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丞相看著皇帝磨磨蹭蹭,又道:“陛下、您現在不肯讓出幾州,那等宋金一旦聯手,那到時候就可不是幾州了!”


    契丹皇帝一聽,拍案大怒:“朕難道還怕他弱宋,沒有出兵剿滅他們便是好事了!”jj.br>


    “陛下息怒,萬萬不可義氣用事啊!”契丹丞相說罷,便向著眾人使出了眼色,一幫臣子也紛紛下跪道:“陛下息怒,丞相說的有理啊!”


    皇帝看著跪下的眾人,又問道:“若是朕禦駕親征的話,你們看可以擒拿了那女貞與降服那大宋嗎?”


    眾人聽罷,皆言:“陛下、如果一個女貞已經夠頭疼了,若是再加上大宋,那無異於雙麵受敵啊!若這兩國在聯合西夏,那我們便更危險了。”


    契丹皇帝聽罷,怒道:“什麽兩國聯合西夏,那女貞隻不過是我們的仆人罷了,他怎麽可以算國家!”


    下麵一幫大臣,慌忙道:“對對對,女貞人怎麽可以算國家!他們隻是一群奴才罷了。”


    契丹皇帝雖然不願意,但經過深思熟悉後,緩緩開口道:“那就依照丞相與眾臣的意思辦吧!”


    皇帝說了後,便傳旨宋國大使來見。


    宋國雖然驅逐了契丹大使,但契丹沒有驅逐大宋的大使。


    不一會兒的功夫,宋朝大使便來到了殿中。


    三磕九拜罷,契丹皇帝咬牙切齒地道:“宋國大使,我們兩國的友好已經有百年了,最近、由於一些不愉快,使得我們兩國生了間隙,現在、為了表示友好,朕打算將燕國之地的州裏麵,送幾州給你們宋國。


    這燕國之地,是當年我們契丹憑著實力吃下的,現在、朕天恩浩蕩,表示友好,送幾州給你們。”


    宋朝大使一聽這話,霎間樂開了花。


    要知道,宋朝的太祖太宗一直想收複此地,但都沒有做到,之後的皇帝,那更是不用提了。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後,采取了“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事實上,在軍事上能真正對宋朝形成的威脅的,也隻有占據著北方燕雲地區的契丹騎兵了。


    而宋太祖在對待契丹問題上,始終是矛盾的。


    五代時,石敬瑭為了換取遼的支持,將燕雲十六州拱手相送,使得縱橫於東北平原上的契丹騎兵不戰而得到這一戰略位置及其重要的地區,而將兵鋒直指雁門關一線。


    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燕雲十六州既失,在河東方向尚有雁門關等關隘,相當於今內長城一線,還算是有險可依。


    這就是宋太祖屢次中斷“先南後北”的進軍方略,迴頭進攻北漢的主要原因,宋太祖十分清楚奪得雁門關一線,以堵上契丹騎兵南下通道的意義。


    而在河北方向,自古以來就把燕山山脈作為中原政權抵擋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南下的天然屏障,因此處於燕山南麓的燕京地區被遼人控製後,整個華北平原便無險可守,門戶洞開。


    為此,當時的周世宗在攻占了南唐淮南地區後即匆匆收兵,然後掉頭北征燕京,攻取了三關地區,其原因也在此。


    當趙匡胤登基後,雖然迫於當時雙方的實力對比,采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以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但內心一刻也沒有忘記燕雲地區。


    有人上書“獻陣圖,請討幽州”,宋太祖趙匡胤便給予他不少賞賜以為鼓勵。他還對趙普說,他日收複燕京後,將在長城上主要關隘古北口一帶設防。


    宋太祖從統一荊湖地區開始,便在皇宮內左藏庫外講武殿後另外設置了“封樁庫”,將所繳獲的金銀財物收藏其中,此後國家財政收入的贏餘部分也被存入封樁庫。宋太祖說:


    “石敬瑭為一己私利,割讓燕、雲諸州以賄賂契丹,使一方百姓獨陷境外,朕甚為憫惜。等到此庫中滿五百萬緡,當向契丹贖燕、薊。如其不答應,則散此錢募集勇士,用武力攻取。”


    宋太祖設想用錢財從契丹手裏贖迴燕雲十六州的原因,在於燕雲地區是石敬瑭割讓給遼朝的,而非契丹騎兵攻占奪取的,因此宋太祖首先考慮通過贖賣方式收複中原王朝存亡攸關的燕雲十六州。當然,雙方實力對比也是宋太祖不敢輕易向遼朝開戰的重要原因。


    當時,宋軍兵力不過二十萬,又以步軍為主,其境內所轄人口也隻有九十六萬餘戶,而宋初“帑藏空虛”,根本不能支持宋軍大規模北伐燕雲地區。而遼朝的兵力,契丹遊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點,其軍隊人數當不會少於宋軍,而且多為騎兵,利於野戰。


    因此在野外平原上作戰,宋軍很難得到便宜。既然沒有勝算,身經百戰的宋太祖當然不可能以硬碰硬,首先將兵鋒指向北方。


    宋太祖利用統領禁軍北上抵抗契丹兵馬入侵的借口,發動兵變奪取了後周政權,此後南北之間發生多起小規模得的戰爭,互有勝負。


    為了實現先掃平南方割據政權的目標,他派遣宿將駐守北方諸州,隻在邊境上適當顯示武力,而不采取主動進攻,力圖保持北方的暫時安定。


    為此,宋太祖於開寶年間攻滅南唐政權的關鍵時刻,又讓河北守將主動派人與遼約和,後來太祖死,太宗決心繼承太祖遺誌,便在攻滅北漢後,欲乘兵威,直取燕京地區,欲建立不世功業,威震天下。


    但宋軍諸將大多認為將士疲憊、糧餉不繼而表示反對,可宋太宗不為所動,指揮宋軍圍攻燕京城。


    燕京作為遼朝南麵門戶和與宋朝抗衡的戰略重鎮,當然不會輕言放棄。遼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統精兵火速增援。


    麵對如此強敵,輕率北征的宋軍既缺少充分準備,又沒有對此作出相應的軍事部署,屯重兵於堅城之下,造成將士疲憊,最終被遼軍擊潰。躊躇滿誌的宋太宗大腿上還中了兩箭,此後,每年箭傷都要複發,最終也是因此而死。


    數年後,宋太宗再次命三路大軍大規模北征,依然未能得手,且宋軍被遼軍打得大敗,損失慘重,使宋太宗銳氣喪盡,從此不敢北向爭鋒,而對遼朝采取守勢,專心加強國內統治。


    宋太祖、宋太宗欲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宏圖,經過多次慘敗,終於化為泡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水滸武鬆指點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轅劍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轅劍法並收藏大宋水滸武鬆指點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