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昊知道,現如今的杜甫,應該也隻有六、七歲的樣子。
隻要改變了杜甫父親的境況,杜甫日後的境遇就會好很多。
對於詩聖杜甫以後的遭遇,丁昊也清楚的很。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曆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
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
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極不得誌,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黑暗。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係蒼生,胸懷國事。
杜甫一生心係天下,心憂民間百姓疾苦,他所創作的《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無一不是體現朝廷腐敗,民間百姓生活艱難困苦的題材。
也因此,杜甫被稱為現實主義愛國詩人。
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麵,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也正因如此,杜甫才能被後世稱作“詩聖”。
聖者,常懷有一種悲天憫人之心。
因此,對於高風亮節的杜甫,丁昊就更沒有理由不施以援手了。
杜甫的父親名叫杜閑,乃是本朝修文館直學士杜審言幼子。
杜閑生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
如今是,開元五年(717年)此時的杜閑,官任郾城尉,隻不過是一個八品的小官。
若是按照曆史正常的進程,開元二十年(732年)左右,杜閑會被擢升為奉天令。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前後,會被擢升為朝議大夫兗州司馬。
這個兗州司馬,將會是杜閑官職的頂點。
與幫助李白不同,想要幫助現如今的杜甫,丁昊隻需要擢升杜賢的官職即可。
杜閑的官職越高,杜甫將來的仕途就會越順,這是毋庸置疑的嘛!
曆朝曆代皆是如此!
要不,怎麽會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呢?
丁昊身為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提升一個小縣尉的官職,簡直就是毛毛雨。
郾城尉杜閑喜從天降,莫名其妙的就被調入了吏部,而且從八品的官職,搖身一變,竟然就成了正七品,對此,連他自己都是滿頭霧水啊!
他當然連做夢都不會想到,這次的福星高照,全都是他那個尚不到六歲兒子——杜甫的功勞。
接下來的幾年之內,杜閑更是平步青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主墳上冒青煙了。
幾乎是一年一階,及至公元730年,也就是開元十八年,丁昊第一次見到李白時,杜閑已經成為了吏部侍郎。
丁昊的熱情,盡管李白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他能夠從丁昊的眼中看出真誠。
待到丁昊說出要為它解決身份問題,並遞上與宗正寺內相吻合的宗族信物之時,狂傲如李白,也不禁感動的熱淚盈眶。
在丁昊的鼎力相助之下,三十歲的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見。
李白的詩才,的確是驚天地泣鬼神,直接令唐玄宗李隆基拜服。
當李白報出自己乃是玄武門之變時,太子李建成的四世孫時,李隆基簡直興奮莫名啊!
如此驚才絕豔之人,想不到竟然是自己的族弟,怎麽能不令唐玄宗李隆基欣喜若狂?
族中能有如此人物,李隆基覺得自己與有榮焉呐!
二話不說,即命宗正寺核實。
核實的結果當然不言而喻了!
這可是,十五年前丁昊預埋的伏筆,這時候果然派上用場了。
李隆基很是激動,心情大好之下,當即就封了李白一個七等爵位,開國縣伯——江遊伯,賜食邑五百戶。
畢竟是流落在外這麽多年,李隆基能封給李白這樣一個爵位,已經算是很大的手筆了!
之所以封在江遊,那是因為李白的父親李客,現如今便定居在江遊。
至於五百戶食邑,如今,經過李隆基的改革,已經沒有實封了,食邑會折合成祿米,發放俸祿時一並發放。
就這樣,李白不費吹灰之力,竟然得到了一個正四品上伯爵的爵位。
雖然沒有具體的官職,但是,至少後半生吃喝不愁了!
以李白狂放不羈的性格,恩怨分明,受了丁昊如此大的恩惠,當然是感恩戴德。
就差與丁昊斬雞頭燒黃紙了。
在京中安家之後,許氏也從老家來到了京城。
不久之後,李白的兒子出生了,李白便請丁昊賜名。
按照習俗來說,這其實是一種禮遇,丁昊心裏當然明白,李白這是沒有拿他當外人。
丁昊雖然頂著一個狀元的頭銜,但是,文采究竟如何?自己事自己知。
他自己心裏頭明鏡似的。
覺得,自己若是起名起的不好,以李白的放蕩不羈的尿性,說不定就會自己再起一個。
於是,便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迴道:“既然你叫李白,那你這寶貝兒子不如就叫李小白吧!”
誰曾想?李白當場便拍板決定了。
“好名字!犬子以後就叫李小白了!”
丁昊差點沒暈死!
也許是因為,李白的前半生喝的酒實在是太多了。
他的這個寶貝兒子李小白,十八歲了,卻仍舊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樣,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了。
絲毫沒有半點他詩仙李白的風範,讓李白很是鬱悶呐!
搞得丁昊心中也是直打鼓,有些自責。
覺得自己當初真的,實在不該那麽孟浪,給人家取一個“李小白”。
這可倒好,果然人如其名了!
如今已經是天寶九年,也就是公元750年了,丁昊也已經從當初的小鮮肉變成了年過七旬的耄耋老人。
一直以來,他的心裏很是忐忑,腦海中的那支化妝筆,仿佛就像睡死過去了一樣,這麽多年來,一點動靜也沒有。
他真的都有點懷疑,自己也許就會這樣了卻殘生了!
不曾想,就在他快要放棄之時,一聲久違了的“叮咚”,終於響起了。
隻要改變了杜甫父親的境況,杜甫日後的境遇就會好很多。
對於詩聖杜甫以後的遭遇,丁昊也清楚的很。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曆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
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
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極不得誌,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黑暗。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係蒼生,胸懷國事。
杜甫一生心係天下,心憂民間百姓疾苦,他所創作的《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無一不是體現朝廷腐敗,民間百姓生活艱難困苦的題材。
也因此,杜甫被稱為現實主義愛國詩人。
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麵,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也正因如此,杜甫才能被後世稱作“詩聖”。
聖者,常懷有一種悲天憫人之心。
因此,對於高風亮節的杜甫,丁昊就更沒有理由不施以援手了。
杜甫的父親名叫杜閑,乃是本朝修文館直學士杜審言幼子。
杜閑生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
如今是,開元五年(717年)此時的杜閑,官任郾城尉,隻不過是一個八品的小官。
若是按照曆史正常的進程,開元二十年(732年)左右,杜閑會被擢升為奉天令。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前後,會被擢升為朝議大夫兗州司馬。
這個兗州司馬,將會是杜閑官職的頂點。
與幫助李白不同,想要幫助現如今的杜甫,丁昊隻需要擢升杜賢的官職即可。
杜閑的官職越高,杜甫將來的仕途就會越順,這是毋庸置疑的嘛!
曆朝曆代皆是如此!
要不,怎麽會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呢?
丁昊身為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提升一個小縣尉的官職,簡直就是毛毛雨。
郾城尉杜閑喜從天降,莫名其妙的就被調入了吏部,而且從八品的官職,搖身一變,竟然就成了正七品,對此,連他自己都是滿頭霧水啊!
他當然連做夢都不會想到,這次的福星高照,全都是他那個尚不到六歲兒子——杜甫的功勞。
接下來的幾年之內,杜閑更是平步青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主墳上冒青煙了。
幾乎是一年一階,及至公元730年,也就是開元十八年,丁昊第一次見到李白時,杜閑已經成為了吏部侍郎。
丁昊的熱情,盡管李白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他能夠從丁昊的眼中看出真誠。
待到丁昊說出要為它解決身份問題,並遞上與宗正寺內相吻合的宗族信物之時,狂傲如李白,也不禁感動的熱淚盈眶。
在丁昊的鼎力相助之下,三十歲的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見。
李白的詩才,的確是驚天地泣鬼神,直接令唐玄宗李隆基拜服。
當李白報出自己乃是玄武門之變時,太子李建成的四世孫時,李隆基簡直興奮莫名啊!
如此驚才絕豔之人,想不到竟然是自己的族弟,怎麽能不令唐玄宗李隆基欣喜若狂?
族中能有如此人物,李隆基覺得自己與有榮焉呐!
二話不說,即命宗正寺核實。
核實的結果當然不言而喻了!
這可是,十五年前丁昊預埋的伏筆,這時候果然派上用場了。
李隆基很是激動,心情大好之下,當即就封了李白一個七等爵位,開國縣伯——江遊伯,賜食邑五百戶。
畢竟是流落在外這麽多年,李隆基能封給李白這樣一個爵位,已經算是很大的手筆了!
之所以封在江遊,那是因為李白的父親李客,現如今便定居在江遊。
至於五百戶食邑,如今,經過李隆基的改革,已經沒有實封了,食邑會折合成祿米,發放俸祿時一並發放。
就這樣,李白不費吹灰之力,竟然得到了一個正四品上伯爵的爵位。
雖然沒有具體的官職,但是,至少後半生吃喝不愁了!
以李白狂放不羈的性格,恩怨分明,受了丁昊如此大的恩惠,當然是感恩戴德。
就差與丁昊斬雞頭燒黃紙了。
在京中安家之後,許氏也從老家來到了京城。
不久之後,李白的兒子出生了,李白便請丁昊賜名。
按照習俗來說,這其實是一種禮遇,丁昊心裏當然明白,李白這是沒有拿他當外人。
丁昊雖然頂著一個狀元的頭銜,但是,文采究竟如何?自己事自己知。
他自己心裏頭明鏡似的。
覺得,自己若是起名起的不好,以李白的放蕩不羈的尿性,說不定就會自己再起一個。
於是,便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迴道:“既然你叫李白,那你這寶貝兒子不如就叫李小白吧!”
誰曾想?李白當場便拍板決定了。
“好名字!犬子以後就叫李小白了!”
丁昊差點沒暈死!
也許是因為,李白的前半生喝的酒實在是太多了。
他的這個寶貝兒子李小白,十八歲了,卻仍舊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樣,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了。
絲毫沒有半點他詩仙李白的風範,讓李白很是鬱悶呐!
搞得丁昊心中也是直打鼓,有些自責。
覺得自己當初真的,實在不該那麽孟浪,給人家取一個“李小白”。
這可倒好,果然人如其名了!
如今已經是天寶九年,也就是公元750年了,丁昊也已經從當初的小鮮肉變成了年過七旬的耄耋老人。
一直以來,他的心裏很是忐忑,腦海中的那支化妝筆,仿佛就像睡死過去了一樣,這麽多年來,一點動靜也沒有。
他真的都有點懷疑,自己也許就會這樣了卻殘生了!
不曾想,就在他快要放棄之時,一聲久違了的“叮咚”,終於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