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然嬉皮笑臉地湊上來,興奮地搓著手:“唐隊統,有好吃的也帶我一個唄?昨天在摘星樓光顧幫你辦事了,都沒吃成!”
“去一邊兒去!”唐川沒好氣地揮揮手,“怎麽哪兒都有你?”
白小然暗罵小氣,苦著臉抱怨:“說真的,都不犒勞犒勞我這個捕獲江洋大盜的大功臣嗎?”
“哎喲——白大功臣,失敬失敬!”唐川裝腔作勢地朝他抱了抱拳:“你哪能給兩個小毛孩子當配角?你家隊統得單獨請你啊!說定了,三日內,摘星樓,我擺慶功宴!”
白小然反倒不說話了,還不時賊溜溜地斜眼偷看他,根本不相信。
劉滿水在一旁看得笑嗬嗬的,樂得看白小然吃癟。
因為東村不遠,三個人沒騎馬,邊聊邊走。
在唐川的印象裏,原本的縣城裏市容市貌非常好,處處透露著幹淨利索,可是今天卻好像換了種風格,究竟是哪裏不對呢……
劉滿水起初還有笑模樣,到後來,他的眉頭越皺越緊,忍不住說道:“唐隊統,這一路上乞丐不少!”
唐川恍然大悟!
之前巡街時偶爾能遇到一兩個就算稀罕,這兩天見到的數量可多了幾倍不止!
恰巧,旁邊一個老乞丐帶著小孫兒經過。
老人已經差不多耄耋之年,看起來昏昏沉沉的,雙腿都在打晃。
突然,他一個踉蹌,險些撞到唐川身上,被他一把扶住。
老人費力地喘息兩下,迷糊地說:“這位郎君,行行好,和孫兒三天沒吃了,給點……”
話音未落,一眼瞥見唐川身上的公服,連忙跌跌撞撞後退好幾步,嘴裏嘟囔著,仔細聽好像是在道歉。
唐川於心不忍,掏出幾枚銅錢放進老人捧著的缽子裏,然後神色凝重地走開了。
“怎麽迴事呀?”白小然後知後覺地迴頭看著老人佝僂的身影,不解地問。
唐川想了想,猜測道:“或許是跟鄰縣近期的洪災有關吧?”
劉滿水驚訝地瞪大眼睛:“唐隊統是說……流民?”
“不知道,瞎猜的,別胡說!”唐川連忙使出否認三連。
如果流民亂竄的話,那事情可真的大條了,這種話不能亂講,容易引起恐慌。
白小然插嘴道:“聽說東村的案子也和流民有關!”
“怎麽說?”唐川隱隱有種不妙的感覺。
“東村那戶被盜的人家有個六歲娃娃,說半夜看到賊了,可是年紀太小,村正說他的話不足采信!”白小然撇撇嘴,“真是的,太小看孩童了!我六歲那會兒都能跟我父親上山狩獵了!”
“誰能有你厲害!”對於他東拉西扯的本事,唐川也是服氣,他催促道:“趕緊說,賊什麽樣?”
“那孩子說,半夜起來撒尿,迷迷糊糊看到院子裏有一雙沾著黃泥的大腳丫!”
唐川頭疼。
光憑這麽點線索,確實不能確定是不是流民幹的,不過,光著腳偷東西的話,流民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如果要是流民的話,人從哪來,又去往哪裏,根本無從查起!
束手無策的感覺!
他忽然想到巴通的告誡。
果然巴縣尉是過來人,有的案子,不得不接受現實,讓它變成懸案。
佩服,佩服!
……
傍晚時分,唐川三人在城門關閉之前才迴到城裏。
在東村查了整整一天,如預料一樣一無所獲,不由得有點沮喪。
迴縣衙交代完事情,唐川疲憊不堪地往住處去,迎麵卻遇上風風火火的孔子渂孔縣令。
唐川連忙側身讓路打招唿,孔縣令頭也沒抬,隻是衝他揮了揮手,表示聽到了。
他到後院去幹什麽,看他急吼吼的樣子,難道是發生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孔子渂走過去好幾步,這才反應過來跟他打招唿的是誰,連忙迴頭喊住已經轉身離去的唐川:“唐隊統?我剛去你住處找你,你沒在!”
當然沒在……
唐川有點好笑地問:“孔縣令找屬下何事?”
孔子渂看看左右無人,才湊近了低聲說:“你跟高家大娘子私交不錯?”
他這個開場白著實令唐川感到意外,這不是人盡皆知的事麽?
看他這樣,唐川就知道還有下文,於是敷衍道:“……還湊合。”
孔子渂有些難以啟齒地說:“自從上次高元一事,高郎君似乎對我有些不滿,所以……唐隊統能否去跟大娘子商量商量,重開粥棚一事?”
“重開粥棚?是最近縣城中乞丐變多了?”唐川想到白天見過的老人,還有三三兩兩的乞丐。
孔子渂沉重點頭:“多,相當多!上個月歙州鬧水患,過水的村子死傷無數,流民四散,我們錢塘縣這幾天也開始湧入大量流民,再這樣下去,恐怕……”
他沒說完,但唐川明白,流民的事情處理不好,那麽隨之而來的就將是饑荒,疾病和社會治安等各方麵的問題。
“知道了,明天一早屬下便去高府一趟。”
孔子渂欣慰地點頭,長出一口氣後又搖頭歎息道:“午後收到水報,縣內錢塘江水位也有少許上升,若是再來幾日大雨,加之上遊洪峰灌進錢塘江,屆時恐怕我們杭州地界也難以太平!好在朝廷早有預見,已經往杭州發來不少賑災錢糧,聽說觀風使已到刺史府,過兩天應該就來我們錢塘縣了。”
唐川一聽也有些心驚,想不到自己穿越過來沒幾天就要經曆一場天災?
“孔縣令可有防汛措施了?”
“已在上遊安排人專門報汛,江堤上也加派了人手!”孔子渂強調道:“現在安頓好城中的流民才是最重要的!”
被加重的“流民”兩個字讓唐川聽明白了孔子渂的心結所在。
觀風使要到了,一想講求中庸之道的孔子渂並不在乎天災會導致多大的損失,反正洪水是天災,有朝廷罩著。
他隻想讓觀風使看到他的政績!
他治理錢塘縣幾年,政績良好,可偏偏在觀風使的眼皮子底下湧入這麽多流民,破壞了他的努力成果,他著急,他覺得自己冤得慌!
“明日一早,巴縣尉便要迴來了。”
這對於唐川來說倒是個好消息,他難掩興奮:“匪寇平了?”
孔子渂撫須點頭,十分欣慰:“烏合之眾,官兵一到便四散而逃!”
烏合之眾還犯得著這麽興師動眾?要知道,巴通已經去平賊平了一個月了!
而且不僅僅是錢塘縣的巴通,周邊很多縣衙也都派出幫手,協助府兵捉拿賊寇,結果就這樣?
府兵剿賊需要衙役協助,就好像是三戰開打讓城管上戰場,鬧呢?
再說?唐初的時候,府兵很多都是改朝換代時上過沙場的老兵,戰鬥力應該沒這麽弱吧?
難以理解!
“去一邊兒去!”唐川沒好氣地揮揮手,“怎麽哪兒都有你?”
白小然暗罵小氣,苦著臉抱怨:“說真的,都不犒勞犒勞我這個捕獲江洋大盜的大功臣嗎?”
“哎喲——白大功臣,失敬失敬!”唐川裝腔作勢地朝他抱了抱拳:“你哪能給兩個小毛孩子當配角?你家隊統得單獨請你啊!說定了,三日內,摘星樓,我擺慶功宴!”
白小然反倒不說話了,還不時賊溜溜地斜眼偷看他,根本不相信。
劉滿水在一旁看得笑嗬嗬的,樂得看白小然吃癟。
因為東村不遠,三個人沒騎馬,邊聊邊走。
在唐川的印象裏,原本的縣城裏市容市貌非常好,處處透露著幹淨利索,可是今天卻好像換了種風格,究竟是哪裏不對呢……
劉滿水起初還有笑模樣,到後來,他的眉頭越皺越緊,忍不住說道:“唐隊統,這一路上乞丐不少!”
唐川恍然大悟!
之前巡街時偶爾能遇到一兩個就算稀罕,這兩天見到的數量可多了幾倍不止!
恰巧,旁邊一個老乞丐帶著小孫兒經過。
老人已經差不多耄耋之年,看起來昏昏沉沉的,雙腿都在打晃。
突然,他一個踉蹌,險些撞到唐川身上,被他一把扶住。
老人費力地喘息兩下,迷糊地說:“這位郎君,行行好,和孫兒三天沒吃了,給點……”
話音未落,一眼瞥見唐川身上的公服,連忙跌跌撞撞後退好幾步,嘴裏嘟囔著,仔細聽好像是在道歉。
唐川於心不忍,掏出幾枚銅錢放進老人捧著的缽子裏,然後神色凝重地走開了。
“怎麽迴事呀?”白小然後知後覺地迴頭看著老人佝僂的身影,不解地問。
唐川想了想,猜測道:“或許是跟鄰縣近期的洪災有關吧?”
劉滿水驚訝地瞪大眼睛:“唐隊統是說……流民?”
“不知道,瞎猜的,別胡說!”唐川連忙使出否認三連。
如果流民亂竄的話,那事情可真的大條了,這種話不能亂講,容易引起恐慌。
白小然插嘴道:“聽說東村的案子也和流民有關!”
“怎麽說?”唐川隱隱有種不妙的感覺。
“東村那戶被盜的人家有個六歲娃娃,說半夜看到賊了,可是年紀太小,村正說他的話不足采信!”白小然撇撇嘴,“真是的,太小看孩童了!我六歲那會兒都能跟我父親上山狩獵了!”
“誰能有你厲害!”對於他東拉西扯的本事,唐川也是服氣,他催促道:“趕緊說,賊什麽樣?”
“那孩子說,半夜起來撒尿,迷迷糊糊看到院子裏有一雙沾著黃泥的大腳丫!”
唐川頭疼。
光憑這麽點線索,確實不能確定是不是流民幹的,不過,光著腳偷東西的話,流民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如果要是流民的話,人從哪來,又去往哪裏,根本無從查起!
束手無策的感覺!
他忽然想到巴通的告誡。
果然巴縣尉是過來人,有的案子,不得不接受現實,讓它變成懸案。
佩服,佩服!
……
傍晚時分,唐川三人在城門關閉之前才迴到城裏。
在東村查了整整一天,如預料一樣一無所獲,不由得有點沮喪。
迴縣衙交代完事情,唐川疲憊不堪地往住處去,迎麵卻遇上風風火火的孔子渂孔縣令。
唐川連忙側身讓路打招唿,孔縣令頭也沒抬,隻是衝他揮了揮手,表示聽到了。
他到後院去幹什麽,看他急吼吼的樣子,難道是發生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孔子渂走過去好幾步,這才反應過來跟他打招唿的是誰,連忙迴頭喊住已經轉身離去的唐川:“唐隊統?我剛去你住處找你,你沒在!”
當然沒在……
唐川有點好笑地問:“孔縣令找屬下何事?”
孔子渂看看左右無人,才湊近了低聲說:“你跟高家大娘子私交不錯?”
他這個開場白著實令唐川感到意外,這不是人盡皆知的事麽?
看他這樣,唐川就知道還有下文,於是敷衍道:“……還湊合。”
孔子渂有些難以啟齒地說:“自從上次高元一事,高郎君似乎對我有些不滿,所以……唐隊統能否去跟大娘子商量商量,重開粥棚一事?”
“重開粥棚?是最近縣城中乞丐變多了?”唐川想到白天見過的老人,還有三三兩兩的乞丐。
孔子渂沉重點頭:“多,相當多!上個月歙州鬧水患,過水的村子死傷無數,流民四散,我們錢塘縣這幾天也開始湧入大量流民,再這樣下去,恐怕……”
他沒說完,但唐川明白,流民的事情處理不好,那麽隨之而來的就將是饑荒,疾病和社會治安等各方麵的問題。
“知道了,明天一早屬下便去高府一趟。”
孔子渂欣慰地點頭,長出一口氣後又搖頭歎息道:“午後收到水報,縣內錢塘江水位也有少許上升,若是再來幾日大雨,加之上遊洪峰灌進錢塘江,屆時恐怕我們杭州地界也難以太平!好在朝廷早有預見,已經往杭州發來不少賑災錢糧,聽說觀風使已到刺史府,過兩天應該就來我們錢塘縣了。”
唐川一聽也有些心驚,想不到自己穿越過來沒幾天就要經曆一場天災?
“孔縣令可有防汛措施了?”
“已在上遊安排人專門報汛,江堤上也加派了人手!”孔子渂強調道:“現在安頓好城中的流民才是最重要的!”
被加重的“流民”兩個字讓唐川聽明白了孔子渂的心結所在。
觀風使要到了,一想講求中庸之道的孔子渂並不在乎天災會導致多大的損失,反正洪水是天災,有朝廷罩著。
他隻想讓觀風使看到他的政績!
他治理錢塘縣幾年,政績良好,可偏偏在觀風使的眼皮子底下湧入這麽多流民,破壞了他的努力成果,他著急,他覺得自己冤得慌!
“明日一早,巴縣尉便要迴來了。”
這對於唐川來說倒是個好消息,他難掩興奮:“匪寇平了?”
孔子渂撫須點頭,十分欣慰:“烏合之眾,官兵一到便四散而逃!”
烏合之眾還犯得著這麽興師動眾?要知道,巴通已經去平賊平了一個月了!
而且不僅僅是錢塘縣的巴通,周邊很多縣衙也都派出幫手,協助府兵捉拿賊寇,結果就這樣?
府兵剿賊需要衙役協助,就好像是三戰開打讓城管上戰場,鬧呢?
再說?唐初的時候,府兵很多都是改朝換代時上過沙場的老兵,戰鬥力應該沒這麽弱吧?
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