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杜文心和周秉政此前的計策,應對蘇聖平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塵埃落定之後再公諸於眾。屆時就能打其他政敵一個措手不及,讓他們毫無對付自己的準備。盡管已經知道蘇聖平已然得知新軍南下的目的,卻也可以想著在軍事上能夠突襲,哪曾想蘇聖平來了這麽個無理手。
從《華夏新聞》和《新知》刊發那些文章開始,蘇聖平的心思可謂天下皆知了。這既是他向天下人表明心跡,同時不也是表明他做好準備了嗎?那新軍南下還能如預期般順利嗎?政敵知道了這個事情後,有了足夠的時間準備,對東南黨尤其是他們兩人來說,又將會是怎樣的狂風暴雨?
周秉政把《新知》往桌上一放,道:“師相,他是學生教出來的,我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些奇談怪論。無論如何,我是逃不了一個教導無方的責任了,明日我就向陛下請罪。”
杜文心麵無表情,道:“糊塗,他是你的學生隻是傳聞,要說起來還是我準他入讀書院,準他參加國考。要按你這麽說,為師還活的下去不成。再說了現在說這個還早,明日陛下定會召集議事,到時看情況再說吧!”
周秉政歎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麽,杜文心切接著問道:“秉政,你覺得蘇聖平的文章如何?”
周秉政一愣,沒想到此時杜文心切說起這個,想了一下,道:“要把他的文章從頭連貫起來,倒是能迷惑人心。”
杜文心是首輔,長期身居高位,凡事倒是看得更加通透,看得更加明白,道:“看重律法,是個法家?看起來確實像。可這世上哪有那樣的民約,沒有一個君主,如何把愚昧的民眾擰成一股繩,如何對抗天災人禍,如何對抗草原蠻子?”
周秉政搖搖頭,道:“師相,按照他的文章連貫起來推論,蘇聖平後麵應該還有文章。他應該是想實現君臣共治的局麵,或者說是聖天子垂拱而治。君主隻是一個君主而已,治政、司法之權交由內閣等機構,這些都要通過律法規範。現在說他的文章是大逆不道,主要是從皇權的角度來講,尤其是他竟敢反對君權神授,提出君權民授,這完全是在動搖千年來皇權安身立命的根基啊。可從大臣的角度來講,豈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狀態?隻是如此一來,他造反又為了什麽?就算給他天大的運氣,真讓他造反成功,總不能讓別人當皇帝吧,可自己當了皇帝又沒什麽權力。”
杜文心點頭道:“對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敢想敢做敢說,我們不如他啊!隻是他這些想法是哪邊來的?小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端倪?”
周秉政苦笑一聲,道:“哪能,當初隻是覺得這是一個好苗子,想要培養一番,哪曾想會有今天。”
杜文心也是搖頭歎道:“老夫在書院觀察了他三年,除了小倩那件事看起來還像個少年,其餘諸事無不露著狠辣。還有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這到底是哪冒出這麽個人來折磨你我師徒啊!”
周秉政接著苦笑,道:“他的來曆本來就是一個迷,王少傑當初就派人查探過,結果還是一無所知,恐怕除了他自己之外沒人知道。”
今晚,杜文心仿佛特別喜歡絮叨,聽周秉政說完,竟然還能笑道:“莫非是仙家子弟?要不然怎麽年紀輕輕就有那樣的本事,還想著讓他和小舟撐起未來的東南呢,沒想到人家卻是推倒一切自己重建。老夫現在反倒是覺得蘇聖平是真正的明白人,那一番裱糊匠和朝廷的關係說的真是妙。秉政啊,老夫關起門來跟你說句實在話,做首輔這麽多年,老夫覺得要是能像你推論的那樣,蘇聖平最後的目的是聖天子垂拱而治,大臣齊心協力治理天下,老夫心向往之啊!”
周秉政聽了,不由的頭皮發麻,道:“師相,您這是?”
杜文心搖搖頭,心裏也知道自己這番言論實在不是一個當朝首輔和國丈應該說的話,道:“被蘇聖平這麽一搞,我們前麵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這樣的話,當初還不如早早的挑明,省得如今這麽被動。現在再想讓人知道我們事先就告訴了皇上,還做好了一些準備,也堵不住別人的嘴了。”
周秉政道:“師相,隻要陛下還信任您,不就夠了?”
杜文心道:“陛下信任?秉政,皇帝從來不會真正信任任何人。從這個角度來講,蘇聖平說的真對。哪有什麽天子,還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性多疑的、把權力看的比什麽都重的人。還有,也不是凡事陛下說了就算,還不是因時因勢之變說話做事。隨心所欲的那是昏君,當今陛下是有為之君,還不至於如此。陛下信任我們和蘇聖平之事無關,群臣不會信任,百姓不會信任,到時你讓為師如何自處?他們那些人豈能不抓住這樣的機會。”
杜文心這番話說的頗為落寞,原先知道蘇聖平之事時還有幾分把握能夠度過難關,那個時候別人還不知道真相,隻要皇帝信任,搞定之後還能說是首輔輔助皇上運籌帷幄,把一個亂源消滅於萌芽狀態。可如今蘇聖平這麽一搞,當初之舉如今反倒變成了枷鎖,還無處說理,真是無可奈何。
杜文心接著說:“秉政,此番事後,為師定是保不住相位了。但你不能離開,無論如何為師也會在陛下麵前力保你不失,陛下為了製衡會留下你的。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元人的考驗還在後麵,他們那些人整人、搞錢、玩女人有一套,真要對付元人,還指望不上他們。”
周秉政頗為感動,哽咽的說:“師相,何至於此?”
杜文心擺擺手,道:“早前為師就有離開朝堂的想法,隻是貪戀權位,如今也算是報應。以後你千萬記住,你不是什麽東南黨,東南也沒有自己的利益,有的隻是朝廷的利益。你是陛下的人,東南黨隻是你手中的工具。還有,早年間你脾氣性格沉著冷靜,這些年來倒是愈發容易發怒,你要記住重要的、有用的意見都是在最後綜合各方利益發表的,凡事切勿衝在前頭。與其你在位置上,還能為朝廷百姓做一些事,總好過讓那些人屍位素餐占據高位。”此時,周秉政已經泣不成聲。
十八日,皇帝臨時舉行朝會,召集群臣議事。最先通報的是蘇聖平違逆犯上十大罪,欺君罔上、私練軍隊、養匪自重、私設官衙、私煉軍械、抗命不遵、裹挾民意、妖言惑眾、以權謀私、驕橫跋扈。緊接著發布了蘇聖平造反的消息,要求天下臣民共討之。
從一個有為青年變成一個造反的,朝臣中知道消息的早就知道的,不知道的自顧自在那震驚。東南黨這邊的官員見杜文心,三周尚書竟然毫不辯駁,大都是茫然的樣子。江淮、江浙黨人更無義務反駁,倒是幸災樂禍的看著杜文心等人。
朝會過後,皇帝照例召集內閣閣員等重要官員議事。勤政殿已恢複了往日的模樣,絲毫不見昨夜一片混亂的樣子,皇帝的心情此時也平複下來。蘇聖平造反的事情本就知曉,昨天生氣的原因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番部署,竟然成了無用功。
皇帝看著朝中股肱重臣,心裏卻有了一種異樣,蘇聖平和自己不是一條心,想要造反。自己麵前這些人如何呢?是不是和自己一條心,危難之時是不是會對自己不離不棄。發呆一會後,才緩緩開口道:“蘇聖平造反的事情已確定。恐怕你們也都收到消息了,那個賊子竟然敢說出那樣的話來,是自絕於天地,自絕於列祖列宗,自絕於天下讀書人。朕已決定征繳蘇聖平,命長江水師全速南下,至溫州與蔣子明新軍匯合,渡海南下泉州。”
杜文心這時也顧不上別的了,開口道:“陛下,蘇聖平罪無可恕。但是地方民團和靖海使衙門海軍是不是和他一條心這還難說,老臣認為應該速下聖旨,令泉州知府陸勇、防禦使童益民、泉州通判羅炳南、內侍監所陳公公等主動前去勸降,必要時允許童益民率兵出擊。”
皇帝狐疑的看了眼杜文心,雖說他現在不敢懷疑陸勇、童益民等人是不是投靠了蘇聖平,但是他絕對不會信任這幾個人,而且這些人實在太無能,否則怎能讓蘇聖平一步步發展壯大,也不相信他們會對付得了蘇聖平。沒有下達旨意讓他們離開,無非是想讓蘇聖平宰了他們,讓所有官員和蘇聖平成為對立麵。隻是不知道杜文心突然提這麽個建議是為何事?不過卻是準了。
事後,周秉政同樣不解的問了杜文心,後者抬頭看了眼天,道:“給蘇聖平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個機會。”
從《華夏新聞》和《新知》刊發那些文章開始,蘇聖平的心思可謂天下皆知了。這既是他向天下人表明心跡,同時不也是表明他做好準備了嗎?那新軍南下還能如預期般順利嗎?政敵知道了這個事情後,有了足夠的時間準備,對東南黨尤其是他們兩人來說,又將會是怎樣的狂風暴雨?
周秉政把《新知》往桌上一放,道:“師相,他是學生教出來的,我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些奇談怪論。無論如何,我是逃不了一個教導無方的責任了,明日我就向陛下請罪。”
杜文心麵無表情,道:“糊塗,他是你的學生隻是傳聞,要說起來還是我準他入讀書院,準他參加國考。要按你這麽說,為師還活的下去不成。再說了現在說這個還早,明日陛下定會召集議事,到時看情況再說吧!”
周秉政歎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麽,杜文心切接著問道:“秉政,你覺得蘇聖平的文章如何?”
周秉政一愣,沒想到此時杜文心切說起這個,想了一下,道:“要把他的文章從頭連貫起來,倒是能迷惑人心。”
杜文心是首輔,長期身居高位,凡事倒是看得更加通透,看得更加明白,道:“看重律法,是個法家?看起來確實像。可這世上哪有那樣的民約,沒有一個君主,如何把愚昧的民眾擰成一股繩,如何對抗天災人禍,如何對抗草原蠻子?”
周秉政搖搖頭,道:“師相,按照他的文章連貫起來推論,蘇聖平後麵應該還有文章。他應該是想實現君臣共治的局麵,或者說是聖天子垂拱而治。君主隻是一個君主而已,治政、司法之權交由內閣等機構,這些都要通過律法規範。現在說他的文章是大逆不道,主要是從皇權的角度來講,尤其是他竟敢反對君權神授,提出君權民授,這完全是在動搖千年來皇權安身立命的根基啊。可從大臣的角度來講,豈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狀態?隻是如此一來,他造反又為了什麽?就算給他天大的運氣,真讓他造反成功,總不能讓別人當皇帝吧,可自己當了皇帝又沒什麽權力。”
杜文心點頭道:“對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敢想敢做敢說,我們不如他啊!隻是他這些想法是哪邊來的?小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端倪?”
周秉政苦笑一聲,道:“哪能,當初隻是覺得這是一個好苗子,想要培養一番,哪曾想會有今天。”
杜文心也是搖頭歎道:“老夫在書院觀察了他三年,除了小倩那件事看起來還像個少年,其餘諸事無不露著狠辣。還有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這到底是哪冒出這麽個人來折磨你我師徒啊!”
周秉政接著苦笑,道:“他的來曆本來就是一個迷,王少傑當初就派人查探過,結果還是一無所知,恐怕除了他自己之外沒人知道。”
今晚,杜文心仿佛特別喜歡絮叨,聽周秉政說完,竟然還能笑道:“莫非是仙家子弟?要不然怎麽年紀輕輕就有那樣的本事,還想著讓他和小舟撐起未來的東南呢,沒想到人家卻是推倒一切自己重建。老夫現在反倒是覺得蘇聖平是真正的明白人,那一番裱糊匠和朝廷的關係說的真是妙。秉政啊,老夫關起門來跟你說句實在話,做首輔這麽多年,老夫覺得要是能像你推論的那樣,蘇聖平最後的目的是聖天子垂拱而治,大臣齊心協力治理天下,老夫心向往之啊!”
周秉政聽了,不由的頭皮發麻,道:“師相,您這是?”
杜文心搖搖頭,心裏也知道自己這番言論實在不是一個當朝首輔和國丈應該說的話,道:“被蘇聖平這麽一搞,我們前麵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這樣的話,當初還不如早早的挑明,省得如今這麽被動。現在再想讓人知道我們事先就告訴了皇上,還做好了一些準備,也堵不住別人的嘴了。”
周秉政道:“師相,隻要陛下還信任您,不就夠了?”
杜文心道:“陛下信任?秉政,皇帝從來不會真正信任任何人。從這個角度來講,蘇聖平說的真對。哪有什麽天子,還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性多疑的、把權力看的比什麽都重的人。還有,也不是凡事陛下說了就算,還不是因時因勢之變說話做事。隨心所欲的那是昏君,當今陛下是有為之君,還不至於如此。陛下信任我們和蘇聖平之事無關,群臣不會信任,百姓不會信任,到時你讓為師如何自處?他們那些人豈能不抓住這樣的機會。”
杜文心這番話說的頗為落寞,原先知道蘇聖平之事時還有幾分把握能夠度過難關,那個時候別人還不知道真相,隻要皇帝信任,搞定之後還能說是首輔輔助皇上運籌帷幄,把一個亂源消滅於萌芽狀態。可如今蘇聖平這麽一搞,當初之舉如今反倒變成了枷鎖,還無處說理,真是無可奈何。
杜文心接著說:“秉政,此番事後,為師定是保不住相位了。但你不能離開,無論如何為師也會在陛下麵前力保你不失,陛下為了製衡會留下你的。你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元人的考驗還在後麵,他們那些人整人、搞錢、玩女人有一套,真要對付元人,還指望不上他們。”
周秉政頗為感動,哽咽的說:“師相,何至於此?”
杜文心擺擺手,道:“早前為師就有離開朝堂的想法,隻是貪戀權位,如今也算是報應。以後你千萬記住,你不是什麽東南黨,東南也沒有自己的利益,有的隻是朝廷的利益。你是陛下的人,東南黨隻是你手中的工具。還有,早年間你脾氣性格沉著冷靜,這些年來倒是愈發容易發怒,你要記住重要的、有用的意見都是在最後綜合各方利益發表的,凡事切勿衝在前頭。與其你在位置上,還能為朝廷百姓做一些事,總好過讓那些人屍位素餐占據高位。”此時,周秉政已經泣不成聲。
十八日,皇帝臨時舉行朝會,召集群臣議事。最先通報的是蘇聖平違逆犯上十大罪,欺君罔上、私練軍隊、養匪自重、私設官衙、私煉軍械、抗命不遵、裹挾民意、妖言惑眾、以權謀私、驕橫跋扈。緊接著發布了蘇聖平造反的消息,要求天下臣民共討之。
從一個有為青年變成一個造反的,朝臣中知道消息的早就知道的,不知道的自顧自在那震驚。東南黨這邊的官員見杜文心,三周尚書竟然毫不辯駁,大都是茫然的樣子。江淮、江浙黨人更無義務反駁,倒是幸災樂禍的看著杜文心等人。
朝會過後,皇帝照例召集內閣閣員等重要官員議事。勤政殿已恢複了往日的模樣,絲毫不見昨夜一片混亂的樣子,皇帝的心情此時也平複下來。蘇聖平造反的事情本就知曉,昨天生氣的原因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番部署,竟然成了無用功。
皇帝看著朝中股肱重臣,心裏卻有了一種異樣,蘇聖平和自己不是一條心,想要造反。自己麵前這些人如何呢?是不是和自己一條心,危難之時是不是會對自己不離不棄。發呆一會後,才緩緩開口道:“蘇聖平造反的事情已確定。恐怕你們也都收到消息了,那個賊子竟然敢說出那樣的話來,是自絕於天地,自絕於列祖列宗,自絕於天下讀書人。朕已決定征繳蘇聖平,命長江水師全速南下,至溫州與蔣子明新軍匯合,渡海南下泉州。”
杜文心這時也顧不上別的了,開口道:“陛下,蘇聖平罪無可恕。但是地方民團和靖海使衙門海軍是不是和他一條心這還難說,老臣認為應該速下聖旨,令泉州知府陸勇、防禦使童益民、泉州通判羅炳南、內侍監所陳公公等主動前去勸降,必要時允許童益民率兵出擊。”
皇帝狐疑的看了眼杜文心,雖說他現在不敢懷疑陸勇、童益民等人是不是投靠了蘇聖平,但是他絕對不會信任這幾個人,而且這些人實在太無能,否則怎能讓蘇聖平一步步發展壯大,也不相信他們會對付得了蘇聖平。沒有下達旨意讓他們離開,無非是想讓蘇聖平宰了他們,讓所有官員和蘇聖平成為對立麵。隻是不知道杜文心突然提這麽個建議是為何事?不過卻是準了。
事後,周秉政同樣不解的問了杜文心,後者抬頭看了眼天,道:“給蘇聖平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