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的威信和地位,靠的是他的功績,而不隻是趙寧給他的機會。
嶽飛如果打了大敗仗,一樣是要受到懲罰的。
這一點嶽飛自己清楚,即便皇帝不懲罰他,他自己也會請求懲罰。
金軍掌握重砲,邊境形勢劇變,各路邊帥的壓力越來越多,戰爭規則也在變,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考慮問題。
眼下對易州用兵,就是這個邏輯。
薛弻說道:“若是如此,我們就隻能與金軍打野戰,正麵打,看誰打得更快,我們打易州,金軍主力若趁機南下打滄州,毀掉滄州城也不怕,我們毀掉易州,破涿州,兵臨幽州,看金軍是否還敢攔下!”
“這一招太兇險,金軍在燕地到底布置了多少兵馬尚不得知,不能隨意冒險。”嶽飛目光沉著,倒是顯得風輕雲淡,似並未打算要打大仗。
最重要的是,嶽飛知道今年朝廷有更大的目標,這個目標不在河北。
這個時候河北若是真的把仗打大了,對朝廷完成那個目標是有巨大的阻礙的。
薛弻可以不顧全大局,但是他嶽飛不能。
嶽飛又說道:“現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本帥要跟你說,這件事不準再有其他人知曉。”
“請嶽帥明示。”
“朝廷需要派遣一支精銳騎兵前往遼東,本帥打算派楊再興,此事你來為楊再興籌備糧草和出行,其他人若是問及,你就說是執行本帥的軍令,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們的去處。”
“萬萬不可!”薛弻聽到此話大驚。
“為何?”
“那遼東乃是齊王的地盤,如今嶽帥與錢相公走得近,錢相公是五皇子的舅舅,齊王與五皇子有爭奪儲君之嫌,楊再興去了遼東,焉有能迴來之理?”
像薛弻這種幕僚,第一考慮的並不是大宋的利益,而是嶽飛的利益。
雖然大宋朝為了集權,強製規範化幕僚,由朝廷直接委派,算是將各地邊帥身邊的人收歸到朝廷。
不過薛弻這種被嶽飛的個人魅力折服的人,讓他選擇,他可能真的會選擇嶽飛,而不是朝廷。
再說了,薛弻的利益歸屬基本上也在嶽飛這裏。
嶽飛說道:“韓良臣並非無恥小人。”
“那齊王呢?”
嶽飛說道:“金國正在將權力樞府遷移到幽州,必然在易州、涿州、雄州、霸州布下重兵,到底有多少兵馬,我們不得而知,剛才我們也討論了兵行險著暫且不行,眼下若是想要打到金兀術的痛處,遼東是最合適的。”
“遼東這幾年,雖與金軍打得不上不下,然而複州城已經毀了,短時間內無法取得突破,陛下也希望我們能支援一把。”
“楊再興是嶽帥的心腹,其人作戰勇敢,是難得的將才,若是……”
“此次僅僅隻是河北出兵,不足以牽製金國,逼迫金兀術從陰山撤兵,若是遼東能取得一場大勝,金兀術必然會慌忙往遼東調度兵力,他若是敢從河北調,我軍可北上擊穿他河北屏障,大軍直逼幽州!他隻能收雲中兵力與河北調防補充,東去遼陽。”
“但功勞卻可能是遼東齊王的……”
“本帥明白你的意思,要以大局為重,還有,你交代好楊再興,讓他自己多加注意,打仗還是要自身功夫硬,即便孤立無援,也能殺出一條血路!”
“嶽帥……”
“此事已定,休要再議。”
“是!”
當天下午,薛弻便將楊再興叫來,說了這件事。
楊再興自然沒有任何意見,他是個標準的軍人,服從是天職。
五月底,楊再興領了三千騎兵和七千步兵精銳。從定州出發,前往滄州。
他的線路是在滄州乘船抵達都裏城,進入複州。
這支兵馬是以增援滄州為名,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五月二十九日,燕京。
金兀術看完所有的兵力部署,他很滿意地笑了。
“河北部署兵力充足,即便嶽飛親自北上,也休想占到便宜。”韓鐸笑道。
“不可小看嶽飛,此人作戰極其勇猛。”兀術冷笑著說道,“不過,本王就等著他北上,隻要他敢來,本王就敢南下,今時不同往日,宋人的城牆攔不住本王了!”
“殿下英明,既然如此,何不再派一路大軍直接南下,將宋人那些城池夷為平地!”
“不急,眼下最重要的是陰山,飯得一口一口吃。”
“昨日遼東也傳來捷報,依下官看,遼東宋軍也支撐不了多久了,今年應該會有一個結果。”說話的是完顏希尹。
完顏希尹是宗翰的人,不過兀術愛才,沒有罷免他。
倒是高慶裔現在在大牢裏,已經定了罪,最近幾日就會被夷族。
去年與耶律餘睹通信的幾個契丹貴族,基本都被夷族。
那些人以前其實都是依靠宗翰的。
可以說,現在金國是真的兀術一手遮天了。
完顏希尹有才幹,現在在燕京任職尚書左仆射,劉彥宗則任職為右仆射,皆是處理內政。
兀術舒了口氣,說道:“將遼東宋軍徹底剿滅後,我朝便再也無後顧之憂,本王屆時親率五十萬大軍南下河北,親自會會嶽飛,再看看,宋人還拿什麽擋住我大金鐵蹄和重砲!”
“殿下,有一事下官不知當說不當說。”韓鐸說道。
“你但說無妨。”
“最近一些時日,燕京在傳聞宋廷要向遼東增派二十萬大軍。”
兀術微微一愣,隨即大笑起來。
“殿下……”
“此為趙官家的陰謀!”兀術頗為自信,“宋廷第一次說要往遼東派十萬大軍,第二次說往遼東增兵二十萬,第三次說要增兵三十萬,後來呢?”
連完顏希尹這種不敢言笑的儒將也笑了起來,顯然大家都他媽的不再相信汴京城裏的那個狗皇帝了。
大家都知道,他經常吹牛逼,起初大家還非常重視。
現在?
麻了!
韓鐸笑了笑,似乎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麵,說道:“要不要再往遼東增兵一些兵馬,拔離速前幾天還奏劄到樞密院,說什麽宋軍現在的火炮威力極大。”
兀術說道:“切不要聽他瞎說,拔離速那廝本王清楚得很,他不是在要增援,就是在要增援的路上,宋軍幹掉他兩百人,他能長篇大論讓你認為他差點全軍覆沒,再不支援宋軍就要打到上京去了!”
完顏希尹又笑了,說明這是真的。
兀術繼續說道:“李成每半個月都會發來軍報,本王對遼東的情況比他拔離速更了解,宋軍支撐不了多久了,本王還打聽到,宋國的前太子在遼東,若此次能活捉他,看看趙官家氣得什麽樣!”
嶽飛如果打了大敗仗,一樣是要受到懲罰的。
這一點嶽飛自己清楚,即便皇帝不懲罰他,他自己也會請求懲罰。
金軍掌握重砲,邊境形勢劇變,各路邊帥的壓力越來越多,戰爭規則也在變,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考慮問題。
眼下對易州用兵,就是這個邏輯。
薛弻說道:“若是如此,我們就隻能與金軍打野戰,正麵打,看誰打得更快,我們打易州,金軍主力若趁機南下打滄州,毀掉滄州城也不怕,我們毀掉易州,破涿州,兵臨幽州,看金軍是否還敢攔下!”
“這一招太兇險,金軍在燕地到底布置了多少兵馬尚不得知,不能隨意冒險。”嶽飛目光沉著,倒是顯得風輕雲淡,似並未打算要打大仗。
最重要的是,嶽飛知道今年朝廷有更大的目標,這個目標不在河北。
這個時候河北若是真的把仗打大了,對朝廷完成那個目標是有巨大的阻礙的。
薛弻可以不顧全大局,但是他嶽飛不能。
嶽飛又說道:“現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本帥要跟你說,這件事不準再有其他人知曉。”
“請嶽帥明示。”
“朝廷需要派遣一支精銳騎兵前往遼東,本帥打算派楊再興,此事你來為楊再興籌備糧草和出行,其他人若是問及,你就說是執行本帥的軍令,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們的去處。”
“萬萬不可!”薛弻聽到此話大驚。
“為何?”
“那遼東乃是齊王的地盤,如今嶽帥與錢相公走得近,錢相公是五皇子的舅舅,齊王與五皇子有爭奪儲君之嫌,楊再興去了遼東,焉有能迴來之理?”
像薛弻這種幕僚,第一考慮的並不是大宋的利益,而是嶽飛的利益。
雖然大宋朝為了集權,強製規範化幕僚,由朝廷直接委派,算是將各地邊帥身邊的人收歸到朝廷。
不過薛弻這種被嶽飛的個人魅力折服的人,讓他選擇,他可能真的會選擇嶽飛,而不是朝廷。
再說了,薛弻的利益歸屬基本上也在嶽飛這裏。
嶽飛說道:“韓良臣並非無恥小人。”
“那齊王呢?”
嶽飛說道:“金國正在將權力樞府遷移到幽州,必然在易州、涿州、雄州、霸州布下重兵,到底有多少兵馬,我們不得而知,剛才我們也討論了兵行險著暫且不行,眼下若是想要打到金兀術的痛處,遼東是最合適的。”
“遼東這幾年,雖與金軍打得不上不下,然而複州城已經毀了,短時間內無法取得突破,陛下也希望我們能支援一把。”
“楊再興是嶽帥的心腹,其人作戰勇敢,是難得的將才,若是……”
“此次僅僅隻是河北出兵,不足以牽製金國,逼迫金兀術從陰山撤兵,若是遼東能取得一場大勝,金兀術必然會慌忙往遼東調度兵力,他若是敢從河北調,我軍可北上擊穿他河北屏障,大軍直逼幽州!他隻能收雲中兵力與河北調防補充,東去遼陽。”
“但功勞卻可能是遼東齊王的……”
“本帥明白你的意思,要以大局為重,還有,你交代好楊再興,讓他自己多加注意,打仗還是要自身功夫硬,即便孤立無援,也能殺出一條血路!”
“嶽帥……”
“此事已定,休要再議。”
“是!”
當天下午,薛弻便將楊再興叫來,說了這件事。
楊再興自然沒有任何意見,他是個標準的軍人,服從是天職。
五月底,楊再興領了三千騎兵和七千步兵精銳。從定州出發,前往滄州。
他的線路是在滄州乘船抵達都裏城,進入複州。
這支兵馬是以增援滄州為名,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五月二十九日,燕京。
金兀術看完所有的兵力部署,他很滿意地笑了。
“河北部署兵力充足,即便嶽飛親自北上,也休想占到便宜。”韓鐸笑道。
“不可小看嶽飛,此人作戰極其勇猛。”兀術冷笑著說道,“不過,本王就等著他北上,隻要他敢來,本王就敢南下,今時不同往日,宋人的城牆攔不住本王了!”
“殿下英明,既然如此,何不再派一路大軍直接南下,將宋人那些城池夷為平地!”
“不急,眼下最重要的是陰山,飯得一口一口吃。”
“昨日遼東也傳來捷報,依下官看,遼東宋軍也支撐不了多久了,今年應該會有一個結果。”說話的是完顏希尹。
完顏希尹是宗翰的人,不過兀術愛才,沒有罷免他。
倒是高慶裔現在在大牢裏,已經定了罪,最近幾日就會被夷族。
去年與耶律餘睹通信的幾個契丹貴族,基本都被夷族。
那些人以前其實都是依靠宗翰的。
可以說,現在金國是真的兀術一手遮天了。
完顏希尹有才幹,現在在燕京任職尚書左仆射,劉彥宗則任職為右仆射,皆是處理內政。
兀術舒了口氣,說道:“將遼東宋軍徹底剿滅後,我朝便再也無後顧之憂,本王屆時親率五十萬大軍南下河北,親自會會嶽飛,再看看,宋人還拿什麽擋住我大金鐵蹄和重砲!”
“殿下,有一事下官不知當說不當說。”韓鐸說道。
“你但說無妨。”
“最近一些時日,燕京在傳聞宋廷要向遼東增派二十萬大軍。”
兀術微微一愣,隨即大笑起來。
“殿下……”
“此為趙官家的陰謀!”兀術頗為自信,“宋廷第一次說要往遼東派十萬大軍,第二次說往遼東增兵二十萬,第三次說要增兵三十萬,後來呢?”
連完顏希尹這種不敢言笑的儒將也笑了起來,顯然大家都他媽的不再相信汴京城裏的那個狗皇帝了。
大家都知道,他經常吹牛逼,起初大家還非常重視。
現在?
麻了!
韓鐸笑了笑,似乎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麵,說道:“要不要再往遼東增兵一些兵馬,拔離速前幾天還奏劄到樞密院,說什麽宋軍現在的火炮威力極大。”
兀術說道:“切不要聽他瞎說,拔離速那廝本王清楚得很,他不是在要增援,就是在要增援的路上,宋軍幹掉他兩百人,他能長篇大論讓你認為他差點全軍覆沒,再不支援宋軍就要打到上京去了!”
完顏希尹又笑了,說明這是真的。
兀術繼續說道:“李成每半個月都會發來軍報,本王對遼東的情況比他拔離速更了解,宋軍支撐不了多久了,本王還打聽到,宋國的前太子在遼東,若此次能活捉他,看看趙官家氣得什麽樣!”