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到這裏,猛然從床榻上下來,唐海剛所說讓他大感興趣之餘又有些為難。兩朝內侍監強盛之時雖然壓製了朝臣,但也不可避免的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就是太監幹政。唐海剛作為傳統的讀書人,提出這種建議,顯然是深思熟慮又拿不定主意,這才不敢稟告自己。


    對於這個建議,皇帝不得不考慮幾個問題。一是有重建內侍監的必要嗎?二是重建內侍監,加強內侍監的權威,是可以壓製朝臣,但自己能壓製住內侍監嗎?三是此舉必然會導致內閣和朝臣的強烈反對,如何才能通過?


    登基稱帝之前,他還信心滿滿的自以為能成為中興大越的有為之君,可兩三年時間下來,日漸糜爛的朝政,尤其是朝臣之間的黨爭讓他時常覺得有力無處使,真如唐海剛所說,這些年也就議稅之事被蘇聖平用簡單粗暴的辦法解決,其他的似乎一事無成。


    如今官場腐敗,民心不穩,沿海海盜越鬧越兇。長此以往,必然是賦稅銳減,最終導致國用不足,到時別說北化恢複河山,每年的歲貢不能按時交納,元朝都會直接打過來自取。雖然父親能夠幫助自己,但藩王受限嚴重,父親的助力也僅限於一定範圍,還有其他不少地方他也是鞭長莫及。所以就第一個問題而言,確實有重建內侍監的必要,不僅可以壓製群臣,還可以監視百官,增加自己的權威。


    第二個問題,他想想自己還年輕,此時還未滿三十歲,更不是英宗、憲宗那樣的少年天子和不學無術,曆來內侍監權責再大也無法威脅皇權,隻要一紙詔書,再有權勢的內侍監太監立馬就會被處死,關鍵是要防備著內侍監胡作非為。


    第三個問題是個大麻煩,杜文心、孫博茹、周秉政等人見識不低於唐海剛,就連唐海剛這樣的心腹都對重建內侍監憂心忡忡,更不用說這些朝臣。如果得不到內閣首肯,得不到國家財政支持,不僅貿然重建定會引起軒然大波,而且作用肯定相當有限。


    見皇帝在那沉思,唐海剛沒有打擾,作為傳統讀書人,深知一旦叫內侍監得勢,那會是他們這些朝臣的災難。可皇帝不知道的是,他今日的奏答不是不敢說,而是早就計劃好了,要在合適的時機說出。當然,盡管他是有私心,但是他更認為自己是為了皇帝好,也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和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內侍監不會成為災難,而是會成為臂助。不想貿然提出這個建議,隻是要在合適的時機引導皇帝思考。


    果然,皇帝沉思過後,就把自己的顧慮說給唐海剛聽。唐海剛十分讚同他對前兩個問題的分析。對第三個問題更是顧慮深重,不過他卻也提出了一個建議,讓皇帝豁然開朗又有些為難。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讓唐海剛先行退下,言道自己需要考慮一下。


    唐海剛走出皇帝居所,走過迴廊後,一個貌似忠厚的太監,對他躬身一禮,道:“大人,小的給您帶路。”


    唐海剛嗯的一聲,道:“有勞公公了。”


    那太監躬身答道:“豈敢豈敢,這是小的福分。”


    待到走到迴廊深處時,唐海剛輕聲道:“跟你幹爹說,可以準備了。”


    那太監麵露喜色,答道:“幹爹讓小的給您帶句話,內外相宜,輔佐聖君。”


    一向自信的唐海剛也不知道自己和老監正的合謀對不對。兩人是在江寧之時認識的,他時常出入皇宮,一來二往竟也熟識起來。自己想輔佐皇帝,但無奈實在是根基淺薄,這次和老監正是一拍即合,相約盡心支持皇帝陛下。可結果會不會如自己所願還真不好說,這時聽了那太監的話也隻能輕歎口氣,不再言語!


    剛剛他和皇帝除了談論內侍監的問題,最終自然也提到了蘇聖平。盡管皇帝心中對蘇聖平的事情已經有譜,但也要聽聽李錦的匯報,也想壓壓蘇聖平。說起來,皇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思,問題還是出在抗命的那件事上。因為皇帝聽了父親那邊傳來的情報,知道陸勇、童益民彈劾的內容大多不實,唯有那個抗命不尊是實打實的。而他要蘇聖平做的事情,必須要他絕對服從自己。


    要做什麽事情皇帝沒有向唐海剛透露,但是要用蘇聖平的事唐海剛倒是知道。因此皇帝問到對蘇聖平的處理之時,唐海剛則建議由內侍監審查,先關他一段時間,最後皇帝再赦免他,讓蘇聖平感念聖恩。這隻是簡單的治人手段,皇帝思索片刻,自然就答應了。但也隻是傳旨內侍監審問一番,不要太為難蘇聖平。就這樣,蘇聖平開始了他的牢獄生涯。


    再說迴唐海剛和皇帝商議的內侍監之事,唐海剛的建議關鍵點在於杜文心。杜文心費盡心機成為內閣閣員後仍兼著翰林院掌院學士的位置,可這對他在內閣的地位卻沒有什麽作用。此時的首輔趙德齡和他一樣有資曆、有能力,當初杜文心進入內閣的時候,兩人就有一番商議,看出了皇帝讓兩人相爭的主意,很快就達成一致,不要做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杜文心也完成了入閣的目標,就準備蟄伏一段時間。


    其他閣員兼著各部的差事,隻有他是兼管著翰林院這個清貴之地。翰林院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縱然有些言論作用,但翰林院內也是各有派係,自然不會是他的一言堂所在,也就談不上把持言論了。夜深人靜之時,杜文心有時候甚至也讚歎自己皇帝女婿的謀略不錯,自己是否應該斷絕做權臣的野心,盡心輔佐他成為中興之君,成為千古佳話。


    唐海剛的建議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趙德齡既然已有心致仕,那就成全他,不再挽留。而繼任首輔之人,要麽是杜文心,要麽是前年因為國試舞弊之事被免職迴家的沈伯群。兩人無論是誰任首輔,前提條件就是支持皇帝重建內侍監。


    之所以看重杜文心,皇帝和唐海剛一致認為杜文心本質上是不會害皇帝的,如果重建內侍監,內閣有強勢人物存在,那對於和內侍監相互製衡是有很大好處的。相比孫博茹,杜文心乃是當朝國丈,在宮內有皇後支持,對內侍監有天然的優勢,這樣才能製衡有道。


    當然為了避免東南黨一黨獨大,周秉政必須交出戶部尚書的位置,由唐海剛接任替皇帝掌握財權,同時支持內侍監。而周秉政既然和孫思源交好則,本身又是能吏,就調任兵部任尚書,現任兵部尚書武岡則接任杜文心的翰林院掌院學士之職。


    如果依照此計劃實行,最為得利的自然是唐海剛和內侍監,東南黨似乎有所損失,但是一個強勢首輔的出現必然有利於他們。周秉政調離戶部似乎也相當不利,但考慮到皇帝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實則十分得利。江浙黨絲毫未動,江淮黨受損最重。這樣的話,朝局變動頗大不說,也已完全背離登基之初扶持江淮黨的戰略目標。皇帝一時也無法下定決心,一直拖著沒有下旨。不管朝局如何變動,這時候與正在獄中的蘇聖平絲毫沒有關係。


    那天皇帝下旨內侍監審問蘇聖平後,本著走走過場的意思,審訊的也沒有為難他,更不用說動刑伺候了,事情壞就壞在李錦身上。


    從泉州迴來後,李錦很快就去接收王少傑送他的宅子。這處宅子不僅地理位置優越,各種裝飾一應俱全,雖然麵積不算太大,但是這樣的宅子在江寧怎麽也要值個萬兩銀子。


    李錦的事情很快就在內侍監傳開,讓這些年雖不時能拿到好處,但卻沒有見過大世麵的太監們眼紅了。當然,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自然不會去告李錦的密,不知道經過哪個太監啟發,目光都轉向了讓李錦獲利頗多的蘇聖平身上。


    一開始大家還比較矜持,最多就是旁敲側擊,蘇聖平當然知道那些人的意思,本著破財消災的心思,把隨身攜帶的一千多兩銀子都給了那些審問的太監。到了十二月中旬,得知蘇聖平的嶽父竟然是泉州海商第一人,審問的太監胃口突然大了起來,審問的時候不再是溫言細語,而是態度大變,要他交待和海盜勾結的事情。


    被關在監獄裏麵,完全和外界隔絕,信息不通暢,蘇聖平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的態度起了變化,自然是打死不認。見蘇聖平如此,審問的太監也撕下麵皮,開始對蘇聖平動刑。


    想到皇帝的交待,太監不敢做的太過火。但是內侍監成立幾百年,刑罰的手段自然花樣百出。比如太監雖然不懂什麽疲勞審訊,但是幾天不讓你睡覺,幾天不給你喝水,等到你快挺不住了才讓你睡一會、喝點水。當你睡過去之後不久,一盆冷水潑下來,把你驚醒。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極度疲勞後睡著的人一旦沒睡夠,那就是站著也能睡著。涼水潑醒之後,雙手綁在窗台欄杆上,腳後跟的位置擺放著竹簽,雙腳隻能掂著,又極度疲勞,在你迷迷糊糊腳後跟往下一放時,竹刺被刺入,既疼又被驚醒的那種感覺終生難忘。此外還動用其他幾項陰損的刑罰,沒過幾天,蘇聖平就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風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家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家老三並收藏南風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