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恭敬的迴道“是的司馬大人,常山國離不開司馬大人,司馬剛踏入上艾的地界,匪兵立刻就龜縮迴中岩山,可見匪兵懼怕大人的威名!”
趙雲聽罷示意審配坐下,又轉身向沮授問道“公與怎麽看此事,依照正南先生所說,表麵形勢也沒有那麽嚴峻,但其實還是非常的危險!"
沮授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如此,匪兵占據中岩山,危及周邊四城,若是置之不理恐將做大,屆時常山危咦!冀州危咦!司隸洛陽有何能安在!”
審配接著說道“中岩山易守難攻,恐將成為頑疾,司馬要做好打遲久戰的準備,屬下覺得刺史與國相,極有可能將駐地與治守遷至真定,那司馬大人就要南下高房兩縣,與中岩匪兵長期對峙!”
沮授再次點了點頭說道“正南兄講的沒錯,而今我們做好接應刺史與國相,接手高邑與房子的準備!”
第二天趙雲就率部前往高邑縣,當天晚上就到了高邑,途中並未見到半個匪兵,顯然匪兵已然龜縮入山。
刺史李邵與國相孫菫,兩人見到趙雲後,心情那個熱切,收拾殘局的人終於來了,一位是真二千石高官,另一位二千石大吏,對著趙雲就是馬屁不斷,險些將趙雲的屎給拍出來。
果然是不出所料,兩人已然做好遷治所的準備,李刺史已然收拾好了行裝,他的刺史府道是簡單,一個別駕一個治中一個從事,二百衛隊就打算明天就開拔往真定去。
而國相孫堇也已經收攏殘兵,打算兩天後迴元氏縣,隨後也上奏朝廷,將治所遷至真定縣。
顯然刺史衙門遷移更加的簡單,早期就是屬於流動性的州監察官,桓靈二帝開始,刺史駐地才固定下來。
但也並沒有規定不能遷移,州刺史最早不是地區的行政長官,類似後世的巡視組,級別也不高六百石而已,如今已然形成了一級政府部門,級別高於國相與太守,達到真二千石級別。
而郡國衙門就不同了,屬於固定的行政府,其下屬官眾多,治所也不能隨意遷移,需要上奏漢庭,有朝臣們討論過後,並且批準遷移才行,還不光如此,需要國相、國丞、國尉三人同時上奏才會進入朝議階段。
趙雲全麵接手高邑的城池,又派關羽率部前往房子縣駐守,兩城也就互為犄角。中岩匪兵果然是安靜下來,他們顯然不想將事情搞大,不想將朝廷的目光吸引到此處。
如趙雲所想,他們就是想在山上好好練兵,積蓄力量等待甲子年的到來,然後起義反漢。
後世人大多把黃巾起義當成反麵角色,但趙雲可不怎麽認為,如今他有趙平的記憶,對於這些人,他並沒有完全的敵視,甚至是有些同情他們。
若是天下百姓能吃飽穿暖,有誰會去在乎誰當皇帝了,更加不會去造反,大漢的衰敗,顯然是由桓靈二帝造成的,寵信閹宦打壓忠良壓迫百姓,失去了大量的人心,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趙雲並不想改變這段曆史,當然他目前也改變不了什麽,反抗壓迫似乎也沒有什麽錯,漢朝的製度顯然已經過時了!
趙雲對中岩山的匪兵,也是沒有剿滅的辦法,據探查山中匪兵約三千多人,不是孫堇等人上報的五千之數,可是中岩山山勢複雜,就趙雲這點兵,顯然是沒有辦法進山清剿,孫堇就是前車之鑒。
近半個月來,兩軍相安時,除了趙雲派的探子,雙方幾乎沒有交手,反倒是匪兵幾乎沒有下山活動的意思。
由於朝廷向趙雲發來清剿詔令,高邑城內趙雲再次召集眾人議事,高順率先發言說道“強攻中岩山簡直就是自殺,朝廷這幫人難道不知道!”
沮授馬上也說道“主公!山上聚眾三千,強攻顯然不現實,唯一的出路就是截斷他們的供給,三千人一個月最少要消耗一千石糧食穀物,我隻需與趙國、巨鹿三家聯合封鎖中岩山,必定能不戰而勝!”
審配立刻也說道“公與之言甚是有禮,不過朝廷連連催促,我軍恐怕沒有那麽多時間!”
趙雲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雙管齊下,一邊派人在周邊巡邏封鎖,另一邊派人喬裝深入,想辦法找到他們的糧倉,放把火燒了!”
沮授與審配兩都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就同意了趙雲的策略,不過兩人反對趙雲親自帶人潛入,隨後經過一番爭執,最終由褚燕領人喬裝混進去,趙雲則領一部分士卒準備接應。
中岩山中岩寨主營帳中,匪兵的五名首領甘陪下席,主席之上有一人正閉目沉思,此人頭包黃巾身披黃袍,鼻子之下八字胡,下巴之下是山羊胡,看著約有四十歲的樣子。
此人緩緩睜開眼說道“平漢你是首領之師,何故要違逆於本尊了,中岩寨乃是訓兵佳所,你們不聽本尊的話,偏偏要下山活動,還將官兵引來,要不是有劉石,後果不堪設想,而今漢廷已經將目光放到此處,你們說說是不是要與官兵殺個你死我活!”
那個叫平漢的首領說道“迴大良賢師,平漢有罪,願意承擔後果!"
大良賢師吸了口氣說道“叫你們將力士們,往西散入太行山,如今做的如何!"
劉石起身說道“我們已遵照賢師之令,將力士們零散放入太行山中,而今營寨內還有千餘人!賢師我們真的要放棄山寨嗎!”
大良賢師迴道“不放棄不行啊!留下來最終隻會引來更多的官兵,除非我們要提前起事,之前你們伏擊了官兵,恐怕我們要給他們一個交待,才能消去漢廷對我們的關注!”
平漢抱拳迴道“座下願意留下來給漢庭個交待!”
大良賢師點了點頭說道“也罷!平漢你挑選出三百人斷後,我們過縫山時,再故意弄出點動靜,使趙雲帶兵來攻,且不可取勝他,你在趙雲擒住你前,還是要自行了斷才是!”
趙雲聽罷示意審配坐下,又轉身向沮授問道“公與怎麽看此事,依照正南先生所說,表麵形勢也沒有那麽嚴峻,但其實還是非常的危險!"
沮授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如此,匪兵占據中岩山,危及周邊四城,若是置之不理恐將做大,屆時常山危咦!冀州危咦!司隸洛陽有何能安在!”
審配接著說道“中岩山易守難攻,恐將成為頑疾,司馬要做好打遲久戰的準備,屬下覺得刺史與國相,極有可能將駐地與治守遷至真定,那司馬大人就要南下高房兩縣,與中岩匪兵長期對峙!”
沮授再次點了點頭說道“正南兄講的沒錯,而今我們做好接應刺史與國相,接手高邑與房子的準備!”
第二天趙雲就率部前往高邑縣,當天晚上就到了高邑,途中並未見到半個匪兵,顯然匪兵已然龜縮入山。
刺史李邵與國相孫菫,兩人見到趙雲後,心情那個熱切,收拾殘局的人終於來了,一位是真二千石高官,另一位二千石大吏,對著趙雲就是馬屁不斷,險些將趙雲的屎給拍出來。
果然是不出所料,兩人已然做好遷治所的準備,李刺史已然收拾好了行裝,他的刺史府道是簡單,一個別駕一個治中一個從事,二百衛隊就打算明天就開拔往真定去。
而國相孫堇也已經收攏殘兵,打算兩天後迴元氏縣,隨後也上奏朝廷,將治所遷至真定縣。
顯然刺史衙門遷移更加的簡單,早期就是屬於流動性的州監察官,桓靈二帝開始,刺史駐地才固定下來。
但也並沒有規定不能遷移,州刺史最早不是地區的行政長官,類似後世的巡視組,級別也不高六百石而已,如今已然形成了一級政府部門,級別高於國相與太守,達到真二千石級別。
而郡國衙門就不同了,屬於固定的行政府,其下屬官眾多,治所也不能隨意遷移,需要上奏漢庭,有朝臣們討論過後,並且批準遷移才行,還不光如此,需要國相、國丞、國尉三人同時上奏才會進入朝議階段。
趙雲全麵接手高邑的城池,又派關羽率部前往房子縣駐守,兩城也就互為犄角。中岩匪兵果然是安靜下來,他們顯然不想將事情搞大,不想將朝廷的目光吸引到此處。
如趙雲所想,他們就是想在山上好好練兵,積蓄力量等待甲子年的到來,然後起義反漢。
後世人大多把黃巾起義當成反麵角色,但趙雲可不怎麽認為,如今他有趙平的記憶,對於這些人,他並沒有完全的敵視,甚至是有些同情他們。
若是天下百姓能吃飽穿暖,有誰會去在乎誰當皇帝了,更加不會去造反,大漢的衰敗,顯然是由桓靈二帝造成的,寵信閹宦打壓忠良壓迫百姓,失去了大量的人心,滅亡也隻是時間問題!
趙雲並不想改變這段曆史,當然他目前也改變不了什麽,反抗壓迫似乎也沒有什麽錯,漢朝的製度顯然已經過時了!
趙雲對中岩山的匪兵,也是沒有剿滅的辦法,據探查山中匪兵約三千多人,不是孫堇等人上報的五千之數,可是中岩山山勢複雜,就趙雲這點兵,顯然是沒有辦法進山清剿,孫堇就是前車之鑒。
近半個月來,兩軍相安時,除了趙雲派的探子,雙方幾乎沒有交手,反倒是匪兵幾乎沒有下山活動的意思。
由於朝廷向趙雲發來清剿詔令,高邑城內趙雲再次召集眾人議事,高順率先發言說道“強攻中岩山簡直就是自殺,朝廷這幫人難道不知道!”
沮授馬上也說道“主公!山上聚眾三千,強攻顯然不現實,唯一的出路就是截斷他們的供給,三千人一個月最少要消耗一千石糧食穀物,我隻需與趙國、巨鹿三家聯合封鎖中岩山,必定能不戰而勝!”
審配立刻也說道“公與之言甚是有禮,不過朝廷連連催促,我軍恐怕沒有那麽多時間!”
趙雲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雙管齊下,一邊派人在周邊巡邏封鎖,另一邊派人喬裝深入,想辦法找到他們的糧倉,放把火燒了!”
沮授與審配兩都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就同意了趙雲的策略,不過兩人反對趙雲親自帶人潛入,隨後經過一番爭執,最終由褚燕領人喬裝混進去,趙雲則領一部分士卒準備接應。
中岩山中岩寨主營帳中,匪兵的五名首領甘陪下席,主席之上有一人正閉目沉思,此人頭包黃巾身披黃袍,鼻子之下八字胡,下巴之下是山羊胡,看著約有四十歲的樣子。
此人緩緩睜開眼說道“平漢你是首領之師,何故要違逆於本尊了,中岩寨乃是訓兵佳所,你們不聽本尊的話,偏偏要下山活動,還將官兵引來,要不是有劉石,後果不堪設想,而今漢廷已經將目光放到此處,你們說說是不是要與官兵殺個你死我活!”
那個叫平漢的首領說道“迴大良賢師,平漢有罪,願意承擔後果!"
大良賢師吸了口氣說道“叫你們將力士們,往西散入太行山,如今做的如何!"
劉石起身說道“我們已遵照賢師之令,將力士們零散放入太行山中,而今營寨內還有千餘人!賢師我們真的要放棄山寨嗎!”
大良賢師迴道“不放棄不行啊!留下來最終隻會引來更多的官兵,除非我們要提前起事,之前你們伏擊了官兵,恐怕我們要給他們一個交待,才能消去漢廷對我們的關注!”
平漢抱拳迴道“座下願意留下來給漢庭個交待!”
大良賢師點了點頭說道“也罷!平漢你挑選出三百人斷後,我們過縫山時,再故意弄出點動靜,使趙雲帶兵來攻,且不可取勝他,你在趙雲擒住你前,還是要自行了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