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行由漳水逆流而上,進入了滹沱河,再經過安平國、下曲陽,最後來到了真定縣,一路上竟然沒有遇見半個黃巾軍殘部。
此時常山國的治所已經遷迴了元氏縣,國相仍然是孫堇,國丞也還是張逸,國尉也還是張纘,孫堇算計了多年,仍然是沒有當上冀州刺史,不過三人如今倒是十分和諧,聽關係也是十分親密。
如今的真定縣令乃是孫堇妻族楊羽,據說便是孫堇的女婿,孫柔孫軟兒的夫婿,若是沒有趙平穿越而來,也許孫柔還真成了趙雲的妻子也不定。
迴到真定後,趙雲沒有進城,而是直接迴了趙家莊。雖然趙家的爵田已經置換至樂浪,但是趙家莊卻還存在,而且二千漢畝的農田及趙家宅院仍然是屬於趙家的財產,因為趙雲的三哥趙霄,在離開真定前將此處購買了下來,這中間還少不了原真定縣令許仗的作用。
趙家之所以要買下此地,一則趙家老在此處,二則是趙雲的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皆安葬在趙家莊。
如今趙家莊是由原趙家五位佃戶照料,這五戶皆是趙雲祖父時期的老佃農,他們曾經還是祖父在軍中的老部下,都是自願留下照料看護的產業。
佃戶老餘便是他們的領頭人,也是如今趙家莊的管家,為趙家打理田產、修繕打掃宅院、祭掃趙雲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此時的趙家莊仍有人口百餘人,這些都是餘管家等人接收的流民,原來的酒廠與牧場等地,也已重新成為了耕地。
餘管家早早的就收到趙雲迴鄉掃墓的消息,因為有天誌盟的暗探偷來報,今日餘管家便帶著繆、鍾、費、瞿四位管事,及全莊的所有佃農百姓,來到莊口等待迎接趙雲等人。
趙家莊的地標仍然還在,而今已換成了石頭,莊口的牌坊已換成了右庶長世家,並且用了上好的木料與朱漆,從外觀上來看,顯然經常有人擦拭清潔。
趙雲的父親因兒子原故,加上趙家借錢給樂浪郡衙,去年就被上表晉爵右庶長,在古代也不是稀罕之事,一人立功父母兄弟子侄,皆有可能獲得蔭封。
趙雲沒有騎著夜照玉,因為這貨有些暈船,數日的水上航行,別說馬匹了,就是人都有些吃不消。
餘管家看見趙雲等人後,立刻就帶頭朝趙雲下拜說道“老朽帶領全莊上下,來迎接四公子歸鄉!”
趙雲趕忙迎上來將餘管家扶起,隨後就是一陣噓寒問暖,五位老者皆算是父親趙輔叔輩,他們可曾經是祖父手下的屯長與都伯,趙雲身為晚輩理當行晚輩之禮。
餘管家隨即向趙雲介受趙莊的情況,五人職責分配的很清楚,瞿管事掌管莊中農田,費管事掌管莊中錢糧,鍾管事掌管度支,繆管事掌管莊中治安及維護,餘管家則統一切。
趙雲剛迴到自家的宅院,餘管家就送上來了一些賬目及盤點物資的文案,趙雲見此擺了擺說道“餘管家不必如此,我此次歸鄉隻為祭祖,如今清明將至,你準備好一切祭祖所需便可!”
餘管家聽罷迴道“祭祀物品已準備妥當,牛豬羊三牲也已選定,後日便可割殺獻祭,四公子大可放心,老朽定會處置妥當。但這帳目與文案,四公子必須得過目查點,否則老朽無法管理全莊上下事務,這是傳下來的規矩!”
趙雲聽罷點了點頭,也就推開了竹簡,認認真真的翻看了起來,趙雲一邊看一邊歎氣,餘管家繼續使用以前的管理方式,替莊中佃戶百姓交納稅賦,剩下的田租用於宅院修膳及年節祭祀,竟然隻存下一百貫錢及二百石糧。
翻看至稅賦這一冊時,趙雲發現各種稅賦有增加了三成,早期趙莊一年的總稅大約為一千五百石糧,折約二百七十貫錢,如今則是二千石糧,折約一千五百貫,這麽重的稅賦下,沒有虧空已經很艱難了。
趙雲看完後說道“除了應當留下的費用,剩餘的錢糧你們也別存了,如此重的稅賦,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過年過節時,你們便這些結餘都分了吧!”
如今的趙家莊根本沒有贏利的可能,中原的其他小地主也幾乎都是如此,苛捐雜稅下能勉強度日,已經算是幸運的!
好在征武軍衛營是自帶錢糧而來的,否則這一千五百人,還不把趙家莊給吃垮了。
晚間趙雲休息前,史阿就與天誌暗探聯係上了,匯總了一下情報,趙雲發現五石散生產工坊又迴到了石邑城。
後麵的東主仍然是國丞張逸,種種跡象來看,孫堇、張纘、李率、李教等常山國主要官吏,皆有參股分紅,竟然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收入,而其中的四分之一的貢獻,還是來自樂浪郡衙,很懸諷刺啊!
之前趙雲包攬了中山三家的五石散份額,從攏斷了北方的五石散市場,並且將五石散賣給高句麗人,但是幽冀境內還是有人出售五石散,可見與攏斷貨源,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做到絕斷兩州的五石散,反而給張逸等人增加銷路和收入。
采集五石散原石的工匠,也都集中在石邑城,石邑南有飛龍山,往北還遠有井陘山往西則太行山主脈,周邊有洨水、滹沱河、綿綿水,便於生產五石散,而且交遍運輸方便,也難怪會將工坊遷迴石邑,必意趙雲離常山後,又有誰有來破壞五石散生產了。
其實張逸已經查出靈壽事件的主謀,當然他並不敢去挑戰趙雲,如今的趙雲如日中天,爵高權重靠山穩固,背後還有甄、張、蘇、羊四家族,正妻是公孫瓚的族妹,兩平妻來頭也不小,這樣一個揚名天下的人物,不是張逸一人能惹得起的,也隻能是裝糊塗當沒發生過。
趙雲得知消息之後,也隻能是一臉的苦笑,石邑是趙雲的發家之地,城中百姓幾乎都見過趙雲,而今趙雲肯定是不能親自去石邑了。
此時常山國的治所已經遷迴了元氏縣,國相仍然是孫堇,國丞也還是張逸,國尉也還是張纘,孫堇算計了多年,仍然是沒有當上冀州刺史,不過三人如今倒是十分和諧,聽關係也是十分親密。
如今的真定縣令乃是孫堇妻族楊羽,據說便是孫堇的女婿,孫柔孫軟兒的夫婿,若是沒有趙平穿越而來,也許孫柔還真成了趙雲的妻子也不定。
迴到真定後,趙雲沒有進城,而是直接迴了趙家莊。雖然趙家的爵田已經置換至樂浪,但是趙家莊卻還存在,而且二千漢畝的農田及趙家宅院仍然是屬於趙家的財產,因為趙雲的三哥趙霄,在離開真定前將此處購買了下來,這中間還少不了原真定縣令許仗的作用。
趙家之所以要買下此地,一則趙家老在此處,二則是趙雲的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皆安葬在趙家莊。
如今趙家莊是由原趙家五位佃戶照料,這五戶皆是趙雲祖父時期的老佃農,他們曾經還是祖父在軍中的老部下,都是自願留下照料看護的產業。
佃戶老餘便是他們的領頭人,也是如今趙家莊的管家,為趙家打理田產、修繕打掃宅院、祭掃趙雲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此時的趙家莊仍有人口百餘人,這些都是餘管家等人接收的流民,原來的酒廠與牧場等地,也已重新成為了耕地。
餘管家早早的就收到趙雲迴鄉掃墓的消息,因為有天誌盟的暗探偷來報,今日餘管家便帶著繆、鍾、費、瞿四位管事,及全莊的所有佃農百姓,來到莊口等待迎接趙雲等人。
趙家莊的地標仍然還在,而今已換成了石頭,莊口的牌坊已換成了右庶長世家,並且用了上好的木料與朱漆,從外觀上來看,顯然經常有人擦拭清潔。
趙雲的父親因兒子原故,加上趙家借錢給樂浪郡衙,去年就被上表晉爵右庶長,在古代也不是稀罕之事,一人立功父母兄弟子侄,皆有可能獲得蔭封。
趙雲沒有騎著夜照玉,因為這貨有些暈船,數日的水上航行,別說馬匹了,就是人都有些吃不消。
餘管家看見趙雲等人後,立刻就帶頭朝趙雲下拜說道“老朽帶領全莊上下,來迎接四公子歸鄉!”
趙雲趕忙迎上來將餘管家扶起,隨後就是一陣噓寒問暖,五位老者皆算是父親趙輔叔輩,他們可曾經是祖父手下的屯長與都伯,趙雲身為晚輩理當行晚輩之禮。
餘管家隨即向趙雲介受趙莊的情況,五人職責分配的很清楚,瞿管事掌管莊中農田,費管事掌管莊中錢糧,鍾管事掌管度支,繆管事掌管莊中治安及維護,餘管家則統一切。
趙雲剛迴到自家的宅院,餘管家就送上來了一些賬目及盤點物資的文案,趙雲見此擺了擺說道“餘管家不必如此,我此次歸鄉隻為祭祖,如今清明將至,你準備好一切祭祖所需便可!”
餘管家聽罷迴道“祭祀物品已準備妥當,牛豬羊三牲也已選定,後日便可割殺獻祭,四公子大可放心,老朽定會處置妥當。但這帳目與文案,四公子必須得過目查點,否則老朽無法管理全莊上下事務,這是傳下來的規矩!”
趙雲聽罷點了點頭,也就推開了竹簡,認認真真的翻看了起來,趙雲一邊看一邊歎氣,餘管家繼續使用以前的管理方式,替莊中佃戶百姓交納稅賦,剩下的田租用於宅院修膳及年節祭祀,竟然隻存下一百貫錢及二百石糧。
翻看至稅賦這一冊時,趙雲發現各種稅賦有增加了三成,早期趙莊一年的總稅大約為一千五百石糧,折約二百七十貫錢,如今則是二千石糧,折約一千五百貫,這麽重的稅賦下,沒有虧空已經很艱難了。
趙雲看完後說道“除了應當留下的費用,剩餘的錢糧你們也別存了,如此重的稅賦,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過年過節時,你們便這些結餘都分了吧!”
如今的趙家莊根本沒有贏利的可能,中原的其他小地主也幾乎都是如此,苛捐雜稅下能勉強度日,已經算是幸運的!
好在征武軍衛營是自帶錢糧而來的,否則這一千五百人,還不把趙家莊給吃垮了。
晚間趙雲休息前,史阿就與天誌暗探聯係上了,匯總了一下情報,趙雲發現五石散生產工坊又迴到了石邑城。
後麵的東主仍然是國丞張逸,種種跡象來看,孫堇、張纘、李率、李教等常山國主要官吏,皆有參股分紅,竟然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收入,而其中的四分之一的貢獻,還是來自樂浪郡衙,很懸諷刺啊!
之前趙雲包攬了中山三家的五石散份額,從攏斷了北方的五石散市場,並且將五石散賣給高句麗人,但是幽冀境內還是有人出售五石散,可見與攏斷貨源,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做到絕斷兩州的五石散,反而給張逸等人增加銷路和收入。
采集五石散原石的工匠,也都集中在石邑城,石邑南有飛龍山,往北還遠有井陘山往西則太行山主脈,周邊有洨水、滹沱河、綿綿水,便於生產五石散,而且交遍運輸方便,也難怪會將工坊遷迴石邑,必意趙雲離常山後,又有誰有來破壞五石散生產了。
其實張逸已經查出靈壽事件的主謀,當然他並不敢去挑戰趙雲,如今的趙雲如日中天,爵高權重靠山穩固,背後還有甄、張、蘇、羊四家族,正妻是公孫瓚的族妹,兩平妻來頭也不小,這樣一個揚名天下的人物,不是張逸一人能惹得起的,也隻能是裝糊塗當沒發生過。
趙雲得知消息之後,也隻能是一臉的苦笑,石邑是趙雲的發家之地,城中百姓幾乎都見過趙雲,而今趙雲肯定是不能親自去石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