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真定的情況也不太樂觀,趙雲馬上率領五千蕩寇營,日夜兼程的趕迴真定縣,但也需要四五天的時間。
而程誌遠從涿郡退入中山,若是真要進攻真定,也是會在四天內兵臨城下,當然程誌遠極有可能選盧奴或者是無極縣,這兩可都是中山國的大縣。
其中更有中山三大富商的存在,不說甄家就光張蘇兩家的家當,足夠程誌遠養幾萬人馬的。
程誌遠也確實是如此行事,一進入中山國就直奔盧奴縣,可盧奴是中山國的治所在,也不是那麽好攻破的,中山國相劉德然,也非泛泛之輩,加上張蘇兩家的支持,城中除了郡國兵,還有張蘇兩家的護院,及數量眾多的縣卒青壯,加上劉備三兄弟也趕來支援,程誌遠在盧奴城外呆了一天,沒有收獲就繼續往西南退去。
其實中山國相劉德然,才是正牌的中山靖王之後,論嫡庶旁支,劉備隻能算是旁係的旁支。
整個三國時期,與東漢皇室血緣最近的諸侯,應該是幽州刺史劉虞,其祖上是東海恭王劉強,劉強是漢光武帝劉秀的長子,曾經是東漢開國後的第一任太子,因為其母郭聖通被廢,劉強才主動辭去太子之位,所以劉虞才是真正的漢室宗親,之後袁紹與韓馥還曾密謀擁劉虞為帝。
再後才是西漢魯恭王劉餘後代的劉表與劉焉,劉焉曆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在漢桓帝年間就是妥妥的宗室子弟。
劉表在靈帝時曾任北軍中侯,獻帝初平元年,遷荊州刺史,在地位上應該次於劉焉,有可能劉焉是魯恭王劉餘的嫡係子孫,一入仕就是洛陽令,而劉表也不差從北軍中侯,兩人都是公認的漢室宗親。
再下來是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劉岱與劉繇,這兄弟倆在血統上也與東漢皇室比較遠,甚至是都不如劉備。
劉備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劉勝,而劉勝是武帝的哥,齊悼惠王劉肥是漢文帝的大哥,從血緣親疏上來說,確實是不如劉備。
但是劉岱兄弟倆的叔父是太尉劉寵,可見他們這一支也是公認的漢室宗親,應該是齊悼惠王劉肥的嫡係。
而劉備應該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因為衣帶詔的原故,才被漢獻帝與眾人認定漢室宗親的身份。
話說程誌遠率兵離開盧奴後,就直奔無極縣,可是還沒有到無極就收到了張寶的消息。,又立刻繞過無極縣,直接兵臨真定縣,加上張寶派出的部隊,黃巾軍圍城之數達到了五萬之眾。
而真定城中有兩千蕩寇兵及三千郡國兵,加上縣卒青壯兵力也有萬餘,麵對黃巾軍的圍城顯得不慌不忙,因為先前張寶已經兩次圍城,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在圍城前一日,趙雲帶兵剛迴到石邑,讓趙雲擔心的事沒有發生,反而石邑與飛龍山一帶是井井有條。
軍帳之中褚燕與張白騎楊鳳三人前來拜見,三人一入帳就向趙雲依次抱拳說道“蕩寇營佐軍司馬褚燕,罪將張晟、罪將楊鳳參見主公!”
張晟是張白騎的本名,漢朝還沒有對他們做出定性,所以自稱罪將,而三人皆稱趙雲為主公,倒是叫眾人有些意外,要知曉褚燕從來都是稱號趙雲為兄長的。
趙雲掃視著行完禮的三人說道“三位都辛苦了,各自落座吧!本都尉有事情要問你們!”
見三人找了位子坐下後,趙雲朗聲說道“這石邑與飛龍山的情況,看著好像挺和諧啊!三位講一講具體情況吧!”
褚燕剛坐下又起身說道“稟主公!飛龍山如今由屬下與兩位兄弟負責,石邑有軍侯徐榮與李洲駐守!天誌盟盟主王越,又從中招募了一些黃巾力士,訓練成為了劍客,而今天誌盟有劍客二千人!屬下與楊鳳、張晟在飛龍山上訓練了一支八千的軍隊,平時除了練訓,也會到太行山中圍獵補充一些食物!”
趙雲聽罷心喜道“其他人如今如何,對於山中的生活可有不適!”
張晟張白騎迴道“迴稟主公,罪將負責其他人的生活,罪將經常會帶領眾人挖野菜山珍,加到糧食中一起煮食,加上司馬大人帶迴的獵物,溫飽倒是沒有問題,同時罪將也帶領他們開荒種地,雖然不能解決太多問題,但也是一個大家的希望!”
楊鳳也繼續說道“稟主公!罪將以下五萬餘人,皆是對主公感激涕零,沒有主公的仁慈,也就沒有如今的生活。山中雖然有主公的存糧,但我們不能坐吃山空,大夥每人每天僅食八兩糧食,配合山珍野味,尚且能堅持一年半。若是能多開墾土地,種上山芋與山藥,便能多堅持一些時日!”
趙雲聽罷很高興,他們沒有想到不但沒有亂,還非常的安穩和諧。當然漢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最善良的百姓,隻要有一口吃的,有一畝地可耕種,他都不會想到造反。
趙雲起來暢然大笑道“好!好啊!你們幹得很不錯,我會上奏朝廷,盡快給大家一個歸宿!”
眾人都離開後,趙雲將褚燕單獨留了下來問道“飛廉賢弟你是如何做到的,愚兄很好奇啊!這可是五萬的黃巾流民啊!”
褚燕笑了笑說道“其實也不難,他們都是很單純的,跟著張角造反也是無奈之舉。到飛龍山的第一天,我就讓他們吃一頓飽飯,不光是如此,而且還有酒肉,當然不是很多。隨後我就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大哥你賞給他們的,若是願意留下來,不敢保證每天都能吃飽,但決對不會餓死他們其中一人!”
褚燕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道“若是不想留下的,會給他們每人發些錢糧,叫他們自謀生路,但決對不可以再參加黃巾軍!其實他們沒得選擇,除了留在山上,其他路都是死路。迴家歸鄉無田可耕也是個死,再參加黃巾軍還是個死,因為漢軍連續大敗黃巾軍,其實他們對張角就根本沒有信心,這才是關鍵所在!”
而程誌遠從涿郡退入中山,若是真要進攻真定,也是會在四天內兵臨城下,當然程誌遠極有可能選盧奴或者是無極縣,這兩可都是中山國的大縣。
其中更有中山三大富商的存在,不說甄家就光張蘇兩家的家當,足夠程誌遠養幾萬人馬的。
程誌遠也確實是如此行事,一進入中山國就直奔盧奴縣,可盧奴是中山國的治所在,也不是那麽好攻破的,中山國相劉德然,也非泛泛之輩,加上張蘇兩家的支持,城中除了郡國兵,還有張蘇兩家的護院,及數量眾多的縣卒青壯,加上劉備三兄弟也趕來支援,程誌遠在盧奴城外呆了一天,沒有收獲就繼續往西南退去。
其實中山國相劉德然,才是正牌的中山靖王之後,論嫡庶旁支,劉備隻能算是旁係的旁支。
整個三國時期,與東漢皇室血緣最近的諸侯,應該是幽州刺史劉虞,其祖上是東海恭王劉強,劉強是漢光武帝劉秀的長子,曾經是東漢開國後的第一任太子,因為其母郭聖通被廢,劉強才主動辭去太子之位,所以劉虞才是真正的漢室宗親,之後袁紹與韓馥還曾密謀擁劉虞為帝。
再後才是西漢魯恭王劉餘後代的劉表與劉焉,劉焉曆任雒陽縣令、冀州刺史、南陽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在漢桓帝年間就是妥妥的宗室子弟。
劉表在靈帝時曾任北軍中侯,獻帝初平元年,遷荊州刺史,在地位上應該次於劉焉,有可能劉焉是魯恭王劉餘的嫡係子孫,一入仕就是洛陽令,而劉表也不差從北軍中侯,兩人都是公認的漢室宗親。
再下來是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劉岱與劉繇,這兄弟倆在血統上也與東漢皇室比較遠,甚至是都不如劉備。
劉備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劉勝,而劉勝是武帝的哥,齊悼惠王劉肥是漢文帝的大哥,從血緣親疏上來說,確實是不如劉備。
但是劉岱兄弟倆的叔父是太尉劉寵,可見他們這一支也是公認的漢室宗親,應該是齊悼惠王劉肥的嫡係。
而劉備應該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因為衣帶詔的原故,才被漢獻帝與眾人認定漢室宗親的身份。
話說程誌遠率兵離開盧奴後,就直奔無極縣,可是還沒有到無極就收到了張寶的消息。,又立刻繞過無極縣,直接兵臨真定縣,加上張寶派出的部隊,黃巾軍圍城之數達到了五萬之眾。
而真定城中有兩千蕩寇兵及三千郡國兵,加上縣卒青壯兵力也有萬餘,麵對黃巾軍的圍城顯得不慌不忙,因為先前張寶已經兩次圍城,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在圍城前一日,趙雲帶兵剛迴到石邑,讓趙雲擔心的事沒有發生,反而石邑與飛龍山一帶是井井有條。
軍帳之中褚燕與張白騎楊鳳三人前來拜見,三人一入帳就向趙雲依次抱拳說道“蕩寇營佐軍司馬褚燕,罪將張晟、罪將楊鳳參見主公!”
張晟是張白騎的本名,漢朝還沒有對他們做出定性,所以自稱罪將,而三人皆稱趙雲為主公,倒是叫眾人有些意外,要知曉褚燕從來都是稱號趙雲為兄長的。
趙雲掃視著行完禮的三人說道“三位都辛苦了,各自落座吧!本都尉有事情要問你們!”
見三人找了位子坐下後,趙雲朗聲說道“這石邑與飛龍山的情況,看著好像挺和諧啊!三位講一講具體情況吧!”
褚燕剛坐下又起身說道“稟主公!飛龍山如今由屬下與兩位兄弟負責,石邑有軍侯徐榮與李洲駐守!天誌盟盟主王越,又從中招募了一些黃巾力士,訓練成為了劍客,而今天誌盟有劍客二千人!屬下與楊鳳、張晟在飛龍山上訓練了一支八千的軍隊,平時除了練訓,也會到太行山中圍獵補充一些食物!”
趙雲聽罷心喜道“其他人如今如何,對於山中的生活可有不適!”
張晟張白騎迴道“迴稟主公,罪將負責其他人的生活,罪將經常會帶領眾人挖野菜山珍,加到糧食中一起煮食,加上司馬大人帶迴的獵物,溫飽倒是沒有問題,同時罪將也帶領他們開荒種地,雖然不能解決太多問題,但也是一個大家的希望!”
楊鳳也繼續說道“稟主公!罪將以下五萬餘人,皆是對主公感激涕零,沒有主公的仁慈,也就沒有如今的生活。山中雖然有主公的存糧,但我們不能坐吃山空,大夥每人每天僅食八兩糧食,配合山珍野味,尚且能堅持一年半。若是能多開墾土地,種上山芋與山藥,便能多堅持一些時日!”
趙雲聽罷很高興,他們沒有想到不但沒有亂,還非常的安穩和諧。當然漢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最善良的百姓,隻要有一口吃的,有一畝地可耕種,他都不會想到造反。
趙雲起來暢然大笑道“好!好啊!你們幹得很不錯,我會上奏朝廷,盡快給大家一個歸宿!”
眾人都離開後,趙雲將褚燕單獨留了下來問道“飛廉賢弟你是如何做到的,愚兄很好奇啊!這可是五萬的黃巾流民啊!”
褚燕笑了笑說道“其實也不難,他們都是很單純的,跟著張角造反也是無奈之舉。到飛龍山的第一天,我就讓他們吃一頓飽飯,不光是如此,而且還有酒肉,當然不是很多。隨後我就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大哥你賞給他們的,若是願意留下來,不敢保證每天都能吃飽,但決對不會餓死他們其中一人!”
褚燕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道“若是不想留下的,會給他們每人發些錢糧,叫他們自謀生路,但決對不可以再參加黃巾軍!其實他們沒得選擇,除了留在山上,其他路都是死路。迴家歸鄉無田可耕也是個死,再參加黃巾軍還是個死,因為漢軍連續大敗黃巾軍,其實他們對張角就根本沒有信心,這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