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超高技巧
我家荒地竟被列為軍事禁區 作者:妖行天下090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巨大機器的狂暴發力,震撼了所有人,包括主持開發的黃經理。
他從來沒見過測試“機師”開啟這麽狂暴的模式。
即使從20米高處落下,也沒人敢嚐試,一個處理不好,那可是會死人的。
但江林山沒有這個顧慮,因為必要時,他可以手撕機甲。
這就是變態級人類的強悍,無論是暴力測試飛行性能,還是機甲性能,他和方雲詩都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赤焰果,果中聖品!
看著超過10噸的鋼鐵機器,靠著粗大的兩條腿,就能跑出180公裏的時速,這比五六十噸的坦克飆出70公裏的速度還要嚇人。
畢竟一個是履帶行走,一個是邁動雙腿,無論難度還是能耗都不能相提並論。
“他跳……跳起來了!”
在眾人驚恐的目光下,機甲就像一名跑酷運動員在助跑中起跳,並且雙臂展開,似乎在維持身體平衡。
“能跳多高?”有人大聲問。
“不……不知道……以前沒有跳過。”黃經理臉色發白。
像王總這樣的製造業巨頭,一瞬間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麽材料?
機甲剛才的動作,給關節部位帶來的瞬時壓強是極為恐怖的。
比如膝關節,在起跳和落地瞬間,10噸重的軀體在加速度下,甚至會給膝關節帶來高於體重數倍數十倍的壓力。
什麽材料能經得起數十上百噸錘子的反複敲打?
液壓緩衝?超級材料?新型合金?記憶金屬?
“又跳起來了!”
眾人發出一陣高唿,隻見機甲在“咚”的一聲巨響落地後,再次助跑起跳。
隻是這次跳得不一樣。
“前……前空翻!?”
要知道這個前空翻動作很難,就算是人類也沒辦法完整做出來。
人類原地前空翻,墊步前空翻看得多了。
但全速奔跑的過程中玩前空翻,那肯定是嫌脖子太硬了。
奔跑、起跳、團身、翻轉、落地,幾個動作一氣嗬成。
比玩雜技的人類還要溜。
似乎國內的機器狗也能做到,但那不過是幾十公斤的重量。
眼前的可是十噸重的大家夥啊。
小動物可以很輕鬆地上躥下跳,但從來沒見過5噸重的大象玩後空翻的吧?
體型越小越敏捷,是這個星球的定律。
但這架機甲卻完全違反了這個定律。
令體形巨大的物體變得敏捷,有兩個先決條件:能量和身體強度。
比如說舉起手臂,舉起75厘米的手臂和3米的手臂,雖然長度僅僅相差4倍,但用的力量遠遠不止四倍,裏麵涉及杠杆原理和動力加速度。
要讓機甲達到和真人一樣的靈活程度,其對力量的輸出和控製是極為苛刻的。
江林山駕駛機甲做出這套動作,不但令參觀的客人震驚,還令長樂科技的內部人員嚇出了一身冷汗。
其中最震驚的是黃經理身邊的兩個“機師”。
他們一個是挖掘機大賽的優勝者,一個是履帶式起重機的操作手。
這兩人都非常年輕,但已經表現出了極強的操控天賦。
最初的時候,機甲主要都是由這兩人測試的。
聽起來很不靠譜,但人類操作機器是也講天賦的,要不然職業賽車手和王牌飛行員就不會這麽受推崇。
這兩人從機甲立項以來,就參與了測試和改進,可以說對機甲性能的了解是最強的。
老板決定讓客人參觀時,他們還在磨拳擦掌,打算在這群土包子麵前好好露一手。
結果等來的通知竟然是:他們也成了參觀者。
而演示的機師竟然是老板本人!
這讓他們大為震驚,同時又很不服氣。
但人家是老板,就算不參與機甲的具體開發和測試,但這個資格,他說他有,那就肯定有,沒有也有。
這兩人是施工團隊內部招聘的,來到這邊日子還不算長,並沒有長樂集團老員工的敏銳。
尤其是企業初創時的那批老員工。
老員工的告誡:“永遠不要低估老板和準老板娘,他們的強大會一次又一次震驚你的大腦。”
這是在無數次打臉和迴旋鏢中曆練出來的寶貴經驗,是血的教訓。
奈何總有新員工頭鐵,一次次的撞牆,並用事實去印證這對變態男女的強大。
如今他們就感受到了虛空抽來的巴掌,打得他們臉皮生痛。
光是從20米的位置自由落體,就不是他們能做到的,即使不被震得口吐鮮血,也要摔個七葷八素。
接下來的走路倒沒什麽,因為他們測試最多的功能就是這個。
然後全速奔跑是什麽鬼?180公裏?
接著高高跳起20米是什麽鬼?
什麽?還有前空翻?
這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測試守則了,盡管測試中他們可以嚐試做這些動作。
但機甲做出這種動作時,不摔個百八十次,是無法順利完成的。
駕駛機甲相當於重新學習走路,人在機甲內部,同樣是要承受極大過載的。
乘員艙雖然有緩衝的,甚至有專業的抗荷服,但他們哪裏能受得了這個?
即使他們受得了,機甲的機體那麽珍貴,黃經理他們又哪裏舍得讓他們隨意折騰?
製定測試守則時,就已經有了明確規定,在上一階段動作合格之前,是不允許進行下一組動作的。
整體的測試工作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思路。
老板就是老板,就算他玩廢了,機甲也是老板買單,他買得起。
但是拋開心理因素呢?
這些危險動作很可能連自己都搭上去,就算沒有心理關,他們就能操作好嗎?
答案是絕對不可能!
普通司機,循規蹈矩開一輩子車,也不可能完成漂移過彎。
天賦、技巧、大量練習、心理素質,幾大因素缺一不可。
所以老板能把機甲玩成這樣,他們不得不服,而且還是最服氣的兩個。
要知道這些動作模型公司現在還在開發當中,有很多都隻是機器模擬,甚至沒有相應的控製方案。
但老板就這麽水靈靈的做出來了。
這不是天才,什麽是天才?
他們甚至覺得這台機甲就是為老板而生的。
“軍……軍體拳……”
眾人再次張大了下巴,山穀的灌木土石被發顛的機甲弄得一片狼藉。
但機甲還不消停,竟然一板一眼地打起了軍體拳。
從難度來看,似乎比前空翻要簡單,但是要打出韻味,打出精氣神,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全軍每年都要挑出一部分人來打這套拳,因為要打出神韻,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而眼下的軍體拳打得就非常好,不但有形,還有神。
部隊出身的方雲鵬、徐磊以及幾名代表,眼神都直了。
他從來沒見過測試“機師”開啟這麽狂暴的模式。
即使從20米高處落下,也沒人敢嚐試,一個處理不好,那可是會死人的。
但江林山沒有這個顧慮,因為必要時,他可以手撕機甲。
這就是變態級人類的強悍,無論是暴力測試飛行性能,還是機甲性能,他和方雲詩都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赤焰果,果中聖品!
看著超過10噸的鋼鐵機器,靠著粗大的兩條腿,就能跑出180公裏的時速,這比五六十噸的坦克飆出70公裏的速度還要嚇人。
畢竟一個是履帶行走,一個是邁動雙腿,無論難度還是能耗都不能相提並論。
“他跳……跳起來了!”
在眾人驚恐的目光下,機甲就像一名跑酷運動員在助跑中起跳,並且雙臂展開,似乎在維持身體平衡。
“能跳多高?”有人大聲問。
“不……不知道……以前沒有跳過。”黃經理臉色發白。
像王總這樣的製造業巨頭,一瞬間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麽材料?
機甲剛才的動作,給關節部位帶來的瞬時壓強是極為恐怖的。
比如膝關節,在起跳和落地瞬間,10噸重的軀體在加速度下,甚至會給膝關節帶來高於體重數倍數十倍的壓力。
什麽材料能經得起數十上百噸錘子的反複敲打?
液壓緩衝?超級材料?新型合金?記憶金屬?
“又跳起來了!”
眾人發出一陣高唿,隻見機甲在“咚”的一聲巨響落地後,再次助跑起跳。
隻是這次跳得不一樣。
“前……前空翻!?”
要知道這個前空翻動作很難,就算是人類也沒辦法完整做出來。
人類原地前空翻,墊步前空翻看得多了。
但全速奔跑的過程中玩前空翻,那肯定是嫌脖子太硬了。
奔跑、起跳、團身、翻轉、落地,幾個動作一氣嗬成。
比玩雜技的人類還要溜。
似乎國內的機器狗也能做到,但那不過是幾十公斤的重量。
眼前的可是十噸重的大家夥啊。
小動物可以很輕鬆地上躥下跳,但從來沒見過5噸重的大象玩後空翻的吧?
體型越小越敏捷,是這個星球的定律。
但這架機甲卻完全違反了這個定律。
令體形巨大的物體變得敏捷,有兩個先決條件:能量和身體強度。
比如說舉起手臂,舉起75厘米的手臂和3米的手臂,雖然長度僅僅相差4倍,但用的力量遠遠不止四倍,裏麵涉及杠杆原理和動力加速度。
要讓機甲達到和真人一樣的靈活程度,其對力量的輸出和控製是極為苛刻的。
江林山駕駛機甲做出這套動作,不但令參觀的客人震驚,還令長樂科技的內部人員嚇出了一身冷汗。
其中最震驚的是黃經理身邊的兩個“機師”。
他們一個是挖掘機大賽的優勝者,一個是履帶式起重機的操作手。
這兩人都非常年輕,但已經表現出了極強的操控天賦。
最初的時候,機甲主要都是由這兩人測試的。
聽起來很不靠譜,但人類操作機器是也講天賦的,要不然職業賽車手和王牌飛行員就不會這麽受推崇。
這兩人從機甲立項以來,就參與了測試和改進,可以說對機甲性能的了解是最強的。
老板決定讓客人參觀時,他們還在磨拳擦掌,打算在這群土包子麵前好好露一手。
結果等來的通知竟然是:他們也成了參觀者。
而演示的機師竟然是老板本人!
這讓他們大為震驚,同時又很不服氣。
但人家是老板,就算不參與機甲的具體開發和測試,但這個資格,他說他有,那就肯定有,沒有也有。
這兩人是施工團隊內部招聘的,來到這邊日子還不算長,並沒有長樂集團老員工的敏銳。
尤其是企業初創時的那批老員工。
老員工的告誡:“永遠不要低估老板和準老板娘,他們的強大會一次又一次震驚你的大腦。”
這是在無數次打臉和迴旋鏢中曆練出來的寶貴經驗,是血的教訓。
奈何總有新員工頭鐵,一次次的撞牆,並用事實去印證這對變態男女的強大。
如今他們就感受到了虛空抽來的巴掌,打得他們臉皮生痛。
光是從20米的位置自由落體,就不是他們能做到的,即使不被震得口吐鮮血,也要摔個七葷八素。
接下來的走路倒沒什麽,因為他們測試最多的功能就是這個。
然後全速奔跑是什麽鬼?180公裏?
接著高高跳起20米是什麽鬼?
什麽?還有前空翻?
這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測試守則了,盡管測試中他們可以嚐試做這些動作。
但機甲做出這種動作時,不摔個百八十次,是無法順利完成的。
駕駛機甲相當於重新學習走路,人在機甲內部,同樣是要承受極大過載的。
乘員艙雖然有緩衝的,甚至有專業的抗荷服,但他們哪裏能受得了這個?
即使他們受得了,機甲的機體那麽珍貴,黃經理他們又哪裏舍得讓他們隨意折騰?
製定測試守則時,就已經有了明確規定,在上一階段動作合格之前,是不允許進行下一組動作的。
整體的測試工作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思路。
老板就是老板,就算他玩廢了,機甲也是老板買單,他買得起。
但是拋開心理因素呢?
這些危險動作很可能連自己都搭上去,就算沒有心理關,他們就能操作好嗎?
答案是絕對不可能!
普通司機,循規蹈矩開一輩子車,也不可能完成漂移過彎。
天賦、技巧、大量練習、心理素質,幾大因素缺一不可。
所以老板能把機甲玩成這樣,他們不得不服,而且還是最服氣的兩個。
要知道這些動作模型公司現在還在開發當中,有很多都隻是機器模擬,甚至沒有相應的控製方案。
但老板就這麽水靈靈的做出來了。
這不是天才,什麽是天才?
他們甚至覺得這台機甲就是為老板而生的。
“軍……軍體拳……”
眾人再次張大了下巴,山穀的灌木土石被發顛的機甲弄得一片狼藉。
但機甲還不消停,竟然一板一眼地打起了軍體拳。
從難度來看,似乎比前空翻要簡單,但是要打出韻味,打出精氣神,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全軍每年都要挑出一部分人來打這套拳,因為要打出神韻,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而眼下的軍體拳打得就非常好,不但有形,還有神。
部隊出身的方雲鵬、徐磊以及幾名代表,眼神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