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語,君子六藝,人所必備之,此六藝分別是禮、樂、射、禦、書、數也,其中禮正是大藝,由此可見,昔日的聖人都已經明白的告訴了我們,禮是最為重要的,一個人,如果不知禮,那麽和禽獸何異!”


    “人知禮而後明羞恥,縱觀北方數百年來的各族蠻夷,就是因為不明聖人之話,不知禮,而不明羞恥,子娶父妻,不以為恥,反而試做常態,簡直是人麵獸心,無恥至極!”


    “因此,你等今日需記住,不管是為人臣還是為人子,甚至是為人夫,其禮節都必須要牢記於心,今日,我等學習的,正是禮經之中的第一章節五禮,此五禮即是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翻開第一章,跟著我念,吉禮者,五禮之冠,用以敬天法祖,天地神祗、人鬼的祭祀之典禮,一曰,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二,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三,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嚐、享祭先王、先祖。”


    “吉禮者,五禮之冠,用以敬天法祖,天地神祗、人鬼的祭祀之典禮,一曰,祀天神昊天上帝......”


    教室之外,聽著從裏麵傳出來的閱讀聲,看著那台上搖頭晃腦。宛如一副老學究樣子的夫子,曹操輕聲的笑了笑,沒有進去打擾他們。而是向著其他的教室而去。


    老學究在後世不知道為何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對於此曹操不想要多說什麽,他隻是感到有些悲哀,正如同那些記住了日本人犯下的罪孽的人,被一些人鄙夷的稱之為憤青一樣,後世的華夏大地,雖然在經濟、軍事之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精神文化之上,卻是不複往昔了。


    那些曾經震驚世界的文化和精神方麵的書籍。大部分都被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大部分都被人所遺忘,他們能夠記得的節日,隻有那些西方人的節日。至於華夏文化本身所帶來的節日,卻是被人所遺忘。


    當他們在憤怒某半島之上的人竊取自己文化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迴想過,他們自己,真的還記得自己的文化嗎?


    想到後世有些人的想法,曹操心中暗自歎息了一口氣,不過還好,還好他來到了東漢,來到了漢民族第一次淪落的時代。讓他能夠改變這個世界之上最先進文明原本悲慘的命運,改變這個文明最後的結局。


    身後的三人,他們不知道曹操到底想到了什麽。隻感覺曹操的身上突然多出了一種沉重、一種他們雖然看不懂,但是卻能夠感覺的到,那種認同大山一般重大的責任。


    三人對視了一眼,並沒有上去多說什麽,而是安安靜靜的跟隨在曹操的身後,向著緊鄰著教導禮節的教室的教室而去。


    “樂者。六樂也,即“雲門”、“大鹹”、“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音者,起於三皇,及至現在,我華夏雖是禮儀之邦,然而同樣也是樂之邦,從古到今,禮樂從來沒有分過,現在跟著我一起念,《樂記》雲: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旋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大小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徑。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樂記》雲: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旋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


    “清明象天,廣大象地......”


    看著教室之中,依然朗讀玩這一頓話,此時正在那名顯得有些風雅的夫子的帶領之下,彈奏著華夏古代樂器的士子們,曹操低聲的呢喃了片刻之後,再次向著下一個方向而去。


    曹操從來不知道,有朝一日自己的心情竟然會如此的起起伏伏,然而在見到那些在後世根本不可能見到的東西的時候,曹操的心情還是有著起伏的。


    華夏的曆史傳承可謂是顯得最完善和完整的,雖然華夏五千年,經曆的戰火之多,可謂是罕見,然而華夏的文化傳承,卻是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


    可惜的是,在後世,華夏的文化傳承雖在,然而和消失卻並沒有什麽區別,雖然它們還存在在華夏大地之上,存在在那一本本的書籍之中,然而大多數的人,對於它們的印象隻有腐朽、落後、不潮流。


    他們寧願去學習那些西方的樂器,卻不願意迴過頭看看那些塵封已久,無比暗淡,由華夏的先人們創造出來的樂器。


    而諷刺的是,他們認為不潮流的東西,卻恰恰是被西方人所看重的,他們認為是落後的東西,卻是被西方人所感興趣甚至是崇拜著,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也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經過兩個教室之後,曹操則是來到了一處巨大的操場之上,人聲鼎沸的操場之中,人群有序的被分成了兩個方陣,可謂是井水不犯河水。


    “射,又稱之為五射,五射即:“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即箭穿過鵠時,要用力適當,恰中目標,剛剛露出白色箭頭。參連即先發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頭低,徐徐行進的樣子。襄尺的襄讀讓,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應退讓一尺。井儀即連中四矢,射在鵠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個井字,比如這樣!”


    一名親自來擔任夫子的曹軍士卒,手持弓箭向著前方的靶子,連續射出了數箭,在靶上整整齊齊的排成了一個井字,這名曹軍士卒露出的這一手,可謂是讓在場的人都驚唿了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武曹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神創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神創世並收藏三國之魏武曹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