女子?徐籃生迴了個禮,眼睛直盯著她。南宋之時,男女禮教之防極嚴,他他跟隨師傅修練的十幾年間,接觸的人不多,可也聽人說起過,知道男女授受不親之事。同時,他的眼光極尖銳,看出這個紅衣女子氣度不凡,也是個修道之人,並非精怪所變。但奇怪的是,與人間女子相比又多了一份先天的精氣,心中有些疑慮。
這女子名叫蘇尺素,是山神蘇功成的女兒。神仙是不準生兒育女的,山神之所以有這女兒,不是成神後生的。是因為在她十歲的時候,一次村裏發生山、體滑坡,父親衝入廢墟中救人,一共救出二十名村民,自個卻被泥石流活埋。因為這個功績,被封為山神,封神後還保持著生前的記憶,所以,有個人世間的女兒。
父親去世了,女兒成了孤兒,有些壞心眼的親戚就開始打她家財產的主意。這在古代有個專有名詞叫吃絕戶。山神是鬼仙,雖覺察到此事,但卻無法現身幫女兒,隻能在夢中傳了女兒一些神通,讓她能夠自保。因為山神是最低等的神仙,法力有限,沒有接觸到高等的功法,加上不能親授,所以,女兒雖然聰明,功夫也就比普通人高一些。女兒的功夫雖低,但心與父親一樣熱,常想著扶危濟困,性如烈火,被人稱為女張飛。聽到龍王捉了童男童女,就出發去救,從沒考慮後果。那知一交手後,不敵怪物,幸好有徐籃生出手相助,才拿下它。
《女張飛》
為救人,喪了命,
天可憐,封山神。
這邊老爹剛去世,
那頭親戚吃絕戶。
救得鄉親數十人,
無一挺身來說話。
沒奈何夢裏傳功,
搏得名女中張飛。
兩顆心都是熱的,兩個人都從小缺少朋友,很快就一見如故。相談正歡時,忽地天上下起雨來,兩人正準備把那自稱龍王的怪物提到無雨的廟裏審問,卻見地麵上已無它的蹤影。原來,那怪一碰到水,使了一個身法,水遁逃走了。
它逃到東海龍王那裏,向他哭訴道:“請伯父大人為小的作主。當年水族與禹王爺曾經有約,人族可以釣魚,可以撒網捕魚,但不可涸澤而魚,不可藥魚,害得魚群滅絕。小龍探知那趙老三窮兇極惡,在枯水季節用藥在上遊毒魚,使得整條河的數萬水族全部中毒死亡,無一活口。
小的千方百計,探出這等惡行是趙老三所為,想抓了他問罪,誰知他狡猾異常,沒次逃脫。小的隻抓了他的兩個兒子與女兒,恐嚇說他不出來的話就煮了這一對小孩,誰料他不知從那請了兩個高手,差點讓我喪命。”
它明明是東海龍王的私生子,為什麽稱伯父,是雙方約定不可曝露他們之間關係。
“龍王水淹龍王堂村?那不真成了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客人開玩笑地說道:“不過,它隻是個私生子,東海龍王也不會為他動這麽大的幹戈。先點個菜吧,龍在小說老被人家稱之為泥鰍,你們就給我們來個泥鰍鑽豆腐。”
泥鰍鑽豆腐,這菜看似簡單,說是隻要慢火加熱,豆腐內部冷,外部水熱,泥鰍怕熱會鑽到其中。民宿廚師試了多次,根本鑽不進去,不過,後來想了個妙招,所以,成為民宿的招牌菜之一。
《醉太平·泥鰍鑽豆腐》
模具一個,豆漿新磨。倒入泥鰍十數,加鹵水擠壓。
凝固拆盒,加湯加料。細火慢煮入味,成泥鰍豆腐!
說白了就是把活泥鰍往做豆腐的模具裏一放,注入濃豆漿與鹵水一壓,把泥鰍做在裏麵後再煮。當然,這是民宿的不傳之秘,不能跟客人說。
看到端上的菜,幾個小孩說起試做經過,無一成功,忙到後廚用大鐵鍋再試,結果還是失敗。興趣盎然地跑迴餐桌品嚐了起來。有故事的菜味道總是特別的好。吃菜聲中,金華斌開始故事。
東海龍王並不糊塗,聽他詳細地說了過程後反問:“你確定趙老三藥魚是實,捉了兩個童男童女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千真萬確,我是為了千萬條水族的生命,不除掉這個惡賊,他會害更多的水族。”
東海龍王說道:“我會查明這一切的,如果你說的是實情,我必死去的水族報仇。”
《藥魚》
涸其澤,捕其魚,
投其藥,絕水族。
從來慈悲為天道,
那能絕情無人性。
與人為善得善報,
作惡必然害自身。
趙老三作惡多端,
終必受五雷轟頂。
龍王堂廟上,徐籃生與蘇尺素放下這一對童男童女,靜靜地等待了一個時辰。很多村民都起來了,過來看熱鬧,可並不見他們的父親趙老三。又等了幾個時辰,好不容易趙老三才現身出來。抱著兩個兒女邊痛哭流涕,邊破口大罵,罵那龍王堂的龍王毫無人性,想以食童男童女增加修為。
凡人又怎麽知道,妖魔食了童男童女後有這功效?這主要歸功說書人的功績了,宋時長篇小說還沒出現,寫鬼神之類的搜神記,廣異記,太平廣記等卻十分流行,說書人以這為藍本,添加些民間喜聞樂見的內容,先是在各地的勾欄說唱,後來,酒肆為拉生意,也請了說書藝人進場,很多故事就走入尋常百姓家了。北宋時期,皇帝信道,又多了怪物以童男童女為食,道士替天行道的內容。
把孩子歸還趙老三時,他跪了下來,連連叩頭,不住口地感謝道:“多謝兩位少年眷侶救了我的孩子,請兩位告之姓名,我好在家裏立下你們的長生牌位,日日上香。”
見趙老三說得可憐,孩子已救下了,兩人覺得本次功德圓滿,十分欣慰。
告之姓名,可受對方香火供養,對修道者而言這是件十增加修為的事。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徐籃生與蘇尺素相視了一眼,高聲地向村民說出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